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联盟战略管理模式研究*

2016-07-19 08:54浙江师范大学图文信息中心浙江金华321004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王少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广东广州510420
图书馆建设 2016年2期
关键词:战略管理战略规划

李 龙 (浙江师范大学图文信息中心 浙江 金华 321004)高 波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王少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420)



我国图书馆联盟战略管理模式研究*

李 龙(浙江师范大学图文信息中心 浙江 金华 321004)
高 波(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王少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420)

[摘 要]通过重点调研我国22所图书馆联盟,从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反馈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可知,我国图书馆联盟战略规划应充分分析自身内外部环境,加强图书馆联盟的战略规划流程设计并注重战略反馈。影响我国图书馆联盟战略管理成效的关键因素包括读者的参与程度、成员馆的利益平衡机制以及法律法规的支持与保护。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 战略规划 战略管理 战略实施

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加之新兴技术的突飞猛进,导致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用户在获取可靠信息的过程中举步维艰,用户迫切需要通过图书情报机构提供优质的服务来满足他们自身大范围、多角度、系统化的信息需求,这就给后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图书馆作为图书情报机构的一份子,仅通过自己的平台来完成这些任务变得愈来愈困难,求助于同行业机构势在必行。于是,图书馆间、图书馆和其他信息机构间的协同合作广泛地展开了。图书馆联盟可以被看作是这种协作活动的产物,它是图书馆在现代社会的生存模式,也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准确地捕捉到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特征,即通过“资源共享互助合作”的方式满足日益激增的用户需求[1]。当前,我国图书馆联盟正形成从单一地区到跨区域再到全国范围内整体事业的发展格局,处于平稳、良性的运行阶段,其未来的发展模式及方向等也得到了本领域内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图书馆联盟若想得到更好的发展,战略管理不可或缺,管理模式下的战略规划能明确哪些远景目标需要实现,战略实施是执行手段,战略反馈是自检过程。可以说,战略管理的实施是图书馆联盟现行运作模式下职能效益的长远式延伸。有鉴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一些图书馆联盟的战略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联盟的发展壮大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调查对象的选定

本文利用文献追溯及网络调查法,对我国各省份(直辖市)分属不同系统的图书馆联盟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最终确定100个联盟为调研样本,之后通过逐个登录联盟主页的方式获取其战略管理的相关信息,根据信息的多寡及更新的速度最后选定了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CADLA)等22个联盟为重点调查对象。具体为全国范围的图书馆联盟8个: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CADLA)、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全国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跨省系统1个:长三角高校图书馆联盟;北京市3个: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上海市1个: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天津市1个: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TALIS);广东省4个:广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深圳图书馆之城、东莞图书馆之城、广东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浙江省1个: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ZADL);江苏省2个:江苏省工程技术信息文献中心、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JALIS);湖北省1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

调查对象中既有同区域、单系统的图书馆联盟,也包含为数较多的跨系统、跨区域性质的图书馆联盟,这样使得从多维度对我国的图书馆战略管理情况进行研究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尝试就图书馆联盟战略管理的各项组成活动逐次展开,包括战略规划、战略评估、战略控制等内容,以期在归纳分析调查对象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图书馆联盟战略管理的特点、共性及当前存在的不足点,并于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

2 图书馆联盟战略管理的框架

2.1 基础条件

图书馆联盟在成立时,需要多加考虑这个联盟赖以存在的基本规则,有必要以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其存在的意义,并且能在经费、人员、技术、软硬件设施等层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只有具备了可持续运行这一前提条件,才可能开展以后的战略管理工作。通过战略管理,降低联盟的运行成本,提高其服务质量,这也是开展此项活动的目标之一。

2.2 组织机构

我国图书馆联盟的运作模式较为类同,主要的组织机构大致有3个:成员大会、理事会、秘书处。在战略管理层面上,各组织机构各司其职,在地方政府所公布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蓝图(如“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框架内开展一系列工作(见图1)。

成员大会的内容在于对战略规划层面的相关研讨和交流,分析内外部环境;理事会审议由秘书长提交的联盟工作报告和计划,选择战略定位,确定目标和使命;秘书处充当执行者角色,负责联盟日常业务和运行管理,开展如培训、进修等战略实践活动。在战略控制阶段,如遇到了障碍,再由三者协同工作,商讨、提出、履行解决难题的举措。

图1 我国图书馆联盟战略管理活动框架

2.3 内容

企业的战略管理模式大致可分为3种:理性规划、渐进模式、组织性学习。与企业这种纯营利性质的组织不同,图书馆一直是作为社会公益性与知识服务型机构存在的,其内部分支体系较之前者简化了很多。笔者通过对已有成果的分析及样本主页规划信息的搜集,大致可将图书馆联盟的战略管理划分为两个层次:组织战略管理与职能战略管理[2]。这两个层次的涵盖要点仍然为战略规划、战略实践、战略控制、战略反馈4个方面。组织战略是全局性的,处于指导性级别的,可作为未来行动的根本依据。在该层次上,图书馆联盟指明了一系列密切关系未来联盟事业绩效的问题,如联盟牵头者的变更、成员馆的增减、人事队伍的变动、资源的再分配等。而涉及到职能战略管理的领域,其提出的发展方案则更为具体,主要包括联盟服务群体的扩大、新技术的应用、培训活动的开展、合作方式的深化等。

