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回忆

2016-07-16 12:48马丽
昭通文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旮旯吉他

凉飕飕的晚风夹杂着飘摇不定的雨星,在喧嚣的城市上空飞舞着。带着抑郁与困惑,轩独自漫步在这座古老而又崭新的,充满了现代气息的城市的大街上。望着穿梭往来的车辆,忙碌中擦肩而过的人们,轩感到这些日子以来事业、情感、生活已让他疲惫不堪。或许,这晚来的风能让他解解乏,也能让他迷糊的大脑有几分清醒。

“秋雨真像热恋中的情侣,淅淅沥沥,缠缠绵绵。”

“我更喜欢夏天的雨,它轰轰烈烈,干脆率直。”

路人的对话打断了轩的思绪。此时,他才感到已有些许凉意。恍忽间,一个熟悉的身影闯进了他的眼帘,轩禁不住喃喃自语:“不会真这样巧吧,那么多年没见面,难道是上天安排我们重逢在雨夜?”此情此景勾起了轩对往事的回忆。

多年前的那个秋天,轩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任教。轩永远不会忘记分工大会召开那天的情景。一位长发齐腰,身穿雪白长裙的女主持人满脸微笑,用甜美的声音,热情洋溢地对到会的两百多名大学毕业生表示热烈的欢迎……看着她飘逸的长发,听着她那甜美的声音,轩情不自禁地向前挤了挤,又挪了挪。女主持人姣好的容貌终于清清楚楚地映入了他的眼帘——白里透红的脸庞像春天里盛开的桃花,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卷翘的睫毛随着眼睑的张合俏皮地颤动,饱满的嘴唇粉嫩微翘,说话间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修长的脖颈上带着一条精致的银色项链,心形的吊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再加上那一头齐腰长发和一身雪白长裙,站在台上的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轩眼里活脱脱就是一位从天而降的仙子。轩看得入了迷,眼睛都不眨一下,会上领导讲话呀,分配工作呀一句也没听进去。大会结束时轩的目光依然注视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直到旁边的同学捅了他一下,他才如梦初醒地问:“我分在哪里?”

咱俩都在“旮旯村”!

同学面无表情的回答如冬天里浇在身上的一盆冰水,凉透了轩的心。旮旯村是山区的一个小村子,说它穷乡僻壤并不过分。轩觉得到这样的地方去工作,所谓的理想、抱负都成了笑话。

轩带着失意,告别家乡,背着行囊来到了那所破旧的乡村小学,想到自己的理想与青春都会因此而埋葬,他常常暗自叹息,封闭自己,除了上班时间,一般不跟其他人接触。

一天放学后,轩像往常一样又朝自己那间极其简陋的宿舍走去。快要进屋时却被一起分到这儿来的同学拦住了,同学眼睛放光,嘴里不停地说:“她来了!她来了!”边说边拽着轩往办公室的方向走。处于莫名其妙中的轩这才发现办公室门口围了好多人,除了老师还有很多学生,大家都异常兴奋地探着头往里张望,嘴里还唧唧咕咕地说着什么。为了探个究竟,轩往里挤了挤,又挪了挪。不看不要紧,这一看似有神奇的力量,让轩那双深邃黯淡的眼睛放射出异样的光芒;这一看像温暖的篝火,映红了轩白净的脸颊;这一看如一只强有力的的手,紧紧地抓着轩的心。没错,是她!尽管头发扎成了麻花辫,衣服换成了运动衫,但是白里透红的脸庞,水灵灵的大眼睛,卷翘的睫毛,饱满的嘴唇,修长的脖颈,以及脖颈上那条精致的项链和那颗心形的吊坠一点都没有变。她,正是分工大会上的女主持人。

她,和轩一样也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不同的是轩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父亲走得早,母亲一人拉扯他和妹妹长大。现在他总算毕业参加工作了,可是母亲也老了,一家人生活的担子全落在了轩的肩上。虽然轩出生在农家,家庭并不富裕,但毕竟在城郊,比起旮旯村总要好上很多倍。要不是想着怕年迈的母亲生气,还要供妹妹上学,轩宁可出去打工也不愿来到这个穷乡僻壤。她就不同了,出生在城里,父母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生活富足。从出生到大学,父母一路保驾护航为她铺平了前进的道路。靠着父母的关系,她大学毕业完全可以在城里找个好工作的,但她却执意来到旮旯村支教,是想体验生活。

