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本色精神”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

2016-07-23 04:06杨军
党建 2016年7期
关键词:日照市实干党性

杨军

山东省日照市地处沂蒙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时期有3.8万人参军、44万人次民工支前,一大批怀揣为民救国理想的有志之士奋勇投身革命。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在新中国成立前,他们中的不少人相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解放后,他们返回乡村,默默无闻地生活,积极参与建设担当奉献,始终坚守党性、永葆党员本色。

在日照市特别是在莒县,这群老党员最多时有13300余人,目前尚健在744人,平均年龄近90岁。这一“红色群落”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每个人身上都闪耀着共产党人“本色”的光芒,汇聚成了“一心向党、公心为民、用心实干、清心律己、热心传承”的“本色精神”。

“本色精神”重在发掘、贵在传承。这既是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载体和鲜活教材。为此,日照市确立“守本色、勇担当、争先锋、求突破”实践要求,突出“本色精神”引领,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和党性锻炼,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弘扬“本色精神”,首要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理想信念是“主心骨”“压舱石”,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历经生死考验,无论是在苦难岁月,还是在和平年代,之所以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源于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党性锻炼。弘扬“本色精神”,必须抓牢培固思想这根主线,以“本色精神”为镜,深学、细照、笃行。为此,日照市立足实际,编纂“本色精神”教材,积极搭建“本色精神”教育基地、党性教育主题活动室等教育载体。积极开展“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专题讨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思想根基。目前,到莒县“本色精神”党性教育基地现场学习、接受教育的党员已达11.7万人次,发挥了很好的教育传承作用。

弘扬“本色精神”,核心是坚持公心为民、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的根基在群众、力量在群众、血脉在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来自群众、扎根群众,始终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同甘苦、共命运,用一辈子的党性实践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默默坚守,充分展现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关系”“土地与种子的关系”“主人与公仆的关系”,回答了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弘扬“本色精神”,不是贴贴标语、喊喊口号,而是要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为群众办实事。近年来,日照市建立以“通感情、通政策、通服务、通信息、通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党群“双向直通”机制,健全完善领导蹲点调研制度,积极推进党员“一对一”“一帮多”,直通听民声、帮扶解民忧,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弘扬“本色精神”,关键是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对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走访慰问时,时常听到群众的呼声:“老党员们的威望都是干出来的”,“光指挥不行,得带头干群众才服你”。弘扬“本色精神”,离开了实干与担当就是空谈。日照市完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健全和落实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引导各级党员干部以老党员为榜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责任担当,有力地激发了干事创业激情。去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贸易融资风险、持续严重旱情等困难挑战,日照市委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推出“突破园区、聚力招引”、七个转型升级、旅游富市、林水会战、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脱贫攻坚等系列重大举措,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确保了“十二五”圆满收官和“十三五”良好开局。● (责任编辑:张少义)

猜你喜欢
日照市实干党性
Creating an Atmosphere
古村街景
村居
数读2019政府工作报告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1986—2015年日照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如何探索解决党性分析的针对性有效性问题
基层党校做好党性教育的思考
深刻洞察“党性”的精彩读本
“党性体检”让党员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