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职前教育

2016-07-25 09:58孙磊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柴油职教实训

文:孙磊

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职前教育

文:孙磊

一提起汽车职业教育,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各类职教院校培养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而对于这些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很多汽车服务行业的业内人士都很无奈地摇头。要知道,维修企业3年能够培养一个基本可以独立排除故障的维修工,而学习了3年的职教院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还需要培养2~3年。而且这些学生一不高兴,就会辞职。

对于大多数汽车类职教院校来说,他们也在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开设校企合作项目、建设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甚至破格聘请维修企业的技师为学生上课等等。这些做法在有些学校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整个汽车职业教育领域来看,变化并不大。其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教育体制封闭了职教院校的思维,使得他们无论做多少项目,始终是在职教这个圈子里自己玩,并没有实现真正与行业接轨。

目前,国内汽车类中高职院校总数在2 500所左右,每年汽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将近20万人。乍一看职业教育好像能够为汽车后市场源源不断地供应大量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应该能够满足汽车后市场的人才需求。但实际情况却是,这部分“人才”不够全国每家修理厂分配到1名,而且毕业生刚进维修企业的1年内,由于从事着最低端的工作,流失率非常高。因此,整体来说,汽车服务行业对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最少也100万人以上。

这些人从哪里来,依托职业教育培养的中高职毕业生在短期内肯定无法实现。而且现在中高职院校还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适龄入学的人口数在不断下降,招生困难。因此职教院校都不断增加硬件配置和校企合作项目,以争取更多的生源。但是,大家都忽视了职教院校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开办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再教育。

2015年12月18—20日,由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职教中心主办,锡林浩特市运输管理所、京津冀蒙汽车服务联盟和北京人和车合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协办的“锡林郭勒职教中心第一期柴油共轨技术培训”,在锡林郭勒职业教育中心成功举办。来自锡盟地区的20多家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骨干、维修企业老板以及锡盟职教中心部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师生参加了本次培训。

组织这样的培训在锡盟地区尚属首次,对于该地区汽车服务行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本次培训是职教院校发挥在职人员再教育功能的一次成功尝试,而且通过职教院校与行业机构的合作,真正实现了职教院校向行业的迈进。

锡盟,汽车服务业亟待发展

锡林郭勒盟,又称锡盟,地处中国的正北方,土地面积20.26万km²,人口100.3万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主要地级市之一,锡盟拥有丰富的煤、铁、林、重金属以及畜牧业等众多资源,这些都成为近年来锡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2015年,作为国家千万千瓦级现代化大型煤电外送基地之一,锡盟至山东、锡盟至江苏泰州等特高压项目逐渐开建,锡盟的经济将会走上快车道。

经济的发展势必带动当地汽车保有量的增长。2014年锡盟汽车保有量增长46.9%,达到15.6万辆。虽然保有量的绝对数不大,但是近乎每10人就拥有1.5辆车,这个数值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后10年内,锡盟的汽车保有量还将持续较高的增长率。

不过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当地汽车售后服务行业水平严重落后的行业现状也彰显出来,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除了4S店以及个别主修高端车型的综合维修企业外,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硬件设施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现代汽车维修条件;第二,当地维修技术水平普遍落后,与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相比,差距至少在10年以上;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地维修技术人员缺乏学习先进汽车维修技术的意识。

在这种经济与行业背景下,锡盟的汽车服务行业要满足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服务需求,那么当地从业人员的服务理念必须要更新,服务企业的软硬件设施必须要更新,从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提升。而这一切依靠行业自身的新陈代谢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必须依托职业教育的力量。

职业教育,汽车服务业发展的加速器

锡盟职教中心校长张洪明在本次培训的开班仪式上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像这样面向在职人员的系统性培训活动,在锡盟尚属首次,也是锡盟职教中心发挥面向在职人员再教育功能的一次尝试。张校长希望所有的学员能够重视这次机会,学到实用的柴油系统维修技术,从而在工作中创造更多的价值。

锡盟职教中心成立于1981年,是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该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精品专业,并且是国家级实习实训基地。虽然该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在校人数并不多,但这是由于人口基数低所造成的。据了解,整个内蒙古地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职业教育水平很低,不少学校使用的专业教材,上面甚至是化油器车型,实训车辆更是跟不上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

有鉴于此,锡盟职教中心也意识到未来社会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会非常大,但受限于生源的数量,仅靠院校毕业生很难满足当地汽车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锡盟职教中心决心发挥职业教育对成人继续教育和再教育的功能,利用院校硬件设施的优势,与行业机构合作,筹划和运作了本次柴油系统的培训。之所以选择柴油系统培训,也是考虑到内蒙古当地的用车特色,因为柴油车型在当地的保有量较大,包括家用车,但是当地柴油车维修水平比较落后,有些维修店甚至还处于原始的手工作业状态。

