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

2016-07-18 10:22方婷婷程久苗费罗成周翼虎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芜湖241003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2期
关键词:芜湖市开发利用调查

方婷婷,程久苗,费罗成,鲁 帆,陈 振,周翼虎(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芜湖 241003)



·资源利用·

新形势下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

方婷婷,程久苗※,费罗成,鲁 帆,陈 振,周翼虎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芜湖 241003)

摘 要基于新形势下“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开展区域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分析,对优化区域农业结构与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确定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的前提下,通过对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了解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现状与当前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掌握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及空间分布情况;同时结合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分别从数量、质量及类型方面分析2011~2020年间芜湖市耕地占补平衡的实现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根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现有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对策措施;最后,有针对性提出了基于区域“占补平衡”与“异地代补”的政策建议,从而为解决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与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合理开发区域耕地后备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芜湖市 耕地后备资源 调查 开发利用 占补平衡

0 引言

随着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我国人均耕地由2009年的0.101 4hm2降至2012年的0.099 8hm2[1]。未来10~20年是我国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专家估计中国未来20年还有3亿农民进城,人口城镇化的不断提升带来的是“土地城镇化”的过分扩张,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都将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相关工作会议就严防死守1.2亿hm2耕地保护红线、实行耕地数量与质量保护并重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土资源部为落实好相关会议精神,就2014年工作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为目标,把提升耕地质量放在首位,坚持统筹规划、先建备补、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因此,基于耕地占补平衡新要求适时调整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对于实现耕地后备资源合理利用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学者们对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潜力与分布、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开发与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6],但以区域耕地后备资源为开发整体考虑其耕地占补平衡实现程度方面的研究力度不够;且目前研究大多是基于数量占补平衡考虑,缺少基于数量、质量及类型占补平衡的全面分析。鉴于此,该文以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与访谈等方法,系统地了解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现状与当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其类型、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情况,结合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分别从数量、质量及类别等3方面分析2011~2020年间芜湖市耕地占补平衡的实现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与耕地占补平衡顺利实施的对策建议。

1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区域概况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与青弋江、裕溪河的交汇处,地跨皖江两岸。全市地形以平原为主,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南部有部分岗地与丘陵。芜湖近海靠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边缘,是华东水陆交通枢纽与安徽主要的工商业城市,同时也是通往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风景区的北大门,素有“皖南门户”之称。2013年末户籍人口384.5万,下辖镜湖、弋江、鸠江、三山等4区与无为、芜湖、繁昌、南陵等4县,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芜湖市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城市,城市战略定位极大地带动经济发展。2013年芜湖市土地总面积60.260 5万hm2,其中农用地44.607 7万hm2、建设用地10.686 2万hm2、其它土地4.966 6万hm2;其它土地中大部分为河流与湖泊水面,可被开发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有限。过快的用地需求及自身资源有限导致耕地占补平衡难以实现。因此,该文选取芜湖市为例探索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快速城市化地区在耕地后备资源匮乏情形下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任务落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 研究过程及步骤

前期准备阶段:收集2011年芜湖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市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3年补充耕地项目库等相关资料;确定以乡镇为调查单元,工作底图为2011年土地利用现状图,访谈对象为参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的国土部门工作人员。

室外调研阶段: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总结现实过程中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改进建议;利用专业技术人员与县 (区)、乡 (镇)国土资源局 (所)业务骨干将潜在的耕地后备资源落实到图上,并对其面积、类型及范围进行调查、确认。

室内整理阶段:运用ArcGIS将落入城市规划建设区、湿地及自然保护区的耕地后备资源扣除,得到芜湖市可实现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

2 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耕地后备资源状况

2.1.1 类型多样,总量不足

据2011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统计,芜湖市其他土地面积为5.049 0万hm2,主要类型有内陆滩涂、荒草地、沼泽地、裸地、河流水面等。由于较长时间的开发利用,土地利用率高达91.62%,农作物复种指数达1.44。而其他土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8.38%,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不足,可供农业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较少。

2.1.2 成片面积小,分布零散

据2005~2011年芜湖市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统计,全市已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共801宗,面积为1.692 3万hm2。其中,集中连片面积在6.67hm2以上的有401宗,面积为1.286 5万hm2,占已开发总量的76.02%。规模在100hm2以上的只有35宗,面积仅为5 173.76hm2,所占比例为30.57%。随着土地开发的深入,成片集中的耕地后备资源较少,目前留存的耕地后备资源集中连片性差,分布零散。

