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城市文化的主题及实现途径

2016-07-30 08:08陈建清王亚力王佳欢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世外桃源常德市常德

陈建清 王亚力 王佳欢

常德“桃花源”以其历史遗迹的悠久和丰厚,广为人知。常德城市旅游必须紧紧依托桃花源文化,通过大力发展桃花源文化体验旅游,打造休闲宜居城市,建设一座“桃花源里的都市”。

近年来,由于人们旅游消费观念的更新、旅游方式的转变,城市休闲旅游作为城市旅游发展的新形态,以其较低的人口密度、较好的生态环境满足了城市居民旅游需求,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常德应立足“大桃花源”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桃花源里的都市”,实现“城市与山水共美,绿色与人文共融”。

一、常德市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的现状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东滨洞庭,南通长沙,西连川黔,北邻鄂西,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旅游资源以山水、文化见长,资源丰富多样,山水与人文资源紧密结合,文化氛围浓厚,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由于常德市城市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开发较凌乱,内涵不足

目前常德城市旅游开发随意,缺乏整体开发的线路和思路,并且城市开发还严重的破坏了旅游资源。

(二)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不高

常德市与张家界,长沙 韶山、凤凰古城等比较起来,其知名度和美誉度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没有整合形成既能彰显文化底蕴又能体现时代特色,叫得响的文化名片。

(三)桃花源文化挖掘和展示不够

目前常德旅游开发仅仅只是桃花源的观光游览,每年只有在3月桃花盛开的时候才会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参观,平时基本无人问津,其主要原因就是文化挖掘和展示力度不够。

(四)旅游服务基础条件有待改善

在交通方面贯通市区与景区的交通网还没有形成,景区连接道路不畅,道路等级还有待提高。

二、常德城市文化旅游发展主题——打造桃花源里的都市

按照“常德就是桃花源,常德市就是桃花源里的都市”的总体形象定位,策划包装“桃花源的元素”,特别是在对外宣传上要整合社会宣传资源,大力开展“桃花源品牌”宣传。

(一)桃花源文化的特点

桃花源文化源于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仙境,桃花源文化之所以能征服古今之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陶渊明礼赞的是生命的乐园。桃花源文化所提现的民风民俗特色是乐天、知足、友善、礼让、热情、好客;桃花源文化所体现的社会特征是和谐、安宁、平等、宜居的;桃花源文化所体现的思想特征是逃离现实、自给自足、与世隔绝、不问世事。桃花源文化作为一种有国际旅游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将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桃花源文化的旅游价值及旅游解读

世外桃源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归属之地——在中华文化中“世外桃源”类似于西方的“理想国”和“香格里拉”,桃花源也一直保持着它那独有的神秘,令世人为它神魂颠倒。桃花源文化因《桃花源记》已演化成蕴含特定意境的传统文化符号,对后世文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理想信仰、心理定势所产生的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世外桃源”作为一种有1600多年历史的国人文化思想,对我国旅游业也有很深的影响。

世外桃源契合了当今人们对城市化的反思——城市化进程太快,城市人们整天生活在喧闹、拥挤的环境中面对各种矛盾、冲突、竞争,回归体验桃花源式的生活成了城市人们心目中向往之地。

桃花源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多重旅游吸引力。桃花源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自然山水、田园生活、隐逸文化、诗词文化、和谐文化上。自然山水主要从秀丽的柳叶湖,俊秀的太阳山等迤逦的自然风光上体现;田园生活主要表现在田园休闲、体验,水乡休闲体验上;隐逸文化主要从陶渊明的生平及作品中可以感受;诗词文化主要表现在诗墙诗词书法欣赏,楹联诗词书法创作上;和谐文化是桃花源文化的引申,是适应当今时代主题的要求,同时也是常德发展城市旅游的最终目标。

桃花源文化主题旅游的核心理念是:桃花源式的旅游是文化旅游,桃花源式的休闲是体验休闲,桃花源式的生活是田园生活,桃花源式的城市是宜居城市,桃花源式的社会是和谐社会。

三、打造“桃花源里的都市——常德”的对策

(一)常德市城市旅游主题及形象的定位

1、明确旅游主题

常德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是人间仙境,是人们心灵归属之地,是精神家园。因此我们建议将常德旅游主题定位为“游访世外桃源,探寻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2、明确形象定位

常德旅游形象定位应根据常德的地脉和文脉与旅游资源特质等旅游要素高度概括和提炼。桃花源为国家风景名胜区,是常德最有影响的旅游品牌。桃花已逐渐成为常德的旅游符号。因此,常德整体旅游形象应用“桃花意境”包装、策划,让旅游者一看到“桃花”,就联想到常德,因此可以将常德市旅游形象定位为“桃花源里的都市”。

