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施工建设的研究

2016-07-31 21:30黄文彬
花卉 2016年21期
关键词:南安市雨水公园

黄文彬

(南安市园林管理处)

城市湿地公园施工建设的研究

黄文彬

(南安市园林管理处)

随着城市化脚步建设的不断飞跃,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也越来越重视。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中的湿地公园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的综合效应,成为环境学、景观学和建筑学的研究焦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武荣公园沿晋江西溪而建的湿地公园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的基础上,对管辖区内的湿地进行有效管理和加强,做好长远保护和规划的措施。同时,在湿地设计层面,提出利用雨水、保护原生环境、维持植被多样化等综合策略,促进南安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发展策略

1 设计理念

以防洪为前提,体现生态化治河理念。不在大量使用现浇混凝土、混凝土板、浆砌石等阻断水和空气交换的硬质护坡材料,改用干砌石、大块石等更为通透的材料来防止水流的冲刷,并可在这些材料之间和表面覆土,促进植物的生长。武荣公园沿溪而建立的河道要综合考虑防洪、防涝、蓄水、旅游休闲、绿化美化、交通、人文景观等。设计中充分利用浅滩、缓坡等自然条件,可明显的削减洪峰,减少洪量。武荣公园的雨水采用自流式,灌溉采用西溪水源,公园的道路采用透水混凝土等新材料,使得武荣公园符合“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 南安市湿地公园建设现状

武荣公园沿晋江西溪而建,是南安市委、市政府推进城市“北拓东进”的重要建设项目,公园由上海园林设计院设计,总长6.2km,占地面积100hm2,总投资约1.55亿元,于2006年底开工建设,2008年10月对外开放,是集景观、生态、休闲、文化、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开放式滨水生态公园,也是目前我省最长的滨水公园。以武荣公园为主体的“南安市西溪两岸生态环境整治项目”荣获“2009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公园规划分为城市风情园、产业文化园、历史文化园、动感游乐园、滨水生态园等五个主题园区。园内有体现现代城市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开放型生态走廊绿地景观;有将南安水暖、石材等几大龙头产业作为基本元素巧妙融入设计的雕塑、景墙;有以南安历史名人、民俗文化雕塑和风景名胜浮雕等元素为载体的雕墙、小品;有丰富市民业余文体生活的游乐园、园林式游泳池和种植有本地多种水果品种的生态观光果园,还有其它供市民锻炼、休闲的多种活动场所和设施。

南安市湿地公园建设主要依据南安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型城市滨水生态公园,公园建设遵循“结合防洪绿化,突出生态景观,体现艺术品位,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与此同时,注重生态保护,维持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结构和自然功能间的平衡。武荣公园和拦河闸蓄水形成的人工湖融为一体,相互衬托,交相辉映,成为市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南安市湿地公园按照风景、景观的设计理念进行建造,减少了人员施工对景观的影响。通过合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水系,实现对公园内植物景观的改造。依据湖州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原则,进行功能分区和设施建设,突出江南水乡的水禽观赏区、湿地展示区。经过初期建设,公园以植物造景为主,突出植物多样性,尽量保留原有植物,全园共有植物300多种。武荣公园有效改善了两岸生态环境,创造了南安地域特色的绿色风光和人文景观,是南安对外宣传、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见图1~2)。

图1 城市风光

图2 湿地公园外观

3 规划背景

依据南安市城市的总体规划,以营造生态居住环境为重点。湿地公园作为本城市的一项重要功能,把湿地公园纳入城市绿地规划之中,它具有生态功能和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主(见图3)。

图3 总体规划

4 南安市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南安市湿地的保护措施差,基础性建设差,湿地在管理这方面比较松散。南安市所在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决定了湿地公园建设存在困难。包括两方面:①南安市地理位置处于长江流域的下游,降雨量比较集中,蒸发量大,水资源比较匮乏,对水体的保护不利;②南安市所在的气候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降水稀少,寒冷而干燥;春季气候多变,多风、干旱;夏季炎热、湿润,降水集中;秋季雨水较少,秋高气爽。冬夏温差大,冰冻期比较长,不利于植物繁衍及动物过冬。

5 南安市湿地建设施工特点

湿地公园项目建设需要确保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但是,开发建设本身对湿地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一旦开发和建设过程不当,使得湿地生态系统无法自我净化和调适,就会引发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种破坏往往具有不可修复性,这会给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带来风险(见图4)。

图4 施工过程

5.1 工作面准备

(1)基层表面保证干燥、整洁、无任何松散集料和尘土、污染物,并整理好排水设施。

(2)透水混凝土生产厂选在远离人口稠密区的地方,防止对居民及周围农田造成影响。

5.2 设备

5.2.1 拌和场设备

(1)拌和厂配备具有足够试验设备的试验室,并能及时提供监理工程师满意的试验资料。

(2)拌和设备的生产能量与摊铺进度和工程规模相匹配。

5.2.2 运料设备

采用自卸汽车,自卸汽车具有紧密、清洁、光滑的底板和侧板,并备有保温、防雨、防止尘埃污染的覆盖物。

5.2.3 摊铺与整平设备

摊铺与整平设备采用自动推进的全宽度摊铺机,并配有电子调平系统、可调节振幅的振动夯具和振动整平板,能确保达到规定的平整度和横坡度。

5.3 拌和

(1)粗、细集料分类堆放;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和不同标号的透水混凝土分别堆放。

