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素质教育下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转变
——新形势下做新型的政治教师探究

2016-07-20 02:04马瑞伟
学周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品德课政治课素质教育

马瑞伟

(山东省高青县第五中学,山东 高青256300)

试论素质教育下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转变
——新形势下做新型的政治教师探究

马瑞伟

(山东省高青县第五中学,山东高青256300)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已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追求,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的具体教育教学行为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立足自身实际,积极践行素质教育,身体力行地推进新课改,成为每一位教师紧迫而现实的时代课题。

素质教育;新课改;学生;教学

一、政治教师应如何面对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多个方面,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其最根本的是思想政治素质。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作为政治教师,其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此片面认识,糊涂施教,就会丧失思想政治课的学科价值,就会丧失政治教师的角色价值,政治教师的教学就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当然就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作为一名施教者,作为一名通过施教以提高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的政治教师,就更应全面、清醒地认识到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责无旁贷地开展工作,追求实效。

二、政治教师应如何面对新课改

(一)对我们所担任的思想品德学科的课程功能必须明确定好位

作为一门必修课,政治学科和其他基础学科一样,也有自身的学科知识架构,也承担着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水平的任务,也是一门智育课。但其核心的学科价值是——德育功能,即政治课本质上是一门德育课。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对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导向作用。”这规定了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学科功能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否认或忽视这一点,就会导致在具体、实际的教学落实中职责不清,方向不明,行为失范,成效甚微,丧失政治课鲜明的学科特色和独特的教育功能,就会导致思想品德课教学进入误区。所以,我们每一位政治教师必须全面、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让其成为自己开展教学的指导原则并一以贯之。

(二)积极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进一步发挥其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

1.科学认识和使用好教材。教材不能仅是简单地充当思想政治教育的书面教材,而且还是师生共同参与其中、共同探索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的“体验课程”。虽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现有的思想品德教材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调整和变化,不再是抽象、空洞,枯燥无味,脱离学生实际,而是图文并茂、事理结合、浅显平实、通俗易懂,紧密结合学生生活成长的实际,有了极强的操作性。但教学过程,决不能仅是教师使用教材的过程,更是开发和提升教材的过程。特别是在教学中要找准教材中的“教育点”,注重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重视思想政治知识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侧重于社会实践以及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因此,思想政治教师不能单纯地将书本中的政治知识作为重点教学目标,而是应该将书本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政治涵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爱国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生活,全面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与道德素养。

2.倡导、践行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原则,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没有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在交往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要用开放个性的心态参与到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中来;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理解知识、分享情感的过程,上课学习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实现自我的过程。此外,在素质教育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放弃“师道尊严”的架子,积极洞察学生的心灵世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上的智慧火花,因需而教、因势利导、师生互动,努力实现知、情、意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应自觉完成角色定位的转换,应完成从传统知识传授者到现代学生发展成长的促进者的转变。

3.根本转变教学方式,努力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开放课堂。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为人诟病的突出弊端在于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学现成品”主控课堂,学生在早已被安排好的教学流程中被动学习,课堂没有张力,缺乏活力与生气,效率低下,学生形不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教育教学不能限定人,应该是具有活力的,应该是能够促进和引导人的全面、自由、积极发展的。因此,在素质教育下的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不是配角,而是学习主角,这是一种活生生的学习力量,学生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素质教育下的思想品德课不是一个封闭式的系统,课堂学习也不能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程式,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鼓励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的新的教学方式。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能成为一种艺术了。

4.全面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正如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

[1]陈英.新课程新理念下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新转变[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

[2]冯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J].教育科学,2003.

[责任编辑金东]

Trans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MARui-wei
(GaoqingNo.5MiddleSchool,GaoqingShandong,256300,China)

To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 has become each educator’s value pursuit.A new round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proposes new requirements for basic educational workers.How to proceed from actual situation and how to actively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 and new curriculum has become an urgent and realistic age problemfor all the educational workers.

qualityeducation;newcurriculum;students;teaching

G63

A

1673-9132(2016)15-0385-130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090

马瑞伟(1974-),男,汉族,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思想品德教育。

猜你喜欢
品德课政治课素质教育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