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学生社团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2016-07-25 09:22徐晓航谈菊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问卷调查社团大学生

徐晓航 谈菊

摘 要:本文采用自编问卷的方法,探讨大学生对学生社团的认知。研究发现,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呈减弱趋势,但社团仍是大学生的兴趣所在。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选取某高校被试296名,均为在校大学生,充分考虑学生干部、性别、党员等因素。回收问卷223份,回收率75.3%,筛选无效问卷10份,有效率为71.9%。

二、数据与分析

1.大学生对社团的了解程度

选择“1”表示对大学社团很了解的有55人,占总人数的26%;选择“2”表示对大学社团一般了解的有158人,占总人数的74%;选择“3”表示对大学社团一点都不了解的有0人。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社团的认知度一般。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开展课余活动最大的载体和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及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而对社团很了解的人数只占了小部分,所以加强社团的发展和宣传力度很重要。

2.大学生对参与社团活动的认知

社团必要性选择“是”的有70人,占比32.8%;社团必要性选择“否”的有60人,占比28.1%;社团活动选择无兴趣的有20人,占比9.3%;愿意对社团活动进行尝试的有50人,占比23.7%;认为参加社团活动类似必修课的有13人,占比6.1%。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社团对当今大学生的吸引力不断降低。这有其客观原因,如校园其他组织丰富性增加,校外吸引力增加等,导致高校在校生的注意力被分散。也有主观原因,即社团本身的活动和吸引力在不断减少。因此,要提升社团的竞争性,就应让社团进行项目化运作,并进行品牌化发展。

3.社团和学习的关系

认为学习优先于社团的有155人,占比72.7%;认为社团优先于学习的有6人,占比3.0%;认为社团无所谓的有6人,占比3.0%;认为社团和学习同等重要,无差别的有56人,占比21.2%。多数学生将社团活动作为大学学习的重要补充,将学习放在首要地位,社团活动作为学习的实践基地和锻炼的场地,即所谓的“第二课堂”,这也符合社团的定位。高校社团作为学习的重要补充,和专业学习应该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4.社团的作用

在校大学生将社团作用定位于锻炼能力和创新创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和“互联网+”格局的形成,社团作为学校的常见组织,是创新创业发展的肥沃土壤,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成立社团,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力和资金短缺的双重障碍,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作用。

三、总结

高校社团生活是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重要阵地。怎样利用好这一阵地,有效开展共青团工作,是校团委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是制度化保障。社团作为学生的自治组织,社团指导老师很少参与管理,多数依靠和社团干部进行日常管理,负责活动开展等,管理较松散,很多社团易成为“僵尸社团”,影响学生对社团的整体印象。因此,应建立制度作为保障,形成严格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二要多方提供资金支持。做活动、办晚会总是需要资金的,没有资金作保障,活动开展困难重重。因此,学校应形成项目化管理,面向社团立项,给予资助,形成良性循环。

三要对社团开展不同的指导。创新创业应成为社团发展和建设的常规项目,承担创新创业“孵化器”的任务,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高长梅,吴玉红.知识·智能·创造素质教育工程书库校园文化建设全书(上卷)[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1999.

[2]申千帆.社团人——来自北大的青年故事[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活动项目(0020730310),2015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2015R440003)。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社团大学生
缤纷社团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大学生之歌
K-BOT拼插社团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