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城镇化新型模式的探讨

2016-07-23 16:30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刘昕霞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崔妍
中国商论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刘昕霞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崔妍



县域城镇化新型模式的探讨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刘昕霞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崔妍

摘 要:县域城镇化的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优化城镇化布局的关键,也是推进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在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县域城镇化可遵循区域层级性、空间差异性和发展协调性的原则,发挥地域特色,发展县域中心城园区集聚模式、城郊社区特色产业模式、中心村镇农业主导模式和特色小镇生态旅游模式。

关键词: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县域城镇化 县域发展

崔妍(1989-),女,朝鲜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5年9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发布会《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8》在北京发布。蓝皮书以“‘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展望”为主题,研究总结了“十二五”期间,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各领域取得的成就与问题。研究表明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城镇化率为54.77%[1],预计在2020年将超过60%,2030年预计将达到70%。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已高于世界平均速度,但与发达国家80%和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未来我国将全面进入城市型社会,同时城镇化将从现在的以速度为主转向质量与速度并重的阶段。尤其是县域城镇化进入深入发展的关键期,县域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探索新型县域城镇化发展,走出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缩小城镇化区域差距,改善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新途径。

1 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原则

1.1区域层级性

根据区位理论,区域具有层级性,即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等级的地理区域,一个大区域里必定包括若干个小的区域,而整个区域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区域之间具有相互影响性。一般来说,每个区域都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而且区域等级越高,其组成的结构越复杂,高级区域常具有低级区域所不具备的结构和功能。县域城镇化模式的创新应该依据县级中心城、城郊中心村镇、中心村的不同区域等级,按照各自的地位和功能,有不同的发展模式,模式之间地域不交叉,产业划分上不雷同。从行政区域看,县级中心城是县域经济、政治与文化中心,其功能是带动辐射周边村镇发展,在城镇体系中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城郊中心镇与县域中心城镇距离较近,城镇发展元素相对完备,可以立足满足中心城镇的生产生活需要,发展特色多元化的产业。中心村一般远离县中心城镇,并且中心村之间资源、环境和条件差异大,因此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1.2空间差异性

人类的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与范围中进行的,因而任何城镇发展也都是在一定的国土空间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创新首先应体现国土空间在功能区定位的差异性。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同的地理空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但在国土空间使用和开发上要因地制宜。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要控制人口规模,既要在人口要点上集聚发展,又要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产业发展要以生态环保为前提适当发展,还要适应建设区的优化开发。

1.3发展协调性

城镇化过程是资源再分配和利益调整的过程。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根据增长极理论,经济发展要素会由落后地区流向中心地区,越是发达区域对资本和劳动力的吸引力越强,不发达地域则缺乏对资本和劳动力的吸引力。这样,资本要素的极化流动使得不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困难,资本要素更加稀缺,区际差异必然加大。所以城镇化的发展要坚持区域协调性。同时,新型城镇化是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城镇化发展要坚持产业协调性,城镇化建立在牢固的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这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率,解放农村劳动力的战略需要。城镇化随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而且工业化可以通过影响农业现代化,改善就业结构,提高非农人员比例,从而影响城镇化水平。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发展应追求代际公平、区际公平。而城镇化的发展还必须坚持人口与自然的协调性。

2 县域城镇化的目标

2.1提高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特指城镇化各组成要素的发展质量、协调程度和推进效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要求。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应更加重视提高城镇化质量,把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2013年3月12日,《中国经济周刊》刊登发布的《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大排名》,显示我国提升城镇化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3]。

2.2实现农民生活富裕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和城市化滞后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两大挑战[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收入比由1985年的2.1上升至2009年的3.3,上升幅度超过50%[5]。如果将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还要大[6]。在大力开展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乡收入比在2014年首次降至“3”倍以下,以2.92∶1成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值,城乡收入结构有了优化的迹象,但仍需进一步优化,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大量的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陈斌开、林毅夫利用中国1978年~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发展战略、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城市化水平的相对下降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7]。

2.3促进城乡一体化

城镇化新模式要促进城乡一体化,以及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目前城乡差距突出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方面。所以提高县域城镇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在基本民生性服务、公共事业性服务、公益基础性服务和公共安全性服务等方面实现突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赋予每一个公民自行选择的权力,不仅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客观要求,缓解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也是解决目前存在的农村城镇化质量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必然选择。

