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狩猎图》赏析
——骨笛与民乐队版

2016-07-12 06:51刘路赫男西北民族大学730030
大众文艺 2016年10期
关键词:狩猎

刘路赫男 (西北民族大学 730030)



《原始狩猎图》赏析
——骨笛与民乐队版

刘路赫男(西北民族大学730030)

摘要:本文通过对骨笛与民乐队版的《原始狩猎图》为素材,进行音乐赏析,拟还原原始时期人们的生活场景。

关键词:河姆渡骨笛;原始时期;狩猎

一、背景

《原始狩猎图》这首曲子是由赵松庭先生命名、钱兆熹作曲的一首骨笛与民乐队的乐曲。参加伴奏的乐队是浙江歌舞剧院民乐团。担任笛子演奏的是竹笛演奏家蒋国基先生,他演奏所用的骨笛是八十年代初期用八斤重的老母鸡的腿骨,并与赵松庭先生共同仿照浙江余姚出土的河姆渡骨笛而复制的,其音色与河姆渡骨笛一样。河姆渡骨笛属河姆渡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期出土的乐器距今约7000多年。参与演奏的乐器主要有骨笛、笙、埙、沙锤、木鱼、倍大锣、琵琶、柳琴、中阮、古筝、扬琴、大提琴等乐器。

二、结构

钱兆熹在创作这首乐曲时,采用了部分现代的写作技法与技巧,音乐的色彩多次呈现微弱与强烈对比、力度上打击乐与骨笛、埙等乐器呈现出较强的对比、音乐的画面感很强,给予人们身在其中的强烈感受。

这首乐曲是由引子——狩猎——庆功——尾声的结构组成即引子、A、B段、和尾声的复二部曲式构成,符合中国传统乐曲的一般模式即引子——小高潮——高潮——结尾的模式。引子部分为速度自由的慢板;A段为四四拍的节奏,速度不快;B段节奏变为四二拍,速度轻快;尾声部分是引子的再现,乐曲恢复平静。

三、音乐分析

乐曲引子部分为慢板,速度自由,伴随着一声倍大锣开场紧接着是木鱼清脆的声音,在打击乐和埙引领下拉开了序幕,古筝码子左侧的刮奏和扬琴清脆干净的高音烘托气氛。为我们展现了远古时期原始森林神秘而朦胧的氛围,不禁使我脑中呈现出一副清晨细微的阳光照进这古老而神秘的森林之中,住在这里的动物们开始一天的活动,浓重的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散去,森林迎来了他们崭新的一天。在沙锤的引领下我们的主人公骨笛出现了,在骨笛几个简单的音符之后打击乐强而有力的敲击下,笙等乐器的烘托下将我们引入另一幅画面,此时骨笛的主旋律出现速度比较慢,呈现出一种从容感,在弹拨乐的映衬下形成骨笛与埙的呼应仿佛对话一般一个清脆洪亮,一个低沉微弱,给我的感觉是埙代表大自然,而骨笛代表人类,埙所代表的大自然是那么的沉寂而平静,而人类确是那么的充满活力,准备向大自然进军,捕捉能使他们果腹猎物,是那样的兴奋,而自然只能被动的接受一般亲眼看着这一切的发生。沙锤每次的出现仿佛是文章的句读一般,讲完一句进行下一句。此时沙锤的出现,使我又展开一幅新的画面,仿佛人们为捕猎做准备,骨笛从容的声音体现着人们有条不紊的做着狩猎前的一切准备,在骨笛最后一个长音与乐队坚强的烘托下,就像人们一切准备就绪,集合完毕整装来到了丛林深处一样。埙低沉的声音把我们又拉回到了大自然平静之中,此时扬琴的反竹敲法,仿佛人们蹑手蹑脚的隐藏着自己向猎物靠近,此时骨笛模仿鸟的叫声,这里我有两种想法,其一是鸟儿还在欢乐地歌唱全然不知危险已经降临;其二是,人们模仿鸟的叫声来吸引猎物,此时的低吟乐器营造出的气氛极具阴谋感,一种不好的预感即将发生。果不其然在大鼓越来越密的敲击下达到高潮人们的呐喊声在打击乐激烈的映衬下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快速捕猎的场景,是那样的干净利索,短短几个小节音乐便停止了,预示着狩猎结束了。此时骨笛再次响起是那样的清脆与欢快,乐队的伴奏也跟着越来越欢快,仿佛捕猎回来的路上人们有说有笑,骨笛再次重复主旋律,我看到的画面是人们回到家,进行庆祝的场面,讲述着一天的捕猎经过期间几句类似鸟鸣的声响仿佛在告诉这人们我就是这样把猎物吸引来的一样,音乐一点点的推向高潮是那样的欢快轻松并且热烈,音乐突然停顿,好像是人们都屏息凝气准备宰杀猎物似地,伴随着琵琶的刹声宰杀结束,演员的呼喊和乐器的应和,正如人们再次响起的欢呼一般,然后大家开始享受食物,各自散去,沙锤的再次出现宣告这一场景的结束,然深人静,曲终人散,这一段落结束。乐曲进入尾声,尾声是引子的再现,骨笛与埙的应答再次出现,画面被又一次的被带到了大自然当中,结束了捕猎,森林又恢复了往昔的平静,夜幕一点点的降临,幕布再次的被拉上,原始人类与森林一天的故事结束了。

初听这首曲子的时候感觉很糟糕,骨笛是那样的刺耳,气氛是那样的诡异,一切的一切是那样的不和谐,随着我静下心来反复再听的时候,味道出来了,他竟然是那么的立体,那么的形象,骨笛的主旋律,不停地在脑中徘徊挥之不去。这首乐曲可以简单的描绘成几个画面,即引子与尾声所呈现的原始森林的兽啸鸟鸣的和谐图;人们捕猎的狩猎图,如何布置陷阱,如何靠近猎物,如何捕捉猎物的;还有一张便是狩猎成功后的欢庆图,人们有说有笑人们高呼胜利。乐曲引子部分所展现出的那种萧瑟平静感、人们组准备的轻松感、狩猎的紧张感、抓到猎物之后人们的欢腾、雀跃的感受作者用反复且简单的旋律发挥的淋漓尽致,最后的尾声部分,虽然是对引子的再现却又带有一种疲惫后的宁静。这首乐曲为我们完整的呈现了一幅原始人类用他们的聪明智慧最日常不过的一天的狩猎生活,是那样的平常然而乐曲的创作又是那样的不平凡。骨笛与乐队的完美融合,使我们对原始音乐有了新一层次的认识,骨笛尖锐清脆的声音为这首乐曲增加了更多的质朴。充满着不加修饰的美感。

参考文献:

[1]易加义.笛源新声——乐改·创作·演奏[J].乐器,1990(02):39-40.

[2]钱兆熹.觅现代器乐创作之路——我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J].音乐学习与研究,1994(01):14-17.

[3]靳卯君.寻找民族音乐之魂——评钱兆熹的民乐创作[J].人民音乐,1991(07):7-9.

作者简介:

刘路赫男(1992-4)女,汉族,学历:研究生在读,学校:西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

猜你喜欢
狩猎
三木落
恐龙是怎么狩猎的
狩猎
犹他州一名男子为坐轮椅的人组织狩猎活动
懒猫狩猎
狩猎达人榜
狩猎还是偷猎
恐龙是怎么狩猎的?
辛巴历险记【狩猎】
世界哪些地方可“合法狩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