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当前我国居民服务消费增长的因素及政策建议

2016-07-23 16:30湘潭大学商学院罗跞
中国商论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制约建议

湘潭大学商学院 罗跞



制约当前我国居民服务消费增长的因素及政策建议

湘潭大学商学院罗跞

摘 要:本文从服务供给、收入、城镇化、消费环境、消费观念五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当前我国居民服务消费增长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制约 服务消费 建议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居民服务消费,不仅充分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确保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态势。但近年来,我国服务消费虽较快增长但占总消费比重仍然偏低,201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的42.8%,而发达国家人均服务消费占总消费比重普遍超过了60%。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了我国居民服务消费增长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五个因素。

1 服务供给因素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整体取得了很大发展。2015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但具体到与服务消费密切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来说,其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发展。

1.1部分服务供给不足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以发展型、享受型、文化创意型为代表的高层次服务的需求大幅增加。而国内相关服务产业发展相对缓慢,致使这部分服务需求不能得到很好满足。最近几年出境旅游人数和境外消费金额激增,就充分反映了这一问题。另一方面,传统劳务型服务也存在供给不足。以养老服务为例,201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逾2.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升至15.5%。预计2035年前后,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将增至4亿人,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而目前全国养老机构床位总数仅600万张,专业养老护理人员也严重缺乏,制约了养老服务消费的增长。

1.2新兴服务消费潜力仍有待释放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会形成很多新兴服务消费热点。但这些消费热点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服务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人才不足等。比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电脑的普及,网络服务消费快速发展。以网络购物为例,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0.1万亿元,其中网上零售额为3.9万亿元,占到总量的12.9%,比2014年增长了33.3%。但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约50%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曾在网络购物中买到过假货,网络消费体验较差,继续进行网络购物的热情不足。这表明新兴服务消费仍有待发展,消费潜力有待释放。

1.3服务价格上涨过快

由于许多生活性服务是由直接劳动提供的,如家庭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等。所以,其供给效率很难通过新技术的引入或标准化管理来提升,服务价格会随着劳动价格上升而上升。但近年来,我国服务价格涨幅明显超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服务价格“成本病”趋势日益明显。而服务消费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当服务价格上涨过快时,消费者可以通过自我服务或增加实物消费来进行替代。所以,服务价格上涨过快直接制约居民服务消费的扩大。造成价格上涨过快的原因主要是服务市场准入的体制障碍仍然很大,部门分割、行业垄断、诸侯经济还很严重,使供求关系不能通过市场来进行有效调节,提高了服务价格,抑制了居民服务消费需求的增长。

2 收入因素

2.1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以美元计算仅为3300美元左右,尚不足美国38000美元的十分之一。收入总水平偏低,意味着购买力偏低。人们的消费是分层递进的,只有在衣食住行等生存型消费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消费。而高层次消费中包含大量服务消费的内容,如旅游消费、闲暇消费、教育文化消费、医疗保健消费等,同时,这些服务消费的收入弹性比生存型消费更大。所以,我国收入水平偏低制约了居民服务消费需求的增长。

2.2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462,远超公认的收入分配警戒线0.4。而收入分配不均体现在城乡、地区、行业等多个层面。以地区收入差距为例,2014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1.69倍。收入差距过大意味着低收入阶层数量过大而高收入阶层收入增加。由于低收入阶层在支付了必需的基本消费后,对服务消费的购买力十分有限。而高收入阶层的服务需求已基本饱和。所以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居民平均服务消费倾向下降,从而制约了我国居民服务消费的增长。

2.3刚性消费和收入不确定性较大

当前,我国还处于经济社会大转型时期,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这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刚性支出,从而挤占了本可用于服务消费的购买力。此外,居民收入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居民有很强的储蓄动机,降低了当期消费,不利于居民服务消费的增长。

3 城镇化因素

城镇化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仍相对滞后,制约了居民服务消费的增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城镇化率偏低制约了居民服务消费的增长

近年来,我国一直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2015年总体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但总的来看,我国城镇化发展依然明显滞后,据统计,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普遍达到80%,与我国收入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也在60%以上。城镇化率偏低不利于居民服务消费的增长,这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城镇化率偏低不利于居民收入的增长。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9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22元,二者相差2.73倍。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直接制约了服务消费的增长。二是城镇化率偏低不利于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由于很多生活性服务具有生产、消费同时性的特征,因此,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本地服务市场容量。城镇化率偏低,不利于生活性服务业实现规模效益,从而不能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三是城镇化率偏低不利于农村居民服务消费的增长。一方面,城镇化率偏低,意味着城市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工业反哺农业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城镇化率偏低,意味着农村人均占有的生产要素较少,如人均耕地面积等,从而不利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制约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进而制约了农村居民服务消费的增长。

