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

2016-07-30 08:05冯耘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纳雍县旅游资源

冯耘

乡村旅游是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中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愈发显得举足轻重。纳雍县位于贵州西北部,其乡村旅游发展有自身的优势且同时存在一些不足。笔者主要通过对纳雍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并遵循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贵州乡村旅游可开展的旅游活动本质上都是综合型的、参与性的体验活动。大体可以分为休闲类、度假类、农事与农业活动类、环境旅游及文化类旅游。纳雍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主要以休闲类与农业观光为主。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地资源情况、客源情况及进行分析,从一定程度上把握和判断当地旅游发展的状况。同时,如何有效合理地针对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发展意见是本文的探讨重点。

二、纳雍县旅游资源概况

根据马耀峰,甘茂主编的《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中所述,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各项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类。纳雍县旅游资源由地貌、水体、综合景观、历史古迹、古建筑、陵园、园林、社会风情等组成,类型多样化,资源呈现多层次态势。纳雍“全境多山,峰峦叠起,沟壑纵横,流水下切,山高坡陡,岩溶地貌较为发达,峡谷、溶洞、瀑布、地下河流各处皆有,是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除自然风光外,独有的文物古迹和民族文化也构成了纳雍旅游资源的一大特色。由于历史原因,纳雍境内文物古迹丰富多彩。如石棺群、彝文碑、古石桥、古生物化石、《水西玄通大书》等文献、宣慰使官邸、古驿道、古战场遗址、汉、彝文摩岩石刻及修路碑等。有各具特色的民族歌舞及风情,有远近闻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民族文化内涵深厚,极具魅力。其中苗族芦笙舞蹈“滚山珠”,1989年以来就在国内外多次演出,获得中央领导和国内外广大观众的赞赏。同时,景区分布形态呈现以县城为中心,其余零星分布,在区域发展中既有紧密集中的态势也有较为分散的特点。从旅游区域规划上来看,景区的密集性有利于旅游者旅游线路的规划与安排,相对分散的景区也能让旅游者在短平快的旅游过程中再次选择不同类型的景区。

三、客源情况及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客源是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纳雍县自开展乡村旅游以来,旅游者不断增多,客观上提高了当地的旅游收入和整体生活水平,根据政府报告中关于旅游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次的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的数据中,笔者选取两个时间点来看,在2009年旅游年收入为2267万元,2014年为7485万元,在五年时间增长了3倍;客源人次方面,2009年的接待人次是8.256万人,2014年的接待人次是17.913万人,同比2009年翻了一倍。在旅游收入与旅游客源接待方面,呈逐年增长趋势。

根据《纳雍县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统计的工作总结》中数据显示,本地乡村旅游经营商有1724家,从业人员1422人,乡村旅游投资6127.5万,景点内农民人均收入达12201.68元,旅游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比重61.34%。总体来说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各个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建设。如门景、绿化带、休闲娱乐场所、饮食文化场所等设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使得纳雍县旅游经济得到加强和提升。

从乡村旅游的表现形式上来看,主要以休闲农家乐和生态观光园为主。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挂牌“乡村旅游农家乐”20家,2009年新增挂牌5家,2010年新增挂牌25家,并统一申报星级示范户25家。同时,纳雍县还将启动建设乡村旅游A级景区1家,授牌乡村旅游农家乐25户,新增乡村旅游星级示范户10户。近年来,县政府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扶持,市场拉动等方式,已经在雍熙镇林场,沙包安乐、天星,维新镇总溪河等地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乡村旅游农家乐。由此可见,纳雍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基本模式已经形成。

四、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从整个产业格局发展来看,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小,产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程度较低;在旅游规划和统计体系方面尚存不足;单纯的以发展经济的思路较为主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乡村旅游的发展观念和居民意识的特定性,并由此增加了其原生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难度。在资金和管理方面缺乏一致性和协调性,分配机制及管理体制的缺陷,建设与投资的不匹配,景区规划的不合理性以及管理能力的欠缺导致的后续问题尤为突出。人均受教育程度低,专业从事旅游服务的人员匮乏也是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过度追求城市化,忽略以乡村本色和本区域内民俗风情为主要基调的环境建设,通过低层次的修建和对其他地区的追逐,求得短平快的经济回报,使得以“生态、绿色”为核心吸引力的乡村文化逐渐模糊,很难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态旅游的市场需求,这些是纳雍乡村旅游无法持续发展的主因。

基础设施的建设缺乏规划性,旅游产品的同质化、低级化、单一化同样难以适应市场新的需求。就目前状况而言,许多乡村旅游项目,没有做出自己的特色。农业、温泉、体育休闲、会议等旅游产品繁多,没有很好的整合,导致旅游区缺乏独特的主题,给人一种杂乱的感觉。因此,如何规划和调节在开发与持续精准发展的过程对当地乡村旅游的观念植入、资金投入、管理模式、优质旅游产品开发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在新的政策和形势下,纳雍县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全力助推广大农村“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倡导和着力夯实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如何秉承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方式的旅游体验活动,如何将乡村旅游的发展纳入精准扶贫和可持续的发展,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合理建立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将这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逐步发展起来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重点方向。

五、结语

乡村旅游反应了人们一种回归自然、渴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体验“天人合一”的追求。乡村旅游是渴望“回归自然”的一种欲望和需求,也正是这种欲望和需求推动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乡村旅游客源主要以城市旅游者为主,因此在开发和管理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保存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本身的核心价值和吸引力。纳雍县乡村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自然资源保存较为完整,景区层次突出,旅游环境得天独厚。政府的积极主导也使得纳雍县乡村旅游具备了很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同时,发展中所存在的资金投入、管理模式、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认为,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重视,建立和制定一系列可行的、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是发展旅游的前提和保障。通过结合当地自身情况,有效利用本地资源,科学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对纳雍县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猜你喜欢
纳雍县旅游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江苏民革助力贵州省纳雍县猪场乡脱贫出列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旅游
纳雍县委离退局开展“三爱一践行”主题教育宣讲活动
无怨无悔二十秋——记纳雍县关工委办公室主任董颖萍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