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辅导员人格特质问卷调查报告
——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

2016-07-26 06:22陈选华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24300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安徽人格

陈选华,程 青(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 243000)



优秀辅导员人格特质问卷调查报告
——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

陈选华,程 青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摘 要:本研究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选取安徽工业大学在职辅导员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访问、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优秀辅导员人格特质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总结出安徽工业大学优秀辅导员的人格特质中的优秀特质,为今后的该校辅导员工作提供帮助,也为今后辅导员的选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辅导员;人格特质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开展者,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其中,优秀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中杰出的教师群体,是优秀办学和管理的骨干力量.从辅导员的工作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会在其大学生活的成长发展中受到辅导员人格特征对其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以往的教师人格研究多集中于中小学教师人格特质的研究,有关高校教师人格特质的研究甚少.因此,开展对高校优秀辅导员的人格特征的分析研究,在理论意义上能够更加的丰富和发展对于辅导员相关心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为高校辅导员的招聘和培养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开展该项研究,也希望能在应用价值层面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的同时,也为高校辅导员自我发展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

本研究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选取安徽工业大学在职辅导员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访问、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优秀辅导员人格特质进行调查研究.在辅导员方面,运用大五人格调查问卷,对高校辅导员的人格特质进行实证调查和统计分析,以揭示当前高校辅导员人格特质的状况和特点.通过对比在职辅导员在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尽责性以及情绪稳定性这五个维度上的差异,并探究学历、性别、工作年限等因素是否对辅导员的人格特质产生影响,得到优秀辅导员应当具备的人格特质.在学生方面,通过发放相应的学生问卷,从学生的视角,对辅导员人格特质进行研究.

1 问卷调查

1.1 辅导员问卷调查研究

1.1.1 取样

采取目的取样的方法,选取安徽工业大学各个学院在职的辅导员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5份,收回有效问卷47份.

被试组情况如表1:

表1

1.1.2 施测

采用由D.赫尔雷格尔、J.W.斯洛克姆、R.W.伍曼所著的《组织行为学(第九版)》中的简版大五人格问卷,共25个题目,五点计分.由事先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按照测试的要求和程序,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对安徽工业大学的47名辅导员进行测试.并用先关的数据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1.3 研究结果

辅导员问卷调查,首先通过性别、专业、工作年限的差异,从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对辅导员的人格特征进行比较.在根据安徽工业大学辅导员具体工作状况,以及历年各级“优秀辅导员”,“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评选状况选取了六位优秀辅导员与普通的辅导员在五个维度的人格特征上作比较.得出了相关的数据.

表2 男女辅导员大五人格问卷分析比较性别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男辅导员和女辅导员在五项人格特征的测试结果中得分相近,并无较大差异.也就是说,以性别为参考标准,辅导员在人格特征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并不会对辅导员的具体工作产生较大影响.

表3 辅导员专业差异大五人格问卷分析比较专业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辅导员自身所学专业虽有不同,但在外向型、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四项特征上的差异并不大,而在情绪稳定性上专业为理工科的辅导员得分略低于专业为文科的辅导员.而影响情绪稳定性的因素有多种,在这些因素当中与辅导员所学专业自然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总体来说,辅导员自身专业并未对辅导员工作产生很大影响.

表4 辅导员工作年限与大五人格问卷分析比较工作年限比较

从表4中,可以看出,辅导员的工作年限长短与辅导员的人格特征并无明显相关.不论辅导员的工作年限多长,对其人格特征的影响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工作年限长的辅导员可能在工作经验方面较年轻的辅导员存在优势,但在人格特质方面差异不大.

表5 优秀辅导员与普通辅导大五人格特质分析比较辅导员比较

从表5中可以看出,优秀辅导员与普通辅导员相比在宜人性和尽责性两项特征上得分较高,外向性和开放性与普通辅导员并不显著差异,而情绪稳定性的得分略微低于普通辅导员.这表明,优秀辅导员比普通辅导员更加注重于学生之间的交往,在工作中更加的认真负责,且能够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情绪.

1.2 学生问卷调查研究

1.2.1 取样

采取目的取样和分组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安徽工业大学2013级至2010级各学院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0份.

