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研究

2016-07-18 10:52张璐璐田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2期
关键词:医疗评估信息化

张璐璐田 乔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研究

张璐璐①*田 乔①

张璐璐,女,(1982- ),本科学历,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设备处,研究方向:医学装备管理。

目的:探讨信息技术对于医疗设备管理的影响。方法:研究信息化管理在提高医疗设备计划配置、采购执行、安装使用、绩效评估、库房管理、计量质控、维修、巡检以及保修等方面的实施方案。结果:信息化可促使医疗设备管理实现闭环控制、公开透明、提高效率、模块管理及大数据分析等。结论: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可促使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相关部门提高协作水平,实现职能融合,“医工”结合,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

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设备处 北京 100034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Beijing 100034, China.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概念与范畴主要包括医疗设备计划配置、医疗设备采购、医疗设备库房管理、医疗设备资质档案管理、医疗设备绩效评估、医疗设备计量质控、医疗设备巡检、医疗设备维修保养以及医疗设备报废等重点环节。

目前,各大医院使用医疗设备数量、种类及型号增长迅速,随着新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卫生计生委预算管理的要求以及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以及JCI医院评估的普及,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需求显得十分迫切。

1 信息化对医疗设备管理的影响

1.1 闭环控制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使医疗设备从计划配置、采购、安装、使用、效能、维修、计量以及报废等环节均可详细记录。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融合,使设备使用人员、采购人员及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都能方便地查询到医疗设备的信息和状态,实现闭环控制。

1.2 公开透明

医疗设备的申请、采购、执行情况、关注该设备的相关人员(如使用科室主任、科室设备使用人员、科室设备管理员、设备管理部门采购人员以及设备管理维修人员等)按照不同的权限均可查询,部分大型医疗设备和重点设备医院院级领导也可查询、审批。医院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委员对计划配置或采购进度的实时监控、设备使用效能的综合评估、设备数据统计填报等均可实行信息系统网上操作,更可以实现异地查询、申报、审批及执行等日常设备管理工作。

1.3 提升效率

临床科室会遇到急用设备,但由于预算审批和采购流程较长的情况,各部门协调过程中会出现效率不高的问题。尤其财政资金和科研资金,由于对执行进度要求严格,对执行效率要求非常高。通过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各部门之间的交叉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使用科室对职能科室的满意度。

1.4 模块管理

实施设备申购模块、供应商管理模块、设备效能评估模块、计量模块、维修模块、库房管理模块以及资产清查盘点模块等模块化管理,提高任务集中度,使医疗设备管理岗位和人员专业化,如采购、库管、计量、账务管理、档案管理、效能分析以及维修管理各司其职,相互监督与配合。

1.5 数据分析

大数据时代大型医疗设备集中采购平台、维修零配件商城采购、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平台以及第三方物流平台等一系列针对医疗器械的、新的大型信息化平台的出现,使医疗器械在生产、流通、管理及使用等各个环节产生了大量数据。信息化管理既可以分析设备的性能参数,了解设备的安全性、有效性,临床满意度,又能评价生产厂商、供应商及配送商的综合实力、信用情况等,形成供应链评价体系,使采购方与供应商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2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研究

2.1 医疗设备计划配置管理

设备管理部门通知临床科室填报下一年度设备购置申请,申请人填报申购设备名称、调研品牌型号、资金来源(财政经费、科研经费、自筹资金)、设备使用人、申购理由、现有设备情况、年诊疗人次、收费项目及单价、年维修费用、收回成本周期以及是否取得配置许可证等内容,包括临床科室内部讨论的核心组关于设备申请的意见。医务管理部门审核该设备对应科室是否开展相应医疗技术项目,尤其是新技术、新项目。物价管理部门审核收费项目及价格是否合理,医保管理部门审核是否属于医保范畴。设备管理部门审核该设备性能参数是否先进,是否需要配置许可证、放射许可证等,预算是否合理等。由设备管理部门汇总医疗设备年度购置计划,报设备管理委员会各位专家审核,院长办公会讨论审批设备配置计划。上述医疗设备计划配置管理过程均通过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使计划配置更加合理化[1]。

2.2 医疗设备采购信息化管理

设备采购一般主要包含技术评估、采购执行两大过程[2-4]。

技术评估是在计划批准后、购置前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拟购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配置、品牌、型号、参考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内容进行比较,设备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及可维护性进行评估。招标设备根据技术评估结果由设备管理部门制作内容完整、要求合理、条款清楚以及能满足至少3家以上同档次设备的参数和商务要求文书。

采购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招投标信息、论证和评估信息,抽取的专家库信息,采购合同中的设备品牌型号、性能参数、价格、保修内容与周期、零配件价格以及配套耗材价格等合同信息都需详细记录在医疗设备信息系统中,便于日后查询、统计及分析。

2.3 医疗设备资质档案管理

查验供应商提供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企业授权书、个人授权书以及产品彩页等。装订报价、成交价、专家投票结果、标书、中标通知书、验收报告、采购合同以及付款凭证复印件等资料。重要文件扫描形成电子文档,上传至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并永久保存。

2.4 医疗设备库房信息化管理

理想化的医疗设备的入库应该实行唯一器械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UDI)记录,UDI在医疗器械领域主要有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GS1编码、美国医疗行业保健编码(HIBCC编码)两种。整个供应链上厂商、代理商及医院均使用相同的条形码,扫码入库,便于追溯并能保证准确性。

