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2016-07-27 01:08张静温晓林
大学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育体系创业大学生

张静 温晓林

[摘 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自主创业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选择。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具备专业而系统的经管基础知识,在创业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力军。高校对经管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169-02

2015年3月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学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缓和社会矛盾、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自我理想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大学生作为创业活动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他们在自主创业方面有热情、创意和优质资源,但盲目乐观和经验不足等硬伤也导致了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低、成功率低。作为大学生,尤其是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其专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创业的敏锐性更高,专业优势也更为明显。鼓励大学生创业,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入手,建立起一套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是适应市场对人才需要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一、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创业群体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组成,他们具有高知识、高学历的特点,但是缺乏相对应的社会经验和职业体验,需要高校、政府以及社会的引导和帮助。尽管目前政府等相关部门及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诸多支持和优惠政策,但大学生创业人数较少,自主创业科技含量低,创业成功率偏低,其自主创业的现状仍令人担忧。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兴起源于“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的举办,较之发达国家,我们属于起步时间偏晚、发展速度较慢的国家。国外创业教育有着完善的体系和保障,建立起了相对适合本国国情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也更强。相比之下,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尚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普及程度低

目前,有很多大学生观念陈旧,认为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会去创业,大多数大学生将创业当作求职的“备胎”,认为创业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之举。部分家长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态度不明确,持一种不反对、不支持、不鼓励的态度,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期待不高、信心不足。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的普及和程度相对较低。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健全的课程体系,配备的课程教材也五花八门。首先,很多高校并未在课程教学体系中明确设立系统化创业教育课程,仅仅以短期培训、客座报告等形式开展创业培训。其次,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活动主要基于“知识和理论的导向”,希望通过基础的创业理论知识传授对大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业教育,实践性不强导致创业教育的效果甚微。对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而言,他们虽然掌握了相对较多的管理学专业知识,但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很难实现,经管类的创业教育课程大多也以理论为主,缺乏和专业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担负着创业教育中的启蒙、组织、指导等多重作用,是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师资力量不仅影响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且直接影响创业培训的最终效果。目前,大多数负责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是兼职,如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老板、政府部门的领导等。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建立专业的队伍去负责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有些学校的创业教育由团委负责,有些由就业中心负责,往往是下设一个机构或者科室来负责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人员精力有限;选择的一些负责创业教育的导师又缺乏创业经历,实践经验严重缺乏。

(四)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缓慢

近年来,为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顺利进行,各地政府和高校逐步建立了诸多创业孵化基地。例如各地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一些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基地。但是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总量持续上涨,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大学生中选择自主创业人数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广泛,大学生创业基地、创新园区的建设跟不上需求。

(五)高校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

我国的大学对创业教育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大多数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这门课程,但往往作为选修课,没有统一的教材,从课程设置和师资的配备等都不太重视,对学生学习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很多学生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疲于应付,学习效果不佳。

三、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自主创业优势分析

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点,在自主创业的浪潮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在我国的大学生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研究经济管理类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对加强素质教育,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等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对于其他专业,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有着明显的创业优势。

(一)具备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经过大学系统学习后,成功构建了以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统计学、金融学等课程知识为依托的系统知识结构,因而在企业的运营程序、市场开拓、投融资管理、风险规避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他们熟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有着专业的优势。

(二)有比较系统的创业观念

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对创业的兴趣较强,创业观念比较系统,比较善于把握市场机会,挖掘市场潜力。由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学生熟悉市场及公司的运作和管理,有比较系统的创业观念。

四、针对经管类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

(一)注重大学生创业观念的培养

相对于其他专业,经济管理类的学生专业设置有利于大学生创业,但专门的创业实践机会较少,学生的自主创业信心不足。高校要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创业兴趣和信心,使其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让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成为社会创业队伍的“先锋军”。

(二)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高校的创业教育要结合专业特点,要从入学起逐步深入。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目前创业的显著特征是以销售为主,通常都是非技术型的创业,技术含量低。经济管理类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创业应用知识的教育,通过共享教育资源、强化专业实践、成功模型分析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高校的创业教育,要在现有的课程基础上积极开发创业类指导和具体实践类课程,大力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并将创业课程体系纳入到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中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意识。条件允许的话,可指派专业教师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如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对可以更专业的指导学生进行市场化运作,积极改善创新创业的硬件条件,指导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内容,如产品的开发、销售、管理,给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实现将创业意识、创业激情转化为创业举措、创业实效。

(三)提高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不做试验,创业导向和市场密切结合的特征,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要求以专业课的教师和企业家为主,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也可以配备专业的导师。学校应鼓励经管类专业课教师积极到企业挂职锻炼,以丰富实践经验。要强化校企合作,通过进入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等作为创业培训的兼职教师,通过经验分享、提供实习机会的方式,强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四)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

高校的创业教育,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优”三创精神,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构筑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以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为中心,围绕创业课堂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创业案例分享等,引导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通过鼓励创业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针对经济管理类的学生,高校通过邀请相关专家讲座、创业指导课、新媒体宣传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弘扬创新创业理念;也应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相关活动如“金点子”模拟销售大赛、创业大赛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同时,高校通过整合校内资源,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各专业开展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大学生校内创业实践平台,地方政府或学校提供政策支持和运营保障。

[ 参 考 文 献 ]

王甲山,李绍平,周洪颖.黑龙江教育[J].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6):71-73.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教育体系创业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乌克兰高等音乐院校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探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