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就业指导的若干实践做法*

2016-07-22 03:38毕伟宏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广州510303
高教学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

毕伟宏(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3)



创新高校就业指导的若干实践做法*

毕伟宏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3)

摘要: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大学毕业生总量不断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给高校就业部门带来新的课题,文章围绕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重点研究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提出促进大学生满意就业的若干实践做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业

当今各国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世界正处在发展、变革、调整、并存的时期,提高人才的储备,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各国创新发展的战略。在这种新形势下,培养优质的高校毕业人才服务于社会刻不容缓。然而,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具有较明显的结构性矛盾。近几年,作者通过对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去向研究,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建设,能很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增强学生职业规划能力、提高学生就业技能,使大学生更好更满意就业。

一、现状分析

以2015年为例,据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数据显示: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51.9万人,比2014年增加4.7万人,加上外省入粤求职及往年申请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共有近80万高校毕业生在广东求职,约占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十分之一,毕业生人数总量压力继续增大。同时,广东2015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需求情况与去年大体持平,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难比2014年还要大,就业形势持续严峻。

二、创新就业指导的实践做法

随着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逐年重视,“四到位”情况逐步完善,但成效仍显不足。我们必须改革创新现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针对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实际存在的制约因素,不断完善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的体系构建。

(一)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

实践做法有:一是项目研究法,鼓励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各个层面的科研项目申报,实施项目研究加快提升就业指导团队的理论水平;二是组织编辑就业创业教材、杂志、月刊、周刊、简讯等,为就业指导工作的良性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导。

(二)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取得成效,取决于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水平,因此,团队的专业化建设十分关键。实践做法有:一是提高校内就业专职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首先建立准入机制,从事就业的专职人员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背景;其次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计划,鼓励考取从业资格证,如高级职业指导师、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GCDF)等,并且制定一套完善的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培训学习,并承担就业指导课授课、职业咨询、职业拓展训练等。二是遴选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校内外兼职就业指导人员。他们主要包括校内辅导员、教师和具有丰富人生经验的校外企业家、人力资源经理等。通过他们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做好“引路人”的角色。专职人员和社会优秀人才兼职,共建的专业团队能拓宽思路,使就业指导更加专业化、团队工作更有成效,并且很好帮助毕业生满意就业。

(三)增强就业指导的系统性

提供就业信息、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就业率是高校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高校人才的更高要求,这项工作慢慢发生改变,逐步以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来开展,增加就业指导的系统性就显得尤其重要。主要实践做法:一是低年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训练,毕业生同学开展就业形势分析、就业专题预测会,了解最新就业形势,做好职业定位;二是通过专题讲座、一对一辅导等,帮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三是开展个体职业咨询和团体职业辅导;四是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拓宽就业途径。

(四)创新就业指导的形式

表1

就业指导的形式是指在指导过程中体现多样性和手法的丰富性,从深层次提高就业指导的效果,创新就业指导形式,这对促进就业指导有重要的作用和必要性。主要实践做法:一是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如建立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就业在线网站,成立QQ群,及时发布信息和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利用新媒体开通微博、手机APP等通讯手段发布有关就业指导信息;二是开设技能证书考核培训课程,提升就业竞争力;三是开展就业相关的社团、校园活动,增强就业氛围,如成立学生社团组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讲课大赛、教师技能大赛、职业规划大赛、创业大赛、校园自主营销、校园活动,二手跳蚤市场、模拟面试等校园活动。

(五)合理运用科学的就业指导方法

要使高校就业指导更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必须改变目前单一的就业指导方法,合理使用科学的就业指导方法是提升就业指导成效的有效途径。主要实施做法:一是运用谈话、测评、讨论、团康等方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互相了解,增进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真实的需求,并开展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二是运用实地参观考察、见习、兼职和实习等方法,提前体验未来的职场环境,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识,从而提高职业能力;三是运用评价反馈的方法进行反思,在就业过程中及时对学生某阶段被指导的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作为一门新兴的、包含多学科的课程,对就业指导专职人员提出很高的要求。建议高校要以职业生涯发展为指导目标,进行全程化指导。以本科四年为例,建议内容如表1所示。

(七)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指导服务体系,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率

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是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水平的重要方法,也是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很好的反馈机制。主要实施方法有:一是以学生和辅导员队伍组建调查团队,定期到毕业生用人单位、实习单位进行走访,及时了解毕业生在工作、学习等方面的一手材料,并且收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将反馈信息及时反映到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二是通过引入第三方面调查机构,全面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全面调查,形成调查报告,真实客观地反映学校办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率,此项工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近年国家对高校就业工作高度重视,除了政策配套外,政府在人、财、物等方面也给予了很大支持,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做到毕业生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家长满意和学校满意,取得明显成效,要大力提倡创新就业指导的实践做法。总而言之,创新就业指导的实践做法,能更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更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更有利于高校的建设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常雪瑞.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J].教育探索,2015(11).

[2]毕伟宏.探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践做法[J].中国科技纵横,2012(8).

[3]袁曦.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3-0029-02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4年教改项目“以提升就业力为导向的师范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全程化教学模式研究及实践”(GDJG20141225)资助;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理科实践教育基地项目资助;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014年创新强校项目“面向教育信息化的人才培养协同育人基地”(xtyr201404)资助。

作者简介:毕伟宏(1976-),男,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高级职业指导师、全球职业规划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生涯、就业指导等。

Abstract:With the decline of the economic pressure,the number of undergraduates is increasing,which leads to the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at present.Now this problem challenges the employment department in the university.The article is center for the employment satisfaction of undergraduates and the important point is to study the employment instruction including its content,form,method and so on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some practical measures.

Keywords:undergraduates;courses of employment instruction;employment

猜你喜欢
就业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