3 图书馆联盟战略管理过程

3.1 战略管理启动

战略规划是我国图书馆联盟战略管理活动的启动阶段,而规划文本的生成是战略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可以看到,战略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就是战略的制定与形成,即规划工作的开始。在这个阶段,对于首先该着手哪个步骤,很多联盟也给出了答案——将联盟所处环境进行深层的剖析。在战略规划的准备与启动阶段,联盟通常会完成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确定战略规划的制定主体及参与者;第二,统筹战略规划的各个板块,避免产生脱节现象;第三,成立各项工作的分管部门,确保规划有保障,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笔者认为,联盟只有在全面考察、系统分析自身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战略规划,此后的管理活动才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操作起来也会愈发流畅,这一步是基础(见图2)。

图2 图书馆联盟战略环境分析的影响因素

3.2 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的制定,简单地说,就是在现有和未来条件下,思考如何达到既定目标。其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战略正确与否,正确的战略应当做到组织资源和环境的良好匹配;另一方面是战略是否适合于该组织的管理过程,也就是和组织活动匹配与否。图书馆联盟战略规划的设计与制定不是随意进行的,而应当遵循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流程,合法、合理地开展。规划的制定要力求符合4个原则:目标明确、可执行性强、人事落实细致、灵活度高。有别于图书馆个体,图书馆联盟是一个由内部和外部系统构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联盟内部与外部系统的协调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联盟所处系统环境的适应性,而由此便决定了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战略方向[3]。笔者借鉴企业及国外图书馆联盟战略规划制定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作了图书馆联盟战略规划流程设计图(见图3),以期让本领域的研究人员更好地知悉其较为科学的规划过程。

图书馆联盟的战略规划过程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整体,其制定流程需要体现图书馆公益性事业的特点,要从已有条件出发,以现有需求为出发点,注意多个人事主体的不同参与方式和参与时间。整个系统内部,要注意相关环节之间的衔接,明确各部门的功能,各司其职,有序地开展各部分工作。例如,在战略规划的分析中,联盟应当注意做好总结与评估工作,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利用搜集到的数据对内外部环境,包括政策、资源、服务、读者、技术、经费等情况进行客观分析,结合自身需求得出联盟的发展愿景、使命与目标,为日后的战略选择做好铺垫。在规划的制定与发布阶段,要区分好总体战略与部门战略,选择适宜的战略方案,不断根据现实的变化做好修改与完善,依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最终发布并公示战略规划文本。纵观我国图书馆联盟的战略规划流程,上级主管部门是统领,秘书处提供指导,图书馆行业外的战略规划专业机构是辅助人,而理事会则是启动阶段的核心。

图3 图书馆联盟战略规划流程设计图

3.3 战略反馈

战略反馈是组织针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自身战略的审视和纠偏,及时发现与调整在战略执行过程中的缺陷、失误和不合理的内容,它是战略实施工作水平高低、质量好坏的体现。完整、详尽的反馈活动是战略管理活动的强有力的保障,对于下一次的战略规划也能发挥重要的参考作用。反馈环节的绝对主体就是读者。首先,对于脱离规划文本而开展的工作,作为第三方监督人的读者可以向联盟战略管理活动控制方反映,以防后期活动越来越脱离正轨;其次,对于虽然是严格参照规划文本而开展的管理工作,如果实际效果不明显,与预期想法偏离很多或是读者不满意,其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反馈,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作为战略管理活动实施者,图书馆联盟的各成员馆要加强自我监督,主动与读者交流,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上报工作中所遇到的难以自行解决的困难,以寻求支持与帮助。可以说,战略反馈能够多层面地为决策者展现组织当前战略状况,为战略实施保驾护航。

4 关键影响因素

4.1 读者的参与程度

作为图书馆联盟的最终服务对象,读者是提高联盟战略管理成效的助推器。然而,我国很多联盟并未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没有给予读者发挥作用的空间;小部分联盟提供给读者的权利则是在制定战略规划文本时,于主页留予有限的版面让他们留言,提出自己的建议,发表个人看法。我国绝大多数的图书馆联盟选择了非行业内的战略管理领域的机构或者个人来代替联盟服务对象参与本联盟的战略管理工作,而忽视了读者这一群体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读者的参与程度能直接决定联盟战略管理的质量好坏。图书馆联盟若要加深读者的参与程度,首先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图书馆联盟,知悉其运作模式、服务方式,在战略管理的各个阶段,读者也可以充当不同的角色。因此,在战略规划阶段,图书馆联盟可以听取其看法,从他们的角度分析图书馆现今存在的意义,有哪些挑战需要应对;进入后期实施阶段,应该让他们成为第三方监督人,及时反馈联盟战略控制的情况;中间的规划过程,或许是读者最有发言权的环节,从一些联盟的规划文本发布的网页上能够看到,很多读者提出了非常具有实质作用的建议,如吸收医学类院校图书馆加入联盟、缩短文献传递的时间、增加联盟某类讲座的场次等。

