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

2016-07-15 04:25泉州市刺桐幼儿园叶倩云
海峡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木偶想象力幼儿园

泉州市刺桐幼儿园 叶倩云



浅谈如何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

泉州市刺桐幼儿园 叶倩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近年来,木偶已经成为儿童游戏中的重要角色,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木偶独特的教育价值,让幼儿从与木偶环境的充分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该文从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家园互动、教学相长等角度,就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提出了几点思考。

木偶 幼儿教育 寓教于乐 家园互动 教学相长

幼儿教育中的木偶指的是利用日常家庭生活中必要的或常用的、可再生、无毒无害、安全卫生的废旧材料,制作成各种各样的模仿人物和动物形象,再配以各种民族、性别和季节的服饰,用来扮演故事或童话中的各种角色,因其外形夸张生动、活泼可爱,加上生动的语言、滑稽的动作和悦耳的音乐,而深受幼儿喜爱。

1 寓教于乐,激发幼儿大脑的最大潜能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提出,幼儿的第一个心理特点是,“小孩子是好游戏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可以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享受到快乐,学会逻辑、语言、表演、空间想象、文明礼仪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幼儿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也正是通过游戏使他们认识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幼儿是喜欢摆弄的,其手部的小肌肉群只有多活动才能变得更加灵活和精细,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为幼儿创设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的同时,以木偶制作活动为契机,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其初步掌握使用制作工具及材料的技能,是幼儿木偶教育课程的任务之一。在制作木偶玩具中,孩子们可以运用的废旧材料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比如线、筷子、衣架、塑料袋、泡沫织网、牛奶罐、饮料瓶子等,他们选择不同的方式、工具、材料,用自己的双手将废旧材料制作成木偶的偶头、身体、四肢等多个部位,尽情地展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知和情感,同时也锻炼了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幼儿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很多成人几乎想象不到的创意就是出自幼儿的“天方夜谭”。在木偶制作教学过程中,先提供由废旧材料做成的木偶成品,让幼儿观察研究,“想一想,它是通过什么办法做成的呢?”然后再让他们亲自动手试一试,制作一个相同的作品;而对于熟悉活动的幼儿,首先让幼儿自己想象作品的形象,思考制作的过程,互相提出意见和想法,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作品,大胆、创造性地进行制作;引导能力强的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胆设想木偶的角色特征,认真制作;引导能力一般的幼儿进行模仿,并结合自己的一些新的想法,制作出牢固美观的木偶。可进行组与组或个人之间的交流,鼓励幼儿爱护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互相评价,再修改,使作品更形象、漂亮,从中体验制作的乐趣,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着不断制作出来的各种木偶得到发展提升。

2 家园互动,创设幼儿良好的教育环境

现代家庭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生活中,孩子们缺乏游戏的伙伴,这时父母就可以充当孩子游戏的玩伴,木偶合作计划便应运而生。木偶合作计划实际上是一个亲子游戏,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家庭内密切亲子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有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有益于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为此,在木偶制作活动前,应事先与幼儿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使家长了解此项活动的目的及相关要求,让家长提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好各类准备制作木偶需要用的废旧材料。在制作木偶的过程中,为了能让幼儿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家长不应直接告诉幼儿该如何如何做,而是要引导幼儿先思考所收集材料的用途,以及接下来制作木偶的相关步骤和注意事项。比如双面胶、剪刀等工具的使用,就要求家长事先在家中教孩子要如何安全地使用剪刀,不能拿着剪刀对着自己或其他人,这样孩子们就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并有了这种安全意识。

例如某幼儿的爸爸却说,孩子在家经常看电视、电脑,导致眼睛近视,屡教不改、不听劝,经常偷偷地看,让大人们头疼不已。为了让幼儿少看电视少玩电脑,于是爸爸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咱们一起合作做几个木偶吧。”听到这样的话,孩子突然来了兴致,变得兴奋起来,抛下电脑,赶快去找要用的工具材料,急着问“那我们今天做什么呀?”孩子已然成了主体,家长成为主导。锻炼孩子进行木偶制作,不但能够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生动木偶,而且还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领悟力、学习力,使孩子在看到自己制作的木偶以后,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而这种收获又会对孩子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家人的交流和联系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3 潜移默化,培养幼儿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

根据“低碳环保” “环保教育”的教学要求,泉州市刺桐幼儿园经常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木偶制作活动,通过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收集、作品的展示来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在木偶制作过程中,孩子们要学会如何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木偶制作的技巧和方法,并对制作的木偶作品通过相片,贴在木偶合作计划上与同伴们分享,让更多的幼儿了解环保手工制作的意义,认识到平常没有用到的废物材料,也可以在新环境下发光发热,减少垃圾的产生。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都很耐心、细心、用心,个个如“手工制作行家”一般,把一堆废旧的材料变成一件件精美的木偶。学期初的分享会上,一件件木偶作品由孩子们拿到前台进行展示,大家相互欣赏,相互自评,脸上露出了欣喜、自豪的笑容。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目的的主题教育活动中,让幼儿理解生物、人和各种环境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爱护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4 教学相长,提升教师全面的专业能力

教师是活动实施的主体,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好各类活动,除了要有科学的理论素养,还需要综合运用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基础、观察记录等,并将它们贯穿于活动过程的始终。幼儿对于废旧材料的好奇,最初只是摆弄几下,玩法较单一乏味,兴趣最多保持两到三次,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首先,教师学会做一个沉默的观察者和支持者,不去干涉和干扰幼儿,增强自身对木偶游戏的了解和认识,改变游戏观念,正确定位自己在整个游戏中的角色和作用,适时观察并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必要的帮助,支持幼儿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充分体验和享受游戏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其次,教师应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学会放手,鼓励幼儿自己做决定,把更多的主动权、选择权留给孩子,有需要时可以与幼儿一起商讨,比如布置环境和制作材料等。最后,教师不仅是实施者,而且还是设计者。要指导幼儿有不同的玩法,首先教师心中就必须有不同的玩法。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创新,通过设计一物多玩的玩具、创编游戏内容激起幼儿创造的欲望,调动积极性,及时引导幼儿探索废旧材料的多种玩法。

总之,木偶游戏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活动形式,木偶教育园本课程的构建,不仅丰富了幼儿园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创新,使幼儿在参加制作、学习操作木偶和表演木偶戏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也能让教师在制作木偶、创作剧本和实施木偶教育的过程中得到专业成长,在幼儿教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 邵婧. 有效区域材料投放,培养幼儿创新能力[J]. 上海教育科研,2011(8): 94-95.

[2] 莫柳焕. 发挥幼儿园区域活动作用的一些尝试[J]. 基础教育研究,2006(8): 50-51.

猜你喜欢
木偶想象力幼儿园
看见你的想象力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打开新的想象力
爱“上”幼儿园
小木偶找智慧
走近木偶传承人
木偶
木偶的眼泪(一)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