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书院 遵义新学交相辉映

2016-07-18 11:31文丨仇志明
遵义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学学堂书院

文丨 仇志明

贵州书院 遵义新学交相辉映

文丨 仇志明

贵州各地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英才,以“万马如龙出贵州”之势角逐于华夏科举场上,创下了“七百进士,六千举人”、“三状元一探花”的骄人成绩。在历史的长河里,“遵义新学”之后浪,总是推着“贵州书院”这前浪,不断前进。

贵阳龙门书院

贵州书院开文化先河

书院,是旧时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有专人主持。由古代“精舍”、“精庐”、“学馆”发展演变而来。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开始于唐朝,为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在东都洛阳的丽正书院。兴于宋、明两朝,直到清末光绪庚子年(1900年),庚子诏令将全国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书院制度瓦解。

据史料记载,贵州第一所书院始建于唐朝天宝七年(748年)。著名诗人王昌龄,因故被朝廷谪贬至贵州隆里。当年漫游西南各地的诗仙李白闻讯后,还为此写诗一首:“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为开化“蛮荒”教化人民,建立了一所龙标学宫。随后由于兵焚荒残,仅存遗址。直到清雍正三年(1725年)以鸿胪寺少卿告官归里,联合乡中名士及父老子弟捐金在遗址上重建龙标书院。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把兴办教育作为治国驭民的治国策略,朝廷和地方官吏大力设官学、建文庙、办书院、倡儒学。各地书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从明初到明亡的260年间,贵州共建官学47处,书院21所,各州府县卫司也遍立学馆。

在贵州书院风起云涌浪潮的推波助澜下,黔北各地在元、明、清各代均有著名书院诞生,不少知名学者讲学其间,以研习儒家经典为主,间亦议论时政,对学术思想发展有一定影响。其中,遵义沙滩著名学者郑珍出任湘川书院山长,启秀书院讲席,培育出郑知同、黎庶昌、莫庭芝等一批俊彦。而莫友芝也曾两度也任湘川书院讲席。清末遵义城内就有湘川、培英、启秀、味经四大书院。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务川首建敷文书院。光绪8年(1882年)扩建后更名罗峰书院。是遵义市唯一原建尚存的古代书院。200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贵州书院的兴起、发展与普及都与王阳明在黔讲学有着密切关系。王阳明即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成化七年(1472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

明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当驿丞。他在这个“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的“穷乡僻壤”办起了龙岗书院。作为教育龙场学子及“夷民”子弟的场所。

正德四年十一月,阳明先生来到贵阳主讲于文明书院,文明书院是当时贵州建立规模最大的书院,拥有两百多生员,王阳明至此,仿龙岗书院的教学方法,“为师者知其所以为教,为弟子者知其所以为学”,并在这里开始讲授著名的“知行合一”学说,而贵阳士子受其影响,大街小巷处处“歌声蔼蔼如越音”。

清朝入主中原后,特别关注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特别是对书院的管控更严,使其向“官学化”过渡。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廷下令在各省设立书院,经费由朝廷拨给。各省官员闻风而动,视兴办书院为“人才之薮、教化之源”。

据史书统计,清代贵州共有书院133所,较之宋代1所和明代的21所,清代贵州书院发展之快,实在惊人!

贵州各地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英才,以“万马如龙出贵州”之势角逐于华夏科举场上,创下了“七百进士,六千举人”、“三状元一探花”的骄人成绩。其中不乏国家栋梁、民族精英、国运舵手以及中华文化集大成者。如嘉靖年间被誉为“殿上虎”的花杰;咸丰才子傅寿彤;光绪年间滇黔两省,“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第一人的赵以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高扬民族气节的天津知府石赞清……

光绪27年(1901年)清朝颁布兴学诏书,废除科举,举办新学。贵州各地书院随后改为大中小学堂。自此书院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贵州书院虽已消失殆尽,但它们像流星一样,留下一串串闪亮的光环,仍在照亮后世……

遵义新学传教育文明

遵义“沙滩三贤”之一的黎庶昌出任清廷驻德意等国参赞和驻日公使,耳濡目染西方新学的长处,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封建教育——科举制度之弊端。早在光绪颁布兴新学诏书的10年前,黎庶昌在光绪17年(1891年)出任四川川东兵备道员兼重庆海关监督后,个人出资在重庆创设川东洋务学堂,“聚颖秀之士凡二十人肆业其中,习中文、英文、算学三科”。他不仅将自然科学引入课堂教学,以培养实用人才,而且还在自己开办的川东洋务学堂里选拔优秀学生赴伦敦留学。开西南学子留学之先例。辛亥革命“大将军”、《革命军》的作者邹容即肆业于川东洋务学堂。

1903年,湖北襄阳才子袁玉锡任遵义知府,时值清末新旧变革之际,他顺应历史潮流下大力气兴办新学,奠定了遵义现代教育的基础。

1904年,朝廷设立学务局,负责统管教育经费、修建学校等项事务。

1905年,遵义知县张镐,在朝廷“各州县均设小学堂”的指示下,于1906年,以七千两白银买下了老城杨柳街武举人张子久的公馆,创办了官立“高等小学堂”,遵义新学从此诞生。古老的遵义城响起了“小呀小儿郎呀,背着书包上学堂……”的歌谣。著名作家石永言(田兴詠)的父亲田庆膏与遵义著名书法家、画家刘耕阳是该校早期的学生之一。这里即是遵义文化小学的前身,迄今已有110年的历史,贵州文化老人陈福桐曾任该校校长。石永言一家四辈人均为该校学生,这不能不说是遵义人与新学的一种不解情结吧。

同年,遵义师范传习所成立,招收有志于教育工作的青年100多人,毕业后,派任到各初小学堂任教。光绪32年冬,中学校舍落成;次年春暂开初级师范本科一班,预科两班;光绪34年(1908年)先期派往各地求学的人员先后返遵加招中学两班。作为黔北第一间、也是贵州办得最早的中学之一——遵义中学堂正式成立。

为创办中学堂,袁玉锡冲破重重阻力,克服种种困难,多方筹措银两,或向富豪家募捐、或公开开彩,或从税收透支,共筹得白银1.1万两,终于在遵义最高军事机关——协副将衙署(现十一中及周围大片地方、俗称协台坝)建立了遵义第一所中学堂,开创了遵义办新学的先河。

在遵义中学堂校舍的修建中,袁知府不但参与测绘、设计,还天天亲自到工地,督造、挥汗于工匠之中,被同僚、群众戏称“袁木匠”!为了弘扬袁玉锡兴办新学之举,在老城官井为袁氏建立了专祠——袁公祠。现袁公祠虽已荡然无存,但公正的历史却把袁公办新学的业绩清清楚楚记在功劳簿上。

在历史的长河里,“遵义新学”之后浪,总是推着“贵州书院”这前浪,不断前进!无论是古时的书院,还是近代的新学,都会在人类教育史上留下一串串美妙动听的音符,齐奏出和谐绚丽的交响乐章!

猜你喜欢
新学学堂书院
朵云书院黄岩店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唐诗新学
唐诗新学
白鹿洞书院记
唐诗新学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