3.2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居民服务消费的增长

一是在当前城镇常住人口中有大量非户籍人口,还不能平等地享受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产生了强烈的预防性储蓄的动机,减少了服务消费支出。二是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明显快于西部地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都集中在东部地区。三是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城市发展也不平衡。一方面,人口不断涌入大城市,造成大城市各类基础设施不堪重负,人居环境恶化。另一方面,中小城市数量虽多但规模普遍较小,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有限。所以,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也制约了居民服务消费的增长。

4 消费环境因素

人们的消费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消费环境的好坏对消费的水平、结构、质量都有很大影响。然而,当前我国服务消费环境还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

4.1自然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生态环境是进行消费的外部环境。由于我国长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如江海湖泊水域严重污染,水土流失严重;大面积雾霾经常性发生,PM2.5浓度严重超标。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存和发展,使消费质量不断下降。此外,对服务消费而言,自然生态环境本身也是作为旅游、休闲等服务消费的消费对象。所以,自然环境的恶化不可避免地对居民服务消费的增长造成影响。

4.2社会消费环境不和谐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乱涨价、乱收费、计量作弊、虚假宣传等行为仍时有发生。二是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三是存在许多不健康的消费文化,如攀比消费、迷信消费、赌博消费等。这些不和谐的消费环境因素,都不利于我国居民服务消费的增长。

5 消费观念因素

消费观念也是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一个因素。部分居民在消费观念上,还不能正确认识服务消费。例如,部分居民对一些满足精神、心理需要的服务消费合理性认识不足,而服务消费特别是高端服务消费,有相当一部分是满足消费者精神、心理需要的,如音乐、旅游、健身和一些适度追求名牌时尚的消费,而不少人认为只有实物消费是“实惠”的,而追求心理享受和精神满足感就是虚荣,从而自发降低了对于此类服务消费的需求。此外,部分居民对消费信贷的认识不足,总是抱有一种“量入为出”的心态,因此制约了购买力的增加,不利于服务消费增长。部分居民缺乏进行某些服务消费所必需的知识和消费技能,从而不能享受到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丰硕成果。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又比如,一个连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都不具备的人,又怎么能进行网上购物和其他网络服务消费呢?

6 建议

6.1加大生活性服务业改革力度

打破行业垄断,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加大对生活性服务业薄弱环节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入外资。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使“体制内”高水平服务人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做好对服务业的金融支持,降低服务企业特别是小微服务企业融资成本。继续执行对小微服务企业的税费减免政策。要依托当前“互联网+”战略做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网络信息服务提供一个高质低价的发展平台。

6.2不断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

要增加和保障就业,从源头上为居民收入增长打好基础。构建更具针对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技能培训和再就业有机结合起来。保障和增加大学生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要加大收入调节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增加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持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快建立正常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所占比重,形成更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6.3稳步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着力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金融制度和现代城镇制度改革。处理好城镇化和产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以及城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等四大关系。重点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并且,应在当前强调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引导城市服务资源下乡,建立一个高效、低成本和市场化的农村服务体系,从基础上为农村服务消费的增长创造条件。

6.4优化服务消费环境

要制定并完善有关环境保护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使广大居民能在一个舒适绿色的消费环境中进行消费。同时要用先进的文化来端正人们的价值导向,扭转社会风气,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社会环境。

6.5积极引导改变消费观念

首先要引导广大居民在服务消费领域形成更为合理的消费观念。要充分认识到精神、心理消费的合理性。要加大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投入。这既能直接形成服务消费需求,也可以通过文化教育投入来积累人力资本,提升居民服务消费力。

参考文献

[1] 王启云.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发展我国居民服务消费[J].消费经济,2010(02).

[2] 尹世杰.消费经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存在“成本病”问题吗?[J].财贸经济,2008(12).

[4] 江小涓.促进服务业发展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N].新华日报,2011-08-02.

作者简介:罗跞(1992-),男,湖南隆回人,湘潭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4(c)-001-03

猜你喜欢
制约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紧迫性与制约因素的认识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剪刀差”制约了农药制剂出口
健康卡推进受多方制约
建议答复应该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