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小学新课改推进中的困境与革新

2016-07-25 12:48潘志海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新课程新课改改革

潘志海

摘 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农村实际,注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新课改无疑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主攻方向,但农村小学地处偏远山乡,经济相对落后,信息比较闭塞,教学设施有限,师资配备不齐等。可以说,农村小学实施新课改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关键词:农村小学;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132-01

农村的小学教育,因受其环境,教学条件以及教学设备等条件的限制,较城市教育而言,有一定的落后趋势,为了弥补这种差距,农村的小学教育就一定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采用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自愿地加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来,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能有所提高,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努力,顺应新课改的教育改革浪潮,推动农村小学新课改的顺路进行。

一、新课改中农村小学面临的困境

1、社会性支持缺失。课程改革是教师、学生和家长、社区人员共同作为动力的“草根式”的参与决策的过程。农村小学教师一方面要实施和推行新课程理念,另一方面要应付来自社会、家长和学校的不全面的评价压力。农村教育的现实,使农村小学的课程改革步履艰难。

2、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是新课改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在城市小学教师富余的情况下,不少农村小学教师却严重缺编。有的小学师生比甚至超过1:35。农村小学教师质量不高,师资队伍不稳,来源没保证,专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村小学新课程顺利实施和推进的瓶颈。

3、课程资源欠缺。当前的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及其传统观念以其巨大的惯性对教育起着强有力的制约作用。经济落后,使得实施新课程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媒介、场地、设施和环境等硬件性课程资源极为不足。许多农村小学除了教室以外,连张像样的乒乓球桌,篮球场都没有,更不用说现代教育媒体和网络设施了。

4、教学辅助设备匮乏。有些学校无钱购买与新课程配套的音像设备、音像资料、挂图,教师上课基本上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和一本教材展开教学。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与设备对很多农村教师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5、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效率不高.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主动去学习的意识,导致学习效率难以有所提高。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主动去学的意识,再让其对学科产生兴趣更是难上加难,那么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又何谈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呢。所以,要想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的学习。大多数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只是听课,但是,或许当时已经听明白了,听过就忘,就是课堂学习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而小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问题也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教学生如何记课堂笔记也是一件很重要的功课。农村小学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所以关于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问题,应及时解决。

二、新课改中农村小学对解决困境策略的革新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农村“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偏多,素质偏低,观念相对落后,教法相对陈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建好农村学校卫星网这一“天网”和互联网这一“地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网”的建设。一是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二是通过发达地区对贫困农村学校的支教、城镇和农村学校教师的轮流任教、城镇教师定期送教下乡等形式,共享“人网”资源;三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加强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基本功素质;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政府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针对目前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落后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偏远农村办学条件极其落后的学校,要想方设法改善其办学条件,提供新课改所需的物质和技术支持,为农村新课改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使城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3、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参与主动性对于课堂的活跃度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学生愿意主动的加入到课堂活动中来,才能使老师的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可以通过举办类似“几何图形手工制作大赛”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的活动中,而且还可以在课堂活动当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深入了解几何图形的知识,又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一些积极、活跃、简单的课堂活动都可以应用到小学数学的课堂当中,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主动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小学教学的新课程改革。

三、要建立一套适合农村学校的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高分的学生,而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有成就感,享受成功的快乐。要充分考虑国情,多倾听农村基层教师的意见,改革考试制度,制订科学的评价标准。可以尝试让一些农村教师参加教育评价方案的制订,参加高考命题。要避免由于评价标准只定位于城市学校,从而使农村学校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再次被边缘化。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新课程改革在农村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只有不断完善教育制度,全面科学地推进农村新课程改革,才能使农村教育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才有助于加快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杨晓微.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理念、趋势、困难和代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0

[2] 李振峰.基础教育新课改实验中的问题与对策.当代教育科学,2003

[3] 王子嘉.新课程改革对农村小学的影响:来自广东的个案研究[D].南京大学.2011

[4] 马 艺.新课程改革学生学习状态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新课程新课改改革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改革创新(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瞧,那些改革推手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