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大学生的自由困境

2016-07-25 09:22侯文兰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存困境自由大学生

侯文兰

摘 要:弗洛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当时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的生存境遇和心理状态进行了考察和深刻剖析,阐述了逃避自由的表现形式以及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等的自由思想。他的这种独特视角下的自由思想对当前大学生更好地认知自由,走出自由困境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迪。

关键词:自由;大学生;生存困境

自古以来自由就是每个人所向往的,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们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应该说是亘古不变的,何来“逃避自由”?埃里希·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迅速吸引了读者的眼球,这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带给人们新的启发和震撼。

一、《逃避自由》的创作背景和缘起

《逃避自由》于1941年出版,由出版时间可知本书的创作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国际形势多变、战争频繁发生、法西斯日益猖獗的时代,社会动荡,政治不稳,人人自危,苦不堪言,更别说自由了。战争的迷惑性让弗洛姆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他开始思索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对希特勒支持与膜拜,法西斯主义何以产生并给人类带来如此之大的危害性,这是理性还是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他想知道人性的结构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于是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开始探究这些问题。

二、弗洛姆的自由思想

1.权威主义抑或极权主义。通俗讲,权威主义抑或极权主义就是通过寻求一种新的约束来替代已失去的原有的束缚。而这就让我们极易理解法西斯战争中那些放弃掉自由的追随者和膜拜者,他们的内心实则就是逃避自由以求安全。

2.攻击破坏。简单讲,攻击破坏就是消灭外在的东西或自我,以此来消除无力感。

3.机械趋同。所谓的机械趋同是一种舍己的自动适应,就是放弃自我,主动顺从迎合,把自己塑造成适应生存环境的人。其实质是一种我和别人无异,大家都像机器人一样,当然就不会感到孤独。

三、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生存困境

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中已经将传统人和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进行了对比,并得出传统人安全但不自由,现代人自由但不安全。大学生这一群体是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已经远离孩童时期,逐渐完成了“个体化”的过程,人格日益完备,“三观”趋于成熟,从父母那里脱颖而出,步入社会(大学类似一个小社会)。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再没有父母的全权做主与包办,他们开始走向独立,拥有较多的私人空间与选择权利。但正是这一自由让他们变得茫然,没有了之前束缚,生活需要自理,自己需要处理各种事情,他们并没有完全享受这份自由,而是一直伴随着隐隐的不安。

若倾听当代大学生的内心独白,无一不是在自由与孤独的挣扎之中,随之陷入追求自由的悖论。大学生中会出现很多从众跟风现象,学习从众、恋爱从众、着装从众和就业从众等。这一从众现象就是逃避自由的表现。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看,潜意识被压抑在意识之下,支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有时候的从众是意识支配下显性的从众,有时候的从众却是潜意识的隐性力量指使的从众。

四、弗洛姆自由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走出自由困境的启示

1.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孤独。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属性,人不可能脱离社会,不可能切断他的社会关系。在笔者看来,长时间的孤独绝对是生命不能承受的。弗洛姆的自由思想给了笔者启发,若是不能承受这份孤独,多数人就会走向消极自由不能自拔。特别是大学生,他们从“原始关系”刚出来,又面临复杂的社会,他们实际上还没有足够的阅历和经验来应对一切,需要一个缓冲期和适应期。弗洛姆的自由思想正好可以让大学生明白自己的现实处境。

2.人生必经之途——消极自由。由于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欣喜于可以享受生产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同时又发现自己已不知不觉发生了异化。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让人们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维。不难得出,消极自由是每个人必经之路,而大学生正在路上。

3.终将迎来曙光——积极自由。在弗洛姆看来,从消极自由跨越到积极自由是从心理学的层面上分析的。他试图将自我的力量转移到爱与社会的健全制度上,这一途径没有触及根本,所以在现实社会中略显单薄,有些理想化,但是给予了人们寻求积极自由的力量和勇气。大学生要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不要整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空间中,那只是自由的假象。在当下,大学生要积极寻求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找到平衡点,回归自由的本性。相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终将会迎来明媚的曙光,摆脱社会的束缚,与自然、他人和世界和谐相处,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美)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M].刘林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猜你喜欢
生存困境自由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论被拐卖女性的生存困境
论新写实小说中普通人物的生存困境
买卖婚姻中“挥刀女性”形象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