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会课成为学生的“快乐大本营”

2016-07-27 15:52徐文标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航模魔方班会课

徐文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德育的重要性越发体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如何利用班会课这个德育阵地来教育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热情,激励学生完善自我显得非常重要。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认真设计每一节班会课,认真规划学生的学业生涯,让学生在阳光和自信中自由成长!

[关键词]德育班会快乐大本营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10089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教做人,育心灵。爱因斯坦曾说:当你把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全部忘掉时,剩下的就是教育。当今是提倡“教育民主”的时代,是依旧重视“升学率”的时代,我们必须意识到学校德育为先,以德育人,以德治教,才能有健康的德育,才能有内心充满阳光的教师和学生。近年来发生的学生自杀、弑师等事件,不仅是教育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身为“纳米官”的班主任在学校的最基本单位—班级,也是学校实施德育最好的舞台上,精心设计班级活动,要将学校的德育鲜活而生动地通过这些活动传达给每位学生,让班会课成为学生的“快乐大本营”。广义上讲,班级活动主要是学习活动,班会、团队活动。我主要谈的是班会活动。

班会活动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阵地。班主任可以在班会上进行价值观教育、政治立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观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品德、丰富知识、扩大视野;班级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增强体质、强健体魄。班主任带领班委对班会活动进行精心准备和策划,设置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学生对这样的班会课是喜闻乐见的,这样就能较为成功地将班会课发展为学校实施德育的“快乐大本营”。

下面以两节主题班会为例,共同走进德育的“快乐大本营”。

主题班会案例1: “感恩的心”

我校每年初一都有一个“十月怀胎”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要求学生戴上与自己出生时重量一样的包裹(内装大米),背在自己的胸前24小时,拍照并写下心情日记。活动完后,很多学生都交上了自己的“怀孕”照片,看似滑稽,但我从他们的周记中能看出他们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在学校活动结束之后,我班利用班会课让大家畅谈了自己那颗“感恩的心”,至今让人难忘。

班会是由我和几位班委一起策划的,内容如下。

1.用“感恩的心”歌曲开场,班长适时问大家能否用手语“唱”出这首歌。班上学生陶某在班长的鼓励下,带领大家用手语齐“唱”这首歌。

2.主持人说:当我们怀有感恩的心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才能理解他人,才能愉快地和他人相处,也才能踏实、快乐地活着。我们最先要感恩的人是谁呢?

很多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大声说出“父母”。

3.主持人:是啊!可你是否知道,当我们还在母亲肚子里时,母亲如何度过那漫长的十个月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班里几位同学的“十月怀胎记”。

投影中打出了第一位学生的照片。这是一位男生,一张照片是他“怀着”大肚子在打扫卫生,另一张照片是他挺着大肚子在吹他心爱的小号。看到照片,全班大笑。主持人发问:你母亲怀孕的时候扫地,她的腰还能挺那么直吗?母亲在怀孕的时候还可以再吹她心爱的乐器吗?

4.班级生活委员读出了“妈妈在十月怀胎时的体态特征和生活禁忌”的小文章,解释了主持人刚刚提出的两个问题。并说“虽然林某不知道妈妈怀孕时的特征,但我们依然很好奇他的‘十月怀胎记,下面请林某给我们读一读他的感受。”林某的文章诙谐幽默,同学们还不时发笑。但到了第二位、第三位学生,当他们读出了自己对母亲的忏悔、对母亲的感恩时,配着当时忧伤的音乐,很多学生都流下了眼泪。

5.主持人说:我们要感恩的人首先是父母。十月怀胎不易,但是生产时更是不易,然后播放视频《产房》。(内容是:在西方的某一产房室,一位母亲用自然生产的方式,将孩子带到人世。父亲亲手把孩子的脐带剪掉,孩子身上满是血迹。我说:父亲体内的上万个精子只有最强的那一个才有可能和母亲体内的一个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几率很小的事情。但是生命力顽强的精子和卵子做到了,你诞生了。母亲为了你,不仅忍受了十月怀胎的艰辛,也承受了分娩的痛苦,这是母亲对你的爱。从父亲亲手剪掉孩子脐带开始,他就要学着对孩子负责。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我们只有好好地活着才能对得起父母将生命赐予我们的那份恩情。)

6.音乐课代表献唱一曲《妈妈的吻》,献给我们的母亲。这节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对他人要怀有感恩之情。其实,仅通过一次的班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类班会活动以后还要继续开展并深入下去。这节课也拓展了学生的生理知识,尤其是对“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一问题,班主任进行了简单、通俗的讲解,并引申出生命的顽强与艰辛。

主题班会案例2: “身边的科技”

这个学期,年级里的男生一股脑地喜欢上了魔方。起初,我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魔方益智动脑,下课时玩一玩也算是劳逸结合。但学生的意志力没有到达能自我控制的阶段,以致年级组也下了命令,叫班主任控制好班级的“魔方风”。年级组知道下了死命令没多大的效果之后,想了一招—“成立年级科技创新小组”。我一想,觉得这是个进行德育的好机会。我们班的男生几乎人手一个魔方,也有很多女生崇拜那些玩魔方很厉害的男生。我想索性开个班会,让他们展示一下,选出代表我们班级参加年级科技小组活动的成员;二来,介绍一下魔方的创始人和魔方的一些基本玩法。我曾从报纸上读过魔方创始人埃内·鲁比克传奇的一生和他最近的发明“鲁比克360”。带着这样的想法,我让班委开始策划,他们的方案是这样的:

本次班会课的主题是“身边的科技”,活动流程如下。

1.宣读年级“成立科技创新小组的规定”,举行班级魔方比拼大赛。

2.介绍魔方之父鲁比克和他传奇的一生。

3.由我班参加学校航模队的同学进行航模表演,并给大家简要介绍“航模”。

4.魔方、航模仅是我们大千世界里的两项科技,你是否知道更多的、有趣的、实用的“身边的科技”?(班会课上学生介绍了很多:如手机随身充电器、打蛋器)

5.介绍几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如伽利略、比尔·盖茨)的生平事迹,告诉他们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坚强的个性才会获得成功。

这节班会课上,当五位男生在台上奋力比拼的时候,台下的同学一起为他们鼓劲。尤其有一位成绩较差的张某,当底下的很多同学一起喊他名字、给他加油的时候,他别提有多带劲了,第二个完成了比赛任务,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那几个表演航模的学生带着自制的飞机在教室中“翱翔”之时,也赢得了阵阵掌声。班会课后,班上有两位学生报名加入了校航模队,这节班会课后,几乎没有学生在课上玩魔方了。

总之,班会课—这个学生能获得快乐的课堂,这个学生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的课堂,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班级活动的美丽和魅力。我认为它是实施德育的“快乐大本营”。 我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完善这个“大本营”,如何将德育融入学生的心灵?实践证明,班会主题要求“近”、求“新”、求“小”;小中见大,常规中创新。在班级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要以学生为活动主体,要注意营造和调节活动气氛,注意语言的技巧。班级活动需要拓展,不要期待一次班会能解决多个问题或彻底解决一个问题,班会活动需要衍生性和系列化,甚至重复性。

经过我长期观察发现,我们班的学生很爱上班会课,都很关心下一期班会课的主题,从不在班会课上做别的事。

(责任编辑斯陌)

猜你喜欢
航模魔方班会课
“花样”班会课
发明魔方的人
创意无限翻翻翻
魔方廖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飞走的航模
小魔方
他是如何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