培训在职教中心新建的实训车间内举行,虽然当地环境温度已经在-10℃以下,但实训车间内的温度保持在1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职教中心对于实训车间的建设是下了功夫。据张校长介绍,该实训车间占地1 000多m²,完全按照现代维修车间的理念设计,下面一层是维修车间,二楼是理实一体化课堂。车间规划了维修企业的各个工种,包括美容作业。另外,这个车间还将与维修企业合作,对外营业,维修企业的技师将对学校实习的学生进行单独培训;而学生则通过实际的维修工作快速掌握技能。

按照职教中心规划,在这个实训车间周边将规划出一个汽车园区,汇集当地的汽车销售、服务、零配件企业以及其他与汽车相关企业入驻。而职教中心则利用实训基地的硬件优势,与行业专业的培训机构合作,为这些汽车相关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在职人员再教育的作用,促进当地汽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培训内容落地,让学员快速掌握维修技能

本次培训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职教院校和行业机构之间的合作,面向招生对象是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准备过程中,主办方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招生,当地的从业者对于职教中心办的培训充满了不信任,甚至有个维修厂的老师傅要毛遂自荐来讲课。不过负责招生的巴图老师问了一句“你懂柴油共轨系统吗”,那位老师傅便哑口无言了。

为了改变当地行业从业人员对职教中心办培训的不信任态度,本次培训设定的目标就是让所有学员能够学到实用的维修技术。为此,主办方准备了5辆柴油版的车型作为学员实训使用,包括路虎揽胜、双龙享御、北汽勇士、大众途锐以及郑州日产的皮卡,以便让学员了解不同柴油共轨系统的差别和维修技术,同时也能引起学员学习的热情。

本次培训有2位培训师,分别是北京日益日新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吴学明和中国汽车后市场联合会汽车工程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李绍相,还有2位实训带队老师,分别为京津冀蒙汽车服务联盟会长许建忠和职教中心的巴图老师,他们都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际维修经验。这样的师资力量很轻易就获得了学员们的认同。

吴学明老师以博世柴油系统为例,对学员进行了现代电控柴油系统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电控柴油发动机系统简介和演变,以及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和柴油发动机预热系统的原理及故障诊断。而李绍相老师则以韩国双龙汽车所搭载的柴油发动机为例,介绍了德尔福柴油高压共轨技术,以及代表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并着重对柴油机维修常用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见故障案例进行了培训。

本次参加受训的学员虽然都是各维修企业的技术骨干,但大多数都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他们的技术大多来源于实践中摸索和自学,而且很多都没有接触过柴油共轨技术。二位老师了解学员现状后,调整了授课内容,简化了理论性的内容,更多的时间让学员们就车认知电控柴油系统各个部件,并对电控柴油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进行讲解。

这种实践多于理论的培训方式让学员们感到新奇,学习中也显得兴趣盎然。培训结束后,几乎所有的学员都表示,在本次培训中学到不少实用的维修技术,这些培训内容对于他们未来的工作帮助非常大。

协办本次培训的京津冀蒙汽车服务联盟会长许建忠在培训结束后表示,本次培训的目的有2点:一是改善锡盟当地柴油车型售后服务能力薄弱的现状,改变从业人员的维修观念,提升他们的维修技术水平;二是充分发挥职教中心在成人再教育方面的作用,从而最终实现“车主放心开车,技师开心就业,老板轻松管理”的目标。

据了解,由于本次培训的效果明显,初步实现了培训前设定的目标,因此锡林郭勒职教中心将与京津冀蒙汽车服务联盟继续合作,计划于2016年再共同举办一系列培训,为促进锡盟汽车维修行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当地汽车服务行业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作出更大的贡献。

重视行业培训,职业教育市场化抢占先机

目前国内承担面向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和再教育功能的职教院校并不多,很多校企合作项目仅限于面向职教院校的学生。不过现在也有一些整车企业开始将校企合作的功能扩大,面向自己售后服务体系的维修技术人员。而一些汽车后市场企业甚至将技术培训中心放在了职教院校,用于对客户的培训。

其实,不管是整车企业还是汽车后市场企业,将培训中心建在职教院校还是有很多优势。一方面,职教院校有充足的场地,硬件设施完善,在合作院校完成企业自身的培训任务将会降低很多成本;另一方面,在院校办企业自身培训的同时,可以吸收院校师生参与,让院校师生对行业有了深入的了解,加快院校与行业的融合。

而对于职教院校来说,则不必再向原来那样,将招生的对象放在越来越少的应届生源上,而是可以扩大到整个行业的在职人员;另外,也能通过对行业在职人员的培训中,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同时也可以将实训基地设施利用最大化;最重要的是,职教院校对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和在职教育功能可以充分发挥。随着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市场化势在必行,哪所院校对于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和再教育方面走到了前面,那么就在未来职教领域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猜你喜欢
柴油职教实训
美国可再生柴油新增产能无法抵消石油基柴油产能下降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新型天然气-柴油混合动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