她的到来让轩获得了新生,他感到世界无限美好,生活充满阳光。轩很感激她,也觉得与她相处很轻松,很自在。轩是音乐系毕业的,除了有一嗓子富有磁力的男高音外,还弹得一手好吉他。可是,自从来到旮旯村,他就再没唱过歌,再没有弹过吉他,吉他挂在被柴火曛得泛黄的土墙上都有股烟子味了。一天晚上,轩从墙上取下那把挂得都快成烧柴的吉他,擦了一遍又一遍,倚着门弹了起来。随着手指轻轻地拨动琴弦,他饱含深情地唱到:“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如水的月光穿过半掩着的用碎木板拼成的房门缝隙,洒满了轩的全身,让轩那棱角分明,如雕塑般的五官多了几分柔软,那双深邃的眸子里不再是孤傲冰冷,满满的都是温柔,嘴角张合时总会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轩的歌有感而发,饱含深情,与其说是唱歌,不如说是用音乐在讲述美丽的故事。她听得入了迷,情不自禁地舞动起来,黑瀑布般的长发随着洁白的裙裾在飘飞跃动。破旧的宿舍成了他们的舞台,如水的月光就宛如舞台上的聚光灯,不偏不倚地照射着他们。尽管不是同台演出,但是他们配合默契,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美好。他,醉了!她,也醉了!从那以后,他们常常在一起海阔天空,他们的笑声常常越过倒塌的围墙,飞到了校园外面的世界……她的到来,让这这个僻静的小山村不再沉寂。他觉得在这种不堪的环境中能找到如此的愉快和幸福,得到如此安适的生活都是因为有她。

日子一天天从他们的欢声笑语中溜过,转眼她已来了一个多月。一天傍晚,轩带着她在校园后面的小树林里散步,他们只顾谈笑,竟连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也似乎未曾察觉。任凭秋雨轻轻地洒落在他们的头顶、脸颊,尽情地享受着秋的柔情,秋的缠绵。爽爽的秋风吹得他们心旷神怡,安然惬意。然而,天公不作美。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轩急忙脱下外套当雨伞,两人撑着“伞”牵手跑向宿舍。那一天,轩勇敢地向她倾诉了心声。轩坚信是缘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是缘使他们彼此相知,是缘使他们的心灵弹拨出了爱的火花。轩觉得尽管他们只有短暂的接触,但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或许这是因为他们能在心灵上相通,才使他们无拘无束地敞开自己的心扉,海阔天空地谈笑;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真诚,才换回比别人更多的东西,才能得到比别人得到的东西更有价值。轩还觉得这是上天的安排,是上天要他们相互搀扶,去走这风雨人生路。她嫣然一笑,没有拒绝他。

有她的日子轩是充实的,亢奋的。他的课堂充满了创新,他把自己的音乐专长用到了语文教学中——用音乐创设情境,为诗歌谱曲教学生演唱,或是在思考时弹奏吉他激活学生思维……总之他把音乐和语文教学融汇贯通起来了。他的课堂和谐美好,孩子们常常沉浸其中,每每提到他的课就兴奋不已。上课之余他还会无偿教班上的孩子唱歌。他特意为班上的孩子写了一首歌,并谱了曲。每天早上来到学校,孩子们都会欢快地歌唱:“我们是荆棘里的花蕾,沐浴着阳光雨露,定会美丽绽放;我们是童话里的丑小鸭,经历过风霜雨雪,终将成为天鹅;我们是大山里的凤凰,等待着羽翼丰满,展翅飞向远方……”

无奈,世事难料,好景不长。一年后,她调走了。她走的那天晚上,轩又弹起了吉他,唱了起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他那带有磁性的歌声透着掩藏不住的忧郁和失落。尽管临走时她告诉轩,距离产生美,她不会因为分开而离开他,但凭着直觉轩隐隐感到他将失去她。正如轩所想,刚开始他们每天都会打电话,像煲粥一样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慢慢地通话时间越来越短,相互寒暄几句就挂断了。后来干脆改成了发短信,短信的内容也极简单,无非是“我下班了”、“你吃饭没有”之类的问候。再后来他们之间就很少联系,逢到节假日轩回到城里偶尔与她相见也是吵吵闹闹,不欢而散,最后干脆不再联系。后来,轩听人说她已经结婚,男的是市里的高干子弟,在某个单位任科长。他还听人说,她结婚后并不快乐,男的常常忙于应酬很少回家。于是,她爱上了喝酒,常常把自己灌醉,以此掩盖自己的无奈和痛苦……

望着她渐渐远去,在这风雨之中显得瘦小而单薄的身影,轩有一种冲动,想走过去叫住她,问问她的近况,看看她分手后的变化。然而,他抑制住了这突发而至的冲动,因为他明白,既已是秋天,树叶总要飘零,候鸟总要南迁,经不起考验的爱情,当然也会褪色!一切都像是梦,一场秋风秋雨里的梦!梦里的风不会停留,风里的梦又何需挽留?毕竟他们之间已经不存在什么,就像被秋风吹落树干的两片树叶,他们注定不会在一起。一切都已过去,到明天就都又成了回忆。

雨停了,天空出现了几颗闪亮的星星。轩裹紧外套,大步走向自己的家——那个虽然简陋,但却温暖的家。

作者简介:马丽,女,回族,昭阳区四小教师。

【责任编辑 吴明标】

猜你喜欢
旮旯吉他
我的吉他之路
山旮旯里挂面村
泥叫叫
自己做吉他
旧吉他
东北这疙瘩
自己做吉他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旮旯街上“包子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