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力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

2016-07-12 01:51泰州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王亚
早期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家园小朋友幼儿园

泰州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王亚



家园合力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

泰州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王亚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的自信心是在一岁半到三岁时开始形成的。根据他的理论,儿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信心,克服羞怯和疑虑。如果这一任务完成得好,孩子就会成为富有自信、行动果断、性格开朗而富有活力的人。学前教育阶段正是孩子自信心开始建立的重要阶段,因此,学前教育过程中,幼儿园和家庭都必须重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一、教师: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分层阶梯式培养

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很容易判断出孩子是否自信。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动脑思考,大胆探索创造,乐于表现出自己的才能;缺乏自信的孩子则不敢表现自己。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要有不同的培养策略。

1.分层阶梯式培养。对能力弱、年龄小的幼儿可以让他回答简单一点的问题,在得到老师和伙伴的肯定后,使他认识到“我可以”,再通过阶梯式的培养,使他认识到“我最棒”,从而达到培养其自信心的目的;对能力强的幼儿提一些“跳一跳”可回答出的问题让他更有兴趣,认为大胆发言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达到进一步发展其自信心。

2.鼓励孩子展示自己。在集体教育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表演,身体动作的表演比口语表达更能锻炼幼儿的自信心。教师可以把故事、歌曲等内容编成一个个小短剧让幼儿二三人一组,在集体中表演。在孩子们表演成熟后,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动脑,自编一些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在集体中表演。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大胆发言和表演能力,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主要手段,幼儿有了自信心,就能积极、愉快地面对每件事。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老师的态度、言行对幼儿有着极大的影响。

3.给孩子制造锻炼的机会。作为教师尤其要留心孩子的“第一次”尝试,这在他一生的道路上将是良好的起步。如:我班的席浩成小朋友是一个胆小自卑的小男孩,平时从不与人交流。于是我打算把每天放杯子的准备工作交给他来做。可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他时,他很吃惊地看着我,以为听错了。我又说一遍:“浩浩,以后帮老师摆放杯子好吗?”他犹豫了一下,小声地说:“怎么摆呢?我不会。”“你一定会的!你和木子一起摆?不会的话可以问木子,他会帮助你的。你们一定会做好的。”就这样席浩成小朋友在一次次展示自我的机会中肯定了自我,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现在的席浩成,再也不是昔日那个怯懦的“小可怜”了。教师应尽量为幼儿创设有助于形成自信的环境氛围,充分尊重每个小朋友,掌握他们不同的个性特点,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小朋友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很喜欢自己。对于能力较差、胆子小、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小朋友,切不可说“你真笨”“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之类的刺激性语言,要多份关心、爱心和耐心,对他们充满信心。

二、家长:积极评价,赏识孩子

幼儿缺乏自信心,过分自卑,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1.降低要求。当我们在抱怨孩子不上进,不努力时,当其搭着高凳都够不到家长给其设定的目标的时候,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或许该想想是不是因为我们对他要求过高让他做不到?是不是降低一点对孩子的要求,给孩子一个力所能及的高度?我经常跟我班的家长讲“看到自己宝宝的进步,不拿宝宝跟别的孩子比”。

2.积极评价。不要经常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没有谁能在打压下彰显自己的特长,也没有谁能在批评中快乐成长。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缺乏自我评价的能力,常常会以成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认识自己,他们更需要成人的赏识,尤其是家长和老师的赏识。成人的赏识和积极的评价对孩子产生自信心至关重要。在日常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学会赏识孩子,用欣赏、信任、期待的眼光看待孩子,给孩子以鼓励和力量,使孩子敢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大胆地进行创造、想象和活动。

三、家园合力,紧密配合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虽然教师有教师的做法,家长有家长的注意事项,但是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措施不是相互独立的,要彼此了解,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1.做好家长的观念引导。在家园共育工作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教师可通过开办家长园地、定期举办讲座、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使家长认识到幼儿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同时,教师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亲子互动方式等情况,并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如果教师注意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或者教师注意给幼儿创造锻炼的机会,幼儿回家后家长却什么都不敢放手,不让锻炼,是不可能培养和建立起幼儿自信心的。

2.家园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教师可以要求家长有意识地在家里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或带孩子外出游玩,参与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并及时地认可或鼓励。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和家长一起针对某个孩子制定培养计划,并贯彻实施,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班一名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刚入园时显得怯生生的,老师请她回答问题,声音小得只有她自己听见。针对这种情况,我和她母亲联系,共商教育方法,共定教育计划,共施教育方案。首先,从幼儿生活自理要求方面做起,家长不要包办代替,教师和家长耐心地教她一些日常的如厕、梳洗、穿衣服、脱衣服等,这样有效提高了她的生活自理能力,渐渐地她在园不需要老师的重点照顾了。其次,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对她多引导、多鼓励,增加锻炼她的机会;在家,家长也请她把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在家人面前表演。每一次获得成功,家长和教师都积极鼓励她,她也会增加一份自信。经过一段时间教师和家长经常互递信息,互相交流,孩子明显进步了,能主动要求讲自编的故事,也会向小伙伴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也被展示在幼儿园的橱窗里,被幼儿评为“小能手”。

总之,自信心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基石,是学习过程中的润滑剂,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气。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增强家园合作,通过各种活动,使幼儿学会辩证地认识自我,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他们在一次次地尝试、探索、创造中,不断地证实自己,增强自信心。

猜你喜欢
家园小朋友幼儿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绿家园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