2.1.3 质量分布不平衡,圩区优、丘陵区差

芜湖市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主要由河漫滩、阶地、台地及丘陵构成,其中平原占92.5%,丘陵占7.5%,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域区水网密布,耕种条件优越,开发的耕地质量较好,种植收益明显;丘陵区农业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发挥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7]。

2.1.4 限制因素多、开发难度较大,补充耕地潜力有限

耕地后备资源能否转化为耕地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自然条件与开发利用的难易程度[8]。除了位于近郊与远郊平原区的坑塘沟渠及少量荒草地、沙荒地为较优耕地后备资源外,位于丘陵区的耕地后备资源大部分质量较差,开发利用中均存在2~3个限制因素,如无灌溉水源、坡度高、交通不便等。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可补充耕地的潜力有限。

2.2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以优先补充耕地为目标,重数量、轻质量现象普遍

后备土地资源不仅具有宜耕的特性,还有宜园、宜林、生态功能等属性[9]。当前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简单,集中于后备土地资源的宜耕属性,忽视后备土地资源的其他属性功能。2005~2011年芜湖市通过土地整理补充耕地3 781.18hm2,耕地补充来源中约60.45%为沿江 (河)滩涂、水域及低效林地。大量的坑塘与林地被开垦为耕地,极易引起风蚀沙化、水土流失等土地退化与生态环境问题[10]。此外,在新增耕地的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导致补充耕地的质量难以达到被占用耕地的质量,“占优补劣”现象较为突出[11]。

2.2.2 与林业、水务及环保等部门协调困难

芜湖市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中低丘缓坡林地、废弃坑塘及荒草地占较多部分。近年来,国土部门补充耕地多来自于荒草地开发、废弃坑塘复垦等,这与林业、水务及环保等部门的政策要求有一定的冲突。项目往往因得不到林业等相关部门的许可而中止,严重影响耕地后备资源的正常开发,使相对少的资源更难开发。

2.2.3 相关部门开发意愿不强,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稀缺,易开发、规模大的基本开发完毕,剩下的都存在各种开发制约因素,相关部门开展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工作越来越困难,部门开发意愿不强。土地整治项目有效实施必须要农民认知、理解、支持及最大限度地参与,受土地整治项目资金及对公众参与的认识不够的影响,部分县区进行项目选址时主要以增加耕地面积为目标,注重土地整治的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很多问题与农民意见没有被考虑与采纳,导致后期项目无法施工。

2.2.4 资金筹集途径单一,项目开发成本较高

目前,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资金筹集来源中,中央与地方政府投入占资金筹集总额的绝大部分,而复垦投资与其他资金等社会型资金只占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资金筹集总额的小部分。这说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筹资途径除了中央与地方政府投入途径外,其他途径还没有完全得到开展。芜湖市易开发且低成本项目在前期基本开发完毕,剩下的耕地后备资源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开发成本较高,筹集资金不足,项目实施困难。

2.2.5 项目审批手续繁琐,周期长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从最初开始选址与立项审批一直到最终的验收发证,耗时长,需要召开多次评审会议,基层国土部门需要多次与上级国土部门或其委托的相关单位进行协调,省级或者市级国土部门则要多次下到基层检查。同时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不到位,施工时间紧张,相关部门目标考核难以完成。一般来说,一个项目从入库到验收,往往要经历较长的周期。

2.2.6 后续监管乏力,存在抛荒现象

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部分乡镇注重项目开发前期的规划设计、项目施工等相关工作事宜,新开垦的耕地后续监管工作大多交由村一级单位来负责实施,由于后续监管资金不能如实到位,相关单位监管力度不够,造成新的土地撂荒。另外,有些耕地受土壤、地形及交通条件限制,种植品种收益不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受挫。这些被抛荒的耕地不仅导致了现有的耕地面积减少,更是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投入。

3 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情况

3.1 耕地后备资源类型

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是指基本处于自然状态,至今尚未开发利用的宜耕土地资源。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是指对待整理农地区的农用地与其他土地采取综合整理措施可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土地资源[12]。根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结合芜湖市实际,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类型主要有:内陆滩涂、荒草地、沼泽地、裸地、苇地等;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中低产田改造,②田土坎的归并整理,③农田生产条件的整理。

