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问题

2016-07-12 01:25涛,唐广
语言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预设语义语境

颜 力 涛,唐 厚 广

(辽宁大学 文学院,沈阳 110036)

汉语被字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功能与认知方面,以赵元任(1979/1968)的动作方向说、王力(1943)的话题转换说、薛凤生(1994)的主次话题说、张伯江(2002)的主观移情说、宋文辉(2003)的凸显说和宋文辉(2005)的主观归因说为主要代表。赵元任(1979/1968)的动作方向说对汉语被字句的研究,影响最为深远,以处置说(王力1943)、不如意说(不企望说)(王力1943)、致使说(薛凤生1994)、受影响说(张伯江 2001)为主要代表。前人研究成果颇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启发与佐证:由不如意说(不企望说)(王力1943)衍生出的遭受说(丁声树等1961)、不满说(吕叔湘1965)、非常规说(王静、王洪君1995)、偶然说(杉村博文1998)、不可预测说(宋文辉2003)、意愿说(宋文辉2005、张万禾 2007)等,似乎都围绕人们心中“完型”展开,汉语被字句都不同程度地偏离了这个“完型”,从而给人带来很多不快与失望。本文主要关注同汉语被字句“预设”相关的“偏离义”问题。

一 “预设”的分类

起初,人们对语言的“预设”研究不太重视“语境”,但直到发现“语境”对句子“预设”的可取消性(Defeasibility)后,才有意识地把“预设”划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虽然如此,但语言毕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完全脱离“语境”的句子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对“语境”该如何分割与处理?则成了我们划分“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关键。George Yule(1996)用“潜在预设”(potential presuppositions)和“实际预设”(actual presuppositions)的区分,部分地解决了“预设可取消”现象对“语义预设”的冲击:“所谓潜在预设是指一个句子所具有的潜在的,可能的预设,它是一个句子从语义上分析而得到的预设。潜在预设理论认为,如果潜在预设与特定的语境相容(不矛盾),那么它就显现出来,成为实际预设(actual presupposition);如果它与一定的语境相矛盾,那么它就被取消而不复存在了”(魏在江2003:32)。George Yule(1996)认为这类“潜在预设”只有在具体上下文中才能成为“实际预设”(actual presuppositions),预设在一定语境下被取消,并不能否认句子本身所存在的潜在预设,只不过是这种潜在预设没有实现为实际预设而已;这样处理,就把句子在一定语境下对“预设”的取消,看成“实际预设”的表现,从而,不影响“语义预设”的存在价值。在这种分类观点指导下,George Yule(1996:30)对潜在预设进行了详细分类,如表1:

表1

George Yule(1996:27)认为语句表达中出现的任何特定的名词性短语(any definite noun phrase)都有“存在预设”(existential presupposition)问题,这是非常普遍的(generally)现象。有关事实预设(factive presupposition),George Yule(1996)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而是以“知道”(know)为例,认为像“知道”这样的动词后面引进的预设信息(presupposed information)被认定为事实,因此可描述为“事实预设”,George Yule(1996:27-28)还列举了其他类似的动词——“认识到”(realize)、“后悔”(regret)、“注意到……”(be aware that…)、“做……并不奇怪”(It isn’t odd that…)、“高兴看到……”(be glad that…)。George Yule(1996:28)认为还有很多同诱发“事实预设”相类似的、其它形式的词汇预设,他把这类预设称为“词汇预设”(lexical presupposition),认为“词汇预设”是以表面上的断言义(asserted meaning)为手段,向人传达并使人接受另一种非断言义(non-asserted meaning),George Yule(1996)列举了“设法”(manage)、“阻止”(stop)、“开始”(start)、“又”(again)①以manage为例,George Yule(1996:28)认为:无论是managed,还是didn’t manage,managed都通常可解释为断言义(asserting)“成功”(succeeded)和非断言义(non-asserted meaning)预设“人试图做(tried to do)”。② George Yule(1996:28-29)认为:“英语wh-问句结构通常预设wh-form后的信息是事件的已知信息”,“这类预设使听者相信出现的信息是真的”。③ George Yule(1996:29)认为:“违实预设”(counterfactual presupposition)预设“如果小句”(if -clause)中的信息在说话时非真。。George Yule(1996:28-29)还认为,不仅词汇、短语可引发预设,结构也可引发预设,即“结构预设”(structural presupposition),“结构预设”指的是某些句子结构预设着部分结构为真,并举例“wh疑问”(wh-question),如“什么时候”(When)、“在哪儿”(Where), George Yule(1996)认为这种“以结构为基础的预设”(structurally-based presupposition)是表达说话者脑子里的想法(believes)同样存在于听话者脑子里的一种手段与方法②。George Yule(1996)还提出了“非事实预设”(non-factive presupposition),他认为像“梦到”(dream)、“想象”(imagine)、“假装”(pretend)这样的动词在使用过程中,预设它后面的内容不是真的;这类由动词引发的一类非事实预设,被George Yule(1996:29)称为“非事实预设”。George Yule(1996)指出“违实预设”(counterfactual presupposition)的本质就是:所预设的不仅非真,而且与真相反,或与事实相反,George Yule(1996:29-30)举了条件句“如果”(If)的例子③。有关“非事实预设”(non-factive presupposition),George Yule(1996)还对一些复杂结构的“非事实预设”进行过研究,并称之为“投射问题”(the projection problem)。限于篇幅,暂不讨论。

