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趣味高低判定的话语权归属研究

2016-07-12 16:55胡天正重庆大学艺术学院400030
大众文艺 2016年3期
关键词:审美趣味阶层

胡天正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400030)



审美趣味高低判定的话语权归属研究

胡天正(重庆大学艺术学院400030)

摘要:审美趣味作为定义边界相对开放的概念,学界对其所展开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大多是将其置于具体的领域来进行考察,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为了对该问题进行一个宏观的考虑和相对系统的分析,笔者将审美趣味分为精英阶层、大众阶层和官方阶层三个不同的阶层进行单独讨论。之后基于各个阶层的局限性针对不同阶级的审美趣味,提出“联合审美机制”和“全面性的提升”两个方式,从阶层调和以及概念厘定上进行了探究。最后结合近代美学领域,特别是1985年以后的审美趣味探讨此概念在当今时代的转变。对于审美趣味的无定式,边缘和中心的模糊,以及平面化的几种倾向进行阐释和解读。

关键词:审美趣味;阶层;话语权归属

一、审美趣味概念的界定

审美趣味作为美学的基础范畴,围绕其展开的探讨并不贫乏。但是历来的探讨只是针对某个领域展开,比如韦晓庆的《探析审美趣味对绘画格调的影响--读<从审美趣味看收藏动机--以亨廷顿的英国艺术品收藏为例>》以及熊依清的《论民歌的审美偏好差异》等;或者只是针对某个哲学家或流派进行的阐释与解读,比如程孟辉的《论桑塔耶纳的自然主义美学观──关于审美趣味的标准问题理论初探》和吴斧平的《评休谟审美趣味的标准》等。拥有一种宏观性的视野,并进行较为科学分类以及系统性判断的文章目前尚付诸阙如。当然对于审美比较严谨的论断是胡寿鹤的观点:他认为“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上的存在”1,将审美归于一种综合理智和情感,跨越主观和客观的哲学化论断是高度概括和相对严谨的。而对于趣味的论述从476年到1453年,围绕“个体生命和肉体意义的发现”和“艺术表达个人人性需要”开展的一系列探讨。“趣味”定性的这种感官性的倾向在康德那里得到总结。康德将趣味的刺激性感官感受发挥到“普遍选择的审美判断力和社会性评价能力”2。

随着审美和趣味定义域的界定,于是审美趣味也就随之确定下来:跟历来的定义方式不同的是:其一、趣味不可以完全等同为社会建构的产物;其二、趣味也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构成。审美趣味应该是特定生理基础上的社会建构,是人们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3。

二、审美趣味的争论和阶层

相对而言因为审美的主观性和特定的生理基础和社会建构,也就表现出多层面和多重判断标准的分歧。大致地来分可以看到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精英阶层的审美趣,大众阶层的审美趣味,官方的审美趣味。这种形式之下,究竟由谁掌握公正的评定标准?话语权的归属是我们探讨的核心。不可回避的是,有时候对于审美趣味的判定已经不仅是三元关系的作用,而是意识形态的整体惯性。但是为了方便讨论起见,我们将审美趣味划归三个相对具有区分度的阶层进行探讨。

可以注意到,由于精英阶层掌握了相对严谨的学术体系以及比较丰富的知识,所以历来拥有着对于审美趣味的判定标准和话语权;而官方因为其超然的政治地位和社会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审美的判定标准;相对而言,大众阶层似乎游离于权力和经济的中心之外,也似乎不具备知识和地位的优势。但是根据社会结构,大众作为金字塔底层所具有的数量优势是不容忽视的,而且作为一种相对“个人化”的审美趣味而言,似乎大众本身也具有一种内在的能量。

(一)精英的审美趣味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休谟的看法。他没有直接的探讨美学趣味判断标准,而是将趣味的标准问题转移为鉴赏家的标准。于是趣味“既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又是受文化熏习的优雅4”、“只有感觉敏锐,态度细腻统一,拥有实践经验,善于分析对比,不报偏见的人才能决定艺术作品的优劣”。这些观点本身就蕴含了一种地位和文明的优势感和骄傲,以及对于整个文化领域主动权掌握,并隐含着对于其他文化阶层一种不自觉的轻视。这种“泛文化优势论”的观点在康德这里被继续沿袭:是具有创造性、自然醒、高超想象力和知解力的“天才替艺术制定规则”5。文化培养不公平的过程与地位悬殊的语境似乎被消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于结果的强调。这种强调隐含着一种精英阶层传统观念的断裂与新的意义的附加,但是其中蕴含的文化优势和代表本阶层利益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大众的审美趣味

