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

2016-07-28 06:33柴福珍
古今农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演变湘西

陈 明 柴福珍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史研究室,北京 100193)



清代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

陈明柴福珍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史研究室,北京100193)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清代湘西地方志来探讨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等农业内部不同部门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农业结构出现了新的格局,人口增长是农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改土归流;湘西;农业结构;演变

清政府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对地方的控制,于雍正五年(1727年)开始在湘西地区实施改土归流,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结束。改土归流后,清政府开始在湘西地区进行丈量土地、统计人口,推广汉族地区的农业种植技术,引进外来农作物,对湘西各少数民族劝课农桑,鼓励他们进行垦殖活动。同时废除了民族隔离政策,鼓励汉人到湘西地区垦殖、定居。改土归流是湘西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农业结构出现了新的格局。

一、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

(一)种植业

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土司制度被废除,“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禁令被解除,大量的流民进入湘西地区从事种植业生产,入山的流民散布于湘西地区各地,农业垦殖在湘西地区广泛展开,入山的流民和当地的苗族、土家族人一起推动了湘西地区种植业的发展。随着种植业为主的农耕生产的大发展,农业生产已普遍使用铁耙、铁镰、铁犁、筒车,种植业逐渐成为湘西地区人民的主要农业生产活动。如永顺府四县“重耕农”[1];凤凰厅民“乡居力农者多”[2];乾州厅“乡居力穑者众,有业者服田畴”[3];古丈坪厅土人“重耕农,男女合作”[4]。为配合农业生产,修建大型水库、渠道,仅桑植一地就修筑陂、堰、沟、渠各类设施300余处,其中,丰裕坝为该地最大水库,灌田300余亩。此外,清政府还组织教制筒车,改善农田灌溉条件。

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种植结构发生了演变,从外地引进了适于山地种植的玉米、番薯、洋芋等品种,这些农作物很快成为湘西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水稻、麦、粟、豆、龙爪谷等本地作物的种植也较前增多。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玉米、番薯、洋芋、水稻、麦类、粟、高梁、豆类、瓜类及各种蔬菜类。改土归流后随着商业的发展,湘西地区的经济作物的种植较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经济作物的种类增多,种植的规模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趋于集中分布。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茶叶、油桐、罂粟、烟叶、麻、青靛等。

伴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农耕生产赖以存在的土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土地价格也日贵一日,如永顺县乾隆年间“所属田土价值,迩年日贵一日,偶遇出售民间,即争先议价,甚至已有田主,犹欲添钱买夺,期予必得”[5]。土地作为农耕生产的基础,其价格的增长也反映出乾隆年间种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种植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总之,改土归流后湘西各族人民开始对农耕生产予以高度重视,种植业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 狩猎、渔业、采集

在种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这一时期湘西地区渔猎和采集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但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民食所资,杂粮为多”,“渔猎所得益鲜”[6],湘西地区居民的生活资料主要来自于种植业所得的杂粮,渔猎所得比以前减少,种植业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首选。采集在土司时期还是湘西地区居民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改土归流后种植业已能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粮食。这一时期的采集也只在因灾荒农耕生产歉收时才进行,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下降。

狩猎一直是湘西人们传统的农事活动,改土归流后“垦殖日广,间事渔猎以佐鲜食”[7]。由于无节制的大范围的毁林垦荒、林木采伐,使该地区的林地急剧减少,动物资源也随着林地的消耗日渐稀少,狩猎已经难以为继。

渔业是湘西地区传统的农事活动,以溪河捕鱼为主,池塘养鱼虽有,但为数不多。改土归流后,由于湘西地区人口剧增,入河捕鱼者众。渔业生产中出现渔户,酉水河岸“凡沿罗江以渔船资生者约二三十人,北河以渔船资生者30余户”[8]。溪河中的鱼类资源因捕鱼者多而日渐稀少。历经多年的开发,鱼类资源消耗殆尽,鱼类资源的缺乏引起了溪河捕鱼产业的日渐凋零。为保证渔业生产,政府鼓励挖塘养鱼,于“两山相夹及卑陷阴湿及村庄左右处所,尽可挖塘”[9],塘堰养鱼遂为兴盛。另外,农民们还利用稻田养鱼,“民间沿河蓄鱼秧,春田既作,民间蔫之以放于田,秋收后鱼至二三斤不等,而鱼之得于农家者甚多”[8],此外还有山塘水库养鱼、拦河网箱养鱼等法。苗人筑塘养鱼,“于山谷中泥深不能耕植者储水为塘,市外间鱼秧蓄之,多鱿、鳝”[10]。总的来讲,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渔业生产中尽管溪河捕捞减少,但塘堰、水库、稻田养鱼得到较大发展,渔业生产趋于稳定,出现了专门从事渔业生产的人员,表明渔业生产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一个较为独立的部门。但是由于鱼类的养殖依赖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所以渔业生产摆脱不了从属于种植业的地位。