我们接受George Yule(1996)有关“潜在预设”(potential presuppositions)和“实际预设”(actual presuppositions)的区分,但有关“潜在预设”研究对象的范围,我们不限于句子,而是放大到“小句”(clause),即包括内嵌小句与非内嵌小句。George Yule(1996)的分类内部存在一定交叉,有些不尽合理之处,下面,我们就在George Yule(1996)研究基础上,对潜在预设做重新划分。

我们把潜在预设分为四类:(1)普遍存在的预设,即“存在预设”(existential presupposition),我们认为不一定像George Yule(1996)那样,把“存在预设”(existential presupposition)绝对限制在名词性短语中,而是适度放宽,包括通过添加重音或焦点标记词来聚焦的句子的预设,把它也算作一种存在预设(详见例 6));(2)预设信息(presupposed information)被认定为事实的,即事实预设(factive presupposition),我们认为事实预设(factive presupposition)不应该受词、短语或结构等诱发语种类的限制,因此,我们把George Yule(1996)的“结构预设”(structural presupposition)也归并到事实预设(factive presupposition)中;(3)“非事实预设”(non-factive presupposition),即预设“命题为非事实的、或非真的”。由于George Yule(1996)的“违实预设”(counterfactual presupposition)与“非事实预设”(non-factive presupposition)并无本质上的矛盾,因此,我们的“非事实预设”(non-factive presupposition)涵盖George Yule(1996)的“违实预设”(counterfactual presupposition)。

有关“词汇预设”(lexical presupposition),George Yule(1996)认为:它是以表面上的断言义(asserted meaning)为手段,向人传达并使人接受另一种非断言义(non-asserted meaning)。但是,George Yule的这种解释,同非事实预设(non-factive)又比较接近,难以区别;事实上,George Yule的“词汇预设”(lexical presupposition)指的就是“曾经发生过的过往的经历”,例如(George Yule 1996:28):

1) He stopped smoking.(>>He used to smoke)他放弃了吸烟。(>>他曾经吸过烟)

2) They started complaining.(>>They weren’t complaining before)他们开始抱怨。(>>他以前没有抱怨)

3) You’re late again.(>>You were late before)你们又晚了。(>>你们以前晚过)

George Yule(1996:28)在分析manage(设法)的时候,指出:

4) managed to do something(>>the person tried to do that something)设法做成了某事。(>>某人试图做某事)

其实,我们也可把例4)的预设做如下理解:

4’) managed to do something.(>>the person tried to do that something before)设法做成了某事。(>>某人曾经试图做某事)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George Yule(1996)的“词汇预设”(lexical presupposition)理解为“带有过往经历义的预设”,我们姑且可称之为“过往经历预设”。基于此,我们对潜在预设做了分类,见表2:

