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第二风格“武术风”的探讨

2016-07-18 12:51谢孟瑶王宁宁江汉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运动 2016年9期
关键词:健美操

谢孟瑶,王宁宁(江汉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实验与调查

健美操第二风格“武术风”的探讨

谢孟瑶,王宁宁
(江汉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摘 要:本文通过对湖北大学生全民健身操比赛套路动作中的第二风格为“武术风”的套路进行实例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湖北大学生全民健身操比赛中套路第二风格为“武术风”的现状,以期为武术与健美操发展中相互影响提供参考。

关键词:健美操;第二风格;“武术风”

随着健美操项目的发展,从健身、娱乐、表演的需求,健美操在转型中寻求突破,武术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源于商周时期的军事训练,至秦汉形成流派,历经千年发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从发展的角度看,健美操是新时代的产物,而武术则是历史久远的传统体育项目,似乎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的交集。但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发现,他们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相似或相同的元素。而当下越来越多的武术元素运用到了健美操中,这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对健美操比赛中出现的第二风格为“武术风”现象的实例调查与分析,了解武术可以应用于健美操中的情况,分析健美操运动员在有武术功底的情况下练习健美操有着什么样的优势,通过对很多武术难度动作与健美操中的难度动作都有相同或者相似的现象进行分析,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去探讨和研究它们的相互影响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健美操第二风格“武术风”。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有关大学生全民健身操比赛和武术有关的资料,同时参考了《2012年全民健身操大赛评分指南》《国际体操联合会》《武术》《健美操》等相关书籍的相关内容,为本次研究能够顺利进行提供了依据。

1.2.2逻辑分析法 运用比较、归纳、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视频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有关结论和建议。

1.2.3视频分析法 本文以2010—2015年湖北省大学生全民健身操比赛中的套路为观察对象,结合大量的健美操比赛视频,针对性地挑取了比赛套路的第二风格为“武术风”的套路,对其动作、音乐、运动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从而得到相应的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健美操比赛中“武术风”的研究

健美操中的第二风格形式多样,如有恰恰、嘻哈、探戈、街舞、爵士等组合。另通过观看2010—2015年湖北省大学生全民健身操比赛的大量视频,发现近几年在湖北省大学生全民健身操比赛中频频出现第二风格为“武术风”的比赛套路,如全民健身操规定二级轻器械,也就是花球操,中间的第二风格就采用了“武术风”,整套操都很活跃,很积极向上,结合了传统的武术后使整套操都展现着不一样的风味。在活跃动感的现代又不失中华伟大的传统文化传承。

通过与湖北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进行交谈,了解其参与湖北省全民健身操比赛的情况,同时收集他们在参加湖北省全民健身操比赛中出现的第二风格为“武术风”的比赛视频。2010—2015年各大高校都有参加全民健身操规定二级轻器械,而这一项目的第二风格正是“武术风”。2010年湖北工程大学参加湖北省大学生全民健身操徒手有氧自编套路中就融入了“武术风”的元素;2012年武汉体育学院和三峡大学在参加比赛时自编部分的第二风格也采取了武术风格。通过以上说明近几年各大高校在不断地将武术与健美操结合在一起,甚至健美操协会把比赛的规定套路也融入了武术的元素。把武术中的精气神、干净利落的武术动作以及武术中振奋人心的气势融入到活泼现代化的健美操中,也可以说把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了新时代的产物中,在视觉、听觉上有了不一样的感触,也很有创意。

2.2武术、健美操相关性方面研究

2.2.1武术、健美操技术动作 (1)武术技术动作分析。腾空飞脚:左腿提膝,两臂上举后在胸前交叉,右腿向左侧落步,同时左臂向前,右臂向后摆起,随即右脚蹬地跳起,以脚弓碰左脚跟成击步;右脚上步,左腿向前向上提摆,右脚蹬地跃起,同时右臂右后向上摆起,右掌背迎击左手掌,右腿在空中向前上方绷脚面弹踢,左腿屈膝上提收控于右腿侧,同时右手向前下迎击右脚面发出响声,左手成掌后摆至头左侧上方。旋子:首先屈体前俯,摆动后腿单脚起跳,摆动腿弯曲向异侧斜前方摆动使身体腾空。腾空阶段,头和脚略高于腰,成一反拱形并双腿分开,身体保持与地面平行。然后双腿依次落地,身体直立。

(2)健美操技术动作分析。健美操中的科萨克跳动作要领:垂直起跳,双腿平行或高于地面,一腿伸直,一腿屈膝。两大腿并拢平行于地面,躯干动作和双腿夹角不得大于60°。双脚并拢同时落地,膝关节弯曲落地缓冲。旋子的动作要领:屈体前俯,摆动后腿单脚起跳,摆动腿弯曲向异侧斜前方摆动使身体腾空。腾空阶段,双腿分开,身体保持与地面平行。然后双腿依次落地。

