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料辊筒操作性能的分析与表征

2016-07-31 06:13陈名行蔡尚脉李花婷陈瑞军赵天琪
橡胶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辊筒门尼胶料

陈名行,蔡尚脉,李花婷,陈瑞军,赵天琪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北京 100143)

在橡胶加工过程中,胶料的辊筒操作性能十分重要。胶料辊筒操作性能好是指胶料包辊状态良好,既不脱辊,也不粘辊,同时在辊筒间保持一定的堆积胶量。良好的辊筒操作性能有利于配合剂包括补强填充剂、软化剂和硫化剂等混入胶料,且分散良好;有利于提高胶料的压延通过性,使压延胶片光滑平整和尺寸稳定性好。目前,胶料的加工性能仅用门尼粘度和门尼松弛特性参数预测,混炼操作性能尚无确定的特征参数表征。进一步分析,受试验条件限制,门尼粘度仅能反映胶料在单一温度下对低频剪切应力的反作用力,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胶料的加工流动性,有时用其预测的胶料加工性能与实际情况相反。橡胶加工分析仪能在较大的温度、应变和频率范围内测试胶料的剪切粘弹性能[1-2]。与门尼粘度仪相比,橡胶加工分析仪试验设计灵活,试验条件更贴近胶料实际加工条件,从而能较好地预测胶料的辊筒操作性能。

本工作以丁苯橡胶(SBR)胶料为例,对胶料辊筒操作性能进行分析与表征。

1 实验

1.1 主要原材料

乳聚丁苯橡胶(ESBR),牌号1712,充油量为37.5份,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分公司橡胶厂产品。溶聚丁苯橡胶(SSBR)(Ⅰ),未充油;SSBR(Ⅱ),

作者简介:陈名行(1983—),男,湖南新化人,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橡胶材料性能及应用研究工作。充油量为37.5份;顺丁橡胶(BR),牌号9000,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合成橡胶厂产品。天然橡胶(NR),牌号SMR20,马来西亚产品。白炭黑1165MP,罗地亚化学品(青岛)有限公司产品。

1.2 试验配方

1#试验配方:ESBR 75,BR 25,NR 20,炭黑N375 74,氧化锌 3,硬脂酸 1.5,防老剂4.25,芳烃油 10,硫化剂/促进剂 3.4。

2#试验配方:SSBR(Ⅰ) 75,BR 25,白炭黑1165MP 65,炭黑N339 5,氧化锌 2.5,硬脂酸2.2,偶联剂Si69 6.4,防老剂 4,软化剂/增塑剂 20,硫化剂/促进剂 10.1。

3#试验配方:SSBR(Ⅱ) 110,NR 20,白炭黑1165MP 75,炭黑N339 5,氧化锌 2.5,硬脂酸 2,偶联剂Si69 7.6,防老剂 4,软化剂/增塑剂 15,硫化剂/促进剂 10.9。

1.3 混炼工艺

胶料混炼采用两种工艺,1#试验配方胶料采用混炼工艺A,2#和3#试验配方胶料采用混炼工艺B。

混炼工艺A:针对炭黑胶料的混炼工艺,一段混炼在F370型密炼机中进行,加入橡胶、2/3炭黑以及除防老剂外的小料,排胶温度为150 ℃;二段混炼在F370型密炼机中进行,加入剩余1/3炭黑和防老剂,排胶温度为150 ℃;三段混炼在F270型密炼机中进行,加入硫化剂和促进剂,排胶温度不超过105 ℃。3段混炼胶均在XKY-660型三辊开炼机上下片。

混炼工艺B:针对添加白炭黑胶料的混炼工艺,一段混炼在F370型密炼机中进行,先加入橡胶和小料,再分两次加入白炭黑,然后加入芳烃油,并增添恒温混炼阶段,排胶温度为150 ℃;二段混炼在F370型密炼机中进行,加入炭黑,排胶温度为150 ℃;三段混炼在F270型密炼机中进行,加入硫化剂和促进剂。3段混炼胶均在XKY-660型三辊开炼机上下片。