表2

George Yule(1996)的分类,客观上放大了传统“语义预设”的范围,但势必同时压缩了传统“语用预设”的范围,如陈新仁(1999)、魏在江(2003)把语用预设限制在广告、修辞等特殊语境下,对“语用预设”采用了比较保守的处理办法。本文把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区别划定为非广告、修辞、网络等特殊语境范畴下的预设与广告、修辞、网络等特殊语境范畴下的预设;由于本文把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区别,仅划定为语境种类的区别,因此,我们对潜在预设的分类同样也基本适用于对语用预设的分类,两者并不矛盾①“语境”对“预设”的影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个命题在脱离语境时,我们对它的预设会有很多种理解和猜测,最终,实际语境对各种可能的预设做出了选择,或者说实现;另一种是一个命题在脱离语境时,虽然对它的预设可能会有多种理解,但最终的语境却赋予了命题完全不同的一种“预设”。我们认为前者是语境对潜在预设的实现,属于典型的语义预设;而后者是语境对命题预设的重新赋予,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属于典型的“语用预设”,这也同时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习惯地把广告或修辞里出现的预设看成典型的“语用预设”(如陈新仁1999、魏在江2003)。但由于语言事实比较复杂,这种分类虽然比较理想,但我们实际上却很难具体操作,所以,本文暂不予采纳,待日后做进一步研究。。由于我们把研究对象的范围放大到了“小句”,所以,所谓“潜在预设”和“实际预设”的区分,也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了。

“预设”本身有一定的复杂性,George Yule(1996)对“潜在预设”(potential presuppositions)和“实际预设”(actual presuppositions)的区分,其实也可以算是对预设复杂问题的回避,但就“预设”目前国内外整体的研究状况来看,还不失为对“预设”的一种较为权宜的处理办法。

汉语被字句在广告、修辞等领域内出现的数量有限,不便于我们做系统研究,但近些年网络上出现的“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却反映了语用预设的偏离问题。虽然汉语被字句与“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在结构、语言单位上有别,但在“偏离义”上存在的某种共性,这又不能让我们把两者截然分开、孤立处理,把两者一同讨论也在理论上符合认知语言学语义语用合一、重“语感”,轻句法结构与语义简单、直接对应的研究理念。下面,我们将在George Yule(1996)分类基础上,对汉语被字句与“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分别从“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角度进行“预设偏离”研究。本文句子后面标注的预设都是实际预设(actual presuppositions)。

二 语义预设问题

(一)存在预设与事实预设问题。“存在预设”(existential presupposition)存在于所有被字句中①这里不包括“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但汉语被字句对存在预设是没有“偏离义”的;但这并不影响汉语被字句隐含的“偏离义”,例如:当“饭”是特指时,“饭被吃了”有各种成立的可能:

5) a. 甲:饭呢? 乙:饭被吃了。(>>存在“饭”)(>>饭已经吃了)

颜力涛、柳英绿(2014b)的研究表明:例5)a中,问话者甲的隐含义是“饭应该存在”(或饭不应该消失),或“饭不应该被A吃”;答话者乙回答了“饭消失”的原因,即,“饭被吃了”,或“饭不该被A吃却被A吃了”(颜力涛、柳英绿2014b:48)。乙答话中“饭被吃了”的潜在预设是存在预设“存在‘饭’”和事实预设“饭已经吃了”,这种存在预设在该例中也同时表现为一种实际预设,即,存在预设“存在‘饭’”和事实预设“饭已经吃了”。乙答话中“饭被吃了”的隐含义是“饭不该被吃掉”,或“饭不该A吃”,此时,汉语被字句的成立是源于自身隐含的“偏离义”,由于例5)a的语境给得还不够充分,所以,我们还不能准确地确定它的隐含义,但如果我们补出具体的语境,则能很准确地确定它们的隐含义,例如:

5) a’. 甲:晚上咱们回家吃吧,家里有饭! 乙:饭被吃了。(隐含义:饭不该被吃掉)

a’. 甲:晚上咱们回家吃吧,家里有饭! 乙:饭被张三吃了。(隐含义:饭不该张三吃)我们发现:例5)a’与a’,当补全语境后,隐含义也就明朗了,a’隐含义是“饭不该被吃掉”,a’隐含义是“饭不该张三吃”。隐含义发生偏离的还有以下的例子:

5) b. 饭被吃了,菜剩下了。(>>存在“饭”)(>>饭已经吃了)

c. 饭被吃了?(>>存在“饭”)

