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suPAR变化的临床意义

2016-07-17 22:20麻鸿飞季生吉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骨髓瘤多发性稳定期

麻鸿飞 季生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suPAR变化的临床意义

麻鸿飞 季生吉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suPAR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辽宁抚顺矿务局总医院2012-01—2015-01收治的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设为实验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法对两组血浆suPAR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浆suPA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进展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suPAR水平高于稳定期患者,均P<0.01。但稳定期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例进展期患者化疗前后血浆suPAR水平明显下降,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动态观察血浆suPAR水平变化有助于对化疗疗效的判断以及对预后的评价。

多发性;骨髓瘤;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多因恶变克隆浆细胞无节制增殖、浸润以及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所致[1]。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suPAR)是尿激酶受体(uPAR)的可溶形式。研究表明[2],恶性浆细胞表面有uPAR表达,uPAR与配体尿激酶(uPA)结合对纤溶酶原的活化、信号传递及细胞黏附和转移等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本研究选取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suPAR检测,探讨血浆suPAR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及预后的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01—2015-01收治的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设为实验组,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经骨髓形态学及免疫球蛋白血症鉴定确诊。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40~69岁,平均(59.1±3.3)岁;IgA型19例,IgG型18例,IgM型9例,不分泌型4例;稳定期19例,进展期31例。31例进展期患者均给予VAD方案化疗,同时给予沙利度胺,400~800 mg/d。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排除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suPAR检测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EDTA抗凝,离心时间:30 min,转速:1 000 r/min,分离血浆,-70℃冻存待测。

1.2.2 测定方法 采用ELISA法,uPAR试剂盒对suPAR值进行检测。试剂盒由美国R&D公司生产,深圳晶美公司提供,敏感度为33 pg/mL。每份待检样本取出25 μL加入100 μL RD6P标准品稀释液稀释5倍,密封后置4℃过夜;次日,每孔加入100 μL RD1W分析稀释液,密封后室温1 h;将不同浓度的标准液、标本对照和样本加入相应孔中,每孔50 μL,封住板孔,室温2 h,缓冲液洗板4次,每孔加200 μL新配置底物,密封后室温30 min,每孔加50 μL终止液,30 min内测定OD450nm值,每孔测两次。suPAR浓度(ng/mL)=(酶标仪输出数值×5)/1 0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浆suPAR水平比较(表1) 实验组患者血浆suPA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进展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suPAR水平高于稳定期患者,均P<0.01。但稳定期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血浆suPAR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血浆suPAR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稳定期患者比较,#P<0.01

项目 n suPAR(ng/mL)实验组 50 1.51±0.66*稳定期 19 1.10±0.46进展期 31 1.85±0.77*#对照组 50 0.74±0.22

2.2 31例进展期患者化疗前后血浆suPAR水平比较(表2) 31例进展期患者化疗前后血浆suPAR水平明显下降,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31例进展期患者化疗前后血浆suPAR水平比较(±s)

表2 31例进展期患者化疗前后血浆suPAR水平比较(±s)

注:与化疗前比较,*P<0.05

项目 n suPAR(ng/mL)化疗前 31 1.85±0.77化疗后 31 1.36±0.45*

3 讨论

uPAR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活化的T淋巴细胞表面,在血管内皮细胞、肌细胞和肝细胞等表面也有表达[4]。最新的研究表明[5],肿瘤细胞表面亦有大量的uPAR表达,uPAR水平与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肿瘤患者、白血病患者外周血suPAR水平明显升高,提示预后不良[6]。suPAR是失去糖基化磷脂酰基醇锚的uPAR变异体,它在体液及肿瘤提取物中以可溶性的形式存在。由于肿瘤细胞表面有大量的uPAR表达,推测这些细胞的衰老与死亡以及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分化和血小板的形成可能是血液中suPAR的来源[7]。因此,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因取材及检测方法简便,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新方向。

Rigolin GM等报道[8],suPAR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但目前,对于suPAR的作用尚不清楚,分析其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抑制浆细胞与骨髓基质的黏附作用。一是大量uPAR被分裂形成suPAR,而细胞表面的uPAR减少。二是suPAR与uPAR竞争结合玻璃黏蛋白和β整合素。因此,当suPAR水平较高时,说明骨髓细胞与骨髓基质的结合能力下降,容易发生髓外浸润,这也就导致了患者疾病进展快、生存时间短。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suPAR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其中进展期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稳定期患者比较也明显升高,均P<0.01。但稳定期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例进展期患者化疗前后血浆suPAR水平明显下降,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血浆suPAR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瘤细胞负荷有关,随着病情的进展而不断升高,间接提示我们uPAR系统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组31例化疗患者化疗后suPAR水平明显下降,可能与本内瘤细胞负荷数减少导致异常分泌减少相关。可见,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动态观察血浆suPAR水平变化有助于对化疗疗效的判断以及对预后的评价。

针对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较多的应用骨髓涂片、C反应蛋白以及影像学检查等评价患者的预后,但各有利弊,而血浆suPAR水平不仅与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且能反映治疗效果,有望成为另一种评价疾病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1]翟洪顺,林丽淑,邹德学,等.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4):675-677.

[2]沈杰,王娟,王瑞环,等.监测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髓外浸润及预后中的作用[J].白血病·淋巴瘤,2011,20(11):663-645.

[3]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68.

[4]吕涛,郭淑利,徐晓燕.多发性骨髓瘤血浆suPAR水平的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102-103.

[6]王娟,沈杰,李增杰,等.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8(21):603-604.

[7]Kjellman A,Akre O,Gustafsson O,et al.Soluble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 as a prognostic marker in men participating in prostate Cancer screening[J].J Intern Med,2011,269(3):299-305.

[8]Rigolin GM,Tieghi A,Ciccone M,et al.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eator recaptor(suPAR)as an independent factor predicting worse prognosis and extra-bone marrow involvement in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J].Br Haematol,2003,120(6):953-959.

2016-03-02)

1005-619X(2016)07-0736-02

10.13517/j.cnki.ccm.2016.07.029

113008 辽宁抚顺矿务局总医院

猜你喜欢
骨髓瘤多发性稳定期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