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2016-07-18 18:28阿依夏木·艾山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未来展望现状

阿依夏木·艾山

摘 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推动乡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农村人口到城市务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于农村富余的劳动力来说,掌握先进的技术是促进提高经济收益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城乡发展的内在需求,所以需要开展针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当前我国这项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本文将从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意义出发,根据当前的现状情况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思考,为做好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做贡献。

关键词 农村职业技能培训 现状 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在推动农村发展的进程中,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在农村的普及使很多农民都到外地打工,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出现了不足的状况,所以要通过技能培训让农民掌握先进的技术,为提高留在农村的农民收入做保证。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家和相关部门需要重点研究。

1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通过掌握知识和技术,综合的能力和素养不断提高;(2)农民掌握务农的技术和其他的能力,提高对现代技术的理解,从而提高劳动的效率,保证农产品的价值,这样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3)推动农业生产转型,使传统的粗放型转变到密集型,提高技术水平,减少人力和物力投入;(4)在整体上促进我国农村的发展,缩小农村与城市的距离,促进先进经验和技术的流通,使我国农业更符合当代对农业的要求,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当前我国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现状

(1)因历史的遗留问题,我国农村自古以来就处于落后的情况,农民的知识水平不高,思想境界严重失衡,基础知识较高的一部分农民已经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农民并不能认识到学习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开展工作有困难;(2)当前仅有一小部分的农民参加了技能培训,而且开展培训的辐射面积小,甚至有一些地区并不重视这项工作,没有定期开展,资金、宣传不到位也是参与度小的原因之一;(3)培训课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脱离了农民的日常生活,或是理论性太强,农民不能理解,或是只会“纸上谈兵”,没有进行实际指导,所以农民接受培训的有效性非常低,长时间积累使农民不再有兴趣参与其中。

3关于我国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未来展望的几点思考

3.1国家完善相关内容的规章制度,各地方政府贯彻落实

(1)国家完善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规章制度,为开展这项工作奠定制度基础,然后加大投入的力度,保证培训资金充足;(2)各地方政府根据国家的规章制度,做好实际调查工作,明确当地农村外出人员和富余人员的数量和走向,调查留下来的农民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培训的地点和课时;(3)破除传统的观念,以实用性为目标进行培训设计,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4)农村上级负责部门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农村村委会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视,建立专业负责这项工作的部门,保证工作可以有序开展。

3.2将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与农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1)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理论,合理制定技能培训的教学内容,要保证对农民有实际的意义,这就需要与农民的生活的实际相结合,避免过多理论性的知识,将内容的预定目标放在提高农业生产方面,如讲解不同农作物种植的最佳时间、除虫害的时间等,当然还要注重实践的知识,如怎样使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备等,这样可以提高农民运用现代化的设备的规范性,提高劳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人力投入;(2)注重农民思想境界的内容,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地区,消息非常闭塞,一些不道德的思维广泛存在,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对知识的渴望,愿意了解国家的大事小情,有良好的道德观念;(3)加入保护环境的内容,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严重的西北地区,让农民保护环境。

3.3提高培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加强管理

(1)在开展培训工作之前,认真审核培训教师的资质,要求了解农村的情况,熟悉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能,首先要保证理论上的专业性,最好选用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2)通过培训提高这些专家学者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实践的指导课程,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耐心、认真地进行培训;(3)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的管理,避免“应付上级”的情况,而且要做好效果的评价工作,要以鼓励为主,注意人文关怀。

4结论

总之,在农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认真研究,推动这项工作提高有效性。未来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将越来越小,职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发展的情景非常广阔,除了文中提到的内容外,还有注重及时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农村地区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志静.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乡村旅游业转移问题研究——以哈尔滨市区周边为视野[J].商业经济,2012(09):7-8+31.

[2] 罗建华,吉洪.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78-82.

[3] 杨永建,王政.论云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与对策——以罗平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0-14.

猜你喜欢
未来展望现状
关于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浅谈我国电动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