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在古窑址建筑中的体现与影响
——以景德镇盘龙岗古窑址为例

2016-07-13 09:29唐正一景德镇陶瓷大学333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2期
关键词:盘龙制瓷窑址

唐正一 (景德镇陶瓷大学 333000)

陶瓷文化在古窑址建筑中的体现与影响
——以景德镇盘龙岗古窑址为例

唐正一 (景德镇陶瓷大学 333000)

景德镇是一座陶瓷古城,制瓷艺术在这里有千年的历史,烧制陶瓷的窑址建筑具有很大的特色。因为这千年的窑火,而产生的古窑址建筑与一般古建筑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在功能在布局上都体现着这特有的陶瓷文化,产生了一些具有鲜明陶瓷文化的建筑空间形式,本文主要立足家乡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探讨特有的陶瓷文化给古窑址建筑带来的功能的变化以及对建筑群整体规划布局的影响。

景德镇;古窑址建筑

一、 景德镇古窑址概况

1.古窑址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

从一千七百多年的汉代开始,人们就在这里不停的书写着陶瓷的文化的历史。景德镇原名新平镇浮梁县昌南镇,北宋景德元年,皇帝厚爱这里的瓷器,他下令在玉次底部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并且沿用至今。明清时期开始,景德镇制瓷业空前的繁荣。湖田窑是唯一列入国家保护文物级别的古代瓷窑,它是一座民窑,从晚唐五代到明代炉火燃烧了700年之久。现景德镇烧制陶瓷的窑址保留至今的还有清代的镇窑,也可称之为‘柴窑’。

2.古窑址的建筑类型

景德镇的古窑址建筑沿袭了徽派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但细节受到陶瓷制作工艺的影响又略不同于一般的徽派建筑,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类建筑类型:窑炉,手工陶瓷作坊,祠堂,民居,是一座集居住和制瓷为一体的建筑群。

二、陶瓷文化在古窑址建筑中的体现及影响——盘龙岗古窑址为例

陶瓷文化的含义主要可以概括为历史人文方面和具体的陶瓷制作工艺。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具体的陶瓷制作工艺在古窑址建筑中产生的影响及具体表现。

1.陶瓷制作工艺对古窑址建筑选址,布局的影响

景德镇成为瓷器的生产地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密不可分的。景德镇的水土适宜陶瓷的制作和加工,因为景德镇的地貌主要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瓷土矿。昌江河水自北向南贯穿了整个城市,还有大大小小数条支流从横交错。制瓷与水也是密不可分的。瓷土还有烧制陶瓷所需要的辅助材料甚至陶瓷成品的运输在当时都要依靠水路,所以古窑址建筑在选址和布局的时候都离不开水和土。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决定建筑的重要因素。盘龙岗古窑址是一个民居,祠堂,镇窑等集合了一系列建筑功能和制瓷功能的建筑群。其选址选择在靠近水源的开阔处,三面环山。整个建筑群的布局既有中国传统式的布局特点又有其独特的形式。在大的建筑群的整体规划中,对各种不同功能的建筑在面积和基址位置上有严格的控制,使得其整体相互协调统一。根据不同的空间要求采用不用的建筑格局。居住区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民居四合院和三合院的结构布局。制瓷区因为其对建筑功能的特殊的需要而采用了独特的形式,在趋向于传统的四合院式的结构的同时,为了满足制瓷的需要又具有一定开放性。盘龙岗古窑址的建筑空间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韵律感,集中强调了中轴对称的传统建筑美学,主体的建筑都安排在水平轴线的两边。因为涉及到陶瓷生产所以建筑的布局讲究实用性。因为陶瓷作业的要求,原料的处理和加工,采用水平轴线的布局,可以让工匠们才制作和运送成形和未成形陶瓷的时候更加方便,平行的水平布局能都最大的程度上缩短距离,从制作加工的空间到达对面的陶瓷成形空间更加节省时间和体力。而且每间都对内开敞,不仅是为了方便通风采光,而且工匠们可以在提炼原料的同时可以观察陶瓷胚体的阴干程度,为陶瓷的加工和制作提供更加合理省力的操作空间。