采集生产在改土归流前是湘西地区重要的农事活动,是当地居民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种植业。改土归流后,随着农田的大量开辟,种植业生产所得基本上能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采集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下降。由于湘西地区为多灾害地区,一遇灾荒,山民又不得不依赖采集度荒,如永顺府“岁歉则入山采蕨,掘苗根沥粉以充食”[1]。总之,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采集生产仍是种植业生产的有效补充。

(三)畜牧业

清初,湘西地区的畜牧业多表现为各家独户零星饲养牲畜。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畜牧开始规模化生产,有了专门进行畜牧生产的“厂”和专门从事畜牧业经营的商贩。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牛耕技术得到推广,牛已成为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动力之一,耕牛的畜养越来越普遍,寻常百姓家多畜养耕牛,在湘西地区的苗族聚居区内,“耕织之外,惟事牧畜,牛马犬羊猫鸡鸭之类最多,而所重惟牛”。马的畜养较前增多,湘西地区的马匹善于驮运,为外地马贩所喜爱,所以外地马贩多进山贩马,“近三厅各砦亦知蓄之,富者尝蓄至10余匹,转卖于外”[11],畜牧生产开始与商业挂钩,古丈坪厅一带在清代畜牧所获已是巨万,民间依之为利[12]。

(四)林业

历史时期湘西地区的林木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改土归流前,湘西地区森林植被广布,永顺府“林深菁密”[13],但当时的林场主要为土司所有,不得随意砍伐,“龙山深林密菁,往日皆土司围场,一草一木不可轻取。”[6]改土归流后,森林大量被砍伐,首先是珍稀林木资源日渐稀少,永顺府楠木“积岁砍伐,良材尽矣”[6]。其次,烧炭业的发展也毁坏了大量的林木资源,“取用者多,山渐童而薪亦渐贵矣”[6]。古丈坪厅,“四面山环,林木蓊郁,惟因炊烟需用,旦旦而伐,难成合抱之材”,“柴薪盗伐,嘉种日少”。[14]凤凰厅“旧日最多,以采伐者众,今则深山穷谷不数见”[15]。再者,改土归流后大面积的毁林垦荒也毁掉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湘西地区的农业生产在改土归流之前,一直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进行,但由于有休耕和复垦制度的存在,林木在休耕期一定程度上能有所恢复,对植被的破坏不是很大。改土归流后大量的移民涌入后,抛荒和复垦制度被放弃,被破坏的植被得不到恢复。

为防止进一步乱砍滥伐,清政府曾在苗乡推广树木管理之法,但是,其中对林业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没有多少限制性措施。同时,当地政府为保证财源不断,鼓励民间种树,如乾隆二十五年,永顺知府颁布《掘壕种树示》,劝百姓种植杉木、蜡树、油桐等经济树木。这些措施在增加经济来源的同时,也对当地的植被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但林业资源的消耗并未有所延缓。到了清代末年,植被遭破坏所造成的严重生态问题开始出现。

(五)副业

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副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副业部门包括有纺织业、制蜡业、造纸、榨油业、制漆等。表1是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主要副业产品的分布状况。

表1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主要副业产品

县 别主要副业产品种类永定县机布、棉布、绸缎、棉纱、丝、蓝靛、桐油、茶油、木油、甘蔗糖、卫酒、漆、葛粉、红白糖、冰糖、纸张永顺府土锦、斑布、土绸、土绢、土布、苗布、苗被、土纸、桐油、蜂蜜、峒酒、黄蜡、菜油、木油、草纸永绥厅土绸、土布、麻布、斑布、土绢、苗锦、葛布、夏布、苗带乾州厅棉布、火麻布、斑布、葛布、夏布、土绢、土绸、苗锦、苗巾、白蜡、黄蜡、桐油、麻油、烟油、卷油、靛、粗纸、糖、黄蜡、漆蜡凤凰厅棉布、斑布、夏布、火麻布、葛布、土绸、土绢、白蜡、黄蜡、桐油、茶油泸溪县火布、土布、白蜡

资料来源:朱圣钟.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143-144.

