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3C钢长期高温运行后的组织性能研究

2016-07-14 07:59李艳军牛保献
综合智慧能源 2016年5期
关键词:奥氏体

李艳军,牛保献

(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郑州 450052)



HR3C钢长期高温运行后的组织性能研究

李艳军,牛保献

(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郑州450052)

摘要:对长期高温运行后的HR3C钢管材进行了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检验,并与备用新管进行比较,通过试验可知HR3C钢管材的强度与备用新管差别不大,但脆性明显增加,断后延伸率及冲击韧性大幅降低,大量碳化物在晶界呈片状分布,降低了晶界强度,使材料容易沿晶界脆断。

关键词:HR3C钢;奥氏体;耐热钢;超超临界

表1 管样机械性能

0引言

HR3C钢是日本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在TP310H奥氏体不锈钢中添加N和Nb元素而开发出来的25Cr20Ni型奥氏体不锈钢,被命名为HR3C。在600~750 ℃条件下,HR3C钢的蠕变断裂强度明显高于TP347H,TP310系列耐热钢,同时其高温抗蒸汽氧化和抗烟气腐蚀性能明显优于18Cr-8Ni型耐热钢,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超超临界锅炉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以下简称高再)[1-4]。对HR3C钢长时间高温运行后的组织性能进行研究,对锅炉寿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某电厂#1机组为600 MW超超临界机组,于2012年11月1日投产运行,启、停10余次,截至2015年3月5日,#1机组高再炉管已累计运行约810 d。试验取样的高再炉管材质为HR3C,规格为ø 57 mm×4 mm,运行温度在620~630℃。

1性能试验

试验选取原始备用新管1根,运行中炉管4根。运行炉管取样位置为高再从南向北第43~46排最外圈,对所取管样进行以下试验分析。

1.1机械性能检测

备用新管和第43~46排管材室温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见表1。备用新管抗拉强度和硬度符合相关要求,拉断试样有明显颈缩,断后延伸率在40%以上。第43~46排管材试样的抗拉强度和硬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但延伸率则远低于相关标准要求(ASME Code Case 2115-1要求抗拉强度大于655 MPa,断后延伸率大于30%,硬度小于256 HB)。

受管样规格限制,无法加工标准冲击试样,所加工的冲击试样尺寸为5 mm×3 mm×55 mm,缺口为1 mm的V型缺口,所得数据仅用于比较冲击韧性的降低幅度。

拉伸试样断口形态如图1所示,备用新管延伸性能良好,而第43~46排管样断口周边几乎没有塑性形变现象,无明显颈缩,断口平齐,断面呈亮灰色,显示出明显的脆性特征。通过表1数据可知,运行管样断后延伸率和冲击韧性均降低了80%以上。

1.2金相检验

试验采用FeCl3盐酸水溶液作为浸蚀剂,HR3C备用新管的金相组织如图2所示,是组织形态良好的奥氏体组织;而第43~46排运行管材耐浸蚀性能较差,需将标准FeCl3盐酸水溶液稀释为原来的20%后浸蚀做金相检验,说明运行炉管抗腐蚀性能降低。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第43~46排HR3C管材晶界较宽,有大量析出物呈片状连续分布。由于第43~46排管材组织相同,以第44排管样组织为例,如图3、图4所示。

图1 备用新管及第43~46排管样拉伸断口形态

图2 HR3C钢备用新管金相组织

图3 第44排管最外圈金相组织(500×)

图4 第44排管最外圈金相组织(1 000×)

图5为管材抛光态下的形貌,抛光态下组织晶界清晰可见,说明晶界析出了连续的第2相,并且与晶粒内性能差异较大。图6为第1爆口附近管段试样断裂形态,可以看出,试样在拉伸断裂时是沿晶脆断,说明晶界是运行管的薄弱部分。

图5 第44排管样抛光态形貌(500×)