2.独特的制瓷空间

受到陶瓷文化的影响,古窑址产生了特有的建筑空间。主要是烧制陶瓷的空间——镇窑,下文对这种特殊的空间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景德镇的古窑址建筑具有徽派建筑的许多特点,在部分建筑细节中,不难发现精美的梁房雕花,还有整个建筑的结构及形式都是采用穿斗式构架,因为制瓷所需要的独特的功能性还产生了许多特定的为制瓷所建造的独特建筑。盘龙岗古窑址中现今还保留着这座名为“镇窑”的大型的烧制陶瓷的窑炉。首先它具备了传统的景德镇陶瓷窑炉的形式。镇窑由窑身,窑身护墙,烟囱组成。其建造材料十分特殊,是采用窑砖砌筑而成的。窑身的内部宽大,整个窑身呈细长状,可容纳多人同时作业。柱子的材料选自天然木材,树木直径大,粗壮而且选用的都是可以防腐的树种。整个建筑一层是主要的陶瓷烧制趋于,二层可是视作是仓库,用来储存烧制陶瓷时所需要的松柴。窑房内部的建筑结构很特殊,梁都是弯的,支撑的柱子东倒西歪,看起来乱七八糟。然而,不必担心它会倒塌。

明代景德镇发生过一次地震,许多房屋倒塌了,而窑房却安然无恙。二楼堆放烧瓷用的松柴,楼面负荷每平方米超过一吨,可见窑房的抗震、抗压的能力都很大。这是因为,弯曲的梁柱,只要合理构架,受力平衡,建筑物稳定性就好,就牢固,其构造另一个奇妙之处就是窑内的木桩堆至窑顶没有用一支铁钉。除了正常的开窗外,顶层设有许多小小的窗户,都是用来通风散热的。

3.陶瓷文化在古窑址建筑装饰中体现

陶瓷不仅仅能够用来日常的使用观赏,在古窑址中还可以随处可见一些跟陶瓷有关的建筑装饰,是其它地区的古建筑所不具备的。走在古窑址建筑的鹅卵石铺地上,可以看到各种用碎瓷片拼接而成的独特图案,有花鸟,还有鱼的形状,这些碎瓷片是陶瓷成形中失败的残次品,当地有不成文的习俗,那就是成形的这种上釉残次品一定要打碎处理掉。而刚好这次破碎的瓷板在这道路铺装上呈现出景德镇特有的陶瓷文化,体现了工匠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工艺。

盘龙岗古窑址建筑中还有很多这种利用陶瓷的工艺变废为宝的例子。比如随处可见的垃圾桶,其材料使用的是用陶瓷烧制中的残次品。这种材料在当地称之为钵体。钵体是通过工匠们先有对原料“高岭土”反复捶打,再在此基础上制作基本形状,不上任何色釉的情况下,用低温来进行烧制。也具有一定的坚硬程度,但是钵体表面没有完全成形的成品表面来的光滑,没有色泽,只是土本身经过烧制后的颜色而已,是非常初级的陶瓷制作半成品,不具备观赏性。采用钵体,瓷片,瓷板,窑砖来进行富有独特性的装饰,正体现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在古窑址建筑中的独特美。

三、结语

在博大的中国古代文化当中,陶瓷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景德镇这个千年瓷都,陶瓷文化已经深深的扎根至这个千年古镇的每个角落。景德镇的古窑址建筑不仅仅具有中国传统古建筑的一般特点,为了与当地制瓷工艺相适应也融入了景德镇特有的建筑特色。不光光是制瓷工艺,频繁的与外界交流贸易也对古窑址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以上分析的盘龙岗古窑址可以看出,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不仅仅是在于其制瓷工艺的精湛,也体现在其悠久的陶瓷文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巧妙运用和传播。

猜你喜欢
盘龙制瓷窑址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进口原料及设备制瓷对启新瓷厂发展产生的影响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五(5)萤火虫中队
家乡的盘龙山
寻梦“海丝”:多元参与助推漳州市古窑址保护策略探析
遥远的盘龙塘
辽宁辽阳冮官屯窑址完成考古发掘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成为省级地方标准
福建泉州辽田尖山、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
磁灶窑及其外销执壶的器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