4.2 成员馆的利益平衡机制

图书馆联盟是通过契约将具有共同需求或共同利益的成员馆联结起来,对其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联合机构[4]。虽然加盟的形式不尽相同,个体图书馆仍可根据需求而选择性地参与一些联盟,并扮演不同的角色。理想中的图书馆联盟各方应当是地位平等、权利均等,只有以此为基点且相互信赖、相互帮助才能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现实中,联盟的发展还是遭遇了很多困境,“利益不平衡”就是一大诱因。图书馆联盟各方的利益平衡问题一直都限制着联盟战略管理的成效。由于我国的联盟大都是大型馆牵头、小型馆加盟的形式运作,在联盟建设时,大都未设置加盟门槛,使得成员馆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在联盟开展服务时,大馆往往要承担较大的责任,投入更高的成本,换来的是整个联盟的良好口碑,其本身不能或只能获取很少的利益,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性自然大打折扣。再者,联盟在管理上通过完全的行政方式进行的协调较少,更多的是通过探讨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就很难保证利益分配的均衡性。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图书馆联盟若想开发高效的战略管理模式,其关键就在于能否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只有利益平衡了,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共享、合作共赢。

4.3 法律法规的支持与保护

从大的层面来说,战略管理可谓图书馆联盟的一项事业,事业的成功离不开政策的导向与法律的支持。当前,我国尚未制定全国性质的图书馆法,而地方性的图书馆事业管理法规则陆续出台。同时,近年来相关的立法部门相继制定了信息资源建设领域的法律规章,涵盖范围较广,包括出版行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也包含了不少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内容。然而,图书馆联盟作为资源共享的推崇者,对其战略管理活动的支持还只是体现在联盟的章程条文当中,这些条文虽然明确了联盟战略管理的主体、赞助者、实施措施、服务对象等,但终究只是作为机构的一种规定而存在,其保障力度非常薄弱,不具备任何实质意义上的法律约束力。虽然资源共享逐渐被纳入了国家的信息管理总体战略和法律体系,但作为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仍然缺乏法律法规的保护与支持,这也是图书馆联盟发展遭遇诸多困境的原因之一,导致之后的战略管理活动的开展困难重重。因此,联盟的各成员馆应该统一行动,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积极呼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联合提案以推动我国图书馆法的制定,以法律助力图书馆联盟的前进。

4.4 图书馆联盟间的交流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联盟间有关战略合作、战略交流的活动日益丰富:2014年10月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第六分会场“图书馆区域联盟的创新与发展”研讨会[5]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该主题紧紧围绕图书馆联盟功能拓展、联盟发展模式及探索实践等问题展开对话,受到了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意义深远。除了全国性、地区性的实体会议,一些相关的论坛、讨论组、即时聊天群等也建立了起来,使得成员馆的代表们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各抒己见,分享所获。毫无疑问,战略管理是一项涉及部门广、历经时间长、操作流程多的活动,个体的图书馆联盟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借鉴他人优秀的战略成果,而联盟间就此领域的交流互动是提高战略绩效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

[1]王 真. 图书馆联盟建设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36.

[2]柯 平. 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46.

[3]朱云芝, 唐 虹. 图书馆联盟战略协同机制及其运行研究[J].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3(1):7-10.

[4]刘传玺, 董 真. 对图书馆联盟的战略思考[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9(1):25-27.

[5]2014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第6分会场:图书馆区域联盟的创新与发展[EB/OL]. [2015-06-01]. http://www.lsc.org.cn/c/cn/news/ 2014-10/16/news_7496.html.

Research on Strategic Management Mode of Library Consortia in China

[Key words]Library consortium; Strategic plann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22 library consortium in China, it can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rom strategic planning,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strategic feedback. The strategic planning of library consortia in China should analyze in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dequately, and strengthen the strategic planning process of library consortia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rategic feedback. The mainl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library consortia include the extent of readers' participation, the interests balance mechanism of the members, and the support and protection of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外图书馆联盟管理模式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4ATQ001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李 龙 男,1989年生,硕士,现工作于浙江师范大学图文信息中心,助理馆员,已发表论文7篇。

高 波 男,1961年生,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教授,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5部,已发表论文60余篇。

王少薇 女,1990年生,硕士,现工作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已发表论文5篇。

[ 收稿日期:2015-09-02 ]

猜你喜欢
战略管理战略规划
浅谈波士顿矩阵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应用
基于战略规划的国外高校图书馆联盟合作共享研究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论医院如何完善精细化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设
浅议海外并购后的整合管理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探究
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竞争情报需求研究
全球新能源车企概况和中国的战略规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