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2016-07-20 14:29吴永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12期
关键词:设置事业单位机构

吴永辉

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吴永辉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给出了恰当的建议,旨在为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缺陷;意见建议

尽管大多数事业单位已经设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已经加以实行,但是很多单位的内控制度实施效果其实并不理想。本文主要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念、组织结构设置及制衡、常规风险识别及评估、部门之间沟通有效性等方面来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就具体的缺陷给出现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一、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

1.我国事业单位的文化较为落后,没有形成现代化的内控管理理念。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的文化氛围往往是被动化形成的,有些事业单位虽然已经设立较长时间,但是其文化氛围依然较为滞后,表现为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员工不积极地投身于单位的日常运营中去,也不致力于花精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导致整个单位内部逐渐形成一种固有的、长久的懒散、落后、消极的文化,严重地阻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行,使得事业单位无法有效地在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2.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组织机构设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内审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性。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的政治以及经济事业的发展步伐日渐加快,事业单位的改革内容中也将市场化提上了日程。但是,大部分的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依然维持着旧有的模式,滞后的机构设置模式不能够适应市场化的发展步伐,必然会产生工作效率低下、机构设置累赘成本增加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展开。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委员会并不具备必要的独立性,没有配备合理的岗位人员,导致内部审计机构与单位内部其他被审计部门之间因密切关系而产生审计风险,难以展开具体的监督控制活动。

3.对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风险识别及评估的能力不足。风险评估贯穿于内部控制的事前、事中、事后阶段,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则是风险评估过程中的承上启下环节,是事业单位具体开展内部控制活动的重要依据。在现实情况中,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制度,没有建立起应有的风险意识,甚至是会计部门也没有建立相应的会计准则变化的风险识别机制,可见风险管理部门应有的职能均没有得到发挥。这些事业单位更多的是将控制的重点放在了事后管理上,忽视了对事前、事中风险的预测和管理,以至于在风险最终降临的时候,事业单位毫无准备,根本无法做好充分的措施来应对风险。

4.内部控制过程中的各个部门之间沟通效率较低。事业单位的运营环境较为简单,并不像一般经营性企业那样复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业单位就可以忽略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目前较多的事业单位内部并没有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开发,没有恰当地识别、核算并记录全部的经济业务,甚至没有严格地在财务报表中将经济业务进行列示;没有与单位内部的管理层或者普通员工建立有效、广阔的信息沟通渠道,也没有建立恰当的投诉机制以及举报人的人身保护制度,这都阻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行。

5.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形成有效地部门牵制制度。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需要依赖于完善的内部监督系统,本文所指的内部控制监督是指以保证事业单位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实现为前提,通过评价以及实时分析内部控制活动的进行情况,来发现并纠正事业单位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错误,及时地将这些风险点报告给管理层,帮助管理层就如何改善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缺陷提供宝贵的可参考意见。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尚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监督对于内部控制活动整体效果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统一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这就使得监督和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监督机制更多地流于形式。还有一部分的事业单位其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在运行功能上相互平行,妨碍了内部审计部门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二、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1.重视并加强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工作。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活动都出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被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所接受,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是否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直接影响到单位的整体战略目标是否可以得到实现。本文所指的控制环境通常是指包括全体员工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形成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以及文化氛围等,也包括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态度和接纳度等。事业单位的控制环境对于内部控制活动的约束与影响往往是无形的,但是却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作为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有意识地引导本单位的文化建设活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向单位上下全体员工强调遵守道德操守以及企业价值观念的重要性,统一全员的思想与行动,增强单位内部的凝聚力,推动内部控制活动在单位内部的有效实施,使内部控制能够朝着更高水平发展。

2.加强组织结构的建设,为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证。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目标需要依靠组织中的具体个人来实现,因此事业单位有必要合理地设置单位内部的组织机构,将分散的个人力量凝聚在一起,尽可能地减少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带来的治理成本。为实现优化组织机构的目的,各事业单位都应当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设置内部各个机构岗位,尽可能地缩减不必要的管理层级,避免出现低效率的现象,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能。正是因为内部审计机构是评价、监督、检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故事业单位在设置组织机构时要充分考虑到为内部审计机构相关活动的展开提供便利。内审部门应当遵守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来监督自己单位的业务活动。事业单位还需要配备具有足够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以此来保证其专业性,将内部审计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水平。

3.提高风险识别及评估能力,重视风险评估在控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风险识别及评估能力,重视风险评估在控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意味着各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和内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应全面、客观地对事业单位内部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从时间上看,风险评估活动应当至少每年评估一次,对于单位内部发生的重大变化,例如经营模式、业务范围、管理风格、业务复杂程度等变化,应当及时进行风险重估。

4.对于不相容职务应当严格地进行分离控制。事业单位在设置工作岗位时,应当严格地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来明确相应岗位的权限与职责,对于不相容职务实行分离政策,避免出现同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日趋地完善与成熟,事业单位的经营模式也在逐渐地发生转变,但是单位内部控制相对来说依旧较为滞后与薄弱。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作为防范财务风险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事业单位保障其资产完整性、实现其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正因如此,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刻不容缓。

[1]李文生.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企业导报,2016年第20期.

[2]黄卫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智富时代,2016年第10期.

(作者单位:盐城市大丰区施耐庵公园)

猜你喜欢
设置事业单位机构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