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近郊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特征分析
——以昆明市西山区为例

2016-07-15 01:40胡滇碧赛立馨朱丽丹张莉萍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

许 超,胡滇碧,赛立馨,朱丽丹,张莉萍

(1.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昆明分校,云南昆明 650032;2.昆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 650033)



城市近郊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特征分析
——以昆明市西山区为例

许 超1,胡滇碧1,赛立馨1,朱丽丹1,张莉萍2*

(1.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昆明分校,云南昆明 650032;2.昆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 650033)

摘要城市近郊区是与中心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农村人口聚集的区域。西山区作为昆明市城市近郊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上较具代表性。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15年昆明市西山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特征、职业化特征、需求特征。结果显示,城市近郊区农民文化程度、职业化程度较高,对培训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旨在为城市近郊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关键词城市近郊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培育特征;农民需求

2015年昆明市城镇化率为69%,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农村新生代劳动力大部分在毕业后选择留在城市工作,从事农业工作的人才出现“非农化”发展。城市近郊区由于其区位、产业、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劳动力转移等方面有别于偏远地区。城市近郊区是指位于城市建成区与纯乡村地域之间,受城市辐射影响巨大的过渡地带,城市近郊区没有明确的地域范围,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而不断发生变化。该研究所指的城市近郊区主要是城市中心区以外昆明市辖区范围内,与中心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农村人口聚集地。

2012年我国首次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各地把发展目光更多地投向了职业农民的培育上。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地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进展及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已推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措施与村民的需求和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只有尊重培育对象的意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才经得起现实的考验。

笔者结合2015年昆明市西山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通过培训学员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特征、职业化特征、需求特征等分析城市近郊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特征,旨在为城市近郊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1研究区概况

昆明市西山区位于滇池湖畔,是昆明市主城区范围内最大的行政区,因辖区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西山”而得名,全区国土面积881.32 km2,辖10个街道办事处、98个社区,常驻人口77.2万。西山区作为全国300个、云南省1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之一,在区域位置、经济发展、农民培训工作等方面较具代表性[1]。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该研究数据来源于2015年昆明市西山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主要针对126名生产经营型培育对象中的116名,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获得。调查涉及培育对象的基本信息、需求、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希望政府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调查共发放问卷116份,回收问卷114份,问卷有效率98%,访谈100余人次。

3培育对象的特征分析

3.1性别、文化、年龄特征分析本次调查通过对114份样本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从数据源来看(表1),女性占样本总数的51%;从年龄结构看,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年群体占75%,具有较好的劳动能力;从受教育程度看,文化程度以初中居多,这在农村教育中属中等。这是由于城市近郊区的农村距离城市较近,农民接触现代城市的经济、教育和就业资源的机会相对较多,吸引部分青年劳动力进城就业,因此出现了城市近郊区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群体较少的现象。

3.2农民职业化特征分析据调查,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全职农民占79%,其余21%的为兼职农民,不仅有农业收入,还有打工、集体分红及其他收入来源。由此可见,虽有近80%的农民专职经营农业,但还存在部分兼业化的现象。由于历史原因,农业人口转移进城后社会保障难以保证,致使农民不愿轻易放弃农村土地,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加之农业的风险高、投入高、见效慢等特点,不少人被迫选择亦工亦农的兼业生产方式,从而难以实现农民彻底的职业化。

表1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3.3需求特征分析昆明市西山区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生产经营型培训课程天数不少于15 d、120个学时,采取阶段式培训,共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公共课程培训(理论),第2阶段:专业课程培训(理论+实作),第3阶段:参观学习,第4阶段:考试、考核,第5阶段:跟踪服务(1年)。调查的114名学员中,表示愿意参加此类免费培训的有113人,占样本总数的99%,1人未作答。

3.3.1参训目的。调查数据显示,学员参加培训的目的多样,但提高技术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是最主要的目的,均超过总样本数的60%,同时学员对于更新观念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也比较看重(表2)。这也反映出农民对掌握农业技术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迫切期望。