1.4 性能测试

(1)门尼粘度和门尼松弛特性采用北京友深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的M200E型门尼粘度计测试,应变为7%,频率为1.7 Hz。

(2)混炼胶加工性能采用阿尔法科技有限公司的RPA2000橡胶加工分析仪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胶料的辊筒操作性

胶料在开炼机上的加工状态通常分为4种。第1种状态:胶料硬度较低,塑性较高,既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有适当的高弹形变,紧包在辊筒上形成弹性胶圈,正常出片;第2种状态:胶料粘度较低,流动性较好,橡胶分子间作用力较小,强度低,不能紧包在辊筒上,有脱辊或破碎现象,可出片;第3种状态:胶料弹性大,硬度高,不易进入辊隙间,易碎裂,不能包在辊筒上,不能正常出片;第4种状态:胶料门尼粘度低,呈粘流态包在辊筒上,虽有利于压出操作,但粘辊严重,不能正常出片。

SBR胶料的辊筒操作性能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在高温(150 ℃)下,1#试验配方胶料一段和二段混炼胶出片辊压时包辊性能良好,可正常出片;2#和3#试验配方胶料一段和二段混炼胶出片辊压时粘辊严重,需要人工牵引并增大辊距后方可勉强出片。在较低温度下,1#~3#试验配方胶料包辊性良好,可正常出片。

表1 SBR胶料的辊筒操作性能

2.2 胶料的门尼粘度和门尼松弛特性

SBR胶料(二段混炼胶)的门尼粘度和门尼粘度松弛特性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1#试验配方胶料的门尼粘度远低于2#和3#试验胶料,按照一般原理,门尼粘度低的胶料弹性低,易出现粘稠状包辊的粘辊现象,辊筒操作性能差,这与1#试验配方胶料辊筒操作性能好不符,说明门尼粘度不能准确表征胶料的辊筒操作性能;1#试验配方胶料的门尼松弛特性参数A大于2#试验配方胶料,远小于3#试验配方胶料,而通常来说,A小的胶料易松弛,塑性低,即胶料变形不易恢复,这与1#试验配方胶料辊筒操作性能优于3#试验配方胶料不符,说明门尼松弛特性参数也不能准确表征胶料的辊筒操作性能。

表2 SBR胶料的门尼粘度和门尼粘度松弛特性

分析认为,门尼粘度不能准确表征胶料辊筒操作性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温度,门尼粘度测试温度一般为100 ℃,而胶料密炼的非终炼排胶温度较高,多在130~160 ℃之间,如本研究为150 ℃;二是频率和应变,门尼粘度测试的应变和频率分别为7%和1.7 Hz,而胶料在开炼机辊筒上的加工频率变化较大,应变也较大,即门尼粘度测试条件与胶料在辊筒上的实际加工条件相差较大,影响了门尼粘度对胶料辊筒操作性能的表征。门尼松弛特性参数A不能准确表征胶料辊筒操作性能的原因基本相同。

2.3 橡胶加工分析仪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胶料的辊筒操作性能,采用RPA2000橡胶加工分析仪对SBR胶料(二段混炼胶)进行温度、应变以及频率扫描,以准确表征胶料在各种条件下的粘弹性能。

2.3.1 频率扫描

由于3个试验配方胶料的排胶温度均控制为150 ℃,因此确定在温度150 ℃和应变7%(与门尼粘度测试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频率扫描,扫描频率范围为1~30 Hz。

弹性模量(G′)表征胶料的弹性变形,G′越大,胶料抵抗变形的能力越强。胶料的G′-频率关系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2#和3#试验配方胶料的G′明显大于1#试验胶料,这与门尼粘度良好对应,即门尼粘度大的胶料G′也大。

图1 SBR胶料的G′-频率曲线

粘性模量(G″)表征胶料的粘性变形或塑性变形,G″越大,胶料越易受力变形,在胶料的加工性能上表现为越易包辊。胶料的G″-频率关系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2#和3#试验配方胶料的G″明显大于1#试验配方胶料,这是2#和3#试验配方胶料在高温下出现粘辊的原因之一。

