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南职业农民培养的困境及机制研究

2016-07-11 21:47阳玉香周镕基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职业农民培养机制新型城镇化

阳玉香 周镕基

摘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培养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战略选择。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职业农民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培养过程中还存在政府投入不足,农村劳动力观念落后,文化层次低,老龄化等困境,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技术服务机制、信息服务机制、教育培养机制、土地规模经营机制、财政支持机制、金融服务机制和产业推进机制,以促进职业农民培养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职业农民;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2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随着其加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出现了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和“妇女化”等趋势,进而带来了“未来谁来种地”的难题,职业农民作为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设者,其培养就能很好的回答这一难题。中央“一号文件”在2012 年首次提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后,2014 年又再次强调要“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因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力培养职业农民能够进行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从而更好的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更好的发展,给湖南省的城乡统筹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农民指的是有文化技术、有管理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它与传统农民相比较呈现鲜明的特点,一是身份和居住地是一种开放的状态,能够自主进行流动和转换。不局限于出生在农村,居住在农村,生长在农村,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二是拓展生产的方式和渠道,可以选择农业服务、加工、市场营销以及运输存储等方式,生产经营的手段具有明显的市场化特征。不局限于单一的生产方式--种植养殖业。三是生产规模的集约型,不但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还能够帮助农民更好的就业,进行新型产业的形成,推动整体发展,不局限于“独家独户”的单一种养模式。四是在知识素养上更具先进性,农民的科技素养和文化层次都比较高,能够及时的发现市场的信息,并且专业生产技能比较高,能够掌握信息化技术和先进的农业装备,创新能力比较出色,不再仅仅是模仿其他人或者是根据经验做事。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南职业农民培养的现状

2015年湖南全省人口达6783万人,其中城镇化人口为3451.9万人,城镇化率为50.89%,农村人口3331万人,农业拥有耕地资源378.93万公顷。近年来,湖南农业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2015年湖南省农业实现增加值2130.4亿元,比上年增长4.0%;林业增加值234.6亿元,增长8.1%;牧业增加值727.8亿元,下降0.2%;渔业增加值238.8亿元,增长7.0%。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94.5万公顷,全省粮食总产量3002.9万吨,比上年增长0.1%。

2014年湖南省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见》,选择了基础较好的常德市及醴陵、宁乡、平江等12个县(市区),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整县推进的试点。目前已确定培育对象23600 人,认定发证 1469 人,已培训培育对象 14180 人;落实扶持贷款 8800 万元;带动了湖南省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大批致富典型,培育对象的种植规模和效益得到稳步增加。有些县城有300多个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养猪产业,县城的平均养殖规模达到了200头以上,他们大多根据现代养殖技术来进行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湖南省养殖业向生态环保健康方向发展;有些县城还有100多名新型职业农民领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很好的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有些县城还涌现出水稻种植大户2160多户,蔬菜专业户530多户,生猪养殖大户1256家,黑山羊养殖户310多户,引领了湖南省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015年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全省将全面展开,2017年达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达到30万人。根据自愿申报原则,将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骨干人员打造成职业农民领军群体,将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转化为职业农民核心群体。将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青年扶持成职业农民新生群体,由农业部颁发高、中、初级新型职业农民认证书,逐步构建了上下贯通、横向衔接、层次分明、支持有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南职业农民的培养困境

1.农村劳动力观念落后

受传统观念“跳出农门,端上铁饭碗”的影响,农村农民认为从事农业生产是一件低利率的事,因为有时候付出不一定会得到回报,而第二第三产业由于技术原因往往会比农业生产得到的回报多。目前只有4.4%的农户的孩子学习农业或者是进行农业生产,现在大概有15.6%的农民愿意让孩子做和农业有关的事情,做一个职业农民,剩下的绝大多数农户都不愿意孩子从事农业生产,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化大背景下,湖南属于中部内地,农民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价值观失衡、封闭保守、理想信念淡化等问题,他们也不愿意吸收农业大学生到自己的产业中来从业。只有26.7%的农户愿意吸收,11.1%的农户就长远而言,其实愿意的,64.4%的农户需要再进行考虑,大约有2.2%的用户始终不愿意。

2.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

近几年来,政府对农村劳动力文化比较重视和支持,虽然通过多种途径来参加教育和培训,自身的文化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总体文化水平仍然不是很高,根据抽样调查显示,3073万湖南农村劳动力中,11.1%的人文化水平是大专;6.7%的人文化水平是中专;26.7%的人文化程度是高中;55.6%的人文化程度是初中。通过分析文化水平可以发现,我国农民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农民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导致了湖南省的农村劳动力无论是生产生活方式还是思维行为方式都比较的落后,同时他们也会在农业生产中投入过多的农药和化肥,使得农业竞争力不强、单位产出较低。

