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时代:IP究竟能否为王

2016-07-21 22:04
新财富 2016年7期
关键词:动漫文化产业娱乐

泛娱乐时代:

“泛娱乐”概念最早由腾讯副总裁程武于2011年提出,指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打造明星IP的粉丝经济。作为核心的IP,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角色或者其他任何大量用户喜爱的事物。过去几年中,小米、华谊、阿里数娱、百度文学、艺动、通耀、360等企业纷纷宣布要将“泛娱乐”作为公司战略大力推进。

关于“泛娱乐”,很多人将其理解为“IP的扩展”,即从IP的一个热门行业带动更多的行业。对此,米粒影业创始人张青表示不认同。他认为,所谓的IP其实是一个伪命题,IP本身并没有价值。“IP不重要,品牌最重要,只要拥有了尽可能多的品牌、为公众熟知的动漫形象或者是真人篇的版权形象,才是真正地做泛娱乐。单个IP可以产生多少收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条业务线都是盈利的,每一条业务线都能产生它自身所具备的价值,而不是依靠另外一条业务线的价值而获得价值。”

虽然并不认同“IP为王”的观点,但在米粒的布局中,IP创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张青表示,没有创作就没有后面的运营以及变现,创作是第一位的。对此,中泰证券传媒与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康雅雯深表认同。康雅雯认为,IP本身没有价值,如何把IP运营成功,如何把它的效应最大化、利益最大化才是真正考验企业功力的地方。在泛娱乐时代,优质的IP与运营为王,这两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张青看来,判定一个产业的发展前景,最关键的因素有二,一是规模化,一是可持续性。泛娱乐行业的可持续性不言而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增长率特别高。以电影和游戏为例,中国是唯一一个能够在本土实现电影盈利的市场,好莱坞电影在美国本土是实现不了盈利的。此外,中国游戏行业的增长率也非常高,预计2016年会实现千亿的市场规模,而且每年都会保持20%、30%的增长率。

中国拥有庞大的文化产业基础,但每到暑期档,国产动画往往会被好莱坞动画片瞬间“秒杀”。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从业者,张青颇有情怀地指出:“文化产业不仅仅是一门生意,它也是一场战争,凭什么中国的文化产业公司不能超过迪士尼?”

对于未来的市场前景,康雅雯也十分看好,“迪士尼并非从一开始就非常成功,它也是在后续多年的不断摸索中才逐渐成长起来。我认为,现在中国的动漫企业和这些创作动漫的团队还有很大的机会可以去发展,并充分享受市场成长的红利”。

猜你喜欢
动漫文化产业娱乐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娱乐眼
开口笑
锋绘动漫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努力学,尽情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