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装上市公司的转型与没落

2016-07-25 20:59新元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16年6期
关键词:重整上市

新元

诺奇走到现在完全是在资本市场“作”出来的结果。诺奇先后两次冲A股失败,已经说明它并不具备上市条件,转身港股则有“赌徒心态”。要上市首先业绩得递增,以前是深耕细作,后来变成了跑马圈地最后做到资金链断掉,这不是正常的发展。

诺奇股份,主营休闲男装,号称国内首个在港股主板上市的“快时尚”品牌。

然而,2014年7月,才上市半年,诺奇股份董事长丁辉夫妇就失联,此后股价暴跌股票停牌,超15亿元债务危机浮出水面。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这起国内首例H股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落槌。2月19日,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福建诺奇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已获法院裁定批准,诺奇股份将复牌。

罗马世家(天津)服装服饰销售有限公司以1.5亿余元人民币成为重组方。

冲击A股不成转道港股

诺奇走过的是典型的福建品牌成长史。

1994年,在泉州服装制造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丁辉(原名丁灿辉)抓住时机成立了诺奇时装实业有限公司,专注于时装设计与制造领域。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丁辉认识到发展零售渠道的重要性,于是,他果断舍弃已经打拼4年的服装制造基础,和兄弟丁灿阳在晋江进军时装零售领域。

丁辉将70多平方米的服装店改名为“诺奇时装平价行”,推出“平价时装”理念,一年下来,竟取得了500万元的销售业绩。

从此,诺奇越来越火。2001年,诺奇晋江青阳店开业;2003年,福州、厦门、惠安等地专卖店相继开业;2006年,福建省内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随后,诺奇开始大幅拓展省外市场……

将制造环节完全外包,仅保留研发、设计、终端销售等核心环节——诺奇这一“轻资产”模式,甚至被美国西北大学作为案例编~EMBA教材,入选“哈佛大学管理学案例库”。

从单个小店到连锁品牌,再到2014年1月9日登陆港交所,诺奇成为国内第一个港股上市的休闲男装“快时尚”品牌,销售网络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当时男装行业形势低迷,行业普遍认为,男装品牌将迎来大洗牌,诺奇的上市,被称为“逆市上扬”。

直到丁辉失联之前,诺奇一直以营销能力颇强的正面形象闻名于业内。2014年3月底,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诺奇高调宣扬其“云衣橱”概念,4月又进行020大促。此间丁辉频频露面,畅谈“线上线下融合,打通供应链”的营销蓝图。2014年上半年,诺奇在全国共有店面400余家,其中半数以上为直营店。

知名服装业咨询专家、中研国际传媒事业部总监李梅说,诺奇的O2O营销做得不错,在国内服装企业中,他们的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相对完善可靠。该公司有120万会员,VIP贡献率(会员购买商品的比率)高达80%-90%,数字惊人。中研国际曾专门组织服装代理商前往诺奇学习其会员管理和数据分析经验。

丁辉其人,原在公司内外口碑不差。有员工称他“坚强、刚毅、负责”,他曾在一次徒步活动中,带病率领公司高管走完近100公里;2014年初,“百日大战”未超出目标业绩,他带众高管削发为戒。

董事长卷款2.28亿跑路

2014年7月21日,诺奇股份股价大跌32%,紧急停牌。7月25日,诺奇发布公告确认已有4天未能联系到公司董事长、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丁辉。

对丁辉的失联,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公司已经上市成功融资,为何抛弃多年心血?

而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丁辉不跑才奇怪。资料显示,2011年3月,诺奇首次向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2011年11月,诺奇上市申请被证监会否决,理由是“产品销售地区有限、公司品牌推广费和研发费用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销售模式由直营销售为主转变为加盟销售为主,且面向全国扩张终端门店存在销售效率降低的风险”等。2012年5月,诺奇再次提交申请,却因证监会暂缓IPO再度搁浅。2013年3月,诺奇撤销申请,转而谋求港交所上市,最终于2014年1月9日在H股上市。

资料显示,从2010年至2012年,诺奇净利润从4566万元增长至8170万元,在服装行业低迷时,这是非常少见的增长。这位业内人士表示,诺奇规模不大的时候,经营没有问题,但为了冲上市就开始粉饰业绩,而后果就是补缴税款。税款补缴是一笔大数目,再加上打点各种关系,找中间人等,丁辉的借贷甚至超过15亿。

