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

2016-07-30 09:52董徐涛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理念旅游

董徐涛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旅游的需求热度也在不断上涨。在传统旅游方式无法再满足现代人们多元化需要的新时期,生态旅游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新型旅游方式,充分协调了社会、经济和环境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的深化贡献着重要的力量,由此广为人们所推崇。为了推动生态旅游的有序化发展,旅游企业有必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必要地改革,只有探索出能够适应生态旅游发展的企业管理新模式,才是确保旅游企业稳定生存与推动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基于生态旅游管理理念探讨旅游企业管理的新模式,旨在唤起更多学者对此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新时期,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作为一种帮助人们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并亲近自然的重要生活方式,旅游已经成为了当前大部分人们休闲的首选,长期以来,旅游方式都在以观光和娱乐体验等为主,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对旅游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化的旅游体验已经难以再满足大多数人的出行要求。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了当前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快速深入不断加大着城市化生活的快节奏压力。在此背景下,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成为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以倡导对环境的保护为主题,满足着人们进一步亲近大自然的新需要。为了助推生态旅游的发展并迎合新时期的旅游需求,旅游企业不得不顺势而为将管理模式趋向于生态旅游管理理念调整,对于生态旅游业和旅游企业的共同发展来说具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西方学界,引入至我国的时间已经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时至今日已有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但相比于国外的理论与实践成熟度显然不高。因此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至今未能得到一个相对统一的结果。通过分析,本文认为生态旅游的概念大体上可以做这样的解释,即基于生态自然系统为旅游目的,通过亲近自然的体验引导人们正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此最大限度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保证自然旅游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便为生态旅游。

由此可见,生态旅游的指导理论与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理念,这并不仅仅是我国旅游业的未来走向,对于旅游企业来说,更能够通过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理解与贯彻更好地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进而实现旅游企业的价值,在管理当中全面引入并贯彻生态旅游理念,也就成为了当代旅游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我国生态旅游现状来看,整体发展态势依然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根源主要在于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在我国的起步时间并不早,发展历程决定了其在当前依然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但从整体情况上看,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生态旅游资源丰厚,无论是自然保护区或者森林公园,都在大批量吸引着国内外的众多游客,旅游形式也从传统的观光游览逐渐朝向采摘与垂钓等体验旅游方向发展。尽管如此,我国的生态旅游诸多问题依然存在,这点从各旅游景区残留的大量垃圾与噪声和空气污染当中显而易见,对旅游景区的破坏致使生态旅游资源的退化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现象,成为了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

二、传统旅游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旅游企业的管理实为推进旅游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长期以来,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始终在以为游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为主。而从传统旅游的现实情况来看,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效益较高但多具有着短期性特点。旅游企业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基本都是以价格导向作为依据,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价格举措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为游客尽可能地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也就是说,传统时期旅游企业的管理将重心更多滴放在了游客身上,在旅游行业竞争态势愈演愈烈的时期,提高对游客的服务质量成为了旅游企业拉动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旅游企业对于自身业务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失实情况时有发生,对于旅游项目的组织也是重点关注经济利润而忽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从宏观视角审视传统旅游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理念方面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虽然相对迅猛,但起步较晚,这种模式决定了我国传统时期的旅游企业长时间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谈及中小型企业,对于旅游业的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中小型企业特征主要表现为内部结构与管理的松散,管理者、所有者与员工之间的权责很难被有效划分,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与所有者同时进行着对企业的管理,更有多数家族企业员工更难具有应有的责任意识。而旅游产业的发展迅速,人们对于旅游需求的多元化趋势也成必然趋势,中小型旅游企业受到管理理念的限制性影响,必然会在组织形式等专业水平有限的前提下因创新意识的匮乏而陷企业于危机。

(二)人力资源方面

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永远处于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作为企业的生命,实为确保企业稳定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决定性要素。然而纵观当前的旅游行业,大量负面新闻信息的频频曝光均在凸显着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性的不足,对游客的服务意识也就不断下滑,且该行业的人力资源流动性过于频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市场形势方面