3.2 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

据调查结果分析,2011~2020年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8.132 6万hm2,其中,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2 282.21hm2,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规模为17.904 4万hm2,具体结果见表1与图1。

表1 芜湖市各区、县耕地后备资源数量情况 hm2

图1 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

3.2.1 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数量与空间分布情况

芜湖市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中,内陆滩涂1 278.32hm2,占56.01%;荒草地829.41hm2,占36.34%;沼泽地93.42hm2,占4.09%;沙地54.31hm2,占2.38%;其他可开垦土地26.75hm2,占1.18%。内陆滩涂以芜湖县面积为最大,面积为587.96hm2,占全市可开垦内陆滩涂总面积45.99%,集中分布在红杨镇、六郎镇、花桥镇等地;荒草地以无为县面积为最大,面积为527.95hm2,占全市可开垦内陆滩涂的63.65%,主要分布在红庙镇、十里墩乡、开城镇等地。

3.2.2 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数量与空间分布情况

据调查结果分析,以乡镇为单元共确定了10个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的重点潜力分布区,分别为严桥镇、弋江镇、牛埠镇、籍山镇、六郎镇、何湾镇、红庙镇、红杨镇、许镇镇、洪巷乡,这些区域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潜力面积都在6 000hm2以上,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总规模达到87 612.97hm2,占全市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的48.93%。从分布规律可以看出,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耕地面积大且集中连片的地区。

表2 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质量情况 hm2

3.3 耕地后备资源质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

根据芜湖市农用地分等成果分析,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质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见表2与图2。

3.3.1 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质量与空间分布情况

2011~2020年,芜湖市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中10等地面积最大,面积为756.65hm2,占全市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33.15%,集中分布在红杨镇、石涧镇、昆山乡、蜀山镇;其次为9等地与8等地,分别为700.76hm2、362.18hm2,分别占全市可开垦后备资源总面积的30.71%、15.87%,主要分布在峨桥镇、陶辛镇、十里墩乡等地。往后依次为:7等地、11等地,面积分别为351.71hm2、110.91hm2,分别占全市可开垦后备资源总面积的15.41%、4.86%。从分布规律可以看出,可开垦后备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9~10等,质量为中等偏下。

3.3.2 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质量与空间分布情况

2011~2020年,芜湖市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中10等地面积最大,面积为6.643 9万hm2,占全市可整理后备资源规模的37.11%,集中分布在严桥镇、何湾镇、红杨镇等地;其次为9等地与8等地,分别为6.058 5万hm2、3.339 4万hm2,分别占全市可开垦后备资源总面积的33.84%、18.65%,主要分布在弋江镇、籍山镇、许镇镇、洪巷乡等地。往后依次为:11等地、7等地,面积分别为1.090 4万hm2、7 720.95hm2,分别占全市可整理后备资源规模的6.09%、4.31%。从分布规律可以看出,可整理后备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8~10等,质量为中等偏下。

4 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4.1 耕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分析

4.1.1 耕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数量情况

根据芜湖市历年已实施可开垦与可整理的项目测算出各乡镇平均新增耕地率,并据此测算出芜湖市可供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共补充耕地7 425.30hm2,其中,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2 053.99hm2,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5 371.31hm2。

4.1.2 耕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类型与质量情况

根据芜湖市农用地分等成果测算,其中,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补充7等耕地548.16hm2,补充8等耕地1 327.82hm2,补充9等耕地2 448.28hm2,补充10等耕地2 674.11hm2,补充11等耕地426.93hm2;耕地后备资源共补充水田约2 775.64hm2,耕地后备资源共补充水浇地约416.56hm2,耕地后备资源共补充旱地约4 233.10hm2。

图2 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质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

4.2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分析

根据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布局,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计算出2011~2020年芜湖市实际新增建设占耕地面积为10 328.16hm2,主要集中在江北产业集中区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根据芜湖市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成果分析,新增建设占用5等耕地684.80hm2、6等耕地1 030.71hm2、7等耕地3 655.92hm2、8等耕地2 838.35hm2、9等耕地1 747.93hm2、10等耕地370.45hm2。其中,占用耕地类型为水田面积为6 670.49hm2、占用水浇地面积为1 742.07hm2、占用旱地面积为1 915.60hm2。