而借款的流向,坊间传闻用于填补丁辉妻子陈瑞英创办的顺兴建材公司的资金窟窿。

诺奇公告称丁辉失联的第二天,当时还有供应商支持丁辉,等待他归来,并倡议“不向诺奇追款;支持诺奇下半年的秋冬货品继续生产;支持诺奇明年货品继续开发”。

然而,2014年7月31日,诺奇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查实丁辉曾在2014年1月27日、3月11日及4月3日三天四次累计转出香港子公司诺奇时尚账户资金2.28亿元。丁辉和妻子卷款跑路由此被证实。

统计表明,受牵连的供应商数量超过80家,欠款金额接近5亿。《厦门日报》称,因为诺奇事件,当年就有超过10家供应商工厂破产倒闭或关停。

230余人申报15亿元债权

2015年4月1日,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石狮市罗达思制衣工艺有限公司对诺奇进行破产重整的申请。泉州市政府牵头成立了清算组。主审法官介绍,在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前,有250余家债权人申报了超15亿人民币的债权。“诺奇为H股上市公司,受香港联交所规则约束,对其实施重整的复杂程度更高、专业性更强,加上复牌费用高昂,因此,在审理之初最难的是重组方的招募问题。”泉州中院合议庭法官张小燕告诉记者,有关方面先后与20多位投资人洽谈,都未能达成共识。最后,经多方协调,罗马世家(天津)服装服饰销售有限公司与诺奇股份签订重组协议,同意支付1.527亿人民币,用于支付重整费用、共益债务及按照重整计划清偿债务,并负责支付复牌工作相关费用,以此获得诺奇51%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在重整计划拟定中,确定了由丁辉无偿让渡持有的全部股份,其他内资股东无偿让渡持有的85%股份的权益调整方案。

2016年2月1日,泉州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终止诺奇股份重整程序。目前,诺奇已正式进入公司重整计划执行阶段。

法官介绍,重整计划的执行期是6个月。诺奇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以及诺奇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会全额偿还;普通债权人将获得现金加股票的分配,清偿率约11.38%(4.74%的现金清偿和6.64%的股票清偿)。

重组方或看中港股壳资源

据最新公告,目前诺奇零售店总数为92家。一名在诺奇工作长达10年至今仍留守的老员工介绍,重组后,留守员工大部分愿意继续留下来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罗马世家主要从事生产服装、纺织品、皮革制品及配饰,以及销售纺织品、服装、日用品、文化及体育用品与设备,由内地商人莫觉凡全资持有。

在签署重组协议会上,罗马世家强调表态,重组后仍将保留诺奇品牌,要将诺奇的品牌定位从中青年时尚男士服饰扩展到以男装、女装为主,童装、家庭装、情侣装、饰品等全面发展,并结合罗马世家的资源,发展礼服成衣、定制和租赁服务等,发展买手集合体验店、大型生活区Shoppingmall、官网和天猫旗舰店、手机APP等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把诺奇打造成快时尚的革命领袖,三年后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

但不少泉州服装界人士认为,罗马世家重组诺奇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中的更多是诺奇拥有的香港上市公司壳资源。“下一步,管理人将敦促重组方罗马世家尽快履约,并推进诺奇股份在香港联交所的复牌工作。”一位相关负责人说,“争取于今年7月8日之前向香港联交所提交复牌计划。”

福建联合信实(泉州)律师事务所主任廖逸则认为:更重要的是,诺奇成功复牌后,通过专业人士的管理,可以进一步提升股价,一旦时机成熟,诺奇股份还可能选择A股上市,这样债权人受偿的股份将会拥有更大的流通性。如果重整成功,诺奇股份将是福建省首宗H股上市企业重整成功的案例,作为成功样本,它对泉州其他行业的重整案件将产生借鉴意义

[专家观点]

诺奇走到现在完全是在资本市场“作”出来的结果。诺奇先后两次冲A股失败,已经说明它并不具备上市条件,转身港股则有“赌徒心态”。要上市首先业绩得递增,以前是深耕细作,后来变成了跑马圈地,通过多开店来谋求业绩总量,而非提升单店业绩,最后做到资金链断掉,这不是正常的发展。

福建企业,好像不上市,出来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与当地的政策环境有很大关系,政府鼓励企业上市,上市后会给钱、给优惠,这样哪个老板不愿意冲击上市呢?好多服装企业如七匹狼、九牧王、利郎、特步等,上市确实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帮助,而为上市去借钱则极端错误。上市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不该是强扭的瓜。

——知名服装业咨询专家、中研国际传媒事业部总监李梅

猜你喜欢
重整上市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预重整制度的发展及在我国的实践研究
预重整:困境企业拯救新机制
破产预重整制度初探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重整河山待后生
破产重整:企业重生之新思路
港交所拟增设两委员会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ylistic Features in the English of Advertising and News Repor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