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宜宾冠英现代农业园区旅游产品文化性的开发对策思考

2016-07-30 09:04岳凤霞张慧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宜宾有机园区

岳凤霞 +张慧

文化具有多元价值和内涵,是支撑旅游产品的灵魂,本文从旅游产品的文化性角度出发,对宜宾冠英现代农业园区在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对其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开发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开发的建议。

一、引言

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业实现其价值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一切经营活动的核心,只有旅游者购买并最终消费旅游产品,旅游业才能实现其综合效益,并得以生存发展下去。而文化作为旅游核心吸引物之一,文化的差异性、多元性及其奇特的魅力更容易打动旅游者,使其产生探知、体验的欲望,其资源状况、开发程度直接决定了旅游产品的价值。

宜宾冠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2014年5月成立,生态有机农业是其主要产业,主要从事稻谷种植以及粗加工,园区采用原始耕作方法,专业生产“僰稻”、“冠英田”等品牌生态、绿色、有机稻米。园区低山、梯田、湖泊分布错落有致,生态环境优良,如何在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增强其文化性是关系园区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宜宾冠英现代农业园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冠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位于宜宾县南部,金沙江下游南岸,内江—昆明高速公路旁,区位优势明显;区内以低山丘陵为主,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生态旅游资源品位较高;良好的区位条件、生态环境为旅游产品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其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特色与开发潜力,其文化背景以及开发的难点问题分析如下:

(一)园区文化构成背景分析

其文化背景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传统的僰人耕作文化,地方特色民风民俗,现代绿色有机农耕文化。

1、僰人耕作文化

僰人自春秋时期居于川南,至明万历元年(1573)为明朝灭族,其间约2300余年,是川南历史上最古老、神秘的民族。园区所在地宜宾冠英留下了僰人的生活足迹,当地勤劳的居民历经千年,在这片家园创造了一系列原汁原味的特色僰文化,主要包括:僰道、僰农、僰田、僰稻、僰酒、僰茶等。

2、地方特色民风民俗

冠英当地农耕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深厚,民风淳朴,民间风俗礼仪文化、庙会集会文化、演艺文化、美食文化等多姿多彩、别具风味。

3、现代绿色有机农耕文化

园区独特的水文、气候条件,适合水稻、高粱、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长,是宜宾县的粮食主产区,有稻米之乡的美称。冠英田采用稻田套养、生物施肥、物理除虫等现代高科技与原生态的耕种模式结合的方法,遵从自然农法,使冠英稻的生产有着更加严格的绿色有机标准,获得了大米生产和加工双“有机认证”, 形成了独特的现代绿色有机的农耕新文化。

(二)宜宾冠英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的难点分析

园区生态环境优美,乡土气息浓厚,梯田随地形错落分布,与田间民居互相映衬,形成了冠英独特、优美的的田园风光。目前园区主要从事稻米的生产与少量的田园观光旅游,其文化旅游资源和组合性和整体性不够,尚未发挥其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力度较弱,主题提炼不够,缺乏内涵式开发,文化精髓缺失,提升空间上有很大潜力。

园区良好生态环境,为打造田园观光等旅游产品创造优良的条件,如何使凸显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在田园观光的基础上,开发提升品位的文化性旅游产品,使整个园区形神兼备,更具魅力,是其发展的关键。

三、强化园区旅游产品文化性开发对策的探讨

由于旅游产品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在强化旅游产品文化性的开发中,应综合全面考量,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充分重视提炼、升华文化内涵,强化特色文化,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换。

(一)提炼文化精髓,夯实核心产品

核心产品是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体要素。宜宾冠英有机农业园区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可提炼出独具特色的僰人梯田文化、既传统又现代的稻乡文化和诗画田园的人文情怀等精髓文化,营造浓郁的湖光田园与乡土文化氛围,为游客提供一方可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灵净土,是旅游消费者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是园区的核心产品,游客在此不仅能够感受到健康生态、绿色有机的自然关怀,还能感受到当地淳厚质朴的人文关怀。

(二)营造文化意境,重塑旅游空间

人类的内在渴望有多丰富,可以通过文化创意开发的场景就有多丰富。对于园区的旅游空间格局,以资源环境为基底,凸显特色文化审美意境,兼顾散布与集成发展,打造特色形式旅游产品,塑造立体多维的旅游体验空间:横向以稻田为中心,构建“稻田——村庄——茶园——花丘——鹭湖——云岭——幽谷”的田园旅游空间布局;纵向以山脚碧湖为起点,构建“山脚碧湖——山湾梯田——山脊牧场——山顶森林”的立体式湖泊旅游空间格局。

(三)对接文化服务,做细延伸产品

旅游服务是构成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延伸旅游产品作为提升游客满意度与价值感的重要途径,旅游服务是主导,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细延伸产品,其将文化元素融入以服务为主的延伸旅游产品中去则是增强旅游产品文化性的有效方式。

在游客接待、服务区域以及虚拟的网站页面、旅游APP等互联网媒介的设计中,将僰人文化元素、绿色有机的稻米文化元素通过相关工艺品的搭配摆放、网站图例的运用、色彩美学设计等打造视觉形象,营造文化氛围,增强消费者旅游体验的感知与认同。

可依据传统农时以及旅游节庆等时段,及时发布园区作物生长阶段,价格优惠,天气、交通、酒店住宿状况等旅游信息;提炼文化要素,规范旅游工作人员的服饰、标准化用语、服务动作等;向游客赠送设计有文化logo的手提袋、明信片、小包装的有机稻米等旅游纪念品;完善售后服务链条,追踪售后游客体验评价等。

猜你喜欢
宜宾有机园区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The New Trends in Graphic Notation After 1945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宜宾(外四首)
宜宾豆腐乳毛霉分离及应用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