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龙舞的整理保护与自媒体中的推广研究

2016-07-12 17:58李妮亭四川音乐学院61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龙舞铜梁艺术

李妮亭 (四川音乐学院 610000)

铜梁龙舞的整理保护与自媒体中的推广研究

李妮亭 (四川音乐学院 610000)

学院院级课题注明:四川音乐学院院级科研项目

项目号:CY2015161。

铜梁龙舞地属巴渝,位列重庆十大民间艺术之首。1996年,国家文化部命名铜梁县为“中国龙灯之乡”。铜梁龙舞作为中国龙文化艺术形象的杰出代表,彰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现在的铜梁龙舞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互联网与新媒体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铜梁龙舞的既面临着巨大冲击,但同时也迎来了更多的契机。因此,加强铜梁龙舞的保护和传承,加强铜梁龙舞以自媒体为核心的互联网传播推广也成为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21世纪的全新创新环境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中,铜梁龙舞更需要承载着将中国、地方传统文化与社会、时代、科技、审美形态等相互融合发展的使命。因此正面应对铜梁龙舞艺术在中国继承演变中的开放性与多元性是非常必要的。

一、铜梁龙舞的发展现状分析

铜梁县党委、政府把龙文化视为文化产业的重点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快龙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铜梁县龙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将龙文化特色产业纳入了铜梁县“十二五”发展规划。重庆文化中心制作了铜梁龙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纳入了重庆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铜梁龙舞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龙文化,并刺激了其它龙文化的发展。从今天的铜梁龙发展来看,铜梁龙似乎进入了一个成长期。处于成长中的铜梁龙该怎样来继续上升是我们该思考的,因为在龙舞的发展中不断的都在面临着自我改革谋求发展,铜梁龙舞的发展不仅受制于当地的诸多对不利的因素,更必须直面传承人才的紧缺等现实困境。客观的讲,铜梁龙舞文化在一片辉煌的背后难以掩盖诸多隐忧。

(一)铜梁龙舞的整理维护与技艺传承堪忧

正如2004年的龙舞比赛中,新兴崛起的舞龙队的整体素质体现为:1.队员年轻化,平均年龄20岁左右;2.经过专业训练,其舞蹈记忆高超,身体灵活性强,大多具备专业体操和舞蹈的基础,表现出专业化很强的技艺水平,逐渐的脱离民间的“自娱气质”,而走向“专业气质”;而铜梁的队员,平均年龄超过了35岁,在技巧和灵活上自然也存在不小的差距。

造成这种局面的首要原因是传承人匮乏,铜梁龙的传授方式是口传身授的师传或是家传的模式,不论彩扎艺术还是玩舞艺术均没有图文记载,更谈不上音频记录,随着老艺人的不断减少,铜梁龙的许多样式和套路都已失传,其品种和传统元素也在不断减少,铜梁龙舞蹈的艺术传承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铜梁龙舞已越来越缺乏含金量的创编和传承活动了。

(二)铜梁龙新媒体文化的宣传系统有待加强

铜梁龙文化宣传的系统性不够,就目前来看,宣传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从宣传内容上看,目前局限在大大小小的龙舞活动方面,对龙舞艺术本身的内涵、价值、和魅力宣传不够,对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情感的纽带以及龙舞艺术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很少阐释,对铜梁龙彩扎艺术则基本未提及,从宣传的形式上看,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媒体互联网,利用得很不够,几家龙舞艺术团体借助一些网站的服务器对自己的企业走了宣传,但宣传内容呆板,缺少更新。而由政府主导的专题性的、动态的、内容全面的宣传网站则没有建立,缺少主流声音的铜梁龙灯给外界的印象是模糊甚至是混乱的。

二、铜梁龙舞的整理保护与传承

铜梁龙舞的繁荣兴旺,实属可喜可赞。同时,在时代发展的机遇下铜梁龙舞的发展也将面临巨大的压了和挑战。在光彩的成绩背后潜在着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如何去保护铜梁龙舞,将铜梁龙舞文化与新媒体高度整合的全面宣传、铜梁龙舞技艺及制作工艺在高校中的有效的传承就更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

(一)政府牵头文化整理与保护,市场推广促进文化延续

首先,政府作为文化发展中的支持、保护作用尤为关键。现在国家越发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投入和扶植,而铜梁文化部门也在积极应对未来的发展中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针对铜梁龙舞产业的财政拨款、训练参赛的经费,专业舞蹈团队的培养经费等都应纳入政府的支持范畴内。2.政府尚未系统明确地收录及规范铜梁龙的技法及其制作工艺的传承人,管理制度还有待提高。3.关于铜梁舞龙的书籍严重缺乏,仅有的几本也只是关于舞龙运动表演的书籍,对于龙舞艺术、文化著作的鼓励与主动传播也需要政府大力扶持。4.铜梁龙舞的宣传力度不够。目前的宣传内容局限在龙舞活动方面,对铜梁龙彩扎艺术和龙舞本身的价值以及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情感的宣传不够;缺少对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宣传工具的利用,未能把铜梁龙舞的产品品牌进行整体性包装,从而产生经济效应。由铜梁县委、政府应把铜梁龙舞产业作为创意源泉、地方品牌和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来大力扶持,同时由政府出面组织相关团体收集和整理与铜梁龙舞相关联的艺术,并建立档案,分门别类,实行针对性的保护,更将有力促进相关核心技术的传承与保留。

