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同对承包商索赔成功的影响研究

2016-07-29 03:46张水波吕思佳
工程管理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索赔仲裁

张水波,吕思佳

(天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E-mail:lvsijialvsijia@163.com)

工程合同对承包商索赔成功的影响研究

张水波,吕思佳

(天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E-mail:lvsijialvsijia@163.com)

摘 要:为检验工程中合同条款签订的完整性与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对于承包商索赔成功的影响,通过研究北方某仲裁委员会10年间的106个以裁决作为解决方式的工程案例,结果显示合同条款签订的完整性与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对于承包商获得的仲裁裁决支持比例均具有正向影响,同时二者呈现出干扰型交互作用。进一步得出合同条款的签订亟需得到业主和承包商的重视,同时,承包商也要提升在合同实施阶段的管理水平,从而可以通过索赔得到应得的权益。

关键词:工程合同;索赔;仲裁

近年来,随着工程索赔数目的不断上升,现今工程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工程索赔[1]。已有研究表明,由于索赔发展成的争端不可避免存在着[2],因此在争端产生后,如何通过恰当解决来减少损失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3],这直接决定了索赔的成功与否。虽然索赔一直以来都是实践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然而关于索赔成功这一重要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索赔结果,本文引入合同的概念,而题目中合同的概念既包括合同条款的签订又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合同的管理。将合同条款签订的完整性这一概念作为索赔结果的前因变量,并且将合同条款签订的完整性进一步划分为两个维度[4]。此外,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也作为前因变量而被引入。

1 文献综述

当一项索赔长期得不到解决,便演化成争端。Cheung等[2]通过研究发现争端不可避免,那么如何在争端发生之后尽可能减少损失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虽然不少研究均表明,友好解决争端既可以减少争端解决成本,又能维持双方之间的关系,但在实践中,许多根本性、原则性的争端很难通过友好的方式得到解决,在那之后就要依赖第三方进行公证且有约束力的决定,因而,仲裁或诉讼是普及度非常高的争端解决方式,与诉讼相比,仲裁的花费少、速度快、自由性较强、保密性较好,而且,由有工程实践方面知识和经验的仲裁员来做出决定会使得双方满意度更高。

合同尤其是合同条款签订的不完整是产生工程建设项目索赔主要的原因之一。工程环境因素(即不确定性)加上项目上人的行为因素(即有限理性)共同导致工程合同条款不可避免的不完整[3]。同时,合同条款的不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节约成本的需要[5],但是,相对完整的合同条款定义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减少了行为不确定性对于绩效的影响,规定了项目组织如何构成、治理和执行,从而减少管理不确定性对于绩效的影响,同时详细说明了项目组织在关键环境状况下如何应对变化,因此减少了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于绩效的影响,从而促进各方后续的合作[6]。

为了更加细致精确地描述合同的完整性,对其进行维度划分是必要的,可将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分为合同控制性条款的完整性和合同协调性条款的完整性。合同的控制性长久以来一直被研究人员们所普遍接受。而合同的协调性则近来才开始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7]。有研究表明,当冲突发生后,不同合同条款的性质将导致不同的冲突解决方法[8]。

清晰完整的合同条款会使双方之间的误解减少因而有助于减少索赔的产生,另一方面,如果双方对于合同条款的理解水平比较好,那么也有助于减少索赔的发生[9]。尤其是在仲裁开庭答辩时,往往一些承包商会忽视合同也是维护自身权利的工具之一,不使用或误使用合同都不能保障其应得的利益。同时,对于合同的理解也将影响到承包商在工程实施阶段的行为,而承包商的实际行为将构成事实依据,对于仲裁而言,只有承包商真正按照合同执行,并留存下可以证明其行为的文档,才真正能够得到裁决的支持。通过仲裁来解决的话,双方提供的证据基本上都是文档形式的。仲裁员需要依赖这些文档形式的证据来还原索赔发生时的情形并依照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做出裁决。Kangari[10]的调查结果清晰地显示文档管理综合且细致的一方在索赔解决过程中占有绝对性的优势。

合同意识、程序执行恰当性和文档管理完整性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由这三者组成的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对于其索赔结果的影响,以及与合同条款签订的完整性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为了更好地测量索赔结果,本文将用承包商获得的仲裁裁决支持比例来作为承包商索赔结果的代理变量。