目前,医院内使用的医疗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每季度的人工盘点医疗设备时会遇到不方便查找设备的情况,如病区之间窜用,手术间之间窜用,资产标签不清楚和脱落等等。将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等先进的条码技术运用于设备盘点,将极大的提高效率和准确性[5-7]。医疗设备的清查工作,目前已经成为了医院设备管理的日常工作,信息化的清查工作已经迫在眉捷。

2.5 医疗设备绩效评估

医疗设备的绩效评估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8-9]。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影像归档及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检验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超声管理系统、内镜管理系统以及麻醉恢复系统等对接数据接口,可以客观提取每日检查人次、诊疗项目及维保费用等重要信息。通过回收周期测算、模糊层次分析及趋势预测等方法判断某台或者某类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主要体现科研、教学方面,发表的论文数量及影响因子,科研基金的申报,检查阳性率等指标。

2.6 医疗设备计量质控管理

根据医疗设备风险等级,分级形成不同的质控检测周期,利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平板电脑等便携式工具,对全院医疗设备进行维护性巡检保养,生命体征类重点设备的巡检模板嵌入在信息系统中,不用纸质填写,便于工程师实时填报,并可随时提取设备使用状况数据,为配置选型等作出有力的依据。

同样,医疗设备计量质控根据国家要求的计量质控周期,系统将自动预警和提醒。检测时,对医疗设备各项参数的检测结果实行电子化填写,便于统计、分析。检测后,亦可将计量检测证书进行电子化扫描储存于信息系统之中,做到强制计量器具百分之百不漏检。

2.7 医疗设备维修保修管理

医疗设备维修、保修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保修合同的管理、维修申请及维修进度均需要实行信息化管理[10-12]。同时通过完成区间的维护保养记录可对服务商进行客观的评价,使保修合同的签订更有说服力,使保修服务合同透明化,维修过程可视化。

3 信息化促进设备管理部门职能转变

3.1 数据分析

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要求实施对设备在用状况的效能评估,对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评估,对使用人的规范操作评估和绩效评估。医疗设备实现信息化管理后,可建立不同类设备的不同绩效评估模版或者根据不同类型的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系统中提取数据,由信息系统自动完成分析,无需人工计算,实现准确的全方位的管理工作评价体系。

3.2 医工结合

现代医疗技术、信息技术及材料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类专用医疗设备的性能评估工作必须要与临床需求结合。随着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完善,医疗设备的采购专业化,维修专业化、质控专业化和管理专业化工作必将跨越式发展。

3.3 职能配合

监察部门在采购过程中的全程监控,医务管理部门对医疗行为的管理,审计部门在网上实行医疗设备采购审计,财务部门对医疗设备采购项目支付管理,医保管理、物价管理及诊断相关分类管理等工作都需要医疗设备管理实现信息化。

3.4 流程再造

医疗设备的管理从纸质化过渡到电子信息化,使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开放、透明。对已经使用的设备增加临床满意度反馈,对厂商的售后培训及技术培训工作进行反馈,从而影响未来供应商的选择,不再是主观的模糊评价,而是实现了全部数据说话的实时客观评价体系。

4 结语

信息化的巨大发展促进了医疗设备管理的科学性、计划配置、采购执行、库房管理、资质档案、安装验收、绩效评估、计量质控以及清查报废等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促进了整个医疗设备管理流程的优化,形成了完整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做到了采购选型的公开透明,提升了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信息模块化的管理减少了分工不清的内耗因素,实时的设备状态数据,为设备的效能分析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

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促进了设备管理部门在医工结合、职能配合、数据分析以及流程再造等工作模式的重大转变。

[1]郁苏娟,许锋,陈薇薇,等.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科学管理与合理配置[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4):71-73.

[2]祝海洋.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信息化[J].医疗装备, 2015,28(6):75-77.

[3]曹少平,印春光,张丽方.现代医院设备采购管理的探索[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4,35(2):104-107.

[4]栾琳.医院设备器材采购管理规范化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8):185-185,193.

[5]张金葆,张美,卢爱国,等.RFID发展现状及其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2, 27(11):83-86.

[6]李远洋,王新沛,王晓民.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4): 100-102.

[7]YgalB,HaroldB,Richard P.RFID-enabled traceability system for consignment and high value products:a case study in the healthcare sector[J].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2012,36(6):3473-3489.

[8]种银保,唐超.论医疗设备全程效益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2):85-86.

[9]冷文,许锋,陈薇薇,等.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1):95-97.

[10]徐锋.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2,9(8):32-34.

[11]张红侠,刘勇,卢中凯.关于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效能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3):105-106.

[12]蒋忠伟,方梅华,陆明.大型医疗设备售后维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102-103.

[13]刘长缨,李梅,陈美玲.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2):101-103.

[14]陈薇薇,许锋.医疗设备现场追踪法风险环在等级医院评审中的运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3):90-92.

[15]陈文霞,荆斌,刘远,等.医疗设备计量检定管理系统的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4):52-55.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ZHANG Lu-lu, TIAN Qiao//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6,13(2):128-13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Methods: To develop the protocols how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medical equipment planning, procurement, install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arehouse management, measurement, quality control, and maintenance, etc.Results: The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promote the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to achieve closedloop control, open and transparent, efficiency improvement, module management, massive data analysis, etc.Conclus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an promote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operation, to achieve functional integration, combination of medicine and engineering, be better for clinical services.

Medical equipment;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10.3969/J.ISSN.1672-8270.2016.02.041

zhanglulu_82@sina.com

1672-8270(2016)02-0128-04

R197.39

A

2015-10-20

猜你喜欢
医疗评估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评估依据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