湘西地区的副业首先是纺织。以家庭手工纺织为主,改土归流后引进了先进的纺织机器,仿用脚车代替了简陋的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纺织品的质量也有所改善。手工织品主要有布和丝织品两大类。

布有麻布、葛布、棉布等。麻布,湘西地区“五月麻熟,群沤而绩之成布”,火麻布,“绩麻而织,布极粗黑”[16]。织麻布技术已与中原地区相差无几,“用麻工与汉人等”[6]。当地居民用麻布“或织手巾花被,细者绣子挑花,或挑小儿手袱衣裤”[17],麻布为当地居民主要的布料,也是该地区外销的商品之一。除麻布以外,布类还有葛布,葛布为葛经纺绩织成[8],永绥厅、古丈坪厅、乾州厅、凤凰厅都有葛布的纺织。当地居民还纺棉织布,由于该地区产棉之地不多,棉花多运自外地,所以各地棉纺织业发展状况有一定的差异,辰州府“各乡村多莳棉花,男妇并织,精粗不一”。[16]棉花,“出保靖者佳”[18]。永定县在土司时期就产棉花,改土归流后向外地输出棉花,所织棉布也是当地的商品。永顺府所产棉花仅供本境纺织之需,农家妇女“治木棉勤纺织”[6],所织布匹色彩斑斓,纺织工艺已较为精细。

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丝织品的种类较多,主要有锦、绢、绸、丝等,所采用的原料均为蚕丝。土家人织成的土锦,其织法“或经纬皆丝,或丝经棉纬,用一手织纬,一手挑花,遂成五色,其挑花用细牛角”[6],永顺、龙山、保靖等地土家族妇女还为“峒巾、峒锦、峒被作鹤、凤、花鸟之状”[19]。织工精细,色彩鲜艳,为土家特产。苗区有苗锦,“苗民性喜彩衣,能织纫,有苗巾、伍锦之属。其织法与土家人的织法相同,可虫丝所织红色宽5尺许,长三四尺许”[16]。但所用原料均为蚕丝,花纹远视甚丽,而近视稍粗,较土锦为劣,然好者亦极坚质耐久。[20]土锦之外又有土绢,质地薄而坚韧,为本地蚕丝机成者,质多黄,白者不多[20]。湘西地区各地均有土绢的纺织,均能织土绸。丝则为蚕茧经过简单加工而成。鸦片战争以后,大批的洋纱、洋布流入湘西地区,使传统的手工纺织品市场大大缩小。

湘西地区的制蜡业在这一时期相当繁荣。永顺县多产黄蜡、白蜡,而保靖、龙山、桑植所产不多[6]。凤凰厅产蜡[15]。古丈坪厅种蜡树放蜡虫,获蜡利不少[8]。泸溪县有蜡洞产蜡[21],年采办白蜡300斤[22]。乾州厅和泸溪县的白蜡是当时著名的土特产品。

湘西地区的造纸业在这一时期发展较快。湘西地区植物资源丰富,为造纸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各地都能造纸,以作坊为主要生产场所,只是所造纸的质地较粗劣。永定县产火纸、烧纸。永顺县造火纸,多销往保靖县境[23]。

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产桐油、香油、菜油、木油、茶油、棉油等。菜油为榨油菜籽而成,木油为榨乌臼籽而成,茶油为榨油茶籽而得,榨取之法与榨桐油之法相同。到清末民初,湘西地区所产桐油、茶油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还有外销。详见表2。

表2清末民初湘西地区桐油、茶油出口数量统计表

县别种类出口数量价值(元)出口地永顺桐油3000000斤480000常德、大庸、保靖茶油50000斤1000本县保靖桐油12000桶156000常德、汉口古丈桐油30000担600000常德乾州桐油22000桶440000常德凤凰桐油4000担64000常德永绥桐油3000担40000常德茶油1000担10000常德、四川泸溪桐油130000担1500000汉口、上海

资料来源: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湖南省)[M].第四编,茶子.上海: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5.

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对漆的开发利用的力度加大,湘西地区各地均有漆的生产。龙山县的漆最为有名,畅销国内外。

此外湘西地区的制糖、制醋、作粉、手工编织也有一定规模的生产。

二、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农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历史时期湘西地区长期处于未开发的原始状态。改土归流后,“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禁令被废除,大规模的流民涌入湘西地区,见表3。流民的涌入是推动湘西地区改土归流后农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入山流民为了生存,便“遇有溪泉之处,便开垦成田”[24],农垦日渐广泛。与此同时,入山流民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区种法、梯田技术、耕作技术、施肥技术、牛耕技术、铁制农具在湘西地区逐渐推广,还推广了先进的耕作方法,引进了玉米、番薯、洋芋等新的农作物品种。由于人口的大量增长,使种植业成为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部门,狩猎和采集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渔业也成为辅助种植业的生产活动,由此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结构。

表3清代湘西地区改土归流前后人口变动表

县别时间户口时间户口保靖县雍正八年712220349乾隆二十五年1259752435永绥厅雍正八年322823636乾隆十六年425628736凤凰厅康熙四十二年45238448乾隆二十一年658531221乾州厅康熙四十三年10904116乾隆三十年259414106永顺县雍正十二年1008244024乾隆二十五年34187185023

资料来源:伍新福,龙伯亚.苗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386-387.

