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过程中“学”与“教”的处理

2016-07-11 15:14谈丽华
求知导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微课教学

谈丽华

摘 要: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微课教学”正是这一必然趋势下的产物。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深刻认识到,这一新兴教学模式成效的好坏与实施过程中“学”和“教”的关系处理密不可分,如何正确处理好“学”和“教”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微课教学;以学促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1.以“学”促“教”

笔者认为,以“学”促“教”,首先要激发学生学的意愿,学生想学、乐学、愿学,教学效率势必事半功倍。想学、乐学、愿学绝不是简单“授予—吸收”教学模式下的产物,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授予者,激发学生学习的意愿方法各异,下面我就课题研究过程中采取的情境教学法作简单介绍。

在学习“启动机”这一章时,我们拍摄了一段 启动手扶拖拉机的小视频,视频中一位大爷使劲转着卡在转轴上的摇把,伴随着烟囱冒出的一阵浓密的黑烟,拖拉机终于“哒哒哒”地顺利启动了。手扶拖拉机,很多学生并不陌生,是农村家庭的常用农用机械。我借助手扶拖拉机启动的案例,将课堂所学和社会生活建立联系。接着提出问题:“轿车启动只需车钥匙轻轻一扭,简单便捷;为什么开动拖拉机这么费劲呢?”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总是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的动机,进而以“学”“促”“教”。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反应非常活跃,他们甚至为了能让对方信服自己的观点而忙着搜集资料,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探讨问题,归纳整理。

提什么样的问题很重要。问题不是越难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应根据具体知识需要来安排。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不光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还要引导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2.先“学”后“教”

学生一旦能自己提出问题,便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主体作用也体现出来了,但怎样解答问题呢?我们不要急于第一时间去“教”,而是鼓励他们继续思考,去研究,去探讨,即先“学”后“教”。

汽车电器系统检修课程中很多知识点都是依托故障案例来学习的。课前,教师提前在汽车上设置好故障,上课前3分钟在学生面前演示故障,完成故障确认,同时让学生认识故障现象,可以用耳朵听、用眼睛看,也可以用手摸。

在学习故障案例“仪表水温报警灯常亮”时,我让学生先观察仪表警示灯的点亮状态,认识水温指针示数,观察引擎盖下面的发动机运行状态,听发动机运行的声音,故障演示完毕后进入故障排查环节。这是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学生“学”的环节。教师要重视抓学生先“学”,并在指导“学”上下功夫。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部分学习资料,同时保留一部分资料,让学生在故障排查推进过程中根据自身所需去查询去收集,可以对其诊断方向做一个大致的引导,也可以在学生陷入思维死角时给出一点点拨。同一个故障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方法没有定论,我们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多方位思考问题,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可以培养学生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这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3.以“教”导“学”

俗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道理其实很简单: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作为教师,更为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钓鱼的方法”。何为“钓鱼的方法”?——实践归纳、概括、比较的方法,从中发现知识的形成规律和发展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常记这一点,教学便也成了“授之以渔”的实践了。

今天,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层次的境界:“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欲”就是植根于内心的兴趣、愿望和为之而努力的激情,它时刻影响着人的行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作为教师,要抛弃学生是知识容器的错误理念,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提升学生主动探求的愿望和能力,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生气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静琼,张 卫,朱祖德.大学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培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2]潘小青,李玉晓,候春菊.改革课程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6).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微课教学
高校微课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先学后教”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积极运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