图2 SBR胶料的G″-频率曲线

损耗因子(tanδ)为G″与G′的比值,表征胶料的综合粘弹性效应。tanδ越大,G″越大,胶料越易包辊。胶料的tanδ-频率关系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3个试验配方胶料的tanδ均随频率增大而降低,1#试验配方胶料降幅较小,2#和3#试验配方胶料降幅较大,有明显的“高频硬化”现象。

图3 SBR胶料的tan δ-频率曲线

2.3.2 应变扫描

在温度150 ℃和频率1 Hz的条件下进行应变扫描,扫描应变范围为0.7%~300%。胶料的G′-应变、G″-应变和tanδ-应变关系分别如图4~6所示。

图4 SBR胶料的G′-应变曲线

从图4和5可以看出,G′-应变与G″-应变曲线走势相仿,小应变时2#和3#试验配方胶料的G′或G″较1#试验配方胶料大,大应变时2#和3#试验配方胶料的G′或G″与1#试验配方胶料相近。

图5 SBR胶料的G″-应变曲线

从图6可以看出,3个试验配方胶料的tanδ均随应变增大而增大,有明显的“切力变软”现象,但2#和3#试验配方胶料对应变更敏感,在大应变时2#和3#试验配方胶料的tanδ大于1#试验配方胶料,易出现粘辊现象。

图6 SBR胶料的tan δ-应变曲线

2.3.3 温度扫描

为进一步了解温度对胶料粘弹性的影响,在频率1 Hz和应变7%的条件下对胶料进行了温度扫描,扫描温度范围为90~160 ℃。设定的最高扫描温度160 ℃比排胶温度150 ℃高10 ℃,这是鉴于排胶温度存在一定的误差。胶料的G′-温度、G″-温度和tanδ-温度关系分别如图7~9所示。

从图7~9可以看出:在相同温度下2#和3#试验配方胶料的G′和G″均明显高于1#试验胶料,但2#与3#试验配方胶料的G″变化趋势不同;胶料的tanδ对温度响应程度由大到小的胶料顺序为3#试验配方、2#试验配方、1#试验配方,即2#和3#试验配方胶料对温度敏感性高,在高温下易发生粘辊现象,但3个试验配方胶料均存在“高温变软”现象。

图7 SBR胶料的G′-温度曲线

图8 SBR胶料的G″-温度曲线

图9 SBR胶料的tan δ-温度曲线

综合分析胶料从密炼段排胶到开炼段包辊的过程:密炼段实际排胶温度可能在160 ℃左右,开炼段胶料包辊后冷却到150 ℃出片,在这个过程中胶料受到较大的频率和应变、较高的温度作用,2#和3#试验配方胶料出现出高门尼粘度及粘辊现象的原因分别是“高频硬化”及“切力变软”“高温变软”效应,即在大应变和高温度时,对应变和温度敏感的2#和3#试验配方胶料G″和tanδ迅速增大,表现为塑性和流动性过大,导致粘辊现象出现。

3 结论

ESBR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低,采用传统门尼粘度和门尼松弛特性参数可以分析ESBR胶料的辊筒操作性能;SSBR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高,在不同加工温度下辊筒操作性能完全不同,用门尼粘度和门尼松弛特性参数来分析SSBR胶料的辊筒操作性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门尼粘度和门尼松弛特性参数不能分析所有胶料的辊筒加工行为。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等橡胶动态粘弹性测试设备,通过设定合适的测试条件,分析胶料对频率、应变和温度的响应,可以全面评价胶料的辊筒操作性能。

猜你喜欢
辊筒门尼胶料
双胶料衬套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GBW(E)130397d探讨标准物质的应用研究
丁腈橡胶门尼黏度测定的影响因素
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纺丝机械辊筒结构研究
丁苯橡胶门尼黏度标准物质复制的不确定度评定
丁苯橡胶门尼黏度标准物质复制的定值
热塑性塑料在线压花装置
一种改进的橡胶机械设备中空式冷却辊筒回水装置
胶料中烷基酚醛增粘树脂的鉴定
白炭黑高效活性分散剂好优达BH68在丁苯橡胶和天然橡胶胶料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