颜力涛、柳英绿(2014b)的研究表明:例5)b“饭”与“菜”相对,在对举语境下成立,表示“饭与菜本应同时存在或消失,但却一个存在另一个消失”,b隐含“饭”和“菜”都应该被吃完,是对说话者“预期”的偏离;c表示对“饭被吃了”事件的疑问或不确信,隐含说话者对信任的偏离(颜力涛、柳英绿2014b:48),是对会话“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的偏离。b的潜在预设和最终实现的实际预设都是存在预设“存在‘饭’”和事实预设“饭已经吃了”,c的潜在预设是存在预设“存在‘饭’”和事实预设“饭已经吃了”,但最终实现的实际预设却只是存在预设“存在‘饭’”。两例都隐含“偏离”义。

我们以“饭被吃了”为例,通过焦点标记词“是”、“给”进行聚焦,可以改变预设,例如(颜力涛、柳英绿2014b:48-49):

6) a. 是饭被吃了。(>>存在“饭”)(>>饭已经吃了)(>>有东西被吃了)

b. 饭是被吃了。(>>存在“饭”)(>>饭已经吃了)(>>饭发生了某种变化)

c. 饭被吃饭的人给吃了。(>>存在“饭”)(>>饭已经吃了)(>>饭被吃饭的人施以了某种动作)

例6)a到c的潜在预设和最终实现的实际预设都是存在预设“存在‘饭’”、“有东西被吃了”、“饭发生了某种变化”和“饭被吃饭的人施以了某种动作”,以及事实预设“饭已经吃了”,此时,a到 c不必然隐含“饭不应该被吃了”这层偏离义,但我们还是可以把被字句理解成“预设偏离”的现象,即,存在一个集合,被字句仅选择了集合中的A成员,而不是集合中的其它成员,从这个意义上看,也可理解成一种“预设偏离”的现象。有意思的是,这种由焦点标记词所诱发的预设问题,在George Yule(1996)的分类里并没有明确的位置;这种句子在英语里多用分裂句进行表达,但在汉语里,则经常通过“焦点标记词”的手段来完成。

(二)事实预设与非事实预设问题。当“饭”是特指时,“饭被吃了”有如下成立的可能:

5) d. 饭被吃了,怎么办?

颜力涛、柳英绿(2014b)的研究表明例5)d有如下两种理解:(1)饭被吃了这件事怎么办?(>>存在“饭”)(>>“饭”已经吃了)(2)如果饭被吃了,怎么办?(或者,假如饭被吃了,怎么办?)(>>存在“饭”)(>>“饭”还没有吃)根据(1),“饭被吃了”发生话题化;根据(2),“饭被吃了”与“怎么办”构成广义的条件关系复句(颜力涛、柳英绿2014b:48)。“饭被吃了”的潜在预设是存在预设“存在‘饭’”和事实预设“饭已经吃了”:按照(1),d实现的实际预设仍然是存在预设“存在‘饭’”和事实预设“饭已经吃了”,同时,例5)d隐含“饭不应该被吃了”这层偏离义;但按照(1),例5)d实现的实际预设却是“‘饭’还没有吃”,属于“非事实预设”(non-factive presupposition),此时,例5)d不必然隐含“饭不应该被吃了”这层偏离义,但“非事实预设”自身蕴含“偏离义”。

5) e. 他忘了饭被吃了。(>>存在“饭”)(>>“饭”已经吃了)

5) f. 虽然饭被吃了,但她一点也不生气。(>>存在“饭”)(>>“饭”已经吃了)

例5)e“饭被吃了”的潜在预设与实际预设都是存在预设“存在‘饭’”和事实预设“饭已经吃了”,同时,e隐含“饭不应该被吃了”这层偏离义。例 5)f“饭被吃了”的潜在预设与实际预设都是存在预设“存在‘饭’”和事实预设“饭已经吃了”,同时,f也隐含“饭不应该被吃了”这层偏离义。

5) g. 他以为饭被吃了。(>>存在“饭”)(>>“饭”还没有吃)

例 5)g“饭被吃了”的潜在预设是存在预设“存在‘饭’”和事实预设“饭已经吃了”,在例 5)g却实现为存在预设“存在‘饭’”和非事实预设“‘饭’还没有吃”,此时,例5)g不必然隐含“饭不应该被吃了”这层偏离义,但“非事实预设”自身蕴含“偏离义”。

(三)过往经历预设问题。当“饭”是特指时,“饭被吃了”有如下成立的可能:

