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2016-07-18 09:40全春香,历春萌,张雷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株数药害药效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1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筛选出对当地麦田杂草防效好、对小麦安全性高的除草剂品种,为生产上杂草防除提供依据,为草害防治轮换用药提供参考。

2 试验概况

2.1试验对象。供试小麦品种为沧麦119;目标杂草包括播娘蒿、荠菜、藜、麦家公、麦瓶草、萹蓄、猪殃殃、繁缕、田旋花、雀麦、看麦娘、野燕麦、节节麦。

2.2试验地条件。试验地点在涿州市百尺竿乡两河村,试验田小麦面积845 m2,土地平坦,土壤类型为潮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23.65,土壤pH值8.11,10 cm土壤湿度(水重/干土重)9.8/43.7,20 cm土壤湿度(水重/干土重)8.0/41,有机肥多。前茬是春玉米,没有进行秸秆还田。

2.3田间管理。每亩播种量22.5 kg,施入有机肥1 000 kg,每亩30 kg二铵做底肥。2013年10月5日播种,10月8日浇一次蒙头水,10月30日进行除草剂秋季试验,12月2日浇一次冻水。

2.4施药方法

2.4.1施药器械。采用背负式工农-16型喷雾器,单个扇形喷头,操作压力0.3~0.4 MPa,喷孔口径0.8 mm,药液用量为675 kg/hm2。施药选择天气晴朗时进行,确保用药后24 h不遇降水,喷药时避免雾滴飘移影响。

2.4.2施药时间和次数。第一次施药时间是2013 年10月30日下午1:30~4:30,小麦生育期为三叶一心,喷药1次。喷雾时应恒速、均匀喷雾,避免重喷漏喷。

2.4.3施药量。按每亩(666.7 m2)用水量30 kg计算60 m2的三个小区用水量,药量计算相同。

2.5气象情况。10月份气温波动幅度不大,平均温度12.8℃,降水量15.9 mm,降雨量比历年少10.3 mm;11月平均气温为5.0℃,比历年同期高1.0℃,在11月6日最高气温达到19.5℃,最低气温-7.9℃,无降水,降雨量比历年少9.9 mm;12月平均气温-1.5℃,比历年同期高0.8℃,无降水,12月13日最高气温14.0℃,最低-10.5℃。由于前期温度较高,今年越冬期为12月13日,比历年推迟14 d。到1月16日为止已经连续86 d没有降水,降水量比去年偏少12.7 mm,没有浇冻水的麦田出现了干旱的迹象。虽然夏季降水偏多,但整个秋冬季降水偏少,加之冬前温度较高,生长阶段冬小麦对水分消耗增加,土壤蒸发量较大,土壤贮水量迅速下降,未来水分条件对冬小麦生长的限制程度将会增大。

施药当日试验地天气状况:2013年10月30日,日平均气温7.9℃,最高气温15.5℃,最低气温2.2℃,相对湿度72%,晴天,风速0.9 m/s,光照时间8.2 h。

2.6药效调查。2013年10月30日进行第1次调查,调查当天的杂草基数;12月1日(喷药32 d)进行第2次调查,调查杂草株防效;2014年4月30日(秋季喷药后160 d)进行第3次调查,调查株数和鲜重防效。

2.7调查方法。用绝对值法记录小区的杂草种群量如杂草株数、杂草重量等,并详细描述造成杂草伤害的症状(如生长抑制、失绿、畸形等),以准确说明药剂作用方式。调查杂草总株数,在每个小区随机选择3个点,每点0.25 m2进行抽样调查。

表1 不同除草剂药效调查结果

药效计算方法:株防效=(对照区株数-处理区株数)/对照区株数×100%鲜防效=(对照区鲜重-处理区鲜重)/对照区鲜重×100%

3 结果与分析

药剂处理10 d后,观察除草剂对小麦的影响。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药害3级,有畸形发生;奔腾药害1~2级,有斑枯,个别畸形;哈利药害2级,有斑点发生,麦施达药害2级,有个别畸形发生;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表现药害1~2级,褪绿;以上症状15 d后消失,小麦恢复正常生长。彪虎药害2级,小麦叶片有褪绿症状;世码药害3级,抑制小麦生长,使其分蘖增多,叶片匍匐在地表,第二年春季症状消失。其余药剂无药害发生,表现正常。

冬小麦对不同类型的除草剂有不同的反应,适于小麦使用的除草剂对小麦安全,冬小麦苗期大部分无药害,一小部分有轻度药害,但很快在翌年返青期恢复正常生长,不影响产量,从调查数据分析得知,区组间的差异不显著,处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072750河北省涿州市农业局全春香历春萌

072750河北省涿州市气象局张雷

猜你喜欢
株数药害药效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优质米水稻品种龙稻1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药效
几种杀菌剂防治香梨树腐烂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巧解“植树问题”
域外药害事件及其监管的几点思考
第四讲 棉花药害诊断及其防治
林业生态工程竣工验收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