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需求下物流设备的适应性

2016-07-27 02:24张颖川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6年5期
关键词:适应性装备标准化

本刊记者 / 张颖川



多样化需求下物流设备的适应性

本刊记者 / 张颖川

近年来,国内物流设备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自动化物流系统项目越来越多,投资金额不断攀升。无论是物流设备生产供应企业还是应用企业,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物流设备得到合理化应用,如何让物流系统运作更高效。企业所处行业不同,业务规模与运营管理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物流设备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这就对物流设备的适应性提出了更大挑战。

如何理解适应性

仅就仓储领域来说,目前所应用的物流设备大致可以分为存储设备、搬运设备、输送分拣设备、包装设备等种类,每一类别下按照规格型号、功能等又可以细分为多个系列。面对如此繁多的物流设备,该如何做到适用呢?

在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尹军琪看来,物流设备“适应性”的实质就是要符合实际应用要求。他认为,适应性是实现仓储合理化的重要原则。物流设备要实现合理化应用,创造高效益,就需要具备突出的“适应性”,如与物流作业的要求相适应、符合处理货物的特性、适应现场工作条件等。据他介绍,物流中心的“适应性”包括多项指标,如建筑选型、关键尺寸、关键流程、关键指标、劳动强度、效率水平、自动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柔性指标、成本指标、先进性、美学指标等12大项100余个小项。物流中心的整体规划必须以“适应性”为原则,关注并深刻了解客户的需求,做到量体裁衣。

目前对物流设备适应性的具体实现方式,业界更多与“标准化”、“定制化”联系起来,认为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有效提高物流设备的适应性。

对此,尹军琪的看法颇具代表性。首先,适应性应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将标准化的模块通过组合加工成适合不同作业要求的物流设备,并形成系统方案,是适应性亟需解决的问题;其次,适应性是定制化的具体体现,12个指标都是定制化的具体要求。

关于物流设备的标准化与定制化之间的关系,业界的普遍看法是,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上海史必诺物流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昌翰认为,从物流设备的基本结构来说,应该是标准化和模块化的;从设备的最终形态上看,又多是定制化的。也就是说,定制化是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的。总之,装备供应企业所生产的设备、制定的方案、提供的服务,都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来设定的,是需求引导生产。

标准化是未来趋势

很多专家表示,模块化和标准化是未来物流仓储设备发展的重要趋势。因为物流设备实现标准化,可以与其他供应商生产的物流装备对接,为客户物流系统建设提供便利性;而且,实现产品模块化可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按需选择不同功能模块,灵活组合,提高产品的柔性和适应性。对于物流设备供应商来说,产品标准化与模块化是实现大规模制造的基础,有利于保证产品品质稳定,提高产品智能化水平,这是产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实现产业链细分的唯一途径。

目前来看,我国物流装备标准化建设滞后于行业发展。有些物流设备的标准缺失,难以形成系统;有些标准制定年代较早,已不适用于当前情况,亟待修订;有些标准的宣贯力度不够,难以得到真正落实。因此,物流装备领域加强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

那么,在诸多物流仓储设备中,目前哪些设备适合推行标准化应用呢?

1号店仓储部流程优化经理武东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商企业在选用仓储设备时往往有一个共性特征,就是一些发展相对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设备尽量推行标准化,如托盘、货架、周转箱、输送机等,但自动化物流系统目前多实施定制化解决方案。

北京久威仓储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福海也就此问题向记者介绍,他们在为客户提供仓储系统解决方案时,能够采用标准化设备的尽量向客户推荐标准化的产品。他建议,政府应牵头制定一些强制性的标准,如托盘的标准、货架的标准等;应把托盘的标准化作为推动物流装备行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由托盘的标准化推动货架的标准化,进而促进整个供应链条的标准化。

尹军琪告诉记者,伍强科技作为专业的物流系统集成商,在为客户规划物流系统时,非常重视采用标准化物流设备。以托盘为例,在伍强科技实施的200多个项目中,超过95%以上的项目均采用1200*1000mm的标准托盘;输送机方面,不仅有宽度的标准化和系列化,方便了零部件的采购,而且在设备分段方面,也要严格遵循标准。此外,关键零部件、外购件都尽量减少型号,选用标准化产品。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也提升了产品质量。

基于标准的定制化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个性化的产品越来越多,对于物流设备的需求也愈加多样化,这也必然催生更多定制化的物流装备产品和服务,以适应物流仓储市场的巨大变革。

尹军琪对此表示认同。一方面生产是服务于市场需求的,为了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物流系统解决方案与服务;另一方面,不同行业的用户的需求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行业的同一客户在不同时期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实施定制化解决方案成为必然的选择。

孙昌翰结合史必诺的实践,向记者分析了不同行业的客户对于物流装备的需求特点。概括来讲,制造企业对物流设备的需求特点是复杂化,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简单化,传统零售业是规模化,电商企业则是多样化。因此只有根据不同客户的特点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物流设备,才能真正满足企业的需求。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王明磊也对物流设备的适应性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表示认同。他们在为客户设计仓库时,要根据客户需求做精细化、定制化的规划方案。

当然,上述所谈到的定制化,主要是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即部分环节的定制化。如果每一个案例的每一个环节都定制化,那么企业的生产流程将会无比复杂,生产经营成本也将居高不下,这样的解决方案很难适应用户企业的客观需要。这也正如尹军琪的分析,“从应用层面讲,以标准化为基础的定制化,将是物流仓储装备领域发展的基本趋势,适应性则是对应用结果的具体评估。”

国外经验借鉴

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物流技术装备主要集中在欧洲、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这些先进的仓储物流设备的突出特点之一,便是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大力推动标准化。

一方面,发达国家在物流装备方面的标准水平较高。以货架标准为例,欧洲的FEM钢货架标准不仅在欧洲得到普遍应用,而且成为其他国家经常引用的行业标准。正是在标准化作用下,发达国家的物流装备产品有着突出的适应性。

另一方面,具有完善的标准推动机制。在欧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物流装备行业,从政府到行业协会,都在积极推动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建设。例如,在澳大利亚,对于新开发的物流设备,政府部门会指定相应的权威认证机构做严格的测试,在出具合格的产品测试报告后,正规的保险公司才会给该产品做保险,然后产品才能销售另外,在欧洲,标准产品相较于非标产品价格要优惠很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物流设备标准化发展的市场导向。

反观我国,目前在物流装备行业标准化水平偏低,而且在推动机制上明显乏力。业内人士建议,我国的物流装备行业应进一步强化标准化建设,制定强制性的行业标准,然后采用强制性的措施加以推动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并提升柔性化和适应性,进而推动整个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适应性装备标准化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标准化简述
防晒装备折起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