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涤纶补片在下睑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2016-07-25 06:16刘懿杨倩倩刘德成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4期

刘懿 杨倩倩 刘德成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涤纶补片在下睑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5例(15眼)下睑肿瘤的患者行肿瘤切除后,采用心脏涤纶补片代替缺损的睑板,利用眼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缺损的眼睑前层,用下穹窿结膜移位修复缺损的睑结膜层。术后观察下睑缘的位置及植入的心脏涤纶补片是否有移位和脱出。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观察6~12个月,眼睑外观及功能均满意,下睑缘位于下角膜缘上约1mm,植入的心脏涤纶补片均无移位及脱出。结论:用心脏涤纶补片修复重建眼睑肿瘤切除后的眼睑缺损,安全可靠,为修复眼睑缺损提供了一种新材料。

[关键词]心脏涤纶补片;眼睑肿瘤;眼整形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6)04-0014-02

眼部肿瘤以眼睑肿瘤的发病率最高。下睑恶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临床上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脂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眼睑恶性肿瘤的最好方法,而且完全切除病变的同时还要保留眼睑的功能。笔者于2010年6月2015年6月,对15例(15眼)下睑肿瘤患者采用心脏涤纶补片对下睑肿瘤切除后的眼睑缺损行重建成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5例(15眼)下睑恶性肿瘤中,男8例,女7例,年龄56~81岁,平均(62.35±12)岁。基底细胞癌9例(9眼),睑板腺癌3例(3眼),鳞状细胞癌2例(2眼),恶性黑色素瘤1例(1眼),均为下睑恶性肿瘤。下睑肿瘤切除范围均≥1/2下睑。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并确诊病理标本边缘及基底无肿瘤细胞残留。

1.2方法

距下睑肿瘤边界线5~8mm画切口标记线,用0.75%罗哌卡因与生理盐水等量混合液(含1:10000肾上腺素)行下睑肿瘤周围及下穹窿结膜下浸润麻醉(严禁肿瘤下局麻防止肿瘤细胞扩散)。沿标记线切除肿瘤及其下眼睑组织,切除肿瘤送病理科做冰冻切片检查,明确诊断及确诊切缘及基底无肿瘤细胞残留。用上述局麻药物行鼻颊沟皮下或(和)颞侧皮下局麻。如为内眦部皮肤缺损,做前额带蒂转位皮瓣,如外眦部皮肤缺损,则做颞侧皮瓣转移。切开下睑灰线,分离出残余部分睑板,将缺损的睑板用相应大小的心脏涤纶补片代替,缝合于睑板和内眦或外眦韧带处,使心脏涤纶补片上缘位于角膜下缘上1.5mm处。将局部带蒂皮瓣转移到心脏补片前面,与眼睑皮肤缝合,下穹窿的部分睑结膜与转移皮瓣上缘缝合。术后结膜囊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加压包扎术眼1周,术后抗感染治疗,1周后拆除皮肤缝线。

2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12个月,平均9.6个月,15例(15眼)均切口愈合良好,无心脏涤纶补片移位及脱出。15例(15眼)术后1个月左右下睑均有不同程度水肿,下睑缘基本位于角膜下缘上1mm处,均无内、外翻及倒睫现象。各种肿瘤术后6个月均未见复发,睑缘弧度基本自然对称,眼睑开闭自如。

3讨论

眼睑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眼球。眼睑反射性的闭合运动,可使眼球避免强光刺激和异物侵害,眼睑经常性的瞬目运动,还可及时去除眼球表面的尘埃或微生物,将泪液均匀地散布在角膜表面,形成泪膜,防止角膜干燥,因此眼睑的缺损不仅影响患者外观,更可导致泪液蒸发、泪膜稳定性破坏、暴露性角膜炎等严重影响视功能的并发症。眼睑肿瘤切除后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眼睑缺损,对于眼睑全层缺损,可根据缺损范围大小分为轻、中、重度。轻度:缺损横径≤1/4睑缘全长,这种眼睑缺损通常可直接缝合。中度:1/4睑缘全长<缺损横径≤1/2睑缘全长,此类眼睑缺损可利用周围组织瓣滑行或转移修复。重度:缺损横径>1/2睑缘全长,甚至眼睑全部缺损,修复这种眼睑缺损难度较大,通常需用远处复合组织瓣转移或游离组织移植来修复和重建眼睑。睑板是眼睑的支架组织,它和内外眦韧带对维持眼睑的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眼睑的重建中睑板的重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眼睑的睑板结构是独特和唯一的,没有任何组织能够完全替代,因此眼睑缺损的修复尤其是较大范围的眼睑缺损的修复成为了临床上的一个难题。

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用于重建眼睑的睑板替代物过去通常选用耳廓软骨、硬腭粘膜、异体巩膜、异体睑板及合成材料聚四氟乙烯、Medpor等。然而自体组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组织缺损和创伤,异体组织则易出现排斥反应,合成材料质硬,弹性差,影响睑板运动,难以达到生理性解剖复位。理想的睑板代替物应具备如下特点:①能保持眼睑正常的运动功能;②尽量恢复眼睑的原有外观;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④睑板代替物的生物相容性好,不发生排斥反应;⑤有一定的硬度及韧性,不溶解,不易变形和收缩;⑥有黏膜附着,不易损伤眼表结构。心脏涤纶补片正是基本具备了上述特点,因而可作为睑板较理想的替代物。笔者采用心脏涤纶补片代替睑板,利用眼周带轮匝肌的带蒂皮瓣修补缺损的眼睑皮肤,穹窿结膜转移瓣修复缺损的睑结膜,使睑板的生理功能基本得到恢复。

手术体会及注意事项:①术中发现心脏涤纶补片弹性非常好,用它代替睑板与内眦韧带缝合后牢固可靠,并且与睑板厚度基本相同,术后很少发生下垂及外翻等并发症;②术前要根据缺损的位置及大小来设计皮瓣,考虑使局部皮瓣切口尽量隐匿于皮纹中,同时注意睑缘的生理弯曲,务必使其光滑以免损伤角膜组织,也要注意修整后的厚度等;③选用眼周带蒂皮瓣是因其具有良好的血供,能确保组织成活,并且使心脏涤纶补片易于组织血管化,促进心脏涤纶补片下方转移的穹窿结膜的愈合,减少了移位、感染、坏死的发生;而且眼周皮瓣邻近眼睑,手术操作简便,皮瓣皮肤色泽、厚度也与眼睑皮肤相近,术后能够获得良好的外观;④转移的带蒂皮瓣不可过长,否则皮瓣尖端易缺血坏死,皮瓣蒂部宽度与皮瓣长度之比一般为1:6~1:5,另外皮瓣旋转后蒂部近侧可出现组织隆起,小的隆起日后可自行消失,明显隆起者应给予修复,否则影响皮瓣尖端血供;⑤罗哌卡因局部麻醉作用时间是同浓度利多卡因或布比卡因的2~3倍,且对结膜毒性小,而且对感觉神经的阻滞作用较好,无阻滞运动神经的作用,便于术中更好地观察睑缘与角膜下缘的位置,使其达到理想的矫正,术中还可让患者做眼睑闭合运动来确保眼睑的功能性复位;⑥术后加压包扎松紧要适度,以使植片贴紧为原则,过紧易出现植片供血不足,过松易出现植片与心脏涤纶补片不接触影响血管化。

编辑/张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