2 研究假设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完整性较好的合同能提供清晰的目标,详细的指导,使得项目团队能够按照计划实施,即完整程度较好的合同可为按照合同执行的一方提供支持[11]。某些合同的控制性条款涉及到监控对方的行为,目的是确保对方能按照己方或双方的愿望或期望来执行合同,甚至还有惩罚。当涉及到重要部位的施工或者是隐蔽工程的施工时,控制性条款会非常多,这主要是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的高不确定性造成的。若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某些意外的突发状况,而现场承包商的权限又十分有限,同时在承包商违规惩罚措施非常严厉的情况下,双方均更倾向于从合同中找出有利于己方的条款,只有十分确信在合同中能找到依据的情况下,承包商才会采取实际行动,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a:合同控制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越高,对于承包商而言,仲裁裁决支持比例越高。

当不可预知的事件发生后,如果缺乏合同协调性条款,那么业主和承包商都会尽可能地把事情推给对方,这样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还会引发新的冲突。条款内容越是完整,则在进行仲裁的过程中,仲裁员越是能够找到进行裁决的依据,如果条款内容本身不完整,则依据不明确,很难有较高的支持比例,只能是依据承包商实际完工的部分进行经验定夺,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b:合同协调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越高,对于承包商而言,仲裁裁决支持比例越高。

工程合同文件不可能全部以明示条款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一些在合同中没有明确写出来,只能依赖默示条款来索赔或道义索赔时,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合同管理水平较好的承包商往往能合理运用合同并实施合同,同时保留下相关文档,因而可以在仲裁中获得更有利的形势[12]。这是因为仲裁员更依赖纸质文档证据来接受裁决,除非事实证据被双方认同形成证据链,通过庭审,能得到证实,则也有效力,前人的研究实证了在诉讼中,某一方提交的相关文档数量越多,其争端解决结果越理想[13]。事实上,仲裁员在进行裁决时非常重视关键证据,只要是某一项或者某几项证据可以证明需要仲裁的事项,那么即可以据此裁决,而再多的旁证如果不能形成证据链也很难获得支持,因而提交的文档数量与支持比例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正相关,在进行证据提交时,双方均想要尽可能地提交更多的证据,而只有关键证据的提交才能获得仲裁的支持,而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能否甄别并保存好关键证据,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越高,对于承包商而言,仲裁裁决支持比例越高。

合同控制性条款刺激了各方只考虑他们自己的权利。所以当合同包含较多的控制性条款时,会强烈地刺激每一方进行积极的自我防卫,这种警惕性会使得双方之间更为规范严格地执行合同,保留己方执行合同过程中的证据,以防止对方对自己进行惩罚。因此,当控制性条款完整性较好时,承包商会因担心严惩而提高警惕,进而规范自身的行为,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a:随着承包商合同管理水平的增强,合同控制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对于承包商获得的仲裁裁决支持比例的正向影响逐渐增强。

由于协调性条款涉及到日后双方的具体做法,在签订协调性条款时,需要双方的参与,因而合同协调性条款签订的越完整,也就意味着双方对于合同的理解越深入,往往对于合同的理解也会更加一致,对于日后履行合同的步骤越了解,因而更有可能规范地执行合同。合同管理水平越强的承包商,在合同签订时越能预见到未来可能的情形,执行起来也更规范,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b:随着承包商合同管理水平的增强,合同协调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对于承包商获得的仲裁裁决支持比例的正向影响逐渐增强。

综上,本文的研究假设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假设

3 实证数据

3.1 数据收集

本文的研究基于中国北方某城市仲裁委员会的案例库,选取了从2005~2014年共计10年间的案例。考虑到本研究领域是在工程建设行业,从这10年间的案例中筛选出451个属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案例。又从这451个属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案例中筛选出189个争端解决方式为裁决的案例。最后,考虑到工程建设项目的交易频率低,尤其是对于业主而言,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有新的项目,所以提高签订合同以及管理合同的水平对于业主而言远不如对于承包商大,所以研究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以及争端解决结果更有实践意义,因而又从这189个案例中筛选出仲裁申请人为承包商的106个案例,这106个案例共计约8500页内容。

3.2测量

本研究共有3个变量需要进行测量,包括合同条款签订的完整性、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和索赔结果。

