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综述

2016-07-20 06:16颖,井
运动 2016年15期
关键词:体质青少年体育

弓 颖,井 玲

(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4)

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综述

弓颖,井玲

(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43007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全面剖析了我国学校体育对青少年健康促进研究的发展现状。同时,综合学校、学生的实际特点,整理分析了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对策研究,以期为改善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切实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综述

1 学校体育教育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

目前,由于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导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不仅包括学校体育教育因素,而且还与整个社会、家庭等因素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所以,很多学者与专家都纷纷开始加强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希望能够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出学理依据。

1.1现代社会的不良生活方式

过去10年间,我国青少年的膳食状况得到改善的同时却出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营养过剩、肥胖。青少年摄入了过多的营养和垃圾食品,同时,学生活动量明显减少。青少年花费大量的时间专注学业,孩子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青少年中出现大量体质差又肥胖的现象。

1.2教育体制与教育理念的矛盾

目前,我国陆续出台很多的规章与政策,以期能够有效解决由于应试教育体制而带来的消极影响。其中就有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而制定的体育加试制度。然而,在我国贯彻落实这一制度后,并没有有效提高体育课程的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相反,其是素质教育向应试教育制度的屈从行为,并未动摇应试教育的根基,素质教育仍是空谈。所以,在应试教育体制以及全面素质教育方针彼此之间存在的冲突与矛盾,也成为无法有效改善学生当前体质健康状况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1.3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

1.3.1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观念不确定,实施路径模糊体育课程改革必须要有明确的课程改革理念,并依据其制订具体清晰的实施路径,对于如何通过体育课程实施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多年来我国学校体育都缺乏清晰而明确的学理认知。因此,尽管多年来学校体育工作不断进行改革,但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

1.3.2体育课程的课内外缺乏有效联系目前,一些学校任意缩减和占用体育课的教学课时,体育课经常被挪用于补习主科课程甚至取消。当前大部分学生是通过课外锻炼来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但是学校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没有给予充分重视,也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组织与管理,对学生的活动行为并未给出比较科学、合理的指导。于是也就导致学生无法充分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且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以及身体素质等都存在着差距。因此,加强体育课程的课内外联系尤为重要。

1.3.3体育教学内容设置过于偏重学生的兴趣在2007年,毛振明教授针对体育课程的性质这一方面展开了专题论述,其明确指出:“目前,在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以及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其并没有充分重视规范性教学,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这样就无法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无法发挥体育课程的意义,更无从谈起健康促进的实效性。”张晓建(2013年)认为,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把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摆在首位,其过分强调了学生的运动参与等“软性指标”,在这样的错误意识下,就严重影响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根本目标的实现,无法达到教育改革的目的,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能类指标。

1.3.4教学方法的实施不符合实际现实情况中,每个学生个体是存在差异的。在体育课程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与兴趣爱好,充分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用分层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然而,当前我国的许多学校并没有充分贯彻落实体育教学分层教学法。由于选项课制度不够完善,这样也会导致许多的学生必须要面对相同的考核评价标准以及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等。在此状况下,对学生做出的学习评价,即体育成绩是无法真正地反映出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效果的,无法真正地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1.4学校体育文化

学校体育文化的状况分析从学校文化环境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体育物质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这是学校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实践中,通过长期的研究和摸索形成的学校体育文化的精髓。

投稿日期:2016-05-25

1.4.1校园体育文化物质文化:设施缺乏,设计管理不到位(1)场地设施的匮乏。当今各大学校招生不断扩大,而体育场地、器材却没有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和锻炼需求。(2)场地、器材的配备、管理不完善。体育场地、器材的布局不合理。这是我国学校中普遍存在的体育设施配置不合理问题。同时,学校对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也不到位。

