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应用价值评估及分析

2016-07-12 01:48王建辉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辽宁营口1150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磁共振

王建辉(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



磁共振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应用价值评估及分析

王建辉
(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

【摘要】目的 分析磁共振在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的评估。方法 90例患者均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初步诊治,所有患者进过关节镜进行确诊,然后再进行MRI检测,对比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MRI能够表现出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性状、厚度及韧带是否具有连续性、是否发生移位,能够明确显现韧带周围的关节腔内的积液和出血灶。与关节镜对比分析发现,MRI在诊断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的检出率分别为94.9%、92.9%、93.75%和89.7%。结论 采用磁共振检测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的损伤程度上具有很高的检出率,能够应用于临床的韧带损伤程度判定。

【关键词】磁共振;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损伤程度

膝关节的交叉韧带分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eiate ligament,ACL)与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eiate ligame,PCL),能够阻止胫骨向前后滑动,是膝关节稳定活动的重要结构。机体胫骨部受到暴力直接作用会导致交叉韧带的损伤。目前医疗市场有X线平片、关节镜等物理性检查方法,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X线平片对于胫骨移动超过8 mm才能够准确判断为PCL破裂。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具有多方位成像、清晰区分软组织与骨组织、分辨率高等特点,能够实时明确的呈现韧带的具体损伤部位、范围以及损伤程度,关节内是否存在积液,骨与软骨等部位是否发生损伤等临床情况。本文对90例患者磁共振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并结合现有的文献报道,回顾性的分析、评估磁共振在判定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90例患者均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初步诊治,其中男59例,女31例,年龄为12~58岁,平均年龄为(35± 14.76)岁。90例患者的病情诊断均通过目前韧带损伤的金标准—关节镜进行确诊,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扭伤、摔伤及车祸最为常见。患者在伤后首先进行关节镜确诊检查,然后进行磁共振检测。对通过确诊的患者与2周内进行手术治疗,重建交叉韧带或骨折固定复位等方法。

1.2 方法:磁共振的检查统一采用GE公司Sigma HDE 1.5T进行磁共振成像,方法为:患者仰卧位,腿伸直,膝外翻15°,采用膝关节正交表面线圈,进行膝关节的常规MRI扫描[1]。

2 结 果

2.1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结果:磁共振图线显示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损伤程度参考孔凡芝[2]等人。侧韧带损伤磁共振表现主要在韧带信号存在差异,轻度损伤的韧带形状及厚度没有改变,在表皮下浅层出现异常信号的平行条带;中等损伤表现为侧韧带未发生中断,韧带增粗,韧带现象界限不明显,周围存在出血或水肿。重度损伤表现为韧带的大范围不完全和完全断裂,韧带形态呈现断裂后的波浪状,韧带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阴影,为较大的出血灶或者水肿。

2.2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结果:国内学者普遍根据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将其分为韧带不完全撕裂,完全撕裂及韧带撕脱骨折。韧带不完全撕裂的MRI表现主要为韧带仍维持连续性,表现不同程度的增厚增粗;完全撕裂的MRI表现为韧带体或一端的纤维粘连部断裂,韧带存在不连续性;韧带撕脱骨折表现为韧带的附着骨片或骨块导致韧带发生移位。此外,在这90例样本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组织损伤,其中以骨挫伤和关节内积血积液较多。

2.3 磁共振诊断与关节镜诊断结果比较:见表1所示,MRI检测的3例中等程度的内侧副韧带损伤,关节镜检测结果为轻度损伤;2例轻度程度的外侧副韧带损伤,而关节镜的诊断结果为中等程度损伤。由此可知,MRI在内侧副韧带损伤和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检出率分别为94.9%和92.9%。见表2所示,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确诊上,MRI与关节镜检测出现5例样本检测结果不同,其中1例MRI表现为完全撕裂患者,经关节镜检测为不完全撕裂损伤,4例不完全撕裂没有检出;在后交叉韧带损伤程度上,存在4例患者存在差异,1例MRI表现为完全撕裂损伤检测,关节镜检测为不完全撕裂损伤,还存在2例MRI变现为不完全撕裂患者出现漏检状况。MRI在检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检出率为90.0%和89.7%。