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人口激增,虽给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但因湘西地区山多地少,也同时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所以,面对如此人口压力,为了生存,入山流民主要从事农耕生产。湘西地区随着流民入山,耕地面积进一步扩大,“种植日广”[25]。至嘉庆二十五年,湘西地区永顺府耕地数达到107819亩,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57人,导致人均耕地只有0.17亩,另凤凰厅的垦殖指数达到19‰。可见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农耕垦殖的程度。详见表4。

表4嘉庆二十五年湘西地区农耕垦殖表

地区名地域面积(平方公里/亩)耕地数(亩)人口数垦殖指数(‰)人均耕地(亩)人口密度(平方公里/人)永顺府114001710000010781964309560.1757永绥直隶厅11001650000542372359632.3021乾州直隶厅15002250000106353560450.3024凤凰直隶厅210031500006113174755190.8236

资料来源:1.嘉庆《大清一统志》,第22册;2.梁方仲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380-381页.

改土归流后清政府在湘西地区实行新的土地政策,鼓励垦荒,减免赋税,轻摇薄赋、大力兴修水利工程,这些政策推动了湘西地区农耕生产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阻碍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农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湘西地区频繁发生的农业灾害造成农业生产减产,耕牛死亡,摧毁农田水利等设施,使百姓们被迫向山林索取生活资源,于是渔猎和采集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乾嘉苗民起义,遭到血腥镇压,使得农业人口锐减,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农业灾害和动乱是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农业结构演变的制约因素。

三、结语

综上所述,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是种植业逐渐发展并最终占据农业生产的主导,渔猎和采集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相对下降,而林业和畜牧业则发展缓慢。副业发展较快,在农业经济结构中逐渐成为仅次于种植业的农业生产部门。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农业结构从之前的单一结构逐渐向多元化结构发展,与中原地区的农业结构基本趋向一致。但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改土归流后,随着种植业的大发展,湘西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极大破坏。湘西地区山多地少,移民激增,人们为了生存于是毁林务农,这就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直接引发了部分山体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历史时期湘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与移民的迁入有很大的关系。

总之,农业结构的调整是中国农业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结构调整刻不容缓。所以,探讨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可为目前湘西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对于当前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RW004)]

参考文献:

[1][同治]永顺府志[M].卷十,风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2][道光]凤凰厅志[M].卷七,风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3][光绪]乾州厅志[M].卷五,风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4][光绪]古丈坪厅志[M].卷十,民族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5][乾隆]永顺县志[M].卷六,田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6][同治]永顺府志[M].卷十,物产.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7][同治]永顺府志[M].卷二,山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8][光绪]古丈坪厅志[M].卷十一,物产.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9][同治]桑植县志[M].卷二,风土.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0][光绪]古丈坪厅志[M].卷六,建置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1][同治]永绥直隶厅志[M].卷一,地理门.同治7年(1868)刻本.

[12]古丈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古丈县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9.177.

[13][同治]施南府志[M].卷一,沿革.同治10年(1871)刻本.

[14][光绪]古丈坪厅志[M].卷一,原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5][道光]凤凰厅志[M].卷十八,物产.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6][乾隆]辰州府志[M].卷十六,物产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7][同治]保靖县志[M].卷二,舆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8][乾隆]永顺府志[M].卷十,物产.乾隆28年(1763)刻本.

[19][光绪]湖南通志[M].卷四十,地理四十.长沙:岳麓书社,2009.

[20][光绪]乾州厅志[M].卷十三,物产.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21][乾隆]湖南通志[M].卷十二,山川.乾隆22年(1757)刻本.

[22][光绪]湖南通志[M].卷六十一,食货.长沙:岳麓书社,2009.

[23]李干.土家族经济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80-81.

[24]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M].丛书集成本.

[25][同治]永顺府志[M].卷十一,檄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陈明(1990—),男,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史研究室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史;柴福珍(1971—),女,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史研究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社会史。

The Evolution of Xiangxi Area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fter the Reform of Aboriginal Chieftain in Qing Dynasty

Chen MingChai Fuzhen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Agriculture,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of Xiangxi area, especially the proportion of planting, animal husbandry, forestry, fishery and sideline after the bureaucratization of native officers based on the Xiangxi local chronicles in the Qing dynasty.The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after the reform of aboriginal chieftain, agricultural structure has formed a new pattern in Xiangxi area.Population growth is the main cause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evolution.

Key words:Bureaucratization of Native Officers, Xiangxi, Agricultural Structure, Evolution

猜你喜欢
演变湘西
湘西剿匪:七十年前的历史风云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神秘的湘西菜农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从神话到《诗经》中复仇意识的演变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湘西芷江洽降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