(二)大力发展高校基础教育,注重人才培养与保护

对于人才的培养与保护,更是关乎铜梁龙舞的直接发展与传承。除了之前提及的政府的大力支持之外,铜梁龙舞的人才队伍的素质提高也尤为重要。首先,从事龙文化产业的人员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的补充,而解决人才问题,不仅要在铜梁龙舞的原产地加强传承人员的保护与扶持,更应走入高校必牢抓“基础”与“核心”。其次,从事龙舞教习的骨干队伍需要壮大。再次,舞龙队伍应减少人员的流动性,以稳定中逐步形成创新和发展。最后,加强研究经费的投入,对龙文化研究的深入、交流将形成有效的促进。所谓“基础”则是在高校建立铜梁龙舞的产学研基地,不仅能促进高校专业学生学习铜梁龙舞的各项技艺,更将有效地运营高校的各项产业研究资源,为铜梁龙舞的相关产业链寻求更多的稳定、长期的展示和弘扬的平台。同时,学习及政府更应利用专项资金,扶持与支持身怀绝技的传承人走进校园,进行文化技艺的交流与指导,弘扬濒危的铜梁龙舞文化。

图3 铜梁龙舞培训Fig3 TongLiang dragon pictures

要让铜梁龙舞文化能更好的发展,就要对铜梁龙舞文化进行全面的保护。铜梁龙舞文化是来源于民间的民俗文化,即要注重其群众基础,也需要政府的扶持与科学化的市场管理。保护与传承密不可分,只有让铜梁龙舞文化在民间生生不息,才能使铜梁龙舞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铜梁龙舞自媒体推广的发展路径思考

铜梁龙舞的发展,单纯倚靠铜梁龙舞的对外表演与传统的倚靠外力来宣传的推广途径已经远远不够。因此,将龙舞文化与互联网产业、自媒体推广宣传发展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龙舞文化的延续与前行。 而针对自媒体的推广发展路径,主要还是要围绕着自媒体平台的体系化运作与“自媒体+新媒体创新运用”两个方面进行。

(一)“文创+商业”的平台化运营,自媒体的发展之路

毫无疑问,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不断完善,以微博、微信为展示媒介的艺术推广日趋频繁。这种基于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展览形式,利用网络空间的外延性,将传统的文化与艺术作品的空间范围外延放大,增强了艺术传播速度和覆盖面,成为一种极具时效性的文化艺术传播方式。

那么,铜梁龙舞作为传统的舞蹈艺术,如何建立起一个具有极强文化艺术特色而又能够引发关注与传播,又能促进艺术市场化运作的自媒体平台,则需从“文创+商业”的思维模式进行探索思考:

第一,自媒体邀请制:区隔于一般传统自媒体“自吹自擂”的传播方式,首先铜梁龙舞需要开辟的是一个自媒体平台。前期可采取邀请制,邀请国内文化、艺术、舞蹈、影视等领域的知名自媒体作家,以及知名铜梁龙舞艺术家、其他舞蹈类艺术家入驻这个平台,对这些自媒体作家与艺术家的文章进行重点推荐,给予大流量的输入(这个极其重要)。

第二,博客、微博、来往的互通。针对80、90后的青年族群使用频率极高的博客、微博(新浪微博)、微信这三大平台贯穿运用,信息的同步化传播,表现形式的多维度,将能创造出更加新型的传统文化艺术的自媒体平台。

第三,公益、商业活动的及时线上直播。时时更新铜梁龙舞的表演动态,不仅能更加生动的展示铜梁龙舞的艺术魅力,更能够促进铜梁龙舞的商业化运营的宣传与推广,同时更能通过相关粉丝的传播,促进铜梁龙舞商业化运作的更多可能性。自媒体的进一步发展趁势,能更快地促进铜梁龙舞在互联网上找到新的商业模式与经济增长契机。

(二)结合新媒体发展,形成铜梁龙舞创新宣传突破

传统文化传播、非遗传承一直受到宣传途径及渠道的限制,而作为目前互联网的爆发时代,将铜梁龙舞与互联网、新媒体相结合,不仅是迎合了当代青少年的喜好,更是将用他们最喜欢、最习惯的方式,让铜梁龙舞走近大众,让古老而神秘的传统文化变得更“接地气”。

除了官方渠道上建立专业氛围浓厚的“高、大、上”网站不同的是,我们更可以利用自媒体与新媒体的崛起,展示的是贴近大众生活的铜梁龙舞文化信息,无论是创新性的龙舞产品、传承人的绝技绝活,还是社区居民“看龙舞、学龙舞、玩龙舞”的精彩故事,都很容易引起年轻人的注意。利用新媒体传播快、传播广等特点,以自媒体为核心,开启一个新的、有生活之根的铜梁龙舞平台,运用新媒体的互联网时代保障了文化信息的全球化传播模式。对那些青睐网络的年轻人来说,铜梁龙舞不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而是能够切实看到绝活、找到乐趣。利用网络新媒体来加大宣传,从而让更多人看到铜梁龙舞的价值,让更多人了解、喜欢铜梁龙舞。同时,借助互联网手段,让铜梁龙舞的代表性传承人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将自己的技艺展示给年轻人,吸引他们的加入,以解决铜梁龙舞传承中师资、生源信息不对称,传授成本高等问题。

四、总结

铜梁龙舞文化是宝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华民族文明与的智慧结晶,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和连接华人民族情感的纽带。铜梁龙舞文化遗产承载着铜梁的文明,是铜梁人民世代相承,并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保护和发展好我国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李妮亭,四川音乐学院:助教,学位:硕士研究生:舞蹈学。

猜你喜欢
龙舞铜梁艺术
铜梁:美丽乡村扮靓龙乡大地
重庆市发改委批复市郊铁路璧山至铜梁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民间杂耍”舞出大名堂
断龙舞
东海人龙舞喜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纸的艺术
农旅融合开出致富花
浅析栖霞龙舞的传承现状与发展构想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