表3 2011~2020年芜湖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数量对比情况 hm2

4.3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4.3.1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数量分析将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与后备资源补充耕地面积进行对比分析 (表3),四区自身难以满足占补平衡,鸠江区、三山区、弋江区缺口指标皆在1 000hm2以上,必须进行异地占补平衡。域内4县指标皆有富余,其中,无为县、南陵县富余指标在1 000hm2以上。因此,芜湖市首先应在县区之间进行占补平衡。由于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较大,芜湖市自身达不到占补平衡要求,剩下的2 902.86hm2补充耕地指标必须要进行异地购买。

4.3.2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类型、质量分析

将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类型、质量分别与后备资源补充耕地类型、质量进行对比 (表4、表5),2011~2020年芜湖市通过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共补充耕地7 425.30hm2,其中水田2 775.64hm2、水浇地416.56hm2、旱地4 233.10hm2;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共10 328.16hm2,其中水田6 670.49hm2、水浇地1 742.07hm2、旱地1 915.60hm2。2011~2020年芜湖市开发后备资源共补充7等耕地548.16hm2、8等耕地 1 327.82hm2、9等耕地 2 448.28hm2、10等耕地 2 674.11hm2、11等耕地426.93hm2;新增建设占用5等耕地684.80hm2、6等耕地1 030.71hm2、7等耕地3 655.92hm2、8等耕地2 838.35hm2、9等耕地1 747.93hm2、10等耕地370.45hm2。芜湖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类型中有64.59%为水田,而补充耕地类型中只有37.38%为水田;另外,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中有5等、6等质量较好的耕地,等级集中在7等与8等,质量中等,而补充的耕地等级以9等、10等居多,质量中等偏下。因此芜湖市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质量仍存在较大差距。

表4 2011~2020年芜湖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类型对比情况 hm2

表5 2011~2020年芜湖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质量情况 hm2

为实现占补平衡目标,芜湖市2011~2020年需要开发耕地后备资源18.132 6万hm2,其中,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2 281.21hm2、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17.904 4万hm2,共可补充耕地7 425.30hm2。其中,域内4区需要开发耕地后备资源759.27hm2(其中,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225.56hm2,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533.71hm2,可补充耕地219.03hm2);域内4县需要开发耕地后备资源18.056 7万hm2(其中,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2 056.65hm2,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17.851 0万hm2,可补充耕地7 206.27hm2)。

5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与政策建议

5.1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建议

5.1.1 加大土地整理补充耕地的力度

芜湖市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增加耕地面积较少,其中部分存在开发限制条件,单纯依靠土地开发增加耕地很难保证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加大土地整理的力度,从土地整理中“找”耕地,市级国土部门可以根据区县的具体情况来设立专门的土地整理基金,鼓励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从而有效缓解芜湖市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的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5.1.2 建立公众参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由于耕地后备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后期补充耕地成本越来越高,为提高项目执行意愿,建立部门激励机制,对相关部门实施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指标。另外,单靠国土部门补充耕地已不现实。农林、水利、环保、财政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发挥特长、分工协作,使补充耕地达到等量、等质的目标要求。最后,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当地民众承包土地整治部分工程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公众对土地整治的关注度。在实施激励机制的同时,要加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约束其行为,保障农民利益。

5.1.3 拓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资金融资渠道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的核心要素是土地与资金,实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障。建议利用市场来解决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过程中资金紧张的问题,在鼓励与支持银行融资的同时,采用市场化方式筹集项目开发资金。从而改变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资金筹集过分依赖国家及地方政府投入的融资现状,以达到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融资结构的目的。

5.2 基于“占补平衡”与“异地代补”的政策建议

5.2.1 坚持耕地数量、质量及生态并重管理的思想,拓宽耕地占补平衡思路

鉴于目前各地存在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质量达不到建设占用耕地的质量等级、建设占用水田多、补充耕地多为旱地的事实,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以补定占”机制,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高等级耕地,可采取“以质抵量”来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这一目标。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开发非耕地资源有效替代耕地的部分粮油产品,建议在有关的耕地开发政策中鼓励养殖业发展,把未利用地开发成养殖用地作为耕地补充的一部分。