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异常迅猛,这种“防不胜防”的形势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表面上看似乎是机遇大过挑战,实际却是挑战大于机遇。对于旅游业发展需求的满足,当前仅仅致力于对旅游企业的管理实为杯水车薪,只有将视野定位到旅游市场,才能有效顺应旅游市场的发展导向对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地创新性改革,从而使旅游企业赢得更具优势的竞争力。然而当前很多旅游企业并不能正视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所提供的旅游形式还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旧有模式当中,难以打造具有突出优势的旅游项目。

三、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的构建

结合生态旅游的解释与传统旅游企业管理模式的不足来看,传统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再满足生态旅游背景下的旅游产业现状,更难以满足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切实要求。因此,当代旅游企业应当透彻认识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与生态旅游发展理念,积极对管理模式进行与时俱进地创新性调整,从而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助力的同时为企业自身开辟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调整旅游景区的生态管理理念

我国旅游市场已经从早些年的事业跨越式过渡到了产业,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了第三产业当中的支柱,对于地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越来越大,并且以强势的劲头带动着旅游周边产业的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新时期,人们旅游形式的多元化亦顺势成为必然趋势。这样的大背景,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来说实为重大机遇,并且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亦是社会的荣耀。然而旅游企业的规模却并足以跟得上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诸多中小型旅游企业的弊端明显可见,仅以旅游需求为关注的重点而忽视生态旅游理念的融合,由此限制了旅游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此,本文认为旅游企业应当将更多地精力放在推动生态景点可持续发展层面,将生态管理理念作为重点,最大程度降低游客对景区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以保证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为旅游企业的长效发展打牢根基。

(二)夯实生态旅游管理人才队伍力量

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作为一种以思想认识为载体的重要内容,对于生态旅游的实践发展具有着根本性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企业的人才队伍力量薄弱问题一直存在,虽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时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数量不断增加,但旅游管理人才的管理理念与认知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滞后性。对此,本文认为要想对旅游企业管理模式进行顺应生态旅游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则有必要全面贯彻落实对生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系统化培养。在新时期,对于生态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应当保证其能够将生态放在首要位置,并不应当为了拉动经济效益的提升而盲目满足游客的所有需求,生态旅游理念的体现,重点在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层面,因此保证生态旅游管理人才队伍力量的强化就是要使其基于思想的束缚对游客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如此才能实现我国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理念宣传力度

旅游业的发展即便脱离生态理念也必须要依托于自然环境,因此从本质上讲,旅游的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本身就相辅相成且互惠共生。也就是说,生态环境被有效保护,对于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反过来看,旅游业的发展将生态理念融为核心亦会作用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旅游企业管理模式的调整与创新应当立足于能够对此予以充分重视的前提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大对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力度,并身体力行尽可能选择更加环保的方式带领游客出行,将对景区的环境保护作为自身工作的重要职责,引导游客文明出游,对游客环保意识的生成造成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四)细化旅游企业管理措施

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重点在于对环境保护的强调,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虽然生态理念属于一个宏观概念,但基于生态管理理念的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却应当从微观层面入手进行有效地整改。对此,本文认为旅游企业应当以完善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为前提,从细节处入手致力于不断深入研究企业管理的有效举措,比如将当地旅游市场、客户群体、企业岗位与管理细节等等,并落实责任制确保专人专责,使一切问题都具有相应的解决依据。与此同时,还可在企业内部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生态旅游管理教育,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的创设提高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将生态环保意识逐渐普及给更多游客。

(五)打造生态旅游产业集群效应

新时期以来,旅游产业在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了公认的朝阳产业,对于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撑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旅游市场的繁荣度越来越高,竞争态势也就随之愈演愈烈,旅游企业个体之间的竞争成为了最直接的常态,当然也同时包括着旅游产业与整个旅游系统之间的竞争。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以自身的单薄力量应对激烈的竞争显然力不从心,为此,旅游企业有必要从新的视角审视未来的发展导向,与同行企业之间深化合作力度,在激烈的竞争浪潮中携手共谋发展,逐渐构建生态旅游产业集群,实施统一化管理模式,以此促进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进而扩大生态旅游理念的影响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旅游企业虽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严峻挑战,但发展前景亦无限广阔。唯有旅游企业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予以正确地认识,才能将生态旅游管理理念全面整合到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当中生成创新模式,在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积极的力量。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理念旅游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旅游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