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在58例维持血透患者透析抗凝过程中的应用

2016-07-12 01:48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江苏启东2262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血液透析抗凝

施 辉(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江苏 启东 226200)



低分子肝素钙在58例维持血透患者透析抗凝过程中的应用

施 辉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江苏 启东 226200)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血液透析抗凝中的疗效。方法 选用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组(52例)采用肝素钠注射液,研究组(58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期间出血情况、透析前后APTT、TT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出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透析后APTT、TT值均进行比较,两组差异进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在血液透析中抗凝作用好,明显优于普通肝素。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分子肝素钙;抗凝

血液透析目前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其作为体外循环的治疗模式,多数情况下需要抗凝进行支持。透析抗凝在血液透析技术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适当的抗凝不仅能减少透析器凝血与失血,进而保证透析的充分性。目前临床上普通肝素是血液透析常用的一种抗凝剂,但是由于普通肝素能够增加患者出血的危险性,经常使用可引起骨质疏松或高脂血等不良反应。低分子量肝素因其高效、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治疗,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14年1月开始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临床效果显著,现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10例血液透析患者,所有患者的透析龄均>1年,均知情同意。将近1个月内并发肿瘤、有出血性疾病等的患者排除在外。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58)和对照组(n=52)。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21~71岁,平均年龄为(43.23±12.72)岁;透析龄在1.5~8.5年,平均透析龄为(3.85±1.66)年。在原发病方面,38例患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3例患者为多囊肾。2例乙肝相关性肾炎,1例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22~73岁,平均年龄为(49.9 ±14.65)岁;透析龄在1.8~8.0年,平均透析龄为(3.71±1.64)年。在原发病方面,36例患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2例患者为多囊肾,3例乙肝相关性肾炎,1例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 血液透析的具体方法: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治疗,如使用降压药、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钙剂等药物,并饮用一些低盐、低磷、比较优质蛋白食品。均一次性使用纤维素膜高通量透析器进行透析,日本尼普洛150G醋酸膜透析器(表面积1.5 m2,超滤系数10 mL/(h·mm Hg),所有入选患者均为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每次透析时保证血流量250~300 mL/min。

抗凝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肝素钠注射液(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患者平时个体用量给予首剂肝素12~24 mg,在透析前一次性给予静脉推注,之后肝素泵追加肝素6~10 mg/h,透析结束前30 min停用。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00~5000 U,透析前5 min从动脉端一次性注入患者体内,之后追加。

1.3 观察指标:每次透析后,记录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凝血程度分级为:0级为没有出现凝血或数条纤维凝;1级为出现部分凝血或成束纤维凝;2级为出现严重凝血或半数以上纤维凝;3级为在透析中过程中,静脉压明显出现升高,需换透析器。记录所有患者APTT、TT值的变化及出血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处理本研究所得数据,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比较,用配对t检验治疗前后组内各指标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透析期间出血情况:对照组共透析624次,经统计出现出血现象的共32次(占5.13%),其中穿刺部位渗血24次,牙龈出血6次,鼻出血2次。治疗组共透析696次,发生出血11例次(占1.58%),其中穿刺部位渗血8次,牙龈出血2次,鼻出血1次。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治疗组出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两组患者的在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方面经统计,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次)

2.3 两组患者进行透析前后APTT、TT的变化比较:透析前,两组患者APTT、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透析后,两组患者APTT、T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进行透析前后APTT、TT的变化比较

3 讨 论

血液透析的抗凝治疗,一方面要充分抗凝,有效达到抗凝治疗的目的,另一方面又要避免抗凝过度诱发或加重患者的出血。因此,在抗凝剂选择,抗凝剂剂量的应用及抗凝剂使用方案上要依据患者临床的凝血状态,出血风险,个体化实施,并动态调整[1]。

肝素是一种分子量不定的阴离子硫酸黏多糖,可从牛肺或猪场中提起。肝素在血液中能结合循环抗凝血酶(Antithrombin cycles),从而进一步形成复合物,此物质再与凝血因子Ⅰ、Ⅸ、Ⅺ和Ⅻ的丝氨酸蛋白酶进一步结合,从而引起这些因子失活。肝素可刺激血小板聚集和活化。但肝素也可干预血小板表面凝血因子的结合及活化,从而对抗前一作用[2]。低分子肝素钙主要是由普通肝素经化学方法或酶法解聚而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在4200~6000。由于其不能与凝血酶的结合位点进行结合,主要经增强抗凝血酶Ⅲ灭活Xa因子活性发挥进一步起到抗凝作用,与凝血酶、其他凝血因子相互作用较小,促进抗血栓作用及出血并发症得到分离,保持低分子肝素钙的抗血栓作用,同时达到降低出血的危险的发生[3]。通过我院采用血液透析器,对患者出血倾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APTT、TT值的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发生凝血的情况很少,但APTT值延长时间较普通肝素时间要短。说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透析后发生出血情况少。已有文献报道表明:在血液透析中单剂量给药在临床上能够发挥充分的抗凝作用,且达4~5 h以上[4],因而更加安全。目前在美国血液透析抗凝剂主要采用普通肝素,而西欧国家倾向于低分子肝素[5]。总之,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钙抗凝作用好,较低出血风险,不易发生透析器或血路管凝血,不需依据APTT值的变化来调整剂量,因此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但是低分子肝素钙的长期使用是否会引起药物的蓄积,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还值得我们长期的观察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苗晓云.血栓弹力图在连续肾替代治疗抗凝监测中的应用[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5.

[2] 徐晓庆.兼具抗血小板聚集及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新型噻吩并吡啶类化合物的药理学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3.

[3] 黄琪,孙雪峰.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抗凝剂:选择普通肝素还是低分子肝素[J].中国血液净化,2015,14(1):60-62.

[4] 杨杰凤,成世立.低分子量肝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J].广州医药,2015,46(2):79-81.

[5] Cronin RE,Reilly RF.Unfractionated Heparin for Hemodialysis: Still the Best Option[J].Seminars Dialysis,2010,23(5):510-515.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178-02

猜你喜欢
低分子肝素钙血液透析抗凝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Mutually Beneficial
护理干预对减少心内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影响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