本文参考 Lumineau等[14]在供应链领域中对合同机制划分为控制性和协调性的方法,将合同条款签订的完整性划分为两个维度,分别为合同控制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和合同协调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考虑到工程合同的复杂性,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点改进:一是根据3位长期从事工程合同研究的专家的意见在Lum ineau等[14]测定合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得测量的题项更适宜工程合同;二是考虑到工程合同的复杂程度,将编码的方式进行了改进,不再是如果在合同条款中有相符合的条款,那么取值为一,反之,取值为零,而是深入到条款内容之中,运用编码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水平对合同条款签订的完整性进行衡量,然后打分。

关于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目前并没有契合本文研究的成熟量表,故在参阅相关文献[15,16]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一份具有6个题项的量表,为了保证该量表的质量,请3位长期从事相关研究且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依据自身经验对量表进行了调整。

本文使用仲裁裁决支持比例作为索赔结果的代理变量,仲裁裁决支持比例是指在使用裁决作为解决方式的案例中的承包商获得的裁决支持金额除以承包商在申请仲裁时的申请金额,这是一个客观的数据。由于在以裁决作为结案方式的仲裁案例中裁决结果是仲裁员经过一系列的证据审查以及庭审辩论甚至是进行鉴定之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定的,所以该数据的可靠性能够得到保证。同时,承包商在提起仲裁申请时的申请金额是由其代理律师或法律顾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想要解决的争端提出的,虽然比起裁决支持金额可能要有一定的失真,毕竟承包商想要获得更多的支持金额,从而会将申请金额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抬高,然而本文选取的所有案例均来源于同一地区的同一仲裁院,故数据的可靠性能够得到保证。

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编码的规则进行设定,以确保不同研究人员能够对于本研究的变量有一致的理解,其次,两位从事合同研究已经有两年以上经验的研究人员分别对这 106个案例进行阅读和编码,并将结果记录,并对记录下来的编码结果进行比对,发现有52%的编码结果是一致的,另外有34%的编码结果相差1分,其余14%的编码结果有较大差异,经过两位研究人员的讨论,最终有96%的编码结果取得了一致,考虑到这样的编码结果并不理想,又引入了第3位研究人员来进行独立的阅读和编码,将编码结果与前两位研究人员谈论后的编码结果进行比对,发现有92%的编码结果是一致的,其余8%的编码结果依靠3位研究人员的讨论最终得以确定。由于本文的研究不仅仅要测定合同中是否含有某一题项中所指的内容,而且要对该内容的完整性进行打分,所有问项都采用7分LIKERT量表,即非常完整为7分,完整为6分,比较完整为5分,一般完整为4分,比较不完整为3分,不完整为2分,非常不完整为1分。

3.3数据分析

信度方面,如表1所示,3个构念的Cronbach'sα系数均超过0.7,说明每个构念均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组合信度(CR)也均大于0.7,说明构念的组合信度高。本研究检验了构念的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3个构念的因子载荷在0.61~0.82之间(大于0.5),且通过Amos21.0对模型进行拟合,结果Χ2/df=1.999(小于 5),表示模型适配度良好,RMSEA=0.084(小于0.10),表示模式适配度普通,NFI=0.805,IFI=0.892,CFI=0.888,均接近0.9,说明收敛效度较高。此外,从AVE值来看,只有一个未超过0.5,不过也较为接近0.5,且在表2中,对角线括号中的 AVE的平方根也大于对应行列中相关系数的最大值,说明区分效度较好。综上,本研究数据的信度和效度都较好。

表1 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N=106)

表2 变量相关系数矩阵(N=106)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结果分析

首先,为了检验合同条款(包括合同控制性条款和合同协调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和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对承包商获得的仲裁裁决支持比例的影响,本文以承包商获得的仲裁裁决支持比例为因变量,在自变量的位置上加入合同条款(包括合同控制性条款和合同协调性条款)、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N=106)

基准模型Model1中,回归方程显著,模型的F值为111.402(P=0.000),模型的R2为0.766,表明合同条款签订水平和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能够解释承包商获得的仲裁裁决支持比例变异的76.6%。合同控制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合同协调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和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3个因子对承包商获得的仲裁裁决支持比例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合同协调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的作用最强(β=0.387,p=0.000),其次为合同控制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β=0.356,p=0.000),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的作用最弱(β=0.300,p=0.000)。