2试验结果与分析

该电厂所提供的高再备用新管组织及各项机械性能均正常,而运行中炉管的拉伸断口无明显颈缩,断口平齐,断面呈亮灰色,显示出明显的脆性特征,并且其断后延伸率仅为10%左右,材料的强度虽无明显降低,但韧性和塑性极差。从金相检验结果来看,运行炉管组织晶界较宽且有大量薄片状析出物连续分布,拉伸断裂属于沿晶断裂,长期运行后的HR3C管材在受到撞击时很容易引起沿晶脆断。

HR3C管材在600~750 ℃范围内时效常见析出物为NbCrN,MX,M23C6及δ脆性相,其中M23C6会沿晶界析出和生长,起初在晶界上呈链状分布,经过较长时间时效后,晶界上M23C6明显增多,并呈连续片状分布,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晶界强度[4-6]。本次试验中运行炉管晶界有大量连续薄片状析出物,其特征符合有关文献中论述的M23C6析出物特征[7-8],故认为试验发现的晶界片状析出物为M23C6,大量碳化物的析出消耗了晶界附近较多合金元素,在晶界附近可能造成合金元素的贫化带,使晶界强度大大降低,因此拉伸试验时的断裂方式呈沿晶脆断。另外,M23C6是硬脆相,与基体塑性变形不一致,在应力作用下将阻碍基体的塑性变形,从而在晶界基体金属和M23C6粒子之间引发裂纹,容易沿晶界发生脆性断裂。

图6 第44管样拉伸断口形态(200×)

3结论

(1)HR3C炉管长时间运行后强度变化不大,但脆性明显增加,延伸率及冲击韧性远低于相关标准要求。

(2)在620~630 ℃运行810 d后,HR3C管子组织晶界变宽且有大量薄片状M23C6析出物连续分布,并使晶界强度降低。

参考文献:

[1]唐利萍.超超临界锅炉用钢的发展[J].应用能源技术,2007(10):20-21.

[2]于鸿垚,董建新,谢锡善.新型奥氏体耐热钢HR3C的研究进展[J].世界钢铁,2010,10(2):42-49,61.

[3]李太江,刘福广,范长信,等.超超临界锅炉用新型奥氏体耐热钢HR3C的高温时效脆化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0,39(14):43-46.

[4]方圆圆,赵杰,李晓娜.HR3C钢高温时效过程中的析出相[J].金属学报,2010,46(7):844-849.

[5]刘俊建,陈国宏,王家庆,等.时效热处理对HR3C钢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47-51.

[6]李太江,刘福广,陈伟武,等.HR3C钢焊接接头高温时效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J].金属热处理,2012(8):16-20.

[7]张忠文,李新梅,杜宝帅,等.650 ℃时效条件下HR3C钢焊缝金属组织与韧性[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1(4):104-109.

[8]郑子杰.HR3C钢管时效冲击韧性大幅降低的原因分析[J].锅炉技术,2011,42(4):46-48.

(本文责编:弋洋)

收稿日期:2016-04-07;修回日期:2016-05-18

中图分类号:TG 11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1951(2016)05-0043-03

作者简介:

李艳军(1983—),男,河南濮阳人,助理工程师,工学硕士,从事电力系统金属技术监督、失效分析、理化检测方面的工作(E-mail:liyanjun1202@163.com)。

猜你喜欢
奥氏体
超临界水中新型奥氏体耐热钢HR80耐腐蚀性能研究
20CrMo钢不同速率分段加热奥氏体化
奥氏体化温度对贝氏体钢等温转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奥氏体化工艺对30Cr13钢淬火后的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卷取温度和退火工艺对热轧中锰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铌微合金化对1000 MPa级Q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Dynamic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high-nitroge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its constitutive model
GGG-NiMn13 7无磁奥氏体球墨铸铁熔炼工艺研究
Ghosts in the shell: identif i cation of microglia in the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P2Y12 receptor
Cr-Ni焊接金属中残余奥氏体在低温下的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