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培养教育模式在高职学生党员培养中的构建

2016-07-11 00:36郭庆亮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2期

郭庆亮

摘要:高等院校不仅是为我国培养人才、精英的文化教育场所,同时也是培育新一代社会知识、素质青年的公共平台。新时期,随着高职院校学生入党制度的深入变革,学校已然成为了发展党员的主营阵地,并且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入党的积极性也愈发高涨。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即如何创新党员培养模式和提高党员培养质量?这才是今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党建的重要内容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职学生党员;党员培养;全程培养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一、全程培养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其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1.全程培养教育模式的内涵

所谓“全程培养教育”,就是指学生党员全程化、全方位来培养,重点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以及马列主义、毛邓思想、三个代表来进行,目的就是将“党性”和党组织的核心工作思想、党的宗旨严格贯彻下去,贯穿于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之中。在操作实施环节,按轻重、分层次来进行和加强教育,比如对新入党的思想积极的学生,分层次、分阶段考察学生在培养阶段、预备党员培养阶段以及正式党员继续教育等层面。除此之外,全程培养还体现在全过程、全方位教育上,主要围绕着学生党员在此期间的思想和行为,最终形成“立足教育、重在培养、确保质量、全面推进”的新型全程培养教育体系。

2.对学生党建工作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培育“人”的高等教育场所,在教学工作过程中,不仅包括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还应更注重对学生人格、思想的教育。换言之,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是当下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育人”的根本,也是核心理念。总体上来评价,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化的工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具体一点讲,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深入的学习、思考党的宗旨和要领,循序渐进地从思想上得到“量→质”的升华。而上述所提到的全程培养教育模式,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活动当中,对于提升高职学生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以及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水平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非常适用新时期高职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的建设、开展。

二、高职学生党建工作中全程培养教育模式的引入

1.高职学生党建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以本市的几家高职院校为例,学校在学生党员培育工作环节,尤其是在日常的学习指导、生活开导等领域,更加具有针对性,强调从学生的思想、心理作为起点来对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工作。但是,在新时期,伴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等大环境格局的出现,对于我党在组织工作中、思想观念培育中,势必会受到一定的波动和影响,进而影响着党员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等。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这个年龄段是最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侵害的一个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一系列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包括学校教育层面的问题和学生思想上的问题。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待分析问题,高职学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以本地的几家高职院校为例,很多都是由中专学校升级而来,由于以往学校的办学规模相对较小、学校机构部门的设置也不够完善,所以其人员编制和教工党员数量也比较少。待学校升级之后,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教育师资队伍,其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在党员发展、学校党建工作层面也跟不上节奏、步伐。比如在我校,基层党务工作职工多为“双肩挑”干部。从学生思想层面来分析问题,以我校党员发展工作为例,可以发现,学生入党动机不纯洁、态度不端正是最严重的一项问题,很多学生对于自己为什么选择“入党”完全没有任何思想上的概念。

2.党建工作全程培养模式的引入

①完善学生党员发展标准。具体是指,学生在参与入党教育工作中,对于那些(表面)入党积极分子要切实做到“四考察”,分别包括日常(学习、生活)考察、任务(学业等)考察、活动(实习实践)考察、政治(价值观、思想观)考察。首要的目的就是检查、考核学生是否具有可改造(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

②构建实践教育机制,在具体方法寻求上,可坚持在原党建组织工作实施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教育模块,有针对性、策略性地将教育重点向思想政治强化教育领域倾斜。其中,新拓展的教育模块要多注重对实践活动的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真正适合本校党员发展工作的内外服务体系,全方位的减轻学生党员不必要的心理负担,逐步提升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等。

③强化与完善学生党员发展及培养的质量跟踪保障机制。本人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和认识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步,实施学生党员素质拓展计划,该举措可从思想根源上强化和保障学生党员的自身素质以及学习党建工作的教育质量。比如,学校在内部积极开展、设计并逐步形成一体化教育理念,将党性思想教育、社会道德培育完美的融入到整个课程教育体系框架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专业技术、创业就业、文体艺术等领域。第二步就是进一步完善联系人制度,这是一种新时期党员发展制度的创新,以及党性理念的延伸,它所注重的是整个过程效应。比如,一个学生党员可以联系(发展)两到三个入党积极分子,学校可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将该部分设置纳入到入党章程内,一个党员可以联系三个党员,可以发展成绩落后的学生、也可以发展贫困生。

三、结语

高职院校吸收优秀学生入党、确保学生党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模范作用等都需要相应的机制提供保障。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为了让学生党员能更全面地发展并发挥模范作用,高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体系必不可少。高等院校不仅是为我国培养人才、精英的文化教育场所,同时也是培育新一代社会知识、素质青年的公共平台。

参考文献:

[1]范洁梅.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全程培养教育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No.33904:36-38.

[2]牟群月,范洁梅.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体系的构建[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v.9;No.4002:66-71.

[3]范洁梅.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No.31516:13-15.

[4]徐月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