5) h. 饭又被吃了。(>>存在“饭”)(>>饭已经吃了)(>>“饭”曾经吃过)

5) i. 邻居的狗儿又跑到咱家院儿了,注意!饭别再被吃了啊!(>>存在“饭”)(>>“饭”曾经吃过)

例5)h中“饭被吃了”的潜在预设是存在预设“存在‘饭’”和事实预设“饭已经吃了”,但在例5)h却实现为存在预设“存在‘饭’”、事实预设“饭已经吃了”和过往经历预设“‘饭’曾经吃过”,同时,例5)h隐含“饭不应该被吃了”这层偏离义。例5)i中“饭被吃了”的潜在预设仍然是存在预设“存在‘饭’”和事实预设“饭已经吃了”,但在例5)i却实现为存在预设“存在‘饭’”和过往经历预设“‘饭’曾经吃过”,例5)i仍隐含“饭不应该被吃了”这层偏离义。

(四)汉语被字句语义预设的偏离问题。汉语被字句语义预设的偏离,主要是从两个角度考虑的:优先考虑的是预设内所隐含的“偏离义”,其次,当预设内不隐含“偏离义”时,这层偏离义便通过句子的隐含义体现出来。

三 语用预设问题

(一)“被自杀”的个案分析。汉语“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是在网络中出现的语言现象,符合我们所说的“语用预设”特点,我们将通过对“被自杀”的个案分析,来探讨特殊被字结构的预设问题。

“被自杀”在网络中刚出现时,脱离具体语境,我们理解上是很困惑的;百度百科提供了“被自杀”较早的、影响较大的出处:

2008年3月13日凌晨4时55分,阜阳市颖泉区豪华办公楼“白宫”举报人李GF在安徽省第一监狱医院死亡。

2007年8月26日,李GF返回阜阳市当天被颍泉区检查院带走,随后被拘留、逮捕。此前李GF曾多次到北京举报当地张ZA违法占用耕地、修建豪华办公楼“白宫”等问题。李GF是张ZA的下属,死亡前3个月,被捕入狱的李GF曾写信给张ZA忏悔,说是受人唆使举报他,请求其原谅。检察机关出具的调查结果显示,李GF属于自缢身亡,但其家属不认可李GF自杀的结论,认为死亡原因蹊跷。网民也怀疑李是被杀,部分网民为了嘲讽这种现象,提出了李GF死于“被自杀”的说法。(百度百科)

在这个语境下,“被自杀”的预设是“自杀并非事实”;百度百科对“被自杀”的意思做如下解释:

“被自杀”一词的大意是说:一个没有自杀动机的人,突然因某种变故而死亡,而死亡现场呈现自杀的迹象,或被他人安排成自杀的样子。“Suicide”(自杀)本是一个不及物动词,然而它却有个不合语法常规的用法——suicided(被自杀)。

“被自杀”的意思仅就如此吗?事实上,即便是在今天,“被自杀”的意义仍不定型,仍随语境改变。我们已有很多人探讨过“被自杀”问题,但仍没有人系统探讨过“被自杀”究竟一共有多少个意思?我们下面将按照“被自杀”在网络中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对“被自杀”的隐含义与预设问题,大体做下梳理和意义上的归纳:

第一类:由众多原因导致的,必然的、可预见的、被迫的、非自愿性自杀(>>自杀并非真实)

5月17日16时24分,株洲市红旗路待拆除高架桥发生部分桥体垮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本报今日A11版)。

这是一起本不该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肇事者”是一座年轻的桥,它生于1994年,“享年”不过15岁。这样一座正值当打之年的桥,却被毁弃。表面看,这座高架桥死于自杀,因为它毫无征兆,是突然自行坍塌。实际上,它是“被自杀”,因为数天前,它就被下了死亡通知。正因如此,它的坍塌便是注定。不过,一座已经被判死刑的桥,一个本来该是意料之中的坍塌,造成这样的惨剧,实在不能不令人扼腕。我们分明可以感觉到,这座“被自杀”的桥暴露了多重病灶。因为,悲剧的导演不是桥,而是人祸。(《一座“被自杀”的桥多个待暴露的病灶》 来源:扬子晚报2009年05月19日13:29:59)

第二类:被误传或被恶意误传为自杀的自杀(>>自杀并非事实)