3 县域城镇化的新型模式

从微观层面看,每个县在地理空间上都由中心城镇、中心城镇郊区和乡村腹地组成。为体现区域层级性和空间的差异性,本文将一个县域从空间尺度上划分为中心城镇、中心城镇郊区、中心村和特色小镇。其中,中心城镇、中心城镇郊区、中心村基本符合区位圈层结构特点。特色小镇在空间布局上不固定,可能穿插于各个圈层之间,主要取决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色和人文特色。

在县域范围内,城镇化可以推广四种发展模式,即县域中心城园区集聚模式、城郊社区特色产业模式、中心村镇农业主导模式和特色小镇生态旅游模式。

3.1县域中心城园区集聚模式

县域中心城镇是指在县域范围内,具有一定人口和产业规模,基础设施完备,辐射带动能力明显的社会单元。县域中心城园区集聚模式是以建设县域中心城镇为目标,县城为内核,建立产业园区、集聚发展要素为路径,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城镇化模式。县域中心城园区集聚模式的主体功能定位是建设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县域城镇体系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县域中心城园区集聚模式适宜区域为县城所在地。一般来说,县城所在地都是在县域内人居环境适宜、资源环境承载力、物质积累与人文发展水平较高、开发潜力较大、社会要素完备的地区,适合高密度的人口和产业的集聚。

3.2城郊社区特色产业模式

城郊社区是指以县城周边中心村为单位,县域中心城镇需求为目标,发展特色产业、具有特色功能,并与中心城镇联系紧密、相互依托的社会单元。城郊社区特色产业模式是以建设城郊社区为核心,特色产业带动为路径,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模式。城郊社区特色产业模式的功能定位,是发展中心城镇需求的特色产业,为中心城镇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弥补中心城镇的功能不足。城郊社区特色产业模式的推进有助于解决城乡交错带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防止出现城中村两极分化现象,有助于增强中心城镇功能,为其发展提供外动力,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城郊社区特色产业模式适宜区域是围绕在中心城镇一定距离内,人地系统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性特点的城乡交错带。城乡交错带位于市区与乡村影响带之间,由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彼此渗透,功能互补的过渡地区。

3.3中心村镇农业主导模式

中心村镇是指城镇元素完备,生活富裕,环境幽雅、乡土气息浓重,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中心村镇农业主导模式是在适宜的地域,以现代农业发展为路径,建设现代农林庄园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中心村镇农业主导模式的主体功能定位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商品粮基地。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教育、卫生、金融、通讯、商服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业工人生产生活需求,构建农村都市。中心村镇农业主导模式以农林产业为先导,发挥农业的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实行规模经营,确保完成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任务。中心村镇农业主导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农业产业化,延长产业链,为建成工业化原材料基地,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有利于整合涉农资金,把专项资金集中到农林庄园统筹使用,以提高使用效益。同时,可实现农民就地转变为农业工人,农村就地城镇化。中心村镇农业主导模式的适宜区域为农业区中心镇、中心村。

3.4特色小镇生态旅游模式

特色小镇是指在特殊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特征的,原生态和现代元素相结合的社会单元。特色小镇生态旅游模式是以建设特色风情小镇为目标,发展生态旅游为路径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特色小镇生态旅游模式功能定位是这样的:保护自然生态,发掘区位优势,传承民族文化,实现城镇发展的差异性,通过生产生态产品和提供生态服务,以生态项目建设的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色小镇生态旅游模式的推进有利于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保存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原生态文化,提高民族地区生活质量,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的传承。特别是通过民族风情旅游产业的拓展,随着民族地区造血功能的增加,会极大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发展。特色风情小镇适宜区域为地理区域优势明显,生态位置重要及少数民族人口集聚地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city/2014-03/17/ c_126276532.htm.2014-03-17.

[3] 李凤桃,赵明月,张伟,等.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大排名[EB/OL].中国经济周刊,2013-3-12.

[4] 刘文勇.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的分析——以黑龙江省为案例的讨论[J].求是学刊,2006(0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6] 卢小祁.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

[7] 陈斌开,林毅夫.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社会科学,2013(04).

作者简介:刘昕霞(1971-),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管理博士,主要从事城镇化与劳动就业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4(c)-102-03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且看,堆沟港的城镇化之路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