(2)拌和前对不同料源的粗、细集料、混凝土均进行抽样检验,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

(3)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

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的施工主要有以下特点:①组织管理难度较大。建设过程承包商需要面对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如当地居民、投资方、当地政府、当地建设法规监督部门等等。在建设过程中有可能面临居民的抵触甚至破坏;政府对承包商建设保护措施的不满;某些施工方法违反了地方环境保护条例,受到地方监管部门的停工处罚;项目投资者因缺乏湿地开发经验,对既定的规划设计不断提出变更要求;承包商自身因为对湿地项目的特点和施工要求认识不足,施工组织不当等等。因此如何组织好湿地公园项目的开展,协调好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该类项目施工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②生态风险较大。在对湿地公园进行施工过程中,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可能导致树木植被的破坏,例如:施工材料和建筑垃圾堆放会造成绿化面积减少;湿地公园内交通干线、桥廊亭、步道的建设也会造成林木砍伐和草场履压;建筑材料选取不当,材料本身会对湿地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在建设过程中,会有大量施工和交通机械进入湿地,施工和交通废气排放以及施工粉尘的产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等。所以,湿地项目的生态风险较一般项目要大,需要预先详细辨识和分析,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生态风险应对策略。③施工环境复杂。湿地公园项目往往地形复杂,施工条件较为恶劣,尤其在一些泥沼地施工,大型设备无法进场,原材料难以送达,导致进度延误,施工质量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在施工方案设计时必须详细考察湿地的环境状况,充分估计施工环境所造成的困难,制定周密的施工计划。

6 南安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策略

6.1 滞留利用雨水

水作为重要的环境因子,对湖州市湿地建设至关重要,但水也属于一种有限的资源。雨水可以解决湿地公园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并具有廉价、清洁的优点,是湿地公园建设的首选。事实上,雨水排放过快容易破坏绿地,导致水土流失,减少地下水补给量,增加城市排水网的压力。

南安市湿地公园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有效地雨水滞留。①采用透水性好的嵌草砖进行地面铺装,特别是停车场、健身场和散步道;部分停车场可以建成草坪钢架形式,并采用半绿化形式铺装场地,以此增加雨水滞留时间;②减缓绿地坡度,以及减缓雨水径流速度,形成小范围的短时积水,促进植被生长;③设置滞留雨水井,方便储蓄雨水。同时,在绿地、雨水汇聚处,或者坡地中间地段设置砂石坑,方便少量雨水的截流和储蓄。

6.2 保护原生环境

湿地公园的重要标志就是生物多样性,而几千年形成的原生地貌是多样生物生活的主要生态环境。原生地貌虽然贫瘠荒凉,或者树丛夹杂乱石,但仍然存活大量的原生动植物。换土、植草、移树等措施,会改变原生地貌的生态环境,造成人工干扰和破坏。湿地公园要依据原生地貌情况,采用相应的景观营造。

6.3 植被多样化、乡土化

植物群落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元素。一方面,湿地公园要充分考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采用不同的植物搭配,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层次。同时,湿地公园要加强对水体污染物的处理,促进生态系统的完全或者部分自我循环;另一方面,湿地公园采用本地植物,恢复湿地原有植物种类,避免引进外来物种。

6.4 施工建造生态化

湖州市湿地公园应该严格控制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建设,多建生态性建筑。例如,水、岸温棚和透光平台,为生物在冬季创造半人工环境。同时,构建水下鱼窝、植物角等,改善景观的季节性单调。湿地公园增设水上岛屿、林中鸟巢,并保留石缝、滩涂的昆虫栖息地,为生物创造良好的生活乐土。另外,湿地公园内加强湿地保护知识宣传,采用生态化设施,诸如,太阳能路灯、加热器以及风力发电机等。

7 结语

南安市湿地公园的建设通过严密的组织和科学的安排,在解决施工的各项难题基础上,做到生态保护与自然和谐相统一。随着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不断努力和加强,湿地公园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充分利用有利环境,挖掘和展示该区块优厚的生态资源,以保护为前提,以湿地公园为特征,成为南安市武荣公园的新典范。湿地公园不仅丰富了城市绿地系统,而且改善了城市的自然环境,被誉为“城市之肾”。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属于综合、复杂的生态系统,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完善。本文以南安市湿地公园建设为例,以景观设计为手段,对自然生态加以延展,巧妙地化解城市发展与湿地建设间的矛盾,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1]郑海霞,毕洪丽.浅析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园艺文摘,2016(3).

[2]毛韵甜.浅析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问题及对策[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29):64.

[3]张云波.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浅析[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55):3.

[4]沈陆群,王莉霞.浅析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

[5]夏康.浅析我国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

TU986.5

A

1005-7897(2016)18-0039-03

2016-9-9

猜你喜欢
南安市雨水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世界文化遗产
——青城山
农事 雨水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在公园里玩
南安市首批石材产业星级人才初步人选公布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走进福建省南安市英都中心小学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掠影
——走进福建省南安市崎峰小学
雨水