关于交互作用的检验,在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中,与调节作用基本一致。为了检验合同条款签订水平(包括合同控制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和合同协调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和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对承包商获得的仲裁裁决支持比例是否具有交互作用,模型Model2在模型Model1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法(Stepwise)将“合同控制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和“合同协调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这两个交互项放入回归方程(见表3)。结果发现,“合同控制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和“合同协调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这两个交互项进入回归方程,模型Model2相对于模型Model1有所改善(△F=13.666),R2增加0.050。“合同控制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和“合同协调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这两个交互项对承包商获得的仲裁裁决支持比例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合同协调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的作用略强(β=-0.136,p=0.012),其次为“合同控制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β=-0.129,p=0.015)。

综上,本文在研究中提出的3个主要假设,其中前两个假设都得到了数据的支持,第3个假设没有得到数据支持。

4.2 讨论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合同条款签订的完整性越高,对于承包商而言,仲裁裁决支持比例越高,无论是合同控制性条款签订的完整性还是合同协调性条款的完整性,均可以得到该结论,这点与前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虽然之前有研究显示中国人更注重“人治”而非“法治”,因而在中国“关系”治理影响很大,相对而言,合同治理的影响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17],然而就本文研究的工程领域而言,尤其是数额相对巨大的总承包工程而言,合同治理还是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的[18],尤其是一旦双方就某一问题发生异议时,由于涉及到的数额十分巨大,单单依靠“关系”并不能完全化解异议[19],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就会被双方奉为最重要的主张依据,尤其是当索赔引起的争端不得不通过仲裁或诉讼等方式才能得以解决时。

第二个研究假设同样得到了数据支持,即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越高,对于承包商而言,仲裁裁决支持比例越高。合同管理水平较高的承包商往往对于合同的理解程度较好,在仲裁的开庭答辩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合同也是维护权益的一项工具进而能有效地利用合同来维护自己应得的利益。另一方面,合同管理水平较高的承包商会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较好地依据合同来执行,同时有序做好相关的文档管理工作,一旦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索赔,也能通过手中的文档作为证据来保证自己的权利可以得到保护,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无论多么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仲裁员,也只能依据双方提交的证据加上在开庭答辩时双方的质证来进行索赔原始情景的还原,因而能够在法律上称之为有效证据的文档就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于重视“关系”的中国人而言,一旦不得不进行裁决时,也就意味着双方之间分歧过大,双方会竭力从之前的资料中找出有利于己方的证据来获得支持,这样一来导致双方陷入了类似于零和博弈的境地,此时,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对于其获得仲裁裁决支持比例的影响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为无论是合同条款签订的完整性,还是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都是通过证据来影响承包商获得仲裁裁决支持比例的,而证据的效力取决于其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并不是取决于提交证据的数量。无论是合同条款签订的完整性所构成的证据抑或是由承包商合同管理水平所构成的证据,只要其中有满足这三性的内容即可发挥出该证据应支持的部分,因而承包商可以获得相应的裁决支持比例,而再多的内容如果只能支持一条证据的话,承包商获得的仲裁裁决支持比例并不会增加,这也就是二者呈干扰型交互作用的原因。虽然本文中得到的研究结论是合同条款签订的完整性与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水平对于承包商获得的仲裁裁决支持比例呈现出干扰型交互作用,但是该结论只是针对某一个经仲裁裁决作为解决方式的索赔案件,而工程建设项目的时间跨度非常长,从项目全寿命周期来看,还是应该既努力签好合同,又努力执行合同才能取得项目的最终成功。

5 结语

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对于合同治理以及索赔的研究。其一,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加深刻地理解签订完整性较好的合同条款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引发工程实践人员对于合同签订的重视。虽然在中国“关系”的作用常常被提及,而且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和制度下,“关系”确实有着不能忽视的作用,然而在涉及到数额巨大的工程索赔时,合同治理的作用被凸显,“关系”的作用被弱化,如果工程实践人员能够适当使用合同治理和关系治理,则更加有助于取得项目的成功。其二,合同以及其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文档对于索赔成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文档管理一直被认为是不能产生附加价值的沉没成本而没有引起工程实践人员的足够重视,而事实上,文档在索赔时对于维护己方应得的权益是十分有帮助的,不仅如此,文档的缺失甚至有可能引发争端,因此,工程实践人员应该重视文档管理,并使用较为简洁明晰的文档管理流程来保证文档管理的质量[24]。

参考文献:

[1]吴光东,施建刚,唐代中.工程项目团队动态特征,冲突维度与项目成功关系实证[J].管理工程学报,2012,26(4):49-57.