1.4.2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体育文化不受重视,精神文化凝练不足(1)对体育的认知不足。钱晶晶(2012)认为,部分学校管理者对体育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浅显的理论知识上,直接导致了形式化体育,即只制定政策,却难以付诸实践。许多的教师对体育的认知存在片面性,其只是单纯地认为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比赛等即为所谓的建设学校体育文化。其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体育对学生身体素质以及综合素养等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价值。(2)体育的观念过于陈旧。有些人认为体育是用来锻炼身体的,而不了解体育还具有调节心理健康、完善人格等功能。(3)体育理论知识较为匮乏。目前,很多教师在体育教育工作中,只是一味地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传授,然后却尚未认识到要对学生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理论缺乏正确的认识。(4)体育精神物质化的缺乏。体育人文景观“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等标语在无形中起着宣传作用,每位教师以及学生都能够树立科学的健康运动理念。然而,目前在我国许多学校中都没有设置相关的建筑以及标语等,这样就无法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体育锻炼以及学习的氛围。在这一方面我国学校是远远落后于国外学校的。

2 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

多年来,我国围绕着“体质健康”进行了大量的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研究与探索。然而却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即为无法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所以,就必须要加强对理论研究成果的归纳研究与探析,以此来通过学校体育教育的途径达到有效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目的。

2.1体育教育制度改革

2.1.1将体育课程考试划入升学考试,将单一考试制度发展为综合水平测试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单一的文化课考试制度决定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地位和性质。这也就导致了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从政策层面上来说,国家相关部门应明晰高考制度的弊端,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将文化课的考评作为高考综合评定的一部分。将体育素质考试纳入这一制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

河南省招生办率先于2013年对外正式公布施行体质测试方案。根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自从2014年开始,学校就不会再统一组织体育测试,而是会把应届生在高中时期所取得的体育成绩作为其体育测试成绩。尽管这一改革没有真正改变体育教育体制,然而却获得了广大师生及其家长的重视,这也使得学校的领导与学生家长开始纷纷重视学生体育。这无疑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风向标”,向外界树立了学习与健康并重的教育观念。

2.1.2强化体育教学评估在学校评估中的重要性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那么学校就必须要创建完善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测评制度。要每一年定期对全部的学生开展体育健康测试活动,而且要把得到的测试结果上报给教育部门。在得到相关教育部门的审核批准后,再将其上报到我国相关的数据管理系统中,以此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体制健康情况。不仅如此,学校还要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公布于校内,并且通报给家长,这样就可以使得家长以及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对于在连续3年中学生的总体体质健康水平都处于下降状态的学校以及地区,禁止其参与教育工作的评估评选活动。这一举措引起学校管理层的重视,从学校管理政策层面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2.1.3从政策上引领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深入实施体育课程标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课程教学,教学模式要结合体育项目的基本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设立教学内容,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全面、统一的规章制度,以此帮助教师更好地制订教学大纲。

2.2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2.1在全校范围内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加强体育健康宣传工作北京实验中学的校长蔡晓东曾经指出,在1所学校中,将体育课程放置在哪种位置,对其持何种态度,这能够充分反映出这一学校是否真正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否充分贯彻落实教育教学理念,学校体育的目的是能够培养出健康、阳光、积极乐观的青少年。为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健康体质水平,那么就必须要做到2点:首先,学校要定期举办讲座等活动,以此来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与体育活动能够保证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其次,学校举办运动会和一些球类比赛并在教学和比赛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即宣传体育也教育了学生,比赛中运动员矫健的身姿无形之中影响到观看的学生,激发他们的锻炼热情。

2.2.2广泛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学校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学校要充分结合本校的基本特点,创建出良好的体育文化。在此方面,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小学就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其充分重视本校的基本特色,组建开办了打花棍、武术、健美操及跆拳道等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而且逐渐形成了4个板块,这几门课程由不同学科的教师负责。这样不仅有效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林莉,孙仕舜,董德龙.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71-74.

[2]陈艳飞,刘成.再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5):42-45.

[3]岳超.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学校体育干预策略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4]姚健,于宏亮,张树来,等.学校体育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程建设中的路径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21-25.

G804

A

1674-151X(2016)08-06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5.032

弓颖(1990—),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体质青少年体育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