近日,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被传自杀,原因不明。各媒体记者试图求证此事,却发现他的两部手机都已关机,由此使得事态更加扑朔迷离。对此,白岩松的同事辟谣,称其在央视没权,不可能犯经济错误,他人品人格有保证,不可能出现生活问题,所以他没自杀理由。白岩松听到自己自杀消息后则称:“不管外界怎么说,我该怎么做新闻还是怎么做。”(《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被传自杀》。汉网-武汉晚报2009年10月30日03:35)

第三类:制造自杀式假相的自杀(>>自杀并非真实)

重庆打黑风暴可谓如火如荼,乌小青虽然是以受贿罪名进入看守所,但是,他与涉黑案件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乌的落马源于今年4月被央视新闻调查曝光的“奥妮拍卖案”,他涉嫌违规操纵拍卖重庆化妆品厂和奥妮化妆品有限公司的“三工场”65亩地,该土地为中粮集团旗下地产公司“中粮鹏利”成功购买,而“中粮鹏利”的老板就是重庆“黑老大”陈坤志。合乎逻辑的猜想是:重庆的黑恶势力希望乌小青“自杀”,也许目前涉案更深的某些黑恶势力“保护伞”也希望乌小青“自杀”,而因乌小青牵扯过来的涉案人员更希望乌小青“自杀”。也正因此,乌小青在戒备森严的看守所果然成功“自杀”,我们不能不联想到这种“自杀”是否是“被自杀”,是否是外面的腐败分子与黑恶势力与看守所的“内鬼”互相勾结,威胁乌小青自杀或者直接制造自杀的假相。(《网友质疑乌小青“被自杀”猜测是谁逼其走绝境》。解放网-新闻晨报2009年12月01日07:57)

第四类:失手的自杀(>>自杀并非真实)

中国日报网消息:据法国媒体1月6日报道,阿富汗警方称,阿富汗北部昆都士省一辆小型公交车发生爆炸,炸死14名塔利班武装分子。原因竟是武装分子安装炸弹时,炸弹意外提前爆炸。(《巴士炸弹提前爆炸 阿塔利班分子“被自杀”》。中国日报网站2010年01月06日13:53)

第五类:被篡改为“自杀”的自杀(>>自杀并非事实)

新《三国》目前已播大半,一路高唱收视凯歌的该剧日前却遭遇众多观众“围攻”——在《三国演义》原著中,关羽本来是战败后被俘誓不归降,孙权下令将他斩首,老版《三国演义》也是遵循原著,可是在新《三国》中,关羽之死却被改成自杀,这一改动引起了许多观众的争议。饰演关羽的于荣光则认为关羽自杀的死法更加英伟和苍凉……(《关羽“被自杀” 历史不堪改编之重》。搜狐娱乐报道2010年)

第六类:把自己二元分隔后的自己杀自己的自杀(>>自杀并非真实)

据悉,《环形使者》由布鲁斯·威利斯、许晴、约瑟夫·高登等中美一线明星主演。该片讲述的是在未来世界里,时空穿梭成为可能,有一群受雇佣回到过去谋杀目标的杀手被称为环形杀手。有一天一个杀手接到了任务,回到过去之后却发现要杀的对象竟然是30年前的自己。从短短的一分钟的预告片来看,悬疑紧张的剧情,未来都市的科幻场景、惊险刺激的唱片和几位主角的表演都令人十分惊叹。该片已经定于2012年9月28日全球同步公映。(《布鲁斯·威利斯〈环形使者〉“被自杀”》。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2-04-29 04:52:00)

第七类:经本人自愿同意而非经本人执行的自杀(>>自杀并非事实)

美国赫芬顿邮报消息称,佛罗里达州一警官近日射杀了一名男子,起因是该男子宣称要自杀。据报道,该男子名为乔治·路易·贾瑞特(George Louis Garrett),现年66岁,在被射中后送医不治身亡。警方接到有人持枪藏匿室内并威胁要自杀的举报之后,在凌晨三点到达贾瑞特的住宅。在他持枪离开房屋并拒绝放下武器以后,一名警官开枪射中他,最终致其身亡。报道还指出,开枪的这名警官已有“前科”。2002年,一名威胁要自杀的妇女同样被其射中身亡。在该新闻下方的评论中,获得最多人支持的一条是:“我以为协助人自杀是非法的。”其他网友评论说:“本顿警官(涉事警官)的确找到了一种特别的方式来阻止自杀。”“如果你爱的人拿着枪宣布要自杀,而且你想救他的话,千万别报警。”“(这是)被警察自杀。”(《纽约男子威胁要自杀被警方击毙 网友评论:“被自杀”》。人民网2012年09月27日21:55)