5.2.2 引进市场调节机制,实行异地占补平衡

由于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导致部分省市范围内各地区出现经济发展与耕地后备资源缺乏的矛盾,从而无法实现区域内的耕地总量平衡。为了切实解决资金与资源错位问题,可考虑适当引进市场调节机制,采用公开挂牌方式,确定耕地占补的价格。鉴于耕地补充方出现补充耕地质量不达标,占水田补旱地,同时考虑到国土部最新提出的“以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为目标,把提升耕地质量放在首位,坚持统筹规划、先建备补、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耕地补充方应在交易时说明补充耕地质量情况,必须达到占用耕地的质量视做交易有效。占用方支付给补充方土地开发整理资金,补充方继续履行管理与保护补充耕地的职责。另外,在进行耕地异地占补平衡时要相应核减耕地占用方的耕地保有量指标。

5.2.3 相应核减重点开发区域耕地保有量指标与耕地占补平衡任务

芜湖市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及其经济的条件较好,应该重点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芜湖市内各地区无法实现区域内的耕地总量平衡。另外,目前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是参考2005年芜湖市耕地面积,与二调耕地面积相差较远,不具备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建议对芜湖市这类重点开发区域的耕地保有量指标做适当调整,减轻该类地区的耕地保护任务;另外对实在无法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的地区应核减耕地占补平衡任务,不必针对所有项目都实行“占一补一”的要求,为重点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用地空间,减缓了经济建设对耕地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201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04-22

[2] 袁磊,赵俊三,李红波,等.云南山区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与潜力分区.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6):229~237

[3] 代兵,谷晓坤,陈百明.基于GIS的新疆后备耕地资源评价.农业工程学报,2008,24,(7):60~64

[4] 王筱明,闫弘文,卞正富.基于适宜性的济南市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评估.农业工程学报,2010,26,(2):307~312

[5] 郭造强,鲍宁智,张荣娟,等.河北省后备农用土地资源潜力与开发利用对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1):19~23

[6] 张凤荣,郭力娜,关小克,等.生态安全观下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中国土地科学,2009,23,(9):4~8,14

[7] 余海.湖北省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分析.调查研究,2003,(5):34~35

[8] 周春芳,王洪波.北京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2004,(8):38~40

[9] 陈超,曹磊.中部五省低丘缓坡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2,(4):37~42

[10] 谭永忠,吴次芳,王庆日,等.“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驱动下中国的耕地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727~734

[11] 谢雨航,段建南,谭雪兰,等.永州涔天河灌溉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湖北农业科学,2013,52,(3):564~566

[12] 廖金凤.广东省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其对策.生态科学,2000,19,(1):70~73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SERVED RESOURCES OF CULTIVATED LAND IN WUHU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Fang Tingting,Cheng Jiumiao※,Fei Luocheng,Lu Fan,Chen Zhen,Zhou Yihu
(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3,China)

AbstractScientifically investigation regional reserved resources of cultivated l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regional agriculture,and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and compensation balance.For the aims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policy dec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subsequent supplementary cultivated land work,this paper studi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reserved resources of cultivated land in Wuhu by the way of investigating and interviewing.And then,it identifi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ype,quantity,and quality of the reserved resources of cultivated land,analyzed the realization degree of the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and compensation balance in Wuhu based on the condition of cultivated land occupied by the new construction land from 2011 to 2020,and proposed suggestion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reserved resources of cultivated land in Wuhu.Finally,policy recommendations were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of the reserved resources of cultivated land and successfully implement the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and compensation balance.

KeywordsWuhu;cultivated land of reserved resources;investigate;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occupation and compensation balance

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21[2016]02-0177-09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229

收稿日期:2014-07-10

作者简介:方婷婷 (1989—),女,安徽安庆人,博士。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管理。※通讯作者:程久苗 (1964—),男,安徽怀宁人,教授。研究方向:土地利用政策与规划。Email:jmcheng@mail.ahnu.edu.cn

*资助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年度项目计划“中部地区城市带发展土地保障与监管技术系统开发与示范”(201111010)

猜你喜欢
芜湖市开发利用调查
芜湖市银鸿液压件有限公司
芜湖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悄悄地
芜湖市金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