被试组情况如表6

表6

1.2.2 施测

采用自编大学生辅导员特征问卷调查学生所期望的辅导员人格特征.由事先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按照测试的要求和程序,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对安徽工业大学的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2.3 研究结果

发放学生问卷的目的,在于研究学生对于辅导员的评价与目前安徽工业大学在职的辅导员自我评价之间有无明显差异,学生问卷结果表明,学生评价的结果与辅导员人格特征的自我评结果之间并没有显著相关.从整体上来看,辅导员人格特质的自我评价与学生的评价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出入.

从大学生辅导员人格特征问卷(学生评议)表7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十四个人格特质当中,在学生眼中,大部分辅导员在乐群合作、执着坚定、民主正直这三项得分普遍较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辅导员在敢于负责、自尊自爱、诚实守信三项的得分较高;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辅导员在知行合一、自信开朗、踏实笃实、自立自强、严于律己这五项得分较高;而较少的辅导员在宽容从容、亲切谦和、开拓进取三项上得分高[1].

表7 大学生辅导员人格特征问卷(学生评议)五分制

通过调查,与其他一些人格特征相比,有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大学生期望自己的辅导员可以更加有亲切感,更加有包容心,敢于创新,敢于接受新事物,而不是墨守成规的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制度化的管理.

当然,出现辅导员自评结果与学生评价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也有可能是因为存在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辅导员不够了解,或者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辅导员评价过高的因素在内,干扰问卷调查的结论.

其次,再对500名大学生填写的大学生期望辅导员具备的人格特质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十四项特质进行排序,给予相应分值.自低至高,排列第一的项目给一分,排列第二的项目给两份,以此类推,最高一项十四分.由此可以得出在校大学生最期望自己的辅导员拥有哪项人格特质.结果表明,由低至高各项人格特征的排列顺序如下:敢于负责、正直民主、诚实守信、亲切谦和、乐群合作、开拓进取、宽容从容、执着坚定、自尊自爱、自信开朗、严于律己、踏实笃实、自强独立、知行合一.

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所期望的辅导员具备的人格特质与大学生对辅导员人格特质的评价结果并不相统一,亲切谦和、乐群合作、开拓进取、宽容从容排位靠前,而严于律己、踏实笃实、自强独立、知行合一被排在了最不重要的位置,这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观念的快速转变,以及其对大学生的冲击跟影响是分不开的.低,而外向型和开放性对于辅导员的具体工作没有太大的影响.这表明,辅导员工作需要较强的责任心和适应能力,对事物的应变能力和反应能力,最好还要富有爱心,乐于助人.而辅导员的个性是否开朗,是内向还是外向,是活泼还是沉稳对于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并无太大影响.辅导员对于事物的包容程度,是大方接受还是墨守成规,对于辅导员的工作影响也不是很大.

第二,大多数学生对于辅导员人格特质中开放性的要求较高,多数学生倾向于期望自己的辅导员亲切、有耐心、有责任心、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除此之外,大部分学生还希望辅导员能够具有较大的包容心,可以以包容和理解的太对来面对同学们的一些行为,希望辅导员能够主动拉近其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之变得更为亲密.

第三,辅导员问卷与学生问卷所得的结论虽有出入之处,但基本保持一致.应当将学生问卷得出的相关结论重点加入优秀辅导员的人格特质的研究当中,开辅导员的具体工作中以及辅导员招聘考核中将开放性因素考虑进去.辅导员是大学生的辅导员,因此,学生眼中的辅导员和学生期盼的辅导员是今后辅导员发展与培训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2].

第四,优秀辅导员之所以优秀,与其人格特质的相关特征是分不开的.辅导员的人格特质对其工作的影响是绝对存在的,并且不容忽视.优秀辅导员身上所具备的人格特质对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轻易,使其工作完成度高,效率高,质量好.

2 调查结论

第一,优秀辅导员与普通辅导员相比辅导员在尽责性和宜人性两个人格特征得分较高,情绪稳定性得分相对较

参考文献:

〔1〕王重明.心理学研究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5-0142-03

收稿日期:2016-03-01

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中心资助项目(SK2014A028)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安徽人格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人格特质对抑制表现的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