表2 学员的参训目的统计

3.3.2培训内容。村民对于培训内容的期望,首先是农业技术,其次是农业政策及农产品销售,对于法律法规和农产品贮藏加工的需求意识还不高。从调查可以看出,这些种养大户的需求还停留在技术及销售的层面(种植和养殖共计占48%),对于农产品产后加工及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未普遍形成规模化生产及经营的理念。这是由于农民当前最迫切的想法是通过掌握农业技术,提高种植和养殖的产量,从而增加经济收入,而对于农业政策、法律法规、农产品销售和贮藏加工等方面的关注则严重不足(图1)。

图1 学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Fig.1 Students' demand for training content

3.3.3培训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普及,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电视广播、手机APP等现代化手段为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便利的平台。调查数据显示,学员更青睐传统的授课方式,其中53%的学员表示现场示范、指导是最直接和最喜欢的授课方式;10%的学员则喜欢通过看电视和听广播学习,只有3%的学员会上网学习。这是由于农民群体文化程度总体偏低,现场示范、指导更易于理解和学习。因此,此类培训应以集中现场示范、指导和授课的方式为主,其他方式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图2)。

图2 学员对培训方式的需求Fig.2 Students’ demand for training ways

3.3.4市场信息。调查显示,通过自己调查了解的人数超过半数,这是由于农村总体农业市场信息相对落后,农业协会或合作社建设还有待完善等因素,导致市场信息大多通过农民调查了解而获得(图3)。

图3 市场信息获取方式Fig.3 Market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ode

4结论与讨论

(1)从2015年昆明市西山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年龄、文化、性别特征分析结果可知,城市近郊区农民年龄结构中75%为中年群体,具备充足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占19%,在农村教育中属于中上水平;性别结构差异适中。充足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和普遍较高的文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农民接受新知识、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实施[2]。

(2)从农民职业化特征分析结果可知,城市近郊区的农民主要以专职经营农业生产为主,但仍存在兼业化现象。调查对象多为种、养大户,有一定的产业、技术、资金、资源,且对职业农民的有一定认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较高,对职业农民及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持积极态度。近八成的调查对象认为农民是一种职业,开始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对职业农民予以认可,并有将农业作为职业的意愿和趋势,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打下了良好基础[3-4]。

(3)从需求上看,城市近郊区的职业农民参训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技能、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期望培训的内容全面、多样,培训形式以现场指导和理论授课为主,对市场信息的获取方式多样,接受信息的能力较强。培育对象的需求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当前昆明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在培训内容及农民的实际需求上有一定的差距,不利于新型职业农民的持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应针对区域个性做出相应培育模式的探索和长期规划,以期实现农民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5]。

参考文献

[1] 《昆明市情》编纂领导小组.昆明市情[Z].2015.

[2] 李文忠,焦爱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0):192-194.

[3] 辛亮.对近郊新农村社区规划的探索[J].山西建筑,2010,36(32):22-23.

[4] 沈红梅,霍有光,张国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阈[J].现代经济探讨,2014,1(1):65-69.

[5] 昆明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策研究项目组.昆明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策研究[Z].2015.

基金项目昆明市市政府政策研究室项目(Z201523)。

作者简介许超(1985- ),女,云南昆明人,农艺师,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及人才研究工作。*通讯作者,高级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及农民教育培训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29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3-290-03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in City Faubourg—A Case Study of Xishan Region in Kunming City

XU Chao1, HU Dian-bi, SAI Li-xin1,ZHANG Li-ping2*et al

(1.Kunming Branch School of YunnanAgricultural Broadcast Television College, Kunming, Yunnan 650032; 2.Kunming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Kunming, Yunnan 650033)

AbstractCity faubourg is rural population gathering area and closely related to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entral city. Xishan Region of Kunming City as the faubourg has representativeness on cultivating the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The gender, age, cultural level an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demands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in Xishan Region in Kunming City in 2015 were analyzed by using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field interview.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armers’ cultural level and professional degree in city faubourg was higher, the demand for training presented diversity. So this paper aim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professional farmers cultivation smoothly in city faubourg.

Key wordsCity faubourg;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Professionalization; Cultivation characteristics; Farmers demand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基于参训意愿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研究
四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试述高校篮球教练员的职业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