在不同损伤程度的MRI检出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重度的副韧带损伤,MRI检出率为100%,显著高于中等与轻度损伤。对于交叉韧带损伤的检出率上也存在这类似情况,对于韧带撕脱骨折和完全撕裂的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完全撕裂和不完全撕裂。

表1 不同检测方法对侧副韧带损伤程度的检出比对

表2 不同检测方法对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检出对比

3 讨 论

膝关节的稳定主要依靠交叉韧带和侧腹韧带的联合作用:内侧副韧带能够防止膝关节外翻,外侧副韧带能够辅助预防膝关节内翻和外旋;前交叉韧带附着在胫骨髁间的前方,防止胫骨前移,并辅助侧副韧带与关节囊部分,固定股骨发生内旋,后交叉韧带附着于胫骨髁间嵴的后方,防止胫骨后移。其中,内侧副韧带最为薄弱,容易发生损伤撕裂[3-7]。

磁共振成像对于膝关节韧带中固定形态的氢离子呈现低信号。在韧带受到外力损伤导致多肽网结构破坏,氢离子被释放到关节腔内,MRI变现为异常信号。从磁共振影像来看,交叉韧带发生撕脱骨折是,韧带一端可见高信号的游离骨块,会导致韧带发生拉伸或回缩变形。而后交叉韧带的韧性交前交叉韧带高,发生撕裂程度也较低,但在较大外力作用下,会使前交叉韧带发生完全撕裂同时后交叉韧带发生撕脱。膝关节韧带发生损伤往往会导致多条韧带同时撕裂,其中内侧副韧带最薄,最易发生完全断裂。

在本组膝关节韧带损伤病理中,75例发生组合型损伤,有内侧韧带撕裂和前交叉韧带组合型撕裂导致半月板中心实质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撕裂伴有关节内其他韧带发生撕脱骨折等。膝关节韧带发生撕裂常伴有骨组织损伤,本研究中发现韧带撕裂中骨挫伤和关节腔内的积血积液最为常见。在采用MRI表现诊断膝关节韧带撕裂时,针对轻度撕裂有时会出现很难明确的鉴别,此时需要结合韧带损伤的金标准——关节镜进行确诊,防止误诊或者过度诊断。此外,在诊治此类损伤时需要全方位的了解损伤部位的解剖结构,尽可能多的分析可能存在的损伤组合和损伤范围,切忌只针对单一类型的韧带治疗,缺乏全面考虑。MRI进行临床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程度具有无创性和全方位成像的特点,能够准确、客观的显示膝关节韧带的解剖结构、韧带的损伤程度,但对于轻度损伤可能存在着误判,需要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总之,磁共振成像对于评估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损伤程度及其预后、制定合理的临床方案都具有很强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涵青,胡元明,陈健湘.MRI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3):65-67.

[2] 孔凡芝,李保灿,黄文起,等.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诊断[J].中国骨伤,2006,19(10):610-612.

[3] Farook S,Seeger L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ligament in juries(review)[J].Skeletal Radiol,1999,28(1):61-74.

[4] 钱仲余,周云,钱利明.低场磁共振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检查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5,16(3):227-228.

[5] 李樑.磁共振成像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104-106.

[6] 李长城.磁共振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1):19-20.

[7] 石付珍.磁共振成像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5):125.

中图分类号:R445.2;R6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193-02

猜你喜欢
磁共振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磁共振六通道线圈阵列的数字化仿真与设计
磁共振灌注成像对高级胶质瘤、转移瘤及脑脓肿的鉴别诊断分析
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相位对比磁共振序列中的扰相梯度优化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判断上气道阻塞部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