3.农村劳动力老龄化

年轻人更愿意接受一些新鲜的事物,想出去闯闯,即大多数年轻人喜欢创新和创业,而且他们的接受能力和求知欲都比较好,愿意尝试非农技术培育,并且倾向于非农各行业的发展,而且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机会就会比青壮年更少,所以年龄大的劳动力反而更容易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对农业技术比较感兴趣。据统计,湖南省务农劳动力年龄的比例中,2.2%的人年龄在16-30岁之间和60岁以上,13.3%的人年龄在31到40岁之间,44.4%的人年龄在41岁到50岁之间,37.8%的人年龄在50岁到60岁之间。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呈现出严重的老龄化趋势,青壮年所占的比例非常小。若是想要做好城镇化,缓解当前农村老龄化严重的问题,那么便需要培养更多素质出色的职业农民,发挥其带头作用,让更多的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从而解决当前越来越严重的农民老龄化现状。

4.政府投入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各种政策用于支持和鼓励职业农民培育,但从整体来看,政府培养经费投入仍不足,农民需要政府在项目资金或贷款上扶持。为了提高农民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确保职业农民培育效率,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培训内容的专业化、技能化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此外,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所需费用也在逐年增加,现在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企业和市场机制运营相对较少,从而导致培育资金时有短缺。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南职业农民的培养机制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政府部门要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措施,对农业人才进行激励,尤其是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激励措施比如为承包农村资源和农业项目的提供信息服务、减免税收、和享有优先权,优先提供农业贷款以及优先获得农业信贷、农业发展项目、农业机械设备等。

2.建立技术服务机制。政府部门需要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在技术服务上,农民需要有责任心、创新观念等。把具有农业专业知识的人才请到培训现场讲解实用技术,采取现场指导,并结合课堂教学,一对一教学和评估。评估后,对于该技术未能掌握的学生,教师必须重新引导,直到教会。同时,技术服务指导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报酬。考核不达标的,应当取消发放酬金。

3.建立信息服务机制。以政府为主导,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等机构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村信息经纪人服务的作用,为新专业农民提供多渠道提供信息服务。农业部协助建立新的专业农民短信平台和QQ群,建立技术咨询热线和技术人员,形成新的专业农民信息网络,提供整个生产过程的全程信息服务,使新型职业农民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政策支持和新技术措施,主动调整生产结构、生产规模和经营模式,使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龙头”。

4.建立教育培养机制。以提高农民职业综合素质和从业人员的农业生产能力为重点,坚持学术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加强专业农民和后备农民的培养,确保农业生产后续有“接班人”,新型职业农民在高等农业专业学位教育,系统培训,在职培训和新技能的不断教育和培训,定期选拔优秀专业农民进入大学的培训学习。

5.建立土地规模经营机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集体土地使用的主要形式。它是农民最大的财产权利。因此,我们首先要建立土地承包关系的法律地位,长期保持不变,并按照法律和自愿和有偿的原则,增加土地,新的专业农民的转让工作,建立土地规模经营网站,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业主和农民之间建立沟通桥梁,引导农民分散土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为农民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6.建立财政支持机制。职业农民培养是一项地方政府的公用事业,应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投资。地方各级政府要在各级财政预算,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专项培训和产业发展项目,建立新的专业农民教育补贴机制,支持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同时,增加财政支持的监督。

7.建立金融服务机制。金融部门在进行金融服务机制建立的时候,需要全面的考虑到农民和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确保制定的服务产品符合人们的需要。相关部门还应该重视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出更多的金融产品。与此同时,还应该简化贷款的手续,切实解决新型职业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融资困难的问题。

8.建立产业推进机制。重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规模化的推进,切实提高农业组织化和产业化的水平,进行新组织模式的建立,提高现代农业的效率,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职业农民的队伍中来。

参考文献:

[1]李东波,李良军,万志刚等.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调研与启示[J].湖南农业科学,2013(24):49-51.

[2]吴易雄.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困境与突破[J].职业技术教育,2014(8):70-72.

[3]沈红梅,霍有光,张国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阈[J].现代经济探讨,2014(1):65-69.

[4]朱雯.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40-41.

[5]陈蓓蕾,童举希.地方政府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思路与对策[J].贵州社会科学,2013(6):249-251.

[6]王守聪,赵邦宏,曹琳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安康实践与思考[N].农民日报,2013-10-23,08版.

作者简介:阳玉香(1979-),女,汉族,湖南衡阳人,硕士,衡阳师范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农民。

基金项目编号: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职业农民培养意愿及机制研究(XJK015CJG001);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与家庭农场发展(XJK014AZY001)。

猜你喜欢
职业农民培养机制新型城镇化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论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