(二)常德市开发桃花源文化主题旅游的思路

1、彰显历史文化内涵, 打造“世外桃源”形象

桃花源——桃花的源地, 要形成桃花的海洋,彰显出桃花源的文化蕴涵。从常德到桃花源公路两旁就可栽上桃树;在常德城市选址打造一个桃花源,按照“世外桃源”意境恢复改造。在景区内开发出另一个可结出硕大桃子的“桃子林”,到六七月桃子成熟时,允许游客亲自去采摘,使游客真正体会到游桃林的乐趣。

2、重点打造生态休闲宜居城市

一方面,突出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城乡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形成和保持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着力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以适宜居住者居住、适宜投资者创业、适宜旅游者休闲为目标。

(三)桃花源里的都市的旅游产品开发

1、常德市旅游的产品定位:文化体验旅游

(1)领略诗化山水(山:太阳山、桃花山;水:洞庭湖、柳叶湖、沅江)。

(2)品位桃源文化(德文化、隐逸文化、仙道文化、诗词文化、花草文化)。

(3)体验田园生活(山林之趣、农耕之乐,田园之美、水乡之奇)。

(4)享受都市休闲(常德市区江、湖、山、城有机结合,完全可以打造一个集文化、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旅游休闲都市)。

2、常德旅游分区之桃花意境—— “三带一廊五瓣空间战略格局”:

(1)“三带”指的是水上环城休闲带,包括沅江一带,穿紫河畔一带,和姻缘河一带。利用水系将常德分成不同功能片区。“水上环城休闲带”是常德城市空间的首要特征。

(2)“一廊”指的是一江两岸文化走廊:沅江带观光生态走廊。沅江既是常德城市的风光带、生态廊道、航道和水源,又是常德城市防洪的主要对象,也是分割城市南北的标准。特色文化连接德山和诗墙,江南打造德文化走廊,江北打造诗文化走廊。开发沿江桃花源文化主题音乐焰火和水幕电影。

(3)“五瓣”分别指桃花源文化产业园、桃花源山水文化体验区、桃花源生活情境体验区、桃花源饮食文化体验区、桃花源商业区。

3、具体旅游活动及项目说明:

(1)桃花源文化产业园:改造扩建桃花源文化主题博物馆,全方位展示常德的自然景观、人文风貌和桃花源文化内涵;柳叶湖中建造由水隔绝的都市桃花源—桃花源文化主题公园或主题度假区,把它设计“一芯五瓣式”桃花意境分区图,让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桃花源记》里那种“世外桃源”般的真实;以张艺谋“印象系列”为蓝本,依托柳叶湖的水体风光,打造一个水面实景演出舞台,将“桃花源记”、“孟姜女”、“刘海砍樵”等历史传说浓缩成高水准的艺术盛宴。

(2)桃花源山水体验区:开发建成太阳山麓、沾天湖畔。发展山地牧业—体验放牧生活,建山地狩猎场,建山野战营,建山地帐篷营地,让人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在沾天湖畔建中医养生基地,提供黑泥浴疗养、小鱼温泉疗养、水疗SPA、蛇按摩、夜莺鸟屎按摩、牛精液护发、汗蒸房、中药针灸、桑拿、膳食、氧吧、茶社等等。建立中医文化养生园,聚集发展中医足浴、中医按摩、中医美容等项目,建立湖南省最大的医疗复健场所,提供高端的医疗设备设施,为准妈妈创造从保胎、生产、以及坐月子为一体的一流医疗环境。

(3)桃花源生活情境体验区:仿照真迹桃花源描绘的图景,策划开发一个风俗淳朴、炊烟袅袅的农家山庄群,建筑风格、衣着服饰、食宿方式全部还原秦汉时代特征,让游客穿越时空,真切体验真迹桃花源饮食文化生活。以农家乐、渔家乐、民俗乐为重点,体现独创性、原生态的文化韵味,增强其观赏性、参与性和娱乐性。

(4)桃花源饮食文化体验区:在步行街附近规划建设美食城,选择一段街区,按照常德荫子屋的式样修旧如初,集中展示和销售具有桃花源特色的餐饮美食。举办桃花源美食文化节,开发特色餐饮,培育桃源独特的旅游饮食文化。充分利用桃花资源,开展品桃花茶,用桃花瓣点缀各种菜肴等相关活动。

(5)桃花源文化商业区:在巩固提升桥南商贸市场的基础上,高度融合“常德特色+义乌模式”,建成一个辐射华中地区的旅游商品集散地,开发生产桃花扇、桃花伞、桃花剑、桃花酒、桃花被等传统工艺品、旅游纪念品。

“世外桃源”文化是我们得天独厚不容复制的优势,我们必须紧紧依托桃花源文化,通过大力发展桃花源文化体验旅游,打造休闲宜居城市,才能在众多的城市中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世外桃源常德市常德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扶琴》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钢琴组曲印象常德
《清溪雅集》
美丽常德
木板上的世外桃源
归纳演绎,寻觅文化的“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
常德市棉花种植结构调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