针对精英阶层历史上一贯以来对于审美趣味的相对权威,后现代美学给予了反驳:认为趣味没有高低,只有不同。随之,科恩(Cohen)指出:对于趣味的偏好只是个人问题6。

也就是相当于把问题本身进行了消解,通过这种消解将大众阶层和精英阶层对于这个问题的话语权放到了同一个平面。当然这样的论断背后隐藏着,其对于精英阶层所掌握的知识和美学判断体系的深层担忧乃至恐惧,因为这正是大众阶层所缺乏的。

可是这样的分析只是在回避问题,并没有指出本质的所在。相对而言舒斯特曼(Shusterman)对休谟的批判显得比较尖锐:“休谟暗中将某些受到良好文化教育的人的趣味视为对美好事物的自然反应(标准)”。这种基于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析,基本指出了权威所确定的去为标准貌似出于自由和自愿,而实际上是社会压迫的结果的症结所在。

布尔迪厄(Bourdieu)和舒斯特曼将这种对休谟的针对性进一步扩大到整个审美趣味的领。从更加宏观的立场出发,认为区分趣味并花费时间提高和改变趣味,是有闲阶级标榜和巩固自己高人一等地位的“阴谋”。这种对于高雅趣味的深度揭发已经比较明确的区分出审美趣味的存在意义7,于是高雅趣味逐渐被真实趣味所取代。而这种转向已经暗示出人对于人本身的关注,以及人性自我源自内在的觉醒。

(三)官方的审美趣味

官方很大程度上并不主动的提出固定的审美趣味模式,而是对现有审美趣味通过提倡和抵制等比较行政化的手法,间接地发挥正的或者负的作用。

如同邵亮在《新编美术概论》在中所谈的那样:“艺术极可能在符合政治要求的情况下得到推动,在政治允许的情况下自我发展,也可能由于政治环境的要求相悖而遭灭顶之灾”8。官方对于审美趣味的作用实质上包含着政治与美术的关系。所以一方面官方审美趣味就成了相对意义上的假命题9;另一方面官方审美趣味发挥作用是建立在道德、宗教以及意识形态之上。

这就比较明确的指出,因为审美趣味被道德、宗教和权利的干预之下,基于一定的阶级和社会利益考虑。目的一旦变得不纯粹,连带着结果的判定也就显得似乎有失公平。当然,如果把审美趣味这个美学命题回归美学本身,那么阶级立场所参杂的因素将被淡化和剥离。这样一种假设之下,也就是说相对纯粹的美学讨论中,理应回避外在干预,那么这个阶层本身只是对于问题的促进作用也就成了一个“伪命题”。

(四)三方审美趣味的局限性

作为一种社会现实,历史上长期具有这样的情形:各种不同的阶层拥有着其独特的审美潜在的、不具备归纳性的无意识区分,并且各个阶层拥有相对比较独立的“预设”和“常识”组成其阶层审美体系的基本单元。

但是针对不同体系的内部语序以及三个阶层对于话语权的追逐和把握已经在历史上发生,成为一种相对可以确定的结论。那么我们可以探讨的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当今语境之下,我们如何借鉴历来的经验,讨论审美趣味的话语权在如今是将走向淡化或者“解构”之后将会重构出新的论断标准?以及审美趣味的评判该何去何从。

三、兼容的评定标准

不可回避的是,布尔迪厄(Bourdieu)和舒斯特曼只是从阶级上对精英群体的标准提出了质疑,并将高雅趣味的命题转化为真实趣味的命题,但是对于精英阶层所提出的美学判定标准并没有一个相对能够抗衡的理论框架产生。

因为丹纳将审美趣味的来源定位到四个标准:“民族精神、时代特征、思想情感、生活习惯”10才比较真正平等的从产生状态和生存环境上来给予各个阶层的审美趣味一个合理的论定。

既然各个阶层的审美判定都拥有其先进性和独特性。为了适合各个阶层的审美趣味,丹纳提出了联合评价机制:“有不同气质、不同教育、不同思想感情的人相互参与。缺陷在相互弥补,意见在相互冲突中达到平衡,意见就更接近事实”。于是休谟的精英式评价方式11被丹纳的相对“更加接近事实”的联合评价机制所淡化乃至在某种层面上取代。

