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密度对偏顶蛤浮游幼虫生长与成活率的影响

2016-07-30 10:28杨慧花李石磊刘忠颖刘卫东王超
河北渔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成活率密度

杨慧花 李石磊 刘忠颖 刘卫东 王超 林杉杉 李大成 刘思昱 王庆志

摘要:通过不同密度偏顶蛤浮游幼虫培育试验,研究了培育密度对偏顶蛤浮游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偏顶蛤浮游幼虫培育密度为3个/mL、5个/mL、8个/mL、10个/mL、12个/mL时,各组幼体的平均日生长速度依次为5.5 μm,5.3 μm,5.2 μm,4.0μm,3.6μm,成活率依次为71.3%,70.5%,69.1%,56.0%,48.0%。综合分析认为,在偏顶蛤人工育苗生产实践中,浮游幼虫密度8个/mL左右较为适宜。

关键词:偏顶蛤;浮游幼虫;密度;日生长;成活率

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贻贝目(Mytioida),壳菜蛤科(Mytilidea),偏顶蛤属,俗称毛海红,是黄海北部的土著种,其个体较大肉肥厚,为人们喜食。偏顶蛤与紫贻贝同科不同属,但其资源量并不丰富,大连地区市场价格是紫贻贝的7—8倍,这暗示着其繁殖和发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某种制约因素。截止到目前,偏顶蛤人工育苗技术还未成熟,苗种及成贝均来自自然,因此有必要在研究其繁殖和生长习性的基础上形成并完善该品种人工育苗工艺。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偏顶蛤的营养成分、性腺发育周期、个体发育以及生态因子对其幼虫和成体生长存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而培育密度对偏顶蛤浮游幼虫生长与成活率的影响还未见报道。笔者于2015年9月在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育种中心进行了相关试验,以期为偏顶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种贝采捕

种贝采用大连长海县海洋岛自然海域成熟无损伤个体,壳长(13.64±1.09)cm,壳宽(6.37±0.43)cm,肥满度(36.2±4.81)9/6,性腺指数(43.36±5.22)%。

1.2产卵孵化

当年9月21日自然产卵,孵化水温19℃,每小时人工用翻水器搅拌一次,至担轮幼虫微量充氧。经40 h孵化至D型幼虫,孵化率约80%,D型幼虫平均壳长为105 μm。

1.3饵料投喂

饵料主要采用湛江叉鞭金藻,进入壳顶幼虫开始投喂扁藻,按5:1的比例混合投喂,投饵密度由2.0×104个/mL·d逐渐递增至2.0×105个/mL·d,日投饵3次。

1.4幼虫培育密度

试验所用容器为容积100 L聚乙烯桶。幼虫培育密度设为5个梯度组,分别为3个/mL(1#~3#)、5个/mL(4#~6#)、8个/mL(7#~9#)、10个/mL(10#~12#)、12个/mL(13#~15#),每个梯度组设3个平行对照组。

1.5日常管理

每日换水2次,每次1/2,24 h连续微量充氧。试验期间水温保持在19℃(±0.2℃),盐度33‰,每2天随机取样30个测量生长速度;每6天倒池一次,定量后测算出成活率。

2结果

2.1培育密度对浮游幼虫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1可见,3个/mL组平均成活率最高,为71.3%;12个/mL组最低,仅为48%,比3个/mL组的平均成活率少了23.3%;5个/mL组和8个/mL组的相近,分别为70.5%和69.1%,比3个/mL组的平均成活率仅少了0.89/5~2.29/5;10个/mL次之,为56%,比3个/m组的平均成活率低了15.3%;由此可见,浮游幼虫培育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其成活率的高低。

2.2培育密度对浮游幼虫成长的影响由表2可知,以密度为3个/mL组生长最快,总平均生长速度为5.5 μm/d,至眼点幼虫时间为24 d;12个/mL组生长最慢,总平均生长速度为3.6μm/d,至眼点幼虫所用时间为37 d;5个/mL组和8个/mL组总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5.3μm/d和.5.2 μm/d,至眼点幼虫所用时间分别为25 d和26 d;10个/mL组生长速度为4.0μm/d,至眼点幼虫所用时间为33 d,和12个/mL组比较贴近。3个/mL组与12个/mL组总平均日生长速度相差1.9μm,至眼点幼虫所用天数相差13 d,超过50%;与差10个/mL组总平均日生长相差1.5 gm,至眼点幼虫所用天数相差9 d,超过37.5 %,差值都较为明显;5个/mL组和8个/mL组之间相差微小,与3个/mL组总平均日生长速度相差0.2~0.3μm,至眼点幼虫分别相差1 d和2 d,不足9%,差值不明显。

3讨论

3.1密度对偏顶蛤幼虫培育周期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偏顶蛤浮游幼虫的培育周期(至眼点幼虫)3~8个/mL密度组用时为24~26d,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较目前已掌握的其他多数双壳类如扇贝、牡蛎、魁蚶等的浮游幼虫培育天数略长。培育密度对偏顶蛤幼虫的培育周期有着重要的影响,3~8个/mL密度组在24~26 d时便出现眼点幼虫,而10~12个/mL组的幼虫分别在33 d和37 d的时候才出现眼点幼虫,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四角蛤蜊幼虫的研究中,赵越等的研究发现四角蛤蜊幼虫在30个/mL培育密度下不能够正常发育,并未能成功变态。因此,在偏顶蛤的人工育苗生产中,密度采用3~8个/mL,可以保证偏顶蛤浮游幼虫在较短的时间达到变态,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3.2培育密度对偏顶蛤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培育密度是贝类苗种培育管理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决定苗种产量和育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苗种培育的生产实践中,适当的培育密度可以提高单位水体苗种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然而当培育密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对幼虫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大规模苗种生产中,适当的苗种培育密度可以平衡苗种产量和生长快慢的相互关系。文蛤幼虫在5个/mL培育密度条件下生长发育最快,但是从生产成本和苗种产量的角度,10~20个/mL的培育密度既能够促进相对较快的生长又能保证高成活率。在菲律宾蛤仔浮游幼虫的工厂化育苗中,李大成等也认为中等培育密度10~15个/mL更适合苗种生产的实际需要。在本试验中,虽然3个/mL和5个/mL培育条件下的生长和存活都要好于8个/mL,但是从生产实践角度考虑,8个/mL更合适大规模苗种生产的要求。浮游早期各组幼虫生长和存活并未出现明显差异,故生产中也可以在浮游早期采用较大的培育密度,待第7 d以后再将培育密度降低至8个/mL。不同贝类幼虫对培育密度的敏感程度不一,特定贝类生产育苗需要深入地研究其适宜的培育密度以获得最好的生产效果。适宜的幼虫培育密度可以适当缩短培育时间,获得较高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争取经济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成活率密度
巧用浮力知识测量密度
不同栽植模式对花椒成活率的影响
青蛤苗种繁育技术及不同盐度对青蛤发育各阶段的影响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第4讲 质量和密度专题复习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
不同扦插处理对爬地柏成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