[2]Cheung S O,YIU T W.Are construction disputes inevitable?[J].Engineering Management, IEEE Transactions on,2006,53(3):456-70.

[3]Cheung S O,PANG K H Y.Anatomy of construction disputes[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2,139(1):15-23.

[4]张水波,陈俊颖,胡振宇.工程合同对承包方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信任的中介作用[J].工程管理学报,2015,29(4):6-11.

[5]Saussier S.Transaction costs and contractual incompleteness:the case of Électricité de France [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2000,42(2):189-206.

[6]Luo Y.Contract,cooperation,and performance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10):903-919.

[7] Mayer K J,Argyres N S.Learning to contract:Evidence from the personal computer industry[J].Organization Science,2004,15(4):394-410.

[8]Lumineau F,Malhotra D.Shadow of the contract:How contract structure shapes interfirm dispute resolution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1,32(5):532-555.

[9]Sertyesilisik B.Investigation on Particular Contractual Issues in Construction[J].Journal of Legal Affairs and Dispute Resolution in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2010,2(4):218-227.

[10]Kangari R.Construction documentation in arbitration [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1995,121(2):201-8.

[11]Jelodar M B,Y IU T W,W ILK INSON S.Dispute

Manifestation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Practice [J].Journal of Legal Affairs and Dispute Resolution in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2015,8(1):C4515003.

[12]周建丽.建筑工程索赔及证据固定的方法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4(6):26.

[13]Conlon D E,SULLIVAN D P.Examining the actions of organizations in conflict:Evidence from the Delaware Court of Chancery [J].Academ y of M anagement Journal,1999,42(3):319-329.

[14]Lumineau F,HENDERSON J E.The influence of relational experience and contractual governance on the negotiation strategy in buyer-supplier disputes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2,30(5):382-395.

[15]Puddicombe M S.Why contracts:evidence [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9,135 (8):675-682.

[16]A l QADY M,KANDIL A.Document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practices and opinions[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3,139 (10):06013002.

[17]Duan M.The role of formal contracts w ith weak legal enforcement:A study in the Chinese context [J].Strategic Organization,2012,10(2):158-186.

[18]Zhang S,ZHANG S,GAO Y,et al.Contractual Governance:Effects of Risk A llocation on Contractors'Cooperative Behavior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 anagement,2016,04016005.

[19]Zhang S B,FU Y F,GAO Y,et al.Influence of Trust and

Contract on Dispute Negotiation Behavioral Strategy in Construction Subcontracting[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2016,04016001.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59(2016)03-014-06

DOI:10.13991/j.cnki.jem.2016.03.002

作者简介:

张水波(1968-),男,教授,研究方向: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国际PPP项目管理;

吕思佳(199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工程合同管理。

收稿日期:2016-04-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2124).

Effect of Contract on the Success of Contractor's Claim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ZHANG Shui-bo,LV Si-jia
(College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E-mail:lvsijialvsijia@163.com)

Abstract:To test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contract terms and the level of the contractor's administration to the successful claim of contractor,through studying the 106 adjudication construction cases occurred in the arbitration comm ission in the northern city of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contract terms and the level of the contractors'administration have positive influence to the successful claim of contractor,and the interaction effect is interfere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ployer and the Contractor nee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igning of the contract terms. The Contractor had better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the Contractor's adm inistration during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stage so that they can be entitled to the right to claim.

Keywords:engineering contract;claim;arbitration

猜你喜欢
索赔仲裁
对不属于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的仲裁申请如何处理?
浅议国外仲裁机构在中国作出仲裁裁决的认定——对我国仲裁裁决国籍确定标准的思考
一种多通道共享读写SDRAM的仲裁方法
ICSID仲裁中的有效解释原则:溯源、适用及其略比
浅析新版施工合同文本中索赔的公平性
论工程合同索赔的起因与处理措施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
国际工程索赔方针与策略研究
两岸四地间相互执行仲裁裁决:过去、现在及将来(上)
建设工程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