四、调和的态度和观点——雅俗共赏

相对于丹纳以不同阶层作为研究对象,使得他们的不同趣味在冲突中达到平衡而言,新的观点将目光放回审美趣味本身。他们认为:趣味取决于对于事物的包容和吸纳12。通俗来说:趣味没有不同,喜欢越多,趣味越均衡,从某些层面大概可以描述为其审美趣味较“高”。这种将“专业性”的高,取代为“全面性”的高,无形中对原来审美趣味的阶级性因素进行了回避。

毋庸置疑,用阶级上对于不同艺术门类或题材之间的高低似乎无法严格判定的局限性,所以联合审美机制所伴生的调和功能短暂性和不易操作性被绕开,于是审美趣味评价机制的重构成为可能。

五、结论

审美趣味究竟有没有高低的命题已经被学界着重关注。不可否认的是传统中针对不同阶级的审美趣味的分类和判定方式拥有着其某种程度的合理性,但是在新时代的语境以及多元化需求之下,被“联合审美机制”和“全面性的提升”这两种极具创新的概念分别从“阶层调和”和概念厘定这两个向度上产生质疑并进行了扩展。然而美学界的探讨是瞬息万变的,特别是1985年以后的审美趣味相对传统而言发生了较大转变,大致有这几种倾向:“第一、融合和转向:多元文化时代的跨文化实践;第二、废墟化、碎片化代表的精神;第三、没有结论的无定式;第四、平面化谱系:边缘和中心的对等”13。

如同对于历史的回顾可以昭示未来的方向一样,从思想层面在整体局势上的变迁大致可以映照出美术倾向的变化。实质上,这种“无定式”“边缘和中心的对等”等所代表的是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全球化审美趋势的到来。在这样一种语境之下,审美趣味再也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存在的自由和独立性。而这种多元化和个体化的审美趣味在美学上的被重视,不仅是对于传统审美趣味话语权归属的否定,而且实质上似乎可以理解为代表着个体审美的觉醒。

与之同时,在这样的变化趋势背后还隐藏着不同的担忧和声音:一方面大众趣味的权利化进行了反思,究竟是走向大众还是趋向大众?另一方面,阶层之间的显性支配被隐性的“区隔”所取代,但是审美趣味和审美权利改如何在新的语境下进行重构?当然问题还不止这些,对于新语境下问题的解决还任重道远。

注释:

1.胡寿鹤发表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认为审美,即辨别、领会事物内涵与形式之美,是人对社会、自然所形成的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印象或反映。审美是人面对社会或自然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从哲学角度讲,审美是主体对于客体的感知和判断。

2.曹俊峰编.康德美学引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3.梁晓萍认为:审美感知外化的形式是建立在特定生理基础上的社会建构。现在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在社会对人脑进行建构之前,人就已经具有了美感。

4.DabneyTownsend,Aesthetics:ClassicReadingsfromWesternTradition,p.103

5.根据(德)康德(I.Kant)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概括而来。

6.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雅趣味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虚构,真实趣味是生命内在需求的表现。

8.邵亮.艺术概论[M].重庆大学,2007.

9.官方的审美趣味只是产生正负作用于已有的现象和状态。见《权力视野下的审美趣味研究》

10.(法)丹纳说,人类的民族精神、时代特征、思想情感、生活习惯构成了艺术品特征的内涵,最稳定的是民族精神,占据最高最重要的位置。而特征之所以更稳定,是因为更加接近本质。

11.只有感觉敏锐,态度细腻统一,拥有实践经验,善于分析对比,不报偏见的人才能决定艺术作品的优劣。

12.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3.科库尔在《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中将这种现象描述为:“艺术话语总的标志就是强调接受的制度与历史条件以及在虚构的普通准绳之外的意义生产。与之相似,对美学的重新思考也挑战了艺术的评判标准”。

参考文献:

[1]刘纲纪主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3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曹俊峰编.康德美学引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3]梁晓萍主编.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DabneyTownsend,Aesthetics:ClassicReadingsfromWesternTradition,p.103

[5](德)康德(Kant)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邵亮.艺术概论[M].重庆大学,2007.

[8]黄仲山.权力视野下的审美趣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

[9](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4.

[10]科库尔.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1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2]陈旭光.艺术问题[M].上海三联书店,2012.

胡天正,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教师,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大足石刻艺术研究,艺术史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诠释研究。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审美趣味阶层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19世纪20年代不同阶层的民国女子影像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亚文化对青年人的创作影响
稼轩词青山意象的隐逸趣味
浅析《桃花源记》的审美性体现
中国城市消费文化的社会学解读
《世说新语》中两晋士人的文学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