(3)武术、健美操技术动作相似性分析。武术中的难度动作之一“腾空飞脚”和健美操中的难度动作之一“科萨克跳”动作的技术要领基本相似。第一,起跳都是向上发力;第二,腿型都是一腿伸直,另一腿弯曲,只是健美操中要求比较严格,躯干动作和双腿夹角不得大于60°;第三,落地时都要求双脚同时落地,但在武术中也可以单脚落地。

2.2.2身体素质 武术中对运动员的身体柔韧素质、耐力、速度、身体协调性、灵敏度以及知觉反应和健美操中的要求有很多的相似点。例如,柔韧素质是指人体的关节在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幅度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在武术和健美操运动中,柔韧素质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是掌握运动技术的基本条件。

2.2.3音乐 健美操是体育与艺术合二为一的现代体育项目,而武术套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二者作为以表演和健身为主的体育项目,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从二者的美学特征来看,他们具有很多的相似点,都属于表演艺术型项目,都是以人的各个肢体运动为主要形式,通过徒手或者使用器械,在一定的音乐和节奏下表现出不同的意蕴,以达到健身、健心、健美的目的。

2.2.4表现形式 从表现形式上看,他们都属于表演类的项目,并都以个人或者集体的演练为主,且都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呈现出不同的意蕴。还有武术和健美操的形式美也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第一,在结构和内容上,健美操主要表现在队形美、连接美、姿态美、造型美等,武术套路主要表现在名称美、动作美、动作美、造型美、礼仪美等。第二,在演练技巧上,健美操表现为编排美、刚柔美、节奏美等,武术套路表现为劲力美、刚柔美、节奏美、技击美等。第三,在表现方法上,健美操具有的表现美等,武术套路具有的气氛美等。不仅如此,武术套路的美相比健美操的美来说,不仅仅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武术的美还融入了传统文化的色彩,5 000年的中国古代文化孕育了武术的内在美特征。健美操应从形神美、和谐美、神韵美等方面来丰富其文化内涵。

2.3健美操中“武术风”的体现

通过调查,第二风格为“武术风”的比赛套路中间还询问了很多大学身健美操运动员发现,他们其中有很多在少年期习练过武术,并且有一定的武术功底,而且在后天的健美操学习中能很快、熟练地掌握健美操的技术动作和一系列的难度动作,比少年时期没有习练过武术的学习和进步的都要快。大学练习健美操之后,发现很多健美操难度动作和武术中的难度动作很相似,甚至相同,发现后觉得很不可思议,而且通过对他们的分析发现健美操和武术必不可分,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例如,分析后得出健美操和武术套路所表现的身体美特征都是指体格、体能、体型、体态、肌肉、肤色以及气质和精神面貌等方面。然而之后武术套路吸取健美操在形式美方面的特点,在形体美、队形美、活力美以及音乐美等方面进行创编和改进,这样的改进和创新更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对武术套路的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从而重新确立了武术套路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的地位。在编排初期,武术套路和健美操都要先明确其创编目的,根据目的而构建创编套路,不同的套路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自然创编思路、出发的角度也不同。2种套路在创编目的的多样化上具有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为比赛、为表演和为健身3个方面。对此,武术套路经过操化改革,便可以解决场地和身体条件上存在限定因素问题,更加适合大众群体的练习,使健美操编排中出现武术套路动作那样成为大众化的体育项目和健身运动。

3 结论和建议

3.1结 论

3.1.1根据2010—2015年湖北省大学生全民健身操比赛成绩来看结合“武术风”的参赛队伍成绩普遍不错,裁判对此比较认同。

3.1.2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健美操运动员在年少时期都练习过武术,且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在后期的健美操训练和学习中能力提高的特别快,而且比普通生学起来快得多。

3.1.3在通过对健美操的亲身学习发现,健美操和武术中有很多的难度动作都很相似或者相同,如武术中的腾空飞脚和健美操中的科萨克跳等。

3.2建 议

3.2.1在上过健美操或武术普修课后,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选择把健美操和武术项目安排在同一个学期上课,因为健美操和武术的相通相似性可以使学生更快速地掌握其学习内容,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3.2.2在音乐编排上,可以把健美操激情、活力、积极向上的音乐编排到武术套路中,这样加入特色因素后就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能对武术套路产生兴趣,从而推动武术套路在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地位。

参考文献:

[ 1 ] 谢佳辉,方奇.健美操美学特征对武术套路运动在高校发展的启示[ J ].福建体育科技,2010,29(5):29-31.

[ 2 ] 高晓华.浅谈武术套路和健美操套路的资源共享[ J ].搏击·武术科学,2009,6 (3):46-47.

[ 3 ] 龚江泳.浅谈音乐在武术套路动作编排中的运用[ J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 (1):41-43.

[ 4 ] 刘丽霞,邱海洪.试论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训练[ J ].搏击·武术科学,2008,5(5):50-51.

[ 5 ] 张晓莹,王宏,赵轩立.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制胜因素的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 5):117.

投稿日期:2016-03-25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5-067-02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9.034

作者简介:谢孟瑶,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

猜你喜欢
健美操
健美操运动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浅议健美操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生成性教学视角下健美操教学的影响
高校健美操运动竞赛及训练的现状与对策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在高校健美操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