第八类:被看作自杀的自杀(>>自杀并非真实)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8日报道,8日当天,印度尼西亚泗水市动物园一只18个月大的非洲狮,因为头卡在铁笼的钢丝上而离奇“自杀”。虽然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但是狮子的尸体尚未找到。此消息一出,令所有人感到哗然,对动物园管理措施的批评也接踵而至。(《印尼动物园狮子铁笼内“被自杀”》。环球网2014-01-10 14:15)

我相信,实际生活中,“被自杀”的意思还不止以上总结的八类,可见,“被自杀”语义是不自足的,预设也随之多种多样:但“被自杀”隐含的“不该是自杀”这层隐含义,却是这些语境下的共性。

根据我们语料的实际考察和语感,从使用数量与频率来看:“被自杀”的预设基本都是非事实预设,所不同的是,有的是违反事实的预设,有的是违反真实性的预设。事实与真实相近,但也有所不同,前者强调事件是否符合现实,现实生活中是否真实发生了这样的事;后者强调事件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合情理。第二类、第五类和第七类都属于违背事实的非事实预设;第一类、第三类、第四类、第六类和第八类都属于不合情理的、反真实的非事实预设。前者强调“自杀”这个事件并非事实;后者强调“自杀”这个事件并不合理,偏离了“自杀”事件的理想认知模式。这些“被自杀”在预设中都蕴含“偏离义”,符合汉语被字句式对“偏离义”的要求。另外,有意思的是,“被自杀”似乎排斥存在预设、事实预设和过往经历预设,八类中的“被自杀”都没有这三类预设,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被自杀”向人传达的不只是一件完成的事件,而是传递事件表面之外非事实、非真实的东西。

(二)汉语“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的语用预设偏离问题。我们又考察了其它相关的特殊被字结构,与“被自杀”结构相仿。

以上研究表明:汉语“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主要通过预设义内蕴含的“偏离义”,即,非事实预设,使整个被字结构具有“偏离义”。其中的非事实包括非事实与非真实。

“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与存在预设、事实预设和过往经历预设排斥,它们向人传达的不只是一件完成的事件,而是传递事件表面之外非事实、非真实的东西。

无论是普通的被字句还是“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无论是语义预设还是语用预设,在预设中,都依靠“偏离义”;即便是在预设中不蕴含“偏离义”的,在句子中也会隐含“偏离义”。

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要看到,无论是语义预设,还是语用预设,都无法完全用“预设偏离”做周遍性解释;部分可能通过句子隐含的“偏离义”来弥补。

【附记】本文得到了匿名审稿专家和吉林大学文学院柳英绿老师的指导,谨此一并致谢。

陈新仁 1999 广告用语中的语用预设,《修辞学习》第1期。

丁声树等 1961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

何自然 1988 《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吕叔湘 1965 被字句、把字句动词带宾语,《中国语文》第4期。

杉村博文 1998 论现代汉语表“难事实现”的被动句,《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宋文辉 2003 《现代汉语动结式配价的认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宋文辉 2005 主观性与施事的意愿性强度,《中国语文》第6期。

王静、王洪君 1995 动词的配价与被字句,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力 1943 《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

魏在江 2003 预设研究的多维思考,《外语教学》第2期。

薛凤生 1994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结构意义——真的表示“处置”和“被动”?,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沈家煊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颜力涛、柳英绿 2014a “人际关系”理想认知模式(ICM)背景下汉语被字句的特点研究——兼及汉语被字句构式义的统一性解释,《长春大学学报》第3期。

颜力涛、柳英绿 2014b “物”做主语的汉语被字句,《汉语学习》2期。

颜力涛 2014 《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伯江 2001 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中国语文》第6期。

张伯江 2002 施事角色的语用属性,《中国语文》第6期。

张万禾 2007 《意愿范畴与汉语被动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赵元任 1979/1968 《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

George Yule